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岸海域冬泳应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
缘石
尊重客观规律,是科学冬泳的重要原则。每个冬泳人在冬泳的实践中都有自己的体会,都从中摸索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相互交流借鉴对安全冬泳、健康冬泳、科学冬泳都是十分有益的。大连地区海域宽阔,沿岸冬泳自然条件优越,近年来冬泳运动发展迅速,在自然海域冬泳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参与冬泳的理论探讨,结合自己冬泳经历和周围泳友们的意见,谈一点在近岸海域冬泳中应注意把握的问题,一孔之见仅供冬泳朋友参考。
一、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任何运动项目,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近岸海域冬泳更是如此,与各种条件下的冬泳大相径庭。因为,冬泳是在冬季低温特定条件下进行的运动项目,人体对低温水体的适应需要长期逐步演变的过程,大家在这个演变过程中享受到了冬泳的美妙,积累收获了健康。要做到循序渐进实际上很不容易,必须注意以下问题:一是要持之以恒。冬泳是一般不经过训练的常人难以做到的,必须吃得辛苦,耐得住严寒。所以不论是长期冬泳的人还是冬泳新手,必须做到一年四季坚持不懈,来不得半点取巧。一般都是从夏季开始游泳,在夏季游泳期过后的秋季和初冬坚持,慢慢地适应水温下降过程,从而过度到冬泳的水温,所以有人说“冬泳人是特殊材料制成的”,其实是对自己吃苦精神的一种自我肯定。在自然海域长期坚持冬泳的人,一般除气象或有特殊原因不游外,基本能做到每天一游。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长时间不游,突然心血来潮下水。经验做法是,在间断半个月以上再下水时,应在开始两天下水蘸一下,适应后再进行正常冬泳,以防突然下水出现意外;二是要克服畏惧感。畏惧感,是冬泳初期都经历过的一个过程,感到心中没底。其实,不论在什么季节游泳,都存在畏惧水凉的问题,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下海游泳,由于温差的原因,开始都因为感觉水凉,身体一下子难以适应而产生畏惧下水的感觉。而长期冬泳的人,下水初期虽然也感觉水凉,但由于对自己耐寒能力的自信,很快就能消除畏惧感,近而从容镇定地完成冬泳过程。经过循序渐进的训练,这种自信心就会逐步增强,畏惧感就会自然消失;三是要注意提高游泳的技能。游泳技能是坚持冬泳基本条件,在自然海水中冬泳,由于冬季北风较多,风浪较大,加之潮水变化潮高也随之变化,有时还经常遇到海流,没有一定的游泳技能做保证,容易出现问题。比如本人游泳技术就很一般,冬泳初期风平浪静时还可以,遇到风浪大一点就不敢下水,有时遇到海流费很大的劲才能游从来,一度影响了冬泳的质量。后来经过长时间的练习,游泳技能有所提高,抗风浪的能力明显增强,基本上能够保证不出问题,冬泳的自信心也就增强了。游泳技能较差的冬泳朋友,可通过泳友的指点,或看一些游泳的教学片,再经过循序渐进的练习,逐步提高自己的游泳技能,从而使冬泳更加自信、安全,尽情地享受海水冬泳的快乐。
二、应重视泳前的热身准备活动。热身准备活动在做任何剧烈运动前都是必要的,尤其冬泳是在低水温的条件下进行的,不做充分的准备活动,易发生抽筋的问题,增大冬泳突发事故的可能性。一是在思想上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增强泳前热身活动的意识,养成冬泳的热身习惯,做到不热好身不下水。二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尽量采取徒步或骑自行车的方式到游泳场,通过一定距离的徒步(骑自行车),自然完成腿部的热身准备,到海边后再稍加活动即能下水。泳友们一致反映,这样的热身方法最好,有一些朋友有车坚决不坐,长期坚持徒步冬泳,就是为了充分热身或加大运动量,更好地达到冬泳健身的目的。三是居住地点距离冬泳场较远时,可采取部分乘坐公共汽车,留出一定的热身距离,采取部分徒步的方式到达冬泳场的办法,来解决泳前热身的问题。四是开车或不愿徒步的冬泳朋友,乘车到达海边游泳场后,应通过一些肢体运动充分进行泳前热身准备,切不可匆忙下水。总之,应把冬泳前的热身准备活动,作为冬泳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来对待,采取多种形式完成泳前热身。
三、应根据海水温度的变化掌握冬泳的时间。根据水温变化掌握在水中的时间,是冬泳人的通常做法,一般都认为1度水温在水中停留1分钟比较可行,比如水温5度时在水中停留5分钟,随着水温的变化增减在水中的时间。我也赞同这种做法,因为合理掌握在水中的时间,是保证健康冬泳的关键,太短失去了冬泳的意义,太长有害身体健康,必须控制在人体承受能力允许且有利人体健康的最佳范围之内,切忌盲目挑战极限。笔者认为,王刚毅等冬泳知名人士探索冬泳奥秘的壮举是值得钦佩的,他们为助推我国冬泳运动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是我们冬泳人心目中的英雄和学习的榜样。我听过王刚毅老师的报告,很受感动。但他们的挑战是建立在循序渐进的刻苦训练和充分准备基础上的,有严密的救护和保护措施,并非盲目乱干。普通冬泳者还是以慎重为宜,做到科学冬泳,细水长流。我们控制在海水中时间的方法一般采取经验控制法、集体控制法和数数控制法等。经验控制法,即根据平时冬泳的经验,视下水后身体反映情况或心中概略时间,来控制在水中的时间,有点误差也问题不大。集体控制法,即3人以上一同下水,一般冬泳者都是结伴而游,这样既能保证安全,又能相互激励照应,大家共同掌握游泳的时间,时间差不多就集体上岸。数数控制法,即在心目中默数游泳动作的次数,达到规定时间的次数马上返回,一般独自冬泳采取这种方法比较安全有效。当然,在水中的时间是概略掌握的,略微超过几分钟也无大碍,应根据气温水温的变化灵活掌握。
四、应因地制宜地完成泳后的热身。尽管辽南地区气候条件较好,但泳后热身仍十分必要。因为人在冬泳后经低温海水刺激体温迅速下降,毛孔关闭,皮肤表面很凉,手脚末梢神经麻木感强烈,如果不进行泳后热身活动,人体恢复正常状态很慢,长期不做泳后热身活动会增加寒冷感,也容易引起疾病。所以,泳后热身活动应成为冬泳过程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我周围接触的冬泳朋友,多都采取不同形式进行泳后运动,使冬泳活动与其它运动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泳后的热身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一是慢跑热身法。凡是身体素质好,腿部健康的冬泳朋友多采用这种方法。慢跑1000米以上时身体开始发热,2000-3000米时开始慢慢出汗,然后再徒步过度一段,使身体恢复正常状态,这时候的感觉非常舒服,我们感到是最好的冬泳后续锻炼热身方法。二是徒步热身法。即从离开游泳场到居住地全程采取徒步的方式,适合女同志或年龄较大的冬泳朋友,虽然热身速度相对慢一些,但也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三是骑自行车热身法。即借助自行车为交通工具,完成从游泳场到居住地的机动,从而达到泳后热身的目的。这种方法可缩短时间,适合上班族冬泳朋友,但应注意交通安全。四是跑步乘车结合热身法。即冬泳后不马上离开,在游泳场附近跑步爬山进行泳后热身,驱除寒冷后再开车或乘车返回。适合有车族或距离冬泳场较远的冬泳朋友
五、应从安全健康第一出发,该不游时就不游。我们在冬泳实践中感到,由于受自身身体状况和自然情况的限制,有一些时候不宜下水,为了保证健康和安全,建议冬泳朋友不要过分强调出勤率,该不游时就不游。根据大家的意见归纳出“六不游”:
1、出汗时不游。出汗时下水易引起感冒、静脉曲张等疾病,到游泳场出汗的情况经常遇到,这时不要急于下水,而应消汗以后再下水,以确保不出问题。
2、风浪过大不游。风浪过大时下水,容易失去控制而酿成事故,这方面的教训是有的,建议冬泳朋友应消除侥幸心理,风浪过大时一定要知难而返,不冒险下水。
3、雷雨天气不游。雷雨天气游泳,易发生雷击伤亡事故,冬泳在春夏之交或秋冬之交季节也能偶遇雷雨天气,夏天雨季游泳更要注意。冬泳朋友应养成听天气预报的好习惯,一但有雷雨天气不要到海边,更不要冒雨下水。
4、男同志房事过后不游。男同志房事过后怕着凉,下水冬泳易引起不适或疾病,所以一些冬泳朋友将其列入不游的条件之中。笔者认为是有道理的,建议冬泳朋友效仿之。
5、女同志经期不游。女同志在月经期间下水冬泳,易引起妇科疾病,所以我认识的女冬泳者都避开在这个时期下水,一般老冬泳人都知道这个问题。建议一些初期参加冬泳的女同志注意这一点。
6、过量饮酒后不游。过量饮酒时下水,大脑神经在酒精的作用下麻痹,易失去控制能力,从而引发溺水事故。所以,冬泳朋友在泳前尽量不要饮酒,饮酒过量不去冬游。尤其冬泳朋友喜欢组织联谊活动,如果下水千万不要饮酒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