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无名熊 于 2011-2-18 16:31 编辑
4 M4 B5 }8 o; P, A' ^/ |* i- l. P: W" U% c! V+ p2 W/ c
片马《驮峰航线纪念馆》中央位置停放着的那架机身涂有“C—53”字样的美国军用运输机,把我们带到了几乎被历史淹没了六十多年的艰苦卓绝的滇西抗日战场和为中国抗战作出重要贡献的中美“驼峰航线”的1000余个日日夜夜……。
2 t$ i+ M+ G% z4 ?1941年日本袭击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暴发。日军相继攻陷印尼、菲律宾、新加坡等前英属殖民地,占领了越南、缅甸和中国怒江以西的部分领土,截断了中国抗日战争援华物资的惟一通道——滇缅公路(又称史迪威公路),与挺进至贵州省都匀的日军成合围之势。日本侵略军妄称三个月之内灭亡中国,完成“大东亚共荣圈”的梦想。中国战场频频告急。罗斯福决定在海拔超过5000米的喜玛喇雅山脉到横断山脉一线开辟印度汀江至中国重庆的空中走廊,利用高海拔地区的恶劣自然条件避开日机的袭击,继续地向中国内地提供抗战物资。这是一条世界海拔最高,地理环境艰险、气候条件最为恶劣的航空运输线。这里长年冰天雪地,有地球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最深的峡谷怒江大峡谷。飞机俯看;山峦起伏如驼峰,故被美军飞行员浪漫地称之为“驼峰航线”。
6 L+ `% s* R, q4 u7 q在1942年至1945年的1000余个日日夜夜里,驼峰航线为中国的抗日战争运输物资70万吨,损失了468架飞机和1579名中美飞行员和机组人员,其中90%的飞机因为恶劣的气候而坠毁。在怒江境内损失40余架,现今已发现27架飞机残骸。! `1 M- U1 l, @ \+ r
阵列于纪年馆的这架标有“C—53”的军用运输机为1996年被当地边民在海拔3325米的片马丫口中缅边境我方140米处深山中打猎时偶然发现,为守护飞机残骸,一名当地民兵在暴风雪中不幸身亡。因为山高无路,深谷林深,只好把其支解,历时两年于1998年5月从深山老林中运出,复原现今驼峰航线上坠落的最完整的军用运输机阵列于此,以见证六十年前那段悲壮惨烈的历史和中美之间的战斗情谊。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