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308|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國學天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4-5 18: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那仁朝克图 于 2011-4-6 14:16 编辑 + j) M$ Z( J. @. ?8 m  Q$ d7 Q
, T- x3 f+ C  w# u
. \; b- Y% w% j5 D( W
双鱼编辑:1 H. h6 u+ H" ?3 }! D% G. z9 U
【國學天地】# _# O9 E: _6 H/ p. x% |: s
各位冬泳朋友,今天建立這個【國學天地】是想尋覓愛家,求得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的機會。我欣賞西方文化,但更崇敬東方文化。
# P" Y2 J; h  t2 V0 o# b
     聖人孔子是一個近情近理的人,人們崇拜他,無非因為他有著坦白的常識和自然的人性罷了。當我們同蘇格拉底對話時,精神必須高度集中,一不小心,就會落入概念的圈套,不知所雲。而與孔子對話時,則如從山陰道上行,輕鬆自如,一路觀賞,一路閒談,其妙語警言,如落英繽紛,令人應接不暇。
) N  J2 Q( X  F  J  S; A
——————————————————————, n. d/ I: U6 s  V0 t# b0 }- I2 {/ G& R
愿学习交流者,请点击这个地址,必定收获匪浅:3 D1 `, F$ y, b2 @; ~) `
http://bbs.china-ws.org/thread-235326-1-1.html
2#
 楼主| 发表于 2011-4-5 18: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那仁朝克图 于 2011-4-5 18:16 编辑 0 Y$ G! ~% j% C

+ Z( J6 ]/ M8 e' |: t& t" K     【人生的历程和滋味】
; A+ u1 s/ y( i) b' F# o4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知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B* O( B( k2 @( I9 p. g
! Y, Z8 q5 W$ t4 o  |

, @1 h' b2 t3 E$ T+ y
: D* c' X* N: T' k【赏析】与其说“人到七十古来稀”,不如说“人到七十万事休”。表面上看,圣人似乎说人到七十已经达到一种自由的境界,但实际上,这种“自由”,这种“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以欲望的消退为代价而换来的。7 l6 _3 s" J% x1 F2 j
          圣人回顾生命历程,也饱含人生的品味和喟叹,言有尽而意无穷。当然,“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也。”' f* y) o! N  Z4 R/ l
          我们冬泳朋友根据自身的人生历程和体验来品味圣人的微言大义,必然是酸甜苦辣各有不同,自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e, w1 {& \( B# J5 Y/ ?
       朋友你是什么滋味呢?

点评

学习  发表于 2016-12-11 21: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1-4-5 18:33 | 只看该作者
国学人物简介:& K9 m: x5 V- Y1 F) L

% l* E! d- _+ s+ s, j! Q古代——  x; i! a2 _  `
2 B% q% r5 X5 Z( x
# U8 L* I0 b  w( t
孔子】- \( Y# m1 @9 a7 r6 G' G
     (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其思想以“仁”为核心,以“礼”为规范。自西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文化正统,影响极其深远。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6-12-11 21: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1-4-5 18: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那仁朝克图 于 2011-4-5 18:36 编辑
( z! G, a$ z4 X: t3 `% U: Y
/ ?/ {, [5 R5 `2 `) a9 p2 T % M/ g1 N  {# z$ L- u
老子】
* |+ a2 Q  e+ C9 k0 }/ i2 Q姓名:李耳,字伯阳,又称老聃,后世尊称为老子; w' i% k" \9 ]% p% V
生卒:公元前571年左右~前470年左右) j- B, h4 I4 u4 c2 x# a+ W
朝代:春秋# W; S7 {, R2 W. p: a/ H
籍贯:楚国苦县(今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厉乡曲仁里
# e; B1 @' R: _评价: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6-12-11 21: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1-4-5 18:37 | 只看该作者

* j& o8 E: [9 w! K! W墨子】
* p( T4 U/ H- |8 D* K2 w. H姓名:姓墨,名翟,后世尊称为墨子( I2 U# a+ ~& U! }
生卒:约公元前468年~前376年7 u9 I9 l$ l/ `1 F
朝代:春秋; `2 c/ Y8 E; Q7 r3 N
籍贯:邾国(今山东滕州)$ i9 Y; B+ u& S- }7 c) R" K
评价: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6-12-11 21: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1-4-5 18: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那仁朝克图 于 2011-4-5 18:38 编辑
/ @1 ]; j% V& G5 g3 v' I# E' R. R7 C! g

6 y, w' _  I+ n7 C8 o4 ]! D! R顾炎武" L1 J& X! N1 c% B
字号:原名绛明亡,字忠清;后改名炎武,字宁人,亦自署蒋山佣; 1 }  t$ h. S' E/ B+ z7 R7 P9 r
生卒:公元1613年~1682年2 J, s5 K2 i& ?, H
朝代:清初; O0 H- y" M: P) U  h6 e% s$ }
籍贯:江苏昆山
# J9 ?- `. U# l- m评价:清学“开山始祖”,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6-12-11 21: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1-4-5 18:39 | 只看该作者

8 ~, X' g1 r2 v+ t) C% P% Z【姬旦】
/ }9 N/ ?4 o- g. y9 K; [姓名:又名叔旦,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 T1 u/ k  x$ R" Y
生卒:?~公元前1105年
) W' v$ ~: }, s. I! y: g朝代:西周+ 2 w- v, e7 ^: y- {" h
出身: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母弟/ Z0 Z. z2 T" C/ K' v
评价: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儒学奠基人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6-12-11 21: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1-4-5 18:41 | 只看该作者

8 O- ?5 `4 `8 R+ i* _9 `- E# d【史伯】& e' @  ]& P3 b8 t2 @! H
姓名:伯阳父
* s+ h' m; n- D, F. m0 A/ j' r3 T$ f生卒:不详
  B8 C2 H4 N: ?+ s6 I* P) N; @朝代:西周  Y! L- ]1 ?2 G" g, e
官职:周太史# {9 _% y% e' A* [" d1 d: e
评价:西周末期思想家,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命题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6-12-11 21: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1-4-5 18:53 | 只看该作者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O( T! W5 h6 G2 N
   

0 }% E" ~; R) g6 t7 l/ i   [译文]孔子说:' _( S# C% H# x0 I+ a
   “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8 S" U1 Z: L+ z7 U! P  《中国冬泳网》论坛之所以有那么多朋友积极参加,也正因为此。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6-12-11 21: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1-4-5 19:24 | 只看该作者
值得好好学习
5 J' c/ i7 s: E: w6 A' R/ E7 I) a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1-4-5 21:4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1-4-6 12:0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版主的厚爱。

浩瀚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国学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其经典著作凝缩着中华文化之精髓,其思想智慧成为了传之千古的结晶。国学经典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灿烂遗产,也是中国人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学国学,魅在领悟,工在体味,效在吸纳。读国学经典,能助今人修身怡心,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之境界;品国学经典,能让今人以圣人为师,汲取历经岁月沉淀的人生哲理。

让我们一起来品迭它之精髓吧!

愿大家在这片园地能感悟国学的魅力,读有所悟、学有所得,收获人生的财富。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6-12-12 19: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1-4-7 09:2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1-4-17 21:18 | 只看该作者
在经济大潮冲击下,人们陷入物欲的苦闷中不知所措。人们站在个人利益的立埸上,看到的是太多的不公平、不满意和气不愤。更何况社会上还有那么多的腐败现象和不如意的事情。怎样解决思想问题呢?静下心来读一点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是个不错的选择。四川成都地区冬泳协会的双鱼版主搜集整理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经典语录放在冬泳网上让大家学习,真不错啊!我们包老师又把它转过来让我们青城冬泳者学习更是做了一件大好事!别人的感受不知道,我这几天细细学习后感到很有收获。真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1-4-18 11:31 | 只看该作者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知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q  B4 `! i5 C2 g& Y# }# @) W
慢慢体会.

点评

学习  发表于 2016-12-12 19: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9-3 07:15 , Processed in 0.059947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