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雪运动因其所独具的时尚性、娱乐性、刺激性,深受广大体育爱好者的推崇和喜爱。为了充分享受冰雪运动带给我们的快乐,必须做好准备活动,避免肌肉、肌腱、韧带的伤害,还要注意预防冻伤。9 R2 i& b& l$ {" @% e4 @
充分热身* O+ _& F* e4 m- v. p6 l8 q5 O
运动前的准备活动——热身活动是进行任何活动之前都必须要做的重要步骤。特别是在冰雪运动中尤为重要。从生理学角度看,热身运动可以增加肌肉收缩时的力量;提高肌肉协调能力;预防或减少肌肉、肌腱、韧带的伤害;增强血红素和肌蛋白结合和释放氧的能力;改善代谢过程;减少血管壁阻力。体温适当的提升可使神经感受器的敏感度和神经传导速度获得充分的改善。同时也可以刺激血管扩张,使活动部位局部血流量增加。血液的流速和流量随肌肉温度上升而增加。能源的供输和代谢物的排除得到改善。由于热身运动所产生以上的效果,使人体各关节的活动范围得到了加大,运动时的协调性得到提升。肌肉的伸展能力达到了最佳的效果。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运动者在在冰雪运动中损伤的发生率。
1 k* i4 j+ o1 ^4 Q# f 预防冻伤
; _3 x$ |3 t: Z5 j+ i 冻伤是一种由寒冷所致的末梢部位局限性炎症性皮肤病。以已暴露部位出现充血性水肿红斑,遇高温时皮肤瘙痒为特征,严重者可能会出现患处皮肤糜烂、溃疡等现象。该病病程较长,冬季会反复发作,不易根治。
/ K X7 U7 ?. I! z5 ~, y/ r9 W" B 冻伤按轻重分为三度:第一度为红斑级。表现为受冻部位瘙痒、皮肤苍白、局部稍肿、疼痛,若处理及时症状一般持续几小时或24小时就可消失。第二度为水疱级。此时除皮肤红肿外,还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水疱破后流出黄色液体。患者自觉皮肤发热,疼痛较重。第三度为坏死级。皮肤局部或肢体发生坏死,皮肤呈紫褐色,局部感觉消失。在冬季运动中冻伤部位多见于手足末端、鼻尖、两耳及生殖器。以第一度冻伤较多,第三度冻伤较少。9 B+ E% C w, Y5 q0 w# M5 O5 @) n
冻伤预防要做到以下几点:
# T& a( E+ H/ b" s' L, l" n2 R7 F 1.运动服装和鞋袜要求保暖和宽松,冰鞋不能太小太挤脚。
8 D! y0 j6 I( n; ] 2.冬季锻炼时要带御寒用具,要扎紧手套、衣服、裤脚、袖口,防止风雪侵入到衣服内。滑雪时眼部应佩戴眼罩,防止眼角膜冻伤。/ ^( V6 `- `: h4 D# D/ a m$ ]
3.鞋袜要保持干燥,运动或走路过多后出现潮湿要及时更换。% \! Q6 m5 T& }
4.身体静止不动或疲劳时,要注意保暖。不要站在风口处;不要在疲劳或饥饿时坐卧在雪地上;在运动间歇或结束后要及时穿好衣服,这样不仅能预防冻伤,也可预防感冒。
, X7 V/ u/ s) [! c 5.饮食中适当补充含蛋白质和脂肪较多的食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