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木山位于会宁县城西北70公里汉家岔乡与头寨子镇交界处,国道309线绕山腰通过,交通便利。主峰海拔二千四百零四米,是会宁境内最高山峰。其山脉南接定西青岚山,北接郭城清凉山,主峰位于头寨子镇香林村,总面积502.8平方公里。登临山顶,东瞻屈 山,西眺马啣山,无限风光,尽收眼底。
铁木山原是林木葱笼之中一块恬静的旅游圣地。山寺初建于元大德四年(公元一千三百年),当时仅有一观音梵殿。明洪武、嘉靖、万历诸朝累次增修。清代重修虽不一而止,然所成就多毁于同治烽烟。光绪年间,有阎姓道士自通渭而来,主持此山,协同会首,艰难起复。他励志勤劳,一心一意,积极宣传,亲手修设,在半山腰修起面北而立的大红山门。山门东西侧是两座对称的灵官庙,进入中院便是雄伟壮丽的大殿。院中松柏苍翠,清香四溢;左右为东朝楼、西朝楼,亦即文昌宫、关帝庙;南面为老君洞,洞深数丈,内有壁画,炼丹炉中香蜡悬光结彩,又是一番世界;出老君洞向东山登去,有子孙宫、白云阁、魁星阁,最高处则为玉皇阁,最低处乃是山神庙、土地祠。从大殿出山门向西坡走去,则有十王殿等多处高大庙宇。这些佛殿楼阁都装饰得五光十色,各呈异彩,塑像栩栩如生,壁画淋漓尽致,再加上匾联书法的雄劲峭拔,行文立意的传神壮威,石碑篆刻的铁画银钩,钟鼎炉磬的精巧别致,莫不使人为这些文人学士的渊博知识、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赞叹不已!阎道士功高山务,后以百有八岁趺坐仙游,可谓终得善果。延及民国,嗣续扩修,规模更大,盛极一时。
解放后,人民政府在铁木山建起林场,在崇山峻岭遍植各种树木。如今,新栽的马尾松、香柏、茶树等名贵树木已布满山麓,苹果、花椒、核桃、桃杏成片成荫;山沟、山坡、山顶的白杨、榆树等,加上原来的野生小灌木林,更使铁木山满山飘翠,色香宜人。如今铁木山有天然灌木林330余亩,人工营造林7800多亩。有各类植物14科74种,其中药用植物11种,野生动物16种。远望如翠冠凌云,誉称 “旱塬秀峰”,是省级森林公园。
上世纪八十年代,当地群众,自发重建了被毁于“大跃进”和“文革”中的庙堂门楼。四方善士,见闻随喜,争先响应。经过二十多年的修建,原有二十四座建筑,如数光复。寺中山门、献殿、大殿之部分构件及老君洞、白云洞、三霄殿之砖刻嵌墙,皆系前朝旧物。三官殿前的明代影壁,磨砖浮雕“琴高乘鲤”图,写形传神,刀法精工,堪称山中瑰宝。铁木山石虎寺于1988年7月1日被会宁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亲题山名门额“铁木山”。
铁木山之所以闻名遐迩,被誉为“旱塬秀峰”,除了独特的地貌以及葱郁的林木、古朴的寺庙之外,还有那汩汩奔涌的九眼泉水。昔以“九泉春水”为“会宁八景”之一。该泉水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长期饮用对治疗慢性肠炎、神经衰弱、皮肤病、眼疾等疾病有明显疗效,被当地老百姓称之为“神水”。现经国家鉴定为天然优质矿泉水,畅销省内外。在铁木山主峰东南,牛门洞一带,密布早期人类活动遗址,出土彩陶、灰陶及磨制石器等,据考证,距今四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此繁衍生息。1982年铁木山被省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铁木山亦称香林山,宋代时称铁毛山。“香林”者,古人云“山多香木”,实则为“漫山草木药材溢香”。“铁木”缘何而名,一说“元相帖木儿封地”;二说“元宰臣帖木儿游牧于此”;三说“元将铁木耳死节处”;四说“山中林木荫翳,色墨如铁”等,众说纷云,真伪难辩。民间流传较多的是元朝将军铁木耳兵败后死于此,后世人为了纪念这位“元末孤忠”,便把这山取名为“铁木山”,并在山上建立庙宇,焚香祭祀。
铁木山景观丰瞻,每年农历六月十九日庙会,周边地区群众从数十里、数百里地赶来此山烧香、挂匾还愿。甚至有四川峨嵋山僧侣来此朝山膜拜,年年如此,岁岁不误。于是铁木山晨钟暮鼓,四时香火不断。各地慕名观光的游客逐年增加,多则达十几万人。铁木山森林茂密,怪石林立,传说颇多,是一处集历史文化遗产、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于一体的旅游避暑胜地,它象一顶翠冠,突兀千峰万峦之间,雄距崇山峻岭之上,不愧为黄土高原的“旱塬秀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