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三尺雨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年节日知多少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06-8-5 21:30 | 只看该作者
2006年8月18日中国人力资源日
节日来历及介绍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这句台词,精辟的揭示出人才的重要性!人力资源从业者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他们的工作是值得尊重的!那么 HR 在公司的地位(生存环境)和扮演的角色是什么? HR 是桥梁,代表公司的利益,更要代表员工的利益,总是在两难中生活,就是要沟通双方; 作为中国优秀的人力资源机构,我们联合各界倡议为HR设立——8月18日为 中国人力资源日,邀请各界HR精英共同庆祝自己的节日!

8月18日,在这一天,HR可以稍微舒缓紧张的工作压力,享受一下自己的节日

我们希望,您的老板会走到你身边说一声:节日快乐,辛苦了!
我们希望,您的员工看到你会说一声:节日快乐!
我们希望,您的家人会给你祝福!
我们希望,全社会的人都知道:今天是我们HR人的节日!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2 14:37
42#
 楼主| 发表于 2006-8-8 16:05 | 只看该作者
立秋将至,可关于今年立秋的准确时间,社会上竟然有好几个不同的版本,有的说是7日立秋,有的说是8日立秋。在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编印的天文月历上看到,今年立秋的准确时间为7日23时41分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2 14:37
43#
 楼主| 发表于 2006-8-8 16:31 | 只看该作者
今天2006年8月8是农历七月十五,即民间俗称的鬼节。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要为死去的人烧纸钱和祭祀。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活着的人从来都没有真正地与死去的人隔绝开来。鬼、灵魂、精魄皆存在于人类的精神生活中,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实施其神秘的力量。而人们也通过心灵感知、祭祀礼仪、道德实践等方式来表达对鬼神的尊重以及祈求鬼神的庇佑。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人与鬼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对先祖的复杂的祭祀活动中。中国古人认为“天人合一”,人的行为应顺乎天地自然的变化。《礼记•祭义》:“是故君子合诸天道,春禘秋尝。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怆之心,非其寒之谓也。”春天的祭祀曰“禘”,秋天的祭祀曰“尝”。天地阴阳二气,秋天之时阴气盛起,阳气衰弱,凉风至,寒蝉鸣,霜露降,天地间一派肃杀之象。因此人也会产生“凄怆之心”。秋天是祭祖的重要时间。
??古谓七月“孟秋”,《礼记•月令》提到:“是月也,农乃登榖,天子尝新,先荐寝庙。”七月作物刚刚成熟,天子就把新收的粮食贡献到宗庙,表白自己的勤劳无逸,感谢他的保佑,告慰祖先的灵魂。可见,七月祭祀祖宗亡灵,期盼丰收,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也是中国“鬼节”的渊源。
??“鬼节”只是一个俗称,实际上七月十五这一天,道教、佛教各有自己的节日。道教曰“中元节”,佛教曰“盂兰盆节”。
??道教信仰的产生,除了《老子》一书的影响,很大一部分源自于中国早期的神灵崇拜和祖先崇拜。道教的中元节日涉及死者鬼魂,并在孟秋七月十五日这一天,与上文提及的神灵、祖先崇拜有一定渊源。最初,是五斗米道张修立“三官”之说。《三国志张鲁传》注引《典略》记载云:“光和中,……汉中有张修,修为五斗米道。……主为病者请祷。请祷之法,书病人姓字,说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山,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谓之三官。” 书写病人姓名及服罪之意的文书三份,分别献给天、地、水三官,叫做“三官手书”。“三官”并非凭空而生。在此之前,中国就有对天、地、水的祭祀活动。《仪礼》的《觐礼》篇称:“祭天燔柴,祭山丘陵升,祭川沉,祭地瘗”。对天地山川神灵的崇拜古已有之,道教不过是继承并稍加改造了这个传统。大约在南北朝,手书三官的信仰又发展出三元之说,即:正月十五日天官上元,七月十五日地官为中元,十月十五日水官为下元。这三个日期,其实是道家宇宙观中的三个重要的时间概念,但按照中国宗教的习惯,被人格化为天、地、人三官,即三个统摄人间与阴间的重要神灵,三个日期也分别成为三个神灵的诞辰日。正月十五也为天官赐福日;七月十五日是地官赦罪日;十月十五日是水官解厄日。六朝道经中的《玄都大献经》上说:“七月十五日中元之日,地官校勾搜选人间,分别善恶,诸天圣众普诣宫中,简定劫数,人鬼传录。饿鬼、囚徒,一时皆集,以其日作玄都大献于玉京山……道士于其日夜诵是经,十万大圣,齐咏灵篇,囚徒饿鬼当时解脱,一俱饱满,免于众苦,还得人中,若非如此,难以解脱”。这一天,地官要分别人间善恶,大赦罪人、饿鬼,给作恶的人提供改过自新、给鬼灵提供重生的机会。道士都在这一天诵经念咒,作法事普度孤魂野鬼。这些内容,融合了善恶道德教育的一贯传统,还夹杂着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对道教的影响。
??佛教的“盂兰盆节”也是一样,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相糅合,诞生了丰富多彩的节日内容。“盂兰盆节”一词,是梵文Ulambana的音译,原意为“救倒悬”,也就是解救在地狱里受苦的鬼魂。其中有一个目莲救母的故事,讲的是释迦牟尼弟子目连,始得六通(神通),用他的神通之眼力,看到他的亡母在饿鬼道中,没吃没喝,饿得皮包骨头,痛苦不堪。目连很难过,于是运用法力,送饭给他母亲吃。但是饭还没入口,便化成火炭,还是吃不了。目连大悲而泣,回去请求佛祖。佛祖告知他说,你的母亲罪根深结,以你一己之力是救不了的,应当在七月十五日,集合众僧的力量,举行大型的祭拜仪式以救母。目连依法施行后,其母果然得以脱离一切饿鬼之苦。目连救母之孝道,也为世人所尊崇。这个传说一直流传后世,逐渐形成习俗,每年到了农历七月中,百姓要“具饭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锭烛床敷卧具,尽世甘美以著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众僧”,也就是以丰富的物品供养高僧大德,由他们举行各种仪式,超度亡魂。
??道教的中元节和佛教的盂兰盆节都是在同一天,两者都与超度鬼魂有关,且都借神鬼的超自然力来宣扬伦理道德观念,在民间习俗中,两者自然就合而为一了。因此,七月十五日这一天便成为以悼念、超渡鬼魂为主的节日,各地祭祀习俗,也就佛道兼而有之了。
神鬼的力量,是宗教和其他民间信仰的基础。在自然和社会面前,人既是强大的,也是脆弱的。同任何宗教一样,在鬼节,民间对鬼、灵魂的敬畏、安抚与尊重,不仅是道德实践(如弃恶扬善)的心灵支撑,也是人自身心灵的一种终极皈依。祈求鬼灵的安宁,实际上是渴望活着的人自己心灵的安宁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2 14:37
44#
发表于 2006-8-11 14:44 | 只看该作者
365天天天都有节好,别晕.
45#
 楼主| 发表于 2006-8-10 12:30 | 只看该作者
收集成节日大全,请大家支持!
46#
 楼主| 发表于 2006-8-25 21:02 | 只看该作者
8月23日,雪域古城拉萨的传统节日“雪顿节”
雪顿节起源于公元11世纪中叶。藏语“雪”意为“酸奶”,“顿”意为“宴会”,雪顿节即为酸奶节,后来又逐渐演变成以藏戏汇演为主,也称“藏戏节”。
除了哲蚌寺展佛、罗布林卡藏戏表演等传统节目外,拉萨市还举办了各种各样的经贸活动,其中,在西藏人民会堂举办的“情系拉萨,魅力雪顿”汽车展销吸引了众多拉萨市民的眼球。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2 14:38
47#
 楼主| 发表于 2006-9-11 13:36 | 只看该作者
爱与责任”——第21个教师节主题
老师、慈母、人梯……最令教师感动的十个称谓

老师——最广泛流行的敬称

  中国古代称教书者为“师”,并把“师”作为最受人尊敬的职业。春秋时的《尚书》云:“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把“师”的地位与天、地、君、亲并称,并写在同一牌位供众人朝拜,可见“师”的地位之高,受人之尊。中国的第一位教育家孔子被人们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几千年来人们最崇敬的人物之一。对“师”最精辟、最完美的解释是唐代大文豪韩愈的《师说》一文,“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将教师的职业价值提升到文化传递的社会高度评价,一直被国人奉为经典世代流传,也是历来教书者引以自豪的荣耀。

  随着岁月的更迭,“师”的称谓后来演化为“教师”、“老师”。如今,“教师”的称谓多用于书面语言,而“老师”是现实生活中流传最广泛、使用频率最高的称谓。有人问:“师”前面为什么要加个“老”呢?据说有两种释义:一是说明老师是历史最悠久的职业,无以伦比;二是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因为“老”的词义解释其中之一是“敬辞”。因此“老师”的称谓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老师经济生活的改善和社会地位的提高,以及国家与社会对知识和教育的越来越重视,“老师”成为最受人们尊敬的称谓。如今,“老师”的称谓已走出教育界范畴,在社会上,如果被人称作“老师”,那将是对你最大的尊敬,也使你感到莫大的荣耀。

  先生——最历史悠长的尊称

  “先生”一词在各类词典中的第一解释就是“教师”,是对教师最古老、最悠久的称谓,已经流传了几千年。中国古代闻名世界的大教育家孔子是最早的先生,因为“子”就是先生的意思。古代称教书者为“先生”、“私塾先生”、“教书先生”等,这是人民群众对教书者的敬称,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古老而悠久的尊师的优良传统和美德。

  随着历史的发展,“先生”一词也发生了词义上的变化,现在“先生”成为社会上最流行的尊称口语,已经远远超出教师的范畴被广泛运用于各种人群。然而,在教育界“先生”的传统称谓仍在沿用,只是它的规格被提高了,人们往往把资深的、德高望众的老师称为先生。毛泽东主席当年为徐特立老师贺寿时写道:“徐老同志: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显示出一代伟人对老师的尊敬热爱溢于言表。伟大文学家鲁迅写的《藤野先生》更是一篇歌颂“先生”的传世佳作,藤野先生的优秀品质和博大胸怀一直成为老师的楷模。我国现代的教育家蔡元培、陶行知、叶圣陶、胡适、梅贻琦、傅斯年、闻一多、朱自清、冯友兰等都被人们尊称之为先生;在当代那些教育界的元老、教授也被人们尊称为先生,如:季羡林先生、顾秉林先生、柏杨先生等。因此,“先生”的称谓是对老师千古传唱的美称,它将被永久地传下去。

人类灵魂工程师——最富哲理的称谓

  “人类灵魂工程师”一词原是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对作家的称谓,后来被教育家加里宁引用到教育界,他说:“很多教师常常忘记他们应该是教育家,而教育家也就是人类灵魂工程师。”从此,“人类灵魂工程师”成为老师特定的称谓,这也是社会给予教师的崇高赞誉。

  “人类灵魂工程师”是对教师科学、准确、高度的评价,教师不仅要把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以“为人师表”的行为将自己的品德、人格、情操、责任感、爱心和献身精神承传和影响给每一个学生,塑造学生好的思想道德和培养学生好的行为习惯。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因此,“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老师的崇高义务和职责,只有真正做到这些才不愧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谓。

  如今,社会上人们越来越喜欢用“人类灵魂工程师”来比喻老师,表明了人们对老师职业更深的理解和更高的敬意;老师也为这一称谓感到由衷的自豪,因为“人类灵魂工程师”不仅定义准确,而且是对教师这一职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评价。

  园丁——最质朴无华的褒称

  “园丁”原本是指从事园艺的工人,后被比喻成教师。人们通常把童真的孩子比喻成幼苗、花朵、小树等,而培育这些幼苗、花朵、小树的老师就像辛勤的园丁一样,用智慧、爱心和汗水浇灌、培育、呵护着园子里的每一株幼苗,使他们枝繁叶茂,姹紫嫣红,茁壮成长。因此,把老师称作园丁是最质朴、最形象、最富有田园诗意的比喻。

  邓小平同志曾说:“人民教师是培养革命后代的园丁,他们的创造性劳动应受到党和人民的尊重”,一代伟人用“园丁”的称谓对教师给予了高度评价。为表扬优秀教师许多地方都设有“园丁奖”,上海、浙江、河南、甘肃、安徽、黑龙江等省市设的“园丁奖”是对优秀老师最高的褒奖,团中央和全国青基会也设立了“全国希望工程园丁奖”以表彰那些扎根山村和贫困地区的农村优秀教师,今年举办的“全国教育工作者发明与科教制作展评活动”也设立了“园丁奖”。1984年全国第一个教师节,北京发行邮票纪念封图案为花朵与教师。其寓意为:老师像园丁,用辛勤的汗水浇开祖国的花朵。福建邮政部门在1999年教师节发行的有奖明信片图名为“辛勤园丁情,学子寸草心”,用以表达对老师的崇高敬意和祝贺。今年,为庆祝第二十个教师节,教育部推出“园丁杯”知识竞赛。因此,“园丁”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最引以为荣的称谓。

  慈母——最真情感人的爱称

  中国古人云:“师如父母”, 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尊师爱师”的传统美德,也体现了老师“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人们把老师比作“慈母”,主要是对那些有着“童心母爱”的女教师给予的最亲切、最真挚、最感人的尊称。

  “慈母”首先蕴含着教育工作者伟大的爱。英国教育家罗素说:“爱是一缕金色的阳光。”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说:“教育是植根于爱的。”教师对学生的爱,表现在毫无保留地奉献出自己的精力、热情、才能和知识,使学生更好地受到教育,在知识上、精神上和品德上取得最好的结果。同时更好地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抓住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志向,精心培育,使之成才。全国闻名的优秀教师斯霞被人们称作教育界伟大的“慈母”,她从教72年,以伟大母亲的慈爱精神培育每一个学生,同学们都亲切叫她妈妈。全国优秀特级教师于漪说:“对教师来说,力量的源泉就是对学生的爱,爱学生才会爱事业,才会对教育工作保持经久不衰的热情,才会充满献身精神。”正是这种母爱使她赢得了人们对她极大的尊敬和高度评价,并亲切称她为“校园妈妈”。因此,“慈母”是对那些用爱辛勤耕耘育人园地女教师最高的荣誉。

  春蚕——最纯挚的称谓

  对“春蚕”最早的记录见于《诗经》,而把“春蚕”进行拟人化的比喻最闻名的则是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他把春蚕的执着、坚贞、奉献精神表现到了极至,成为千古传唱的佳句。著名画家潘絜兹的《春蚕颂》写道:“春蚕化生,蕞而微虫,春蚕何取,一桑始终,春蚕春蚕,万世可风”,他对春蚕的品质进行了高度赞美。人们生动地把教师比作“春蚕”,是对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和高尚品质给予的高度评价。人们赞美教师就像春蚕一样“吐尽心中万缕丝,奉献人生无限爱,默默无闻无所图,织就锦绣暖人间”。“春蚕”是广大教师感到无比荣耀的称谓。著名教育家朱光潜说:“只要我还在世一日,就要吐丝一日,但愿我吐的丝,能替人间增一丝丝温暖,使春意更浓。”

  春蚕冰清玉洁,气质高贵;春蚕食几茎绿叶,吐一片锦绣;春蚕生命不息,吐丝不止……春蚕这些优秀的品质,只有光荣的人民教师才无愧于这样的称谓。

  蜡烛——最温馨动人的称谓

  对蜡烛的赞美也是源于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名句。人们歌颂蜡烛,是因为蜡烛默默地燃烧着自己,用自己的光去照亮别人,直至将自己燃尽。说起蜡烛这种品质,人们就联想到敬爱的老师,老师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用智慧和品格之光给学生照亮前进的航程,这种为“他人照亮道路,让他人看见光明,燃尽自己耀人间”的无私奉献精神不正是对人民教师的最生动的比喻吗?“如红烛发光发热,精心培育国家良材,似春蚕无怨无悔,毕生献给教育事业”,这幅老师自勉的对联正是对“蜡烛”称谓的认可和自豪。

  孺子牛——最具中国特色的喻称

  “孺子”是古时对小孩子的称谓。“孺子牛”是《左传》中记载的一个典故:春秋时,齐景公与儿子嬉戏,景公叨着绳子当牛,让儿子牵着走。这个千古传颂的“爱子”故事后来成为人们赞誉的美德。现代伟大文学家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名句使孺子牛的精神得到升华和拓展,而后人们用“孺子牛”来比喻心甘情愿为人民大众服务,无私奉献的人。人们之所以把老师称作孺子牛,认为这是当之无愧最贴切的比喻。我国历来有师生“亲如父子”的传统美德,老师爱学生就像爱自己的孩子,就像 孺子牛一样辛勤地耕耘,为把孺子培养成才心甘情愿地作出奉献、鞠躬尽瘁,不图回报。获得“孺子牛奖”的全国优秀教师刘让贤扎根青海高原乡村几十年如一日,像牛一样兢兢业业地工作,把自己的爱无私奉献给孩子,刘让贤是广大教师的杰出代表,是“孺子牛”精神的生动体现。“孺子牛”精神表现为“深怀爱心,默默耕耘、埋头苦干、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这些优秀品质都集中体现在我国广大教师身上。因此把老师称作“儒子牛”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褒奖。

  春雨——最生动形象的默称

  人们对“春雨”的赞美由来已久,把春雨比作“甘霖”,比作“及时雨”,视“春雨贵如油”。而把春雨表现得最完美意境的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名篇。人们把老师比作“春雨”,把学生比作“春苗”,春苗需要春雨去浇灌。我们的老师就如那绵绵的春雨,用播洒的爱去滋润学生的心田,用丰富知识去开启学生的智慧,用优秀的人格去潜移默化培育学生的品德,用无私的奉献精神去熏陶学生的心灵。广大教师甘化春雨润蓓蕾的高尚情操,为“春雨”的称谓增添了无限光彩。

  人梯——最高评价的专称

  一个人接一个人踩着肩膀向高处攀登叫作搭人梯,人梯是古代向上攀高、攻城拔寨、翻山越岭所创造的集体配合行动,一直流传至今。现在人们把“人梯”比作是:“那些为别人的成功,而做出自我牺牲,无私奉献的人”,人们把教师称作“人梯”,正是因为光荣的人民教师具备了这样优秀的品质和精神。

  广大的人民教师辛勤地耕耘在教育事业的园地,他们不图名,不图利,不图回报,默默无闻地教书育人,兢兢业业地培育人才。而那些考上大学,走向成功,扬名立万的学生,无一不是踩在老师的肩膀上,以老师为人梯向上攀登达到人生的高峰。世界上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取得成就的文学艺术家们在谈到成功的决窍时,无不认为老师的教育是成功的首要条件和因素。学生的成功离不开老师,而老师的希望是让每个学生都能成功。湖北大学年近90高龄的朱祖延老教授在《教师述怀》中写道:“不辞辛苦做人梯,在有生之年把自己全部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学生。”这充分体现了中华世代延绵而甘为人梯的教师的精神。这种无怨无悔,不图所求,甘作人梯,让学生踩在自己肩膀上更上一层楼的自我牺牲、无私奉献精神,是每一位教师共同追求和共同理想,“人梯”因此成为教师们最光荣和最贴切的称谓。

来源:《中国教育》、《现代教育科学》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2 14:38
48#
 楼主| 发表于 2006-9-11 13:36 | 只看该作者
“9·11”五周年回眸:2992个生灵魂归何处?
 中新网9月8日电 “基地”组织于2001年9月11日,在美国本土成功策划实施“9·11”系列恐怖袭击事件,最终共造成2992人死亡。

  那么这2992人都是如何丧生的呢?路透社从美国国防部、纽约市政府主任医检官以及“9·11事件特别调查委员会”获得的资料为我们揭开了谜底:

  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共有2759人死亡,其中包括美国航空公司第11次航班上的9名机组成员、76名乘客和5名劫机犯,以及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第175次航班上的9名机组成员、51名乘客和5名劫机犯,其余主要为世贸中心员工和附近民众等。

  华盛顿五角大楼:共造成189人死亡,其中包括125名五角大楼工作人员,以及美国航空公司第77次航班上的6名机组成员,53名乘客和5名劫机犯。

  宾西法尼亚州:共有44人死亡,为遭挟持的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第93次航班上所搭载的7名机组成员,33名乘客和4名劫机犯。这也是唯一一架未能飞抵预定袭击目标的遭劫持客机,该机最终在宾西法尼亚州Shanksville地区坠毁。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2 14:38
49#
 楼主| 发表于 2006-9-11 13:34 | 只看该作者
1985年,新中国第一个教师节诞生了。
九月金秋,老师是这个季节的主题,空气中弥漫着感念师恩的情绪。 尊师重教是永远的美德。过去的,现在的,将来的,所有的教师都应该享受崇敬与祝福。  

又是9月,教师节踏着轻盈的步子缓缓而来。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在我们从顽皮稚童到青涩少年再到风华青年的生命历程中,

老师,都是最值得我们尊重和感恩的人。

他们虽然生活清苦,却情系祖国未来,心联学子之心;

虽是一烛微火,却燃尽自己,照亮别人。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2 14:38
50#
 楼主| 发表于 2006-9-11 14:02 | 只看该作者
九月份节日
9月3日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1945
9月5日大势至菩萨圣诞
9月7日中元节(俗称鬼节)
9月8日 国际新闻工作者(团结)日 1958
世界扫盲日 1966
09月09日 毛泽东逝世纪念
09月10日 中国教师节--TEACHER'S DAY
9月11号,恐怖袭击,灾难日
9月14日 世界清洁地球日
9月16日 国际臭氧层保护日 1987
9月16日龙树菩萨圣诞
09月18日 中秋节--MOON FESTIVAL、918事变纪念日
09月20日 国际爱牙日
09月21日 国际和平日
9月22日地藏菩萨圣诞
9月23日秋分
09月25日 国际聋人节
9月26日 节日·民谣网建站日 2001
09月27日 世界旅游日--WORLD TOURISM DAY
09月28日 孔子诞辰
9月第三个星期六 全民国防教育日 2001
9月最后一个星期日 世界心脏日
世界海事日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2 14:38
51#
 楼主| 发表于 2006-9-11 13:35 | 只看该作者
教师节,是我国仅有的包括护士节、记者节在内的三个行业性节日。自1931年以来,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共有过4种不同日期和性质的教师节。

  我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教师节是1931年。当时,教育界知名教授邰爽秋、程其保等,发起联络京、沪教育界人士,拟定每年6月6日为教师节,并发表《教师节宣言》,提出改善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工作、增进教师修养三项目标。虽然,这个教师节的诞生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没有承认,但在全国各地产生了一定影响。

  鉴于“六·六”教师节是教师自发组织设立的,国民党政府没有承认,1939年决定另立孔子诞辰日8月27日为教师节,并颁发了《教师节纪念暂行办法》。当时未能在全国推行。

  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同商定,把5月1日国际劳动节也作为教师节。由于各种原因,教师节实际上逐渐销声匿迹了。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那天早上一起床就忽然想到老师应该有自己的节日。"教师节的最早创意人、中科院院士王梓坤教授这样说。

  那是1984年12月9日,王教授当天就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北京晚报》。第二天,《北京晚报》就刊出文章《王梓坤校长建议开展尊师重教月活动》,引起了读者强烈反响。12月15日,北师大钟敬文、启功、王梓坤、陶大镛、朱智贤、黄济、赵擎寰联名,正式提议设立教师节。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

为了发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提高教师地位,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确定,每年9月10日为中国教师节。在第一个教师节,当时的国家主席李先念向全国教师发出慰问信祝贺节日,首都召开万人庆祝大会,教师节期间20个省市共表彰11871个省级优秀教师集体和个人。

  其实早在1932年,国民党政府曾规定6月6日为教师节,解放后废除了6月6日的教师节,改用"五一国际劳动节"同时为教师节,但教师没有单独活动,没有特点。而将教师节定在9月10日是考虑到全国大、中、小学新学年开始,学校要有新的气象。新生入学伊始,即开始尊师重教,可以给"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创造良好的气氛。1985年9月10日,是中国恢复建立第一个教师节,而从此以年,老师便有了自己的节日。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2 14:38
52#
 楼主| 发表于 2006-10-4 17:47 | 只看该作者
《节趣》

在中国,几乎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一个甚至多个起源故事,并且因节日风俗的盛行而使之广为流传,节日风俗也因这些故事的影响而蒂固根深,以至令人难以分辨到底是先有故事后有风俗,还是先有风俗尔后才有故事。这些饶有趣味的风俗和故事,或褒贬历史事件和人物、或传播生活的甘苦悲欢、或反映人民的喜怒哀乐,动情而感人,所以经千百年而流传,为人们所喜闻乐道,历久而弥新。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2 14:38
53#
 楼主| 发表于 2006-10-30 09:49 | 只看该作者


  重阳诗篇:

采桑子 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九日作
(唐)王缙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九日
(唐)杨衡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
韦安石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览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醉花荫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于长安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南朝 陈)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沉醉东风 重九
(元)关汉卿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
谁肯教白衣送酒。

九日
(明)文森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点评

欣赏  发表于 2017-10-12 14:39
54#
 楼主| 发表于 2006-10-30 09:49 | 只看该作者


  各地过重阳节的风俗

  除了以上较为普遍的习俗外,各地还有些独特的过节形式。

  重阳节在陕北正式收割的季节,有首歌唱道:“九月里九重阳,收呀么收秋忙。谷子呀,糜子呀,上呀么上了场”。陕北过重阳在晚上,白天是一整天的收割、打场。晚上月上树梢,人们喜爱享用荞面熬羊肉,待吃过晚饭后,人们三三两两地走出家门,爬上附近山头,点上火光,谈天说地,待鸡叫才回家。夜里登山,许多人都摘几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儿的头上,以之避邪。

  在福建莆仙,人们沿袭旧俗,要蒸九层的重阳米果,我国古代就有重阳“食饵”之俗,“饵”即今之糕点、米果之类。宋代《玉烛宝典》云:“九日食饵,饮菊花酒者,其时黍、秫并收,以因粘米嘉味触类尝新,遂成积习”。清初莆仙诗人宋祖谦《闽酒曲》曰:“惊闻佳节近重阳,纤手携篮拾野香。玉杵捣成绿粉湿,明珠颗颗唤郎尝”。近代以来,人们又把米果改制为一种很有特色的九重米果。将优质晚米用清水淘洗,浸泡2小时,捞出沥干,掺水磨成稀浆,加入明矾(用水溶解)搅拌,加红板糖(掺水熬成糖浓液),而后置于蒸笼于锅上,铺上洁净炊布,然后分九次,舀入米果浆,蒸若干时即熟出笼,米果面抹上花生油。此米果分九层重叠,可以揭开,切成菱角,四边层次分明,呈半透明体,食之甜软适口,又不粘牙,堪称重阳敬老的最佳礼馔。

  一些地方的群众也有利用重阳登山的机会,祭扫祖墓,纪念先人。莆仙人以重阳祭祖者比清明为多,故俗有以三月为小清明,重九为大清明之说。由于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妈祖羽化升天的忌日,乡民多到湄洲妈祖庙或港里的天后祖祠、宫庙祭祀,求得保佑。

  新中国成立后,重阳节的活动充实了新的内容。1989年,我国重阳节定为老人节。第到这一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培养人们回归自然,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2 14:39
55#
 楼主| 发表于 2006-10-30 09:47 | 只看该作者
重阳节简介: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往往都在此时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让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

  重阳节的起源:

  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重阳节的传说:

  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梁人吴均在他的《续齐谐记》一书里曾有此记载。

  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另外,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所以后来重阳节被立为才老人节。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2 14:39
56#
 楼主| 发表于 2006-10-30 09:48 | 只看该作者



  重阳节的习俗: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2 14:39
57#
 楼主| 发表于 2006-11-8 10:25 | 只看该作者

今日是记者节


记者节像护士节、教师节一样,是我国仅有的三个行业性节日之一。按照国务院的规定,记者节是一个不放假的工作节日。
  记者节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就有。从1933年到1949年,每年的9月1日,新闻从业人员都举行各种仪式纪念这一节日。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签发了新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再一次明确列入了记者节。2000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把11月8日中国记协成立日确定为“记者节”。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2 14:39
58#
 楼主| 发表于 2006-11-8 10:23 | 只看该作者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National Day)  国际音乐日(International Music Day)   国际老年人日(International Day of Older Persons)


10月2日国际和平(与民主自由)斗争日
10月4日世界动物日(World Animal Day)
10月5日世界教师日(World Teachers' Day)(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
10月8日全国高血压日 世界视觉日 国际左撇子日
10月9日世界邮政日(World Post Day)
10月10日 辛亥革命纪念日 世界居室卫生日 世界精神卫生日(World Mental Health Day)


10月11日 声援南非政治犯日


10月13日 中国少年先锋队诞辰日 世界保健日 国际教师节
10月14日世界标准日(World Standards Day)
10月15日国际盲人节(International Day of the Blind)
10月15日世界农村妇女日(World Rural Women's Day)
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World Food Day)
10月17日国际消除贫困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the Eradication of Poverty)


10月22日 世界传统医药日


10月24日联合国日(United Nations Day) 
10月24日世界发展新闻日(World Development Information Day)
10月28日中国男性健康日
10月29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International Biodiversity Day)
10月31日万圣节(Halloween)


10月第一个星期一 国际住房日


10月第二个星期三 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


重阳节 中国老年节(义务助老活动日)


 



转baiye的帖:冬日入水
晴空万里,万里无云,万里没有一丝云。
  太阳高挂在天上,放射着灿烂的光芒,烤在人们身上。但这不是夏天。
  11月5日,星期天,接近立冬的日子。本来温暖的阳光,被凛冽的寒风挟裹着,透不出一丝暖意。汾河的南内环桥下,却是一片夏日的火辣。2006年冬泳入水仪式在这瑟瑟的寒风和炙热的气氛中进行着。
  来自吕梁、晋中、太原的四百余名冬泳爱好者相聚在一起,个个意气风发,斗志昂扬,跃入河中,击水中流。河面上人头攒动,百人争游,浩浩荡荡,竟有些钟山风雨起苍黄的气势。更有花甲老人站在近两米高的河岸上,以国际游泳比赛的出发姿态鱼贯而下直插水中,随后的蝶泳姿势,菲尔普斯也要叹为观止了。
  我是第一次看到这阵势。不由得感叹冬泳者们一身豪气的精神状态。





[此帖子已被 三尺雨 在 2006-12-4 21:09:41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三尺雨 在 2006-12-4 22:06:17 编辑过]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2 14:39
59#
 楼主| 发表于 2006-11-9 20:39 | 只看该作者
119消防日的由来

说起把11月9日定为消防日的由来,还是与火警电话号码119分不开的。因为11月9日的简化写法是“11、9”,同火灾报警电话号码“119”极为相似。确定11月9日为消防活动日,可以加深人们对“119”火灾报警电话号码的记忆。从11月9日以后,我国大部分地区便开始进入冬季,冬季是火灾多发季节。因此,从这一天起开始开展防火宣传与检查。大力宣传119,使119深入人心。我国的火灾,有一个明显的特点:这就是报警早,损失小,伤亡少。因此,万一发生火灾时,及时报警求救是最要紧的。
我国统一规定火灾报警电话号码为119。始于1982年。这是吸取了日本的经验。我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从1950年就开始采用119为火灾报警电话号码,我国宝岛台湾火灾报警电话号码也是119。始于1970年。
我国的119台,不仅是一部电话,而是一套先进的通讯系统。它可以同我国国土上任何一个地方互通重大灾害情报,还可以通过卫星调集防灾救援力量。通过电话可以随时向消防最高指挥提供火情信息,119台实际上是一个防灾指挥中心。
119台的发展,有赖于整个城市通讯设备的配套。在我国的各大城市中,凡有需要消防警员帮忙的事,可以随时打119电话报警求援。各重要机关里,大多安装有同消防队的直通的热线电话,遇有火情时,拿起电话就可向消防队报警,无需烦劳电话局。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2 14:39
60#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0 08:52 | 只看该作者
11月11日
光棍节的来历,一直是个迷,有各种各样的猜测和说法。但是,其实那些流传都是错误的。光棍节真正的来历,知道的人非常少。这还得从一个典故说起。

传说中,有四个男人,当然都是光棍,也就是没老婆没女朋友没情人也没某某伴侣的那种。他们聚在一起搓麻将。从上午11点打到晚上11点。

输赢倒是次要的,奇怪的是,搓麻过程中,不论是谁和牌,自摸或者接炮,都是和四条。于是自始至终,都在,四条,四条,四条。最后有输得多的人火了,拍桌子说,四条四条,四条什么啊?另外三个说,四条就四条,还四条什么。

四条什么?这本来不算个问题,麻将牌里,四条就是四条,没有四条什么的说话。不过,打完麻将,他们一起去冲澡,把衣服裤子一脱,答案很快就出来了。输钱的那个人,十分兴奋,边冲水边欢呼,我知道四条什么了,我知道四条什么了!

后来,这四个光棍为了纪念终于知道四条是什么,特把这个设为光棍节。事有凑巧,这天刚好是11月11日,日历上,刚刚好,不多不少,也就是四条……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2 14:4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9-20 10:56 , Processed in 0.049700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