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23|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拜 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31 09: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f! e- C; M) S3 O' h拜  年

不求见面惟通谒,

名纸朝来满蔽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

世情嫌筒不嫌虚。

                              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贺年》

3 m6 q7 }6 `! [  E; L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 i5 c- s  f  d9 E5 ~1 l- A4 ]; J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耍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刀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宋人盂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六中描写北宋汴京时俗云:“十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明中叶陆容在《菽园杂记》卷五中说“京师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写,“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

在古代,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太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生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竞日欢”。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31 10:14 | 只看该作者
本文转自新浪博客网址:
! t/ [9 ?" [8 d8 [* s- H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927f410100o6ov.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1-1-31 17: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1-1-31 17: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1-2-3 07:5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爱好冬泳
+ ~7 C! ^. _4 o2 E' n6 H7 D+ A+ v9 A5 S: m9 A4 v5 ?& v
5 |0 U; s' {0 l! m( C
    新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1-2-3 07:5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白白鲨
4 c; L1 V! \4 k% C* k( V8 I) n9 _( u1 L( T1 ?3 c+ y

- m, c$ ^: o9 B1 `' I1 _6 @    新年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1-11 04:08 , Processed in 0.042950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