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houzhaotia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林海雪原中的明珠 —— 加格達奇

  [复制链接]
14601#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1 02:38 | 只看该作者
2014-10-20 21:36 上传
下载附件 (51.73 KB)


点评

欣赏  发表于 2019-6-6 13:19
欣赏  发表于 2018-2-3 15: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02#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1 03:59 | 只看该作者
匿名|分类:历史话题| 浏览754次我行日夜向江海,枫叶芦花秋兴长。平淮忽迷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昂。寿州已见白石塔,短棹未转黄茅冈。波平风软望不到,故人久立烟苍茫。分享到:



2013-04-15 19:48网友采纳
热心网友
出颖口,初见淮山,
是日至寿州①
我行日夜向江海,枫叶芦花秋兴②长.
长淮③忽迷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昂④.
寿州已见白石塔,短棹未转黄茅冈⑤.
波平风软望不到,故人⑥久立烟苍茫.
说明;
熙宁四年(1071)六月,东坡以太常博士直史馆出任杭州通判.七月离开汴京,历颖州,十月出颖口,入淮水,折而东行,至寿州,十一月二十八日到杭州通判任.这首诗是他赴杭途中由颖入淮初见淮山时所作.这是一篇拗体律诗,东坡名作之一.
注释;
①颖口――今安徽寿县西正阳关.颖水由颖上县东南流至此入淮,春秋时谓之颖尾.寿州――州治在今寿县. ②秋兴――因秋而起的感怀. ③长淮――长长的淮水. ④这句说:远处水天相连,因而产生天忽近忽远的错觉;而船忽高忽低,人在动荡不定的船上所见的青山,也是起伏不定的. ⑤棹――船浆.黄茅冈――泛指长有黄草的山冈. ⑥故人――指送行人. 诗词大意;我日夜朝向江海而行, 沿途的枫叶和芦花使得秋意更浓。长而宽广的淮河,突然使人对天空是远、是近,产生了迷惑。河旁的青山,似乎长久地随著船只的起伏而忽高忽低。不知不觉中,已经远远地看到寿州的白石塔。 但我们这艘小船(短棹)还未驶入黄茅冈呢。  于轻风平波之中,我仍望不到,那位久立于烟雾苍茫中的老友。
【简析】
拗体律诗首创于杜甫,用以追求一种不凡的艺术境界.苏轼此诗写得蕴藉淡远,苍茫一片,微含愁意,与此时期雄杰奔放,直抒胸臆的主体诗风相比,别有一番意趣.清人评为"有古趣兼有逸趣".苏轼晚年曾重新抄写此诗,大概此诗的风格更与他晚年的诗风相近.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9-6-6 13:19
了解  发表于 2018-2-3 15: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03#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1 04:30 | 只看该作者
寿星院寒碧轩 (宋)苏轼

清风肃肃摇窗扉,窗前修竹一尺围。
纷纷苍雪落夏簟1,冉冉绿雾沾人衣。
日高山蝉抱叶响,人静翠羽穿林飞
道人绝粒对寒碧2,为问鹤骨何缘肥3?

    
1.夏簟(dian):夏天用以遮阳的席子
2.绝粒:又称辟谷。道家称不火食、不进五谷的修炼方法为辟谷
3.何缘肥:怎么肥得起来。

  这是首拗律体纪游诗。前六句,由远景到近景,由实写到虚写,融主观感受于客观景物的描写之中,充分烘染了寒碧轩清寒、碧绿和幽谧的特色,末二句以戏谑之语,微讽僧人,亦含自我揶揄的意味,幽默诙谐,体现了苏诗的又一艺术风貌。全诗浑成洒脱,章法严谨细密。
只找到这个大概的,不是很详细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9-6-6 13:19
了解  发表于 2018-2-3 15: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04#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1 04:37 | 只看该作者
冻合玉楼寒起粟 光摇银海眩生花  是不?= = ||

不是欧阳修看到才理解 是王安石啊(欧阳修那时候已经那啥了)。。。
当时看百家讲坛没记牢吧?

雪后书北台壁二首

其一   
黄昏犹作雨纤纤,夜静无风势转严。   
但觉衾裯如泼水,不知庭院已堆盐。   
五更晓色来书幌,半夜寒声落画檐。   
试扫北台马耳,未随埋没有双尖。   
其二   
城头初日始翻鸦,陌上晴泥已没车。   
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眼生花。   
遗蝗入地应千尺,宿麦连云有几家。   
老病自嗟诗力退,空吟《冰柱》忆刘叉。

附:玉楼指肩膀 银海指双眼(即所谓典故)

译文(自翻)
黄昏的时候雨还在细细地下,夜里静默无风却忽然下大了。
只觉得被子像被水泼湿了一样冷,但竟不知道园里的雪已经像盐一样堆起来了。
五更天的时候晨光投过了窗帘,半夜的时候寒冷的声音归落了画檐。
试着扫掉北台上的雪遥望马耳山,他们并没有被雪埋没还留有双尖。

城头初日升起乌鸦开始鸣叫(猜的),路上晴天后的泥巴已没过了车轮。
天气冷得让人缩起肩膀打颤,雪原上的光明亮得让人眼花缭乱。
去年残留未灭的蝗虫想必已经入地千尺了,田里冬麦连天的有好几家。
我衰老且病自己感叹诗力减退,只能吟诵《冰柱》回忆咏雪留名的刘叉。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9-6-6 13:19
了解  发表于 2018-2-3 15: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05#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1 04: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ouzhaotian 于 2014-10-21 04:56 编辑

作品原文编辑
乱山环合水侵门,身在淮南尽处村。
五亩渐成终老计,九重新扫旧巢痕。
岂惟见惯沙鸥熟?已觉来多钓石温。
长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1]

2作品赏析编辑这首诗作于1083年(元丰六年)。苏轼在1081年(元丰四年),作《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1082年(元丰五年),作《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这年作此诗,仍用前韵,称“复出东门”,指上一次正月二十日出东门寻春,这年再出东门寻春,在寻春里有希望朝廷再起用他的含意。
这年,苏轼在黄州。苏轼初到黄州,住定惠院,后迁临皋亭,后又筑雪堂,家住临皋。他有《南堂》五首。即写在临皋亭的高坡上筑南堂住家。《南堂》之四:“山家为割千房蜜,稚子新畦五亩蔬。”这首诗开头的“乱山环合”、“准南尽处村”,即指他在黄州的住处。“五亩”可能指临皋的“五亩蔬”。在南堂住家,有山里的千房蜜和田里的五亩蔬,可以逐渐为终老作打算了。他之所以想在黄州终老,是因为朝廷已经不用他了。“九重新扫旧巢痕”,“九重”,宋玉九辩》:“君之门以九重。”指朝廷。新扫旧巢痕,陆游在《施司谏注东坡诗序》中解释这一句说:“昔祖宗以三馆(唐代设有弘文、集贤、史馆三馆,负责藏书、校书、修史等事)养士,储将相材。及元丰官制行(王安石改革官制),罢三馆。而东坡盖尝直史馆,然自谪为散官,削去史馆之职久矣,至是史馆亦废,故云:‘新扫旧巢痕。’其用事之严如此。而‘凤巢西隔九重门’,则又李义山诗也。”李商隐越燕》之二“安巢复旧痕”为“旧巢痕”的出处。这里陆游指出,苏轼此句不仅用事贴切,还把李商隐诗中的用词,运用在他的诗句里,更显得用词有据。
三联承“终老计”说,“岂惟见惯沙鸥熟?已觉来多钓石温。”苏轼说要终老黄州,不只是跟江边的沙鸥混熟了,还觉得来的次数多了,他钓鱼所坐之石也觉变暖了。《列子·黄帝》:“海上之人有好鸥鸟者,每且之海上,从鸥鸟游,鸥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鸥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鸥鸟舞而不下也。”这首诗说与鸥鸟已熟,钓石已温,含有甘心退隐,忘掉其它想法的意思。他虽说要终老黄州,但还忘不了朝廷,所以又说:“长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长久与东风约定,到了正月里,梅花的香魂先返回去,梅花再一度开放。即他希望自己能再回朝廷,宋神宗能再用他。唐末诗人韩偓《湖南梅花一冬再发偶题》:“玉为通体依稀见,香号返魂容易回。”“夭桃莫倚东风势,调鼎何曾用不才。”韩偓被排挤到湖南,想唐昭宗了解他,还能再起。梅花的花朵通体像玉,湖南梅花一冬两次开,第二次开好比魂的返回,意即希望他能再回朝廷。苏轼诗的末句即化用韩偓诗意,浑然无迹。王文诰注:“公(苏轼)《历陈仕迹状》云:‘先帝(神宗)复对左右,哀怜奖激,意欲复用,而左右固争,以为不可。臣虽在远,亦具闻之。’此段语意适当其时,正此句之本意所谓‘暗香先返’者也。”暗香指梅,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东风指君王,神宗有起用他的意思,故称“与东风约今日”。诗题“复出东门”有寻春的意思,即希望梅花再开,他能再起用。
纪昀评:“温雅可诵。”这首诗情意温厚,用思雅正。《宋诗精华录》卷二:“读五、六两句,觉《旄丘》之‘何多日也’,‘何其久也’,殊少含蓄矣。”《诗经·邶风·旄丘》:“叔兮伯兮,何多日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小序》说;“狄人迫逐黎侯,黎侯寓于卫。卫侯不能修方伯连率(帅)之职,黎之臣子以贵于卫也。”责怪卫侯为何这么久不来救黎侯。可是苏轼的诗只说自己习惯于这种隐居生活,没有一点责怪的意味,显得更其温柔敦厚。又说“渐成终老计”,如同这是他自己的打算,不说被朝臣排挤陷害,只说“九重新扫旧巢痕”,朝廷有新的作为,也很含蓄。他希望能够归朝奉职,这种希望在诗题里只说“复出东门”,含有寻春的意思,这个春天,即“暗香先返玉梅魂”,指梅花在正月里落后再开,比喻他在罢斥后能再回朝。“温雅可诵”正是这首诗的特点。[1]

3作者简介编辑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之子。嘉祐年间(1056—1063)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在各地均有惠政。卒后追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好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书传》、《东坡乐府》等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9-6-6 13:19
了解  发表于 2018-2-3 15: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06#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1 04: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ouzhaotian 于 2014-10-21 05:01 编辑



热心问友2010-12-20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馀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苏轼梅花的诗并不多,但这首《红梅》却堪称一首借物寓人、托物言志的咏梅佳作。

    诗前半段,“怕”、“贪”、“恐”、“故作”,等字,将一枝红梅描摹的像人一样生动。红梅也怕愁、也贪睡、也懂入时、也知“故作”。姿态性情,无不毕现。这些都应是人的性情,却都被安在红梅的身上,可孰料这么一来,却将红梅不愿与俗芳同艳、却又故作俗色与群芳相处无间的性情表露出来。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故作”是没有丝毫贬义的,它不是忸怩作态,而是在她的“冰容”之外的另一种性格,即是她的与人为乐,他的朴实。“尚馀孤瘦雪霜姿”,则是她的出世脱俗、她的洁身自好、她的高贵纯洁,但决不高傲跋扈

    第三句“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说得再清楚不过了,就是她的高贵不愿随流。“无端”二字用得实在是好,酒晕竟“无端”上了玉肌,但从第三句看,到底写人写花已不甚了然,但是我们一联想到红梅于洁白之中透出微微的红意,那不正如饮酒后微红的肌肤吗?这是全诗唯一一处正面描写红梅外表的句子,而这种描摹也实在是太震撼人心了,没有过多的笔墨,就直接说她是饮酒后微红的肌肤!愚意以为此当为描述红梅的最佳语句。结合整个第三句,说的够清楚了,作者就是要把红梅给人化,把人给寓[url=http://wenwen.sogou.com/s/?w=%E7%BA%A2%E6%A2%85&ch=w.search.intlink]红梅[/url]之中,具体是什么人,不可知也,可以是瞻仰前辈风流名仕、也可以是“余以自况也”!他说的就是人也要有红梅那种高情,那种纯洁。

    最后一句,是说前辈诗人不知道红梅原来是有气质与品格的,往往只看中对外表枝叶的描绘。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9-6-6 13:19
学习  发表于 2018-2-3 15: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07#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1 04:45 | 只看该作者
在线等一道语文题 古诗鉴赏2008-05-05 20:32alasalas|分类:升学入学| 浏览2265次
南堂五首①(之五)      纵笔三首③(之二)
    扫地焚香闭阁眠,      父老争看乌角巾④,
    簟②纹如水帐如烟。    应缘曾现宰官身。
    客来梦觉知何处,      溪边古路三叉口,
    挂起西窗浪接天。      独立斜阳数过人。
    注:①苏轼被贬至黄州时作,时年42岁。②簟:竹席。③苏轼被贬至儋州(今属海南省)时作,时
年64岁。④乌角巾:隐士们喜戴的黑色头巾。
    这两首诗都是作者被贬时所作,它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同吗?请结合画线诗句进行分析。,,麻烦不要滥竽充数。。字数多只是浪费我浏览的时间。。。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9-6-6 13:20
学习  发表于 2018-2-3 15: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08#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1 04:48 | 只看该作者
长与东风约今日------苏轼和他的妻子王弗 今天我们讲讲苏轼和他的妻子的故事。稍有古代文学常识的人,听到这么个话题,脑子里的第一反映,肯定是苏轼的词《江城子》,这首词太深入人心了,我就从这讲起。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词是苏轼怀念他的结发之妻王弗。复旦大学教授王水照先生说这首词:“含悲带泪,字字真情,将满腔思念倾注于笔端,创造出缠绵悱恻浓挚悲凉的感人意境。”但是,词的第一句就会使人产生疑问:妻子死了十年了,才写出这首词来,能说一直在怀念,思念满腔吗?能说感情很深吗?这个问题问得好。我们查苏轼全集,这十年间苏轼还真没写过怀念结发之妻王弗的诗或者词,一首都没有。这怎么理解?如果我告诉观众朋友这么一件事,可能诸位就都理解了。有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六月初,苏轼从凤翔回京,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一个特别考试,他专上奏折恳请皇上允许他考试中不做诗赋,说是“久去场屋,不能诗赋”,“场屋”,科举考试的考场。苏轼果然是“不能诗赋”吗?我们还是查苏轼全集,可以看到《凤翔八观》、《石鼓歌》等等一百三十多首诗,都是那几年刚刚写的,而且其中的《石鼓歌》当时就被世人传开了。还有《喜雨亭记》、《凤鸣驿记》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好文章,到现在也是经典名篇。这个时候苏轼的诗文名声已经很高了,人们几乎都公认这位29岁的才子必将是他的老师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怎么突然不会写诗了?原因只有一个,就在几天之前,治平二年(1065年)的五月二十八日,苏轼的结发之妻王弗病逝。但这个原因在那个时代不能明说,父母死了,我悲痛得作不了诗,这个好,孝子!媳妇死了悲痛得作不了诗,这是让人笑话的。当然凭苏轼的性格脾气,他肯定不在乎别人笑话不笑话,问题是如果把这个真实的原因写在奏折上,倒会让皇帝没办法了,准奏,那不是陪着苏轼一块遭人耻笑吗?这时宋英宗其实通过身边的翰林学士刘敞(苏轼好友)已经知道了这位英才刚刚丧偶,现在一看奏折,说是因为“久去场屋”,所以“不能诗赋”,好,准奏,只“试二论”。苏轼这是碰上了极为赏识他的皇帝,换个人,这叫“欺君之罪”。从这,我们就明白了苏轼为什么对英宗无限感激,为什么后来对英宗高皇后无尚拥戴,那是发自内心的真感情,缘故就在这里。不但这次御**试没写诗,而且此后三年多,从英宗治平二年(1065)六月到神宗熙宁元年(1068)秋天,苏轼一首诗都没写,三年沉默。等到重新吟咏的时候,“衰”、“病”、“老”、“华发”这一类的词语,开始越来越多地踊入他的诗行和词章,这个时候苏轼才33岁。《老子》有云:“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像苏轼这样平日以诗文为言辞的人,出口成章,诗如泉涌,到了这个时候反而无声了,这叫作“此时无声胜有声”。鲁迅说过,长歌当哭,是须在痛定之后的,苏轼的丧妻之痛,在他的心里整整埋了十年,苦苦积郁了十年。没有十年的积郁,我们能看到“十年生死两茫茫”这首让铁石心肠的人也要落泪的词吗?“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我跟你生死一别,整整十年了,我努力地不去想你,可是怎么能忘得了啊?“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你的孤坟在千里之外的家乡,我满心满腹的凄凉到哪里去诉啊?即使我们见了面,你也不认识我啦,我现在是尘满面,鬓如霜。只有知道了理解了苏轼三年的沉默,十年的郁积,你才能体会到苏轼对他亡妻的这一段诉说,确实是含悲带泪,字字真情。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这首词的题目:“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个题目很特殊,特殊在哪里?苏轼留下的词,三百六十多首,基本上都只有词牌没有题目,只有少数以七夕、重九、赠某人、和某人等等为题,也就三十首左右,象“赤壁怀古”、“密州出猎”我怀疑是后人加上的,因为有的本子题目只两个字:“怀古”和“猎词”。象“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样有年月日有某某事的题目,除此以外只还有两个,一个是“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这是写了《江城子》以后的第二年写的,另一个是“浣溪沙(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总共占不到苏轼词的1℅。这不象词的题目,倒象诗的题目。因为我们知道词最初是宴游娱乐时按曲填来给歌妓们唱的,不那么郑重其事;而诗自古就有诗言志的说法,志的古意是记载,三国志就是记载三国时期的历史,后来才有了志向的意思;诗言志不管是记载还是志向,都是正经事,所以它的题目有时就很严密严肃,我们读唐诗,有的题目比它诗本身还长。好,我们就查苏轼的诗,一查,发现“梦”字在他诗中出现了上百次,但一律不记时间,这梦哪天作的,没有。为什么这首词“江城子”偏偏要把作这个梦的时间记载得那么清楚那么准确呢?“乙卯正月二十日夜”,我原来想,是因为这个梦很重要,梦到死别十年的妻子啦,从他明确记下时间,我们也可以看出苏轼对亡妻的怀念之深,亡妻在苏轼心中的地位之重。这一点,毫无问题,就是这样。可是再一深究,发现又不仅止这么简单。原来苏轼的诗绝大多数也不在诗题当中记时间,可是在这个梦以后,在这篇《江城子》之后,“正月二十日”这几个字,在他的诗题当中连续出现,极其醒目。我们列在这里: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元丰三年(1080)------梦的5年后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元丰四年(1081)-------梦的6年后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元丰六年(1083)---梦的8年后这三首七言律诗,还显出一个令人非常惊异的特殊之处,就是都用一个韵:元丰三年用的韵是这么五个字:门、村、痕、温、魂,元丰四年,“乃和前韵”;元丰六年,“仍用前韵”。都是门、村、痕、温、魂。这就是说几乎连续三年,年年在正月二十日这天,都要用这几个字作诗。我本人也写诗,所以对这种现象就非常敏感:正月二十日,对于苏轼,一定有着特殊的意义,否则无法解释一个诗人为什么有这样的创作规律。特殊意义是什么?我们看这三首七律:元丰三年的《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元丰四年的《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元丰六年的《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乱山环合水侵门,身在淮南尽处村。五亩渐成终老计,九重新扫旧巢痕。岂惟见惯沙鸥熟,已觉来多钓石温。长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我们看头一首就发现,原来还不止三年,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那就是说元丰二年的正月二十日,这一天没什么特别的重大的事情啊,怎么会过了一年了他还那么清楚地记得:去年的今天,走在山路上细雨梅花正断魂,写了一首梅花诗呢?这不更说明正月二十日对于苏轼来说,可不是个寻常日子。我们继续看它怎么不寻常,有什么特殊意义。前两次有朋友在一起,第二次还特别注明了是“出郊寻春”,和朋友一起玩去了,可诗里写的是断魂、招魂、事如春梦了无痕,你要是和朋友一起出去玩,能这么写诗吗?可是苏轼偏偏这么写,说明表面上是和朋友一起去玩,去春游,实际上心里感情另有所寄,所寄在哪里,他没跟朋友说,他也没打算跟任何人说,包括我们这些后世的人。我们现在看看元丰四年的这首七律《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当时,苏轼已经贬在黄州(今湖北黄冈)整整一年,东门指他在黄州住的地方,“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春风不肯到我这里来,那么我骑马出郊寻春,找去年今日我在的那个地方,那个地方有春天。那个地方是哪儿?女王城东禅庄院,去年的诗题里清清楚楚写着呢,这是他在被贬去黄州的路上往岐亭郡走的时候,正月二十日临时住的地方,有三个朋友送他到这儿的。为什么女王城东禅庄院有春呢?接着看“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人,就是我苏轼,象秋天的鸿雁一样准时地守信用地来了,过去的事情啊,象春梦一样了无痕迹。“江城白酒三杯酽”,这是干什么?摆上三杯酒,明明白白是祭奠。“野老苍颜一笑温”,很熟悉吧?“尘满面,鬓如霜”!“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我们已经约好啦,年年这样相会,每年到这个时候,你不要着急,我一定来看你。又是一首“含悲带泪,字字真情”的悼亡诗。什么时候约好的年年这样相会?很明显,元丰三年的正月二十日,在哪里约的?就在那一晚他住的女王城东禅庄院。现在,你可以想象,刚刚从乌台诗案牢狱中侥幸活命脱身,形同流放的苏轼,在那一天的夜里,是怎样的辗转难眠,与亡妻进行着何等悲酸的灵魂的对话。虽然他的妻子王弗已经死去15年了,但她永远是能够给她的丈夫带来温暖和慰藉的春天。我们还记得,五年之前,他们在梦中见过,但是那一次他们什么也没有约,而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所记的梦境,有两个场景迷惑了世人900多年,一个是“小轩窗,正梳妆”,一个是“明月夜,短松冈”。历来人们对“小轩窗,正梳妆”的理解,是苏轼梦见他新婚的妻子在梳妆;而对“短松冈”就一直解释为王弗的坟地。我就很奇怪,苏家的祖坟是不是“短松冈”,实地考察一下,翻一翻眉山县志,不就知道了吗?反正我不信。要知道苏轼的曾祖父祖父都是追赠太子太保太子太傅的,祖母母亲都是封为国夫人的,王弗本人追封通义郡君,就葬在她的婆母国夫人的旁边,可能是“短松冈”吗?“短松冈”,石头缝里挤着永远长不高的松树,那是乱葬岗子,埋叫花子的。可偏偏就是这样荒凉惨淡的地方,却在苏轼心中留有很美的印象。至于说“小轩窗,正梳妆”,这更是非常简单非常普遍的生活常识,丈夫看着妻子梳妆,妻子梳妆不在“小轩窗”,在梳妆台,如果她跑到“小轩窗”去梳妆,那是给外人看呢,红杏要出墙。我实在想不通为什么那么多大学问家解释不了这样的小问题。“小轩窗,正梳妆”,应该是深深烙印在苏轼记忆里的少女王弗的形象,少年苏轼曾经在王弗家乡青神读书,这一对正值青春的少男少女完全有可能,甚至可以说有大量的机会,隔窗相望,眉目传情,以至于悄悄地幽会,那么“明月夜,短松冈”也就应该是苏轼潜意识中最美最神秘的幽境。而为什么苏轼对于正月二十日如此地情有独钟,答案也就非常清楚了,因为这一天,有深藏在他心底的最是夺魂销魄曾经意荡神摇的“明月夜”。《苏轼年谱》的撰写者孔凡礼先生认为:“苏东坡在和夫人王弗结合以前,当有过直接接触”,“东坡和王弗的结合,自主因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我们查一下年谱,他们结婚时,苏轼19岁,王弗16岁,但是,这一对经过了那个时代极其罕见的自由恋爱终于结合为一体的夫妻,短短十年,就被造化生生劈开,从此阴阳阻隔,让剩下的那一半,千古第一性情中人,抱恨终生。前面列出的诗中,有这么一句:“长与东风约今日”,那是苏轼王弗夫妻两人冥冥之中互相所发的誓言,丝毫没有向世人宣布的意思,但是,我们看懂了。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9-6-6 13:20
学习  发表于 2018-2-3 15: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09#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1 05:14 | 只看该作者
喜获墨宝·律诗五首·今晨细查·美不胜收!

遗憾持宝者不愿面世!

只好临摹了!!!

点评

学习  发表于 2018-2-3 15: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10#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1 05: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ouzhaotian 于 2014-10-21 07:08 编辑

晨獲墨寶午賞菊(晨;朝)
字畫沉穩少稀奇
筆力蒼老多風姿(老;勁·   風姿;風采)
自食其力勤練習(臨摹腹稿勤學習)

          —— 《夜半學書·泳醉不醒》

点评

欣赏  发表于 2019-6-6 13:20
欣赏  发表于 2018-2-3 15: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11#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1 05:38 | 只看该作者
我行日夜向江海,
枫叶芦花秋兴长。
平淮忽迷天远近,
青山久与船低昂。

寿州已见白石塔,
短棹未转黄茅冈。
波平风软望不到,
故人久立烟苍茫。

    ——《出颖口初见淮山·苏东波》

点评

欣赏  发表于 2019-6-6 13:20
欣赏  发表于 2018-2-3 15: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12#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1 05: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ouzhaotian 于 2014-10-21 07:16 编辑

清风肃肃摇窗扉,
窗前修竹一尺围。
纷纷苍雪落夏簟,

冉冉绿雾沾人衣。


日高山蝉抱叶响,
人静翠羽穿林飛
道人绝粒对寒碧,

为问鹤骨何缘肥?

——《寿星院寒碧轩 (宋)苏轼 》


点评

欣赏  发表于 2019-6-6 13:20
欣赏  发表于 2018-2-3 15: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13#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1 05: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ouzhaotian 于 2014-10-21 07:17 编辑

雪后书北台壁二首

其一   
黄昏犹作雨纤纤,
夜静无风势转严。   
但觉衾裯如泼水,

不知庭院已堆盐。

  
五更晓色来书幌,

半夜寒声落画檐。   
试扫北臺
看馬耳
未随埋没有双尖。

                         ——《宋·苏轼》



点评

欣赏  发表于 2019-6-6 13:20
欣赏  发表于 2018-2-3 15: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14#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1 05: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ouzhaotian 于 2014-10-22 06:11 编辑

乱山环合水侵门,
身在淮南尽处村。
五亩渐成终老计,

九重新扫旧巢痕。

岂惟见惯沙鸥熟?
已觉来多钓石温。
长与东风约今日,

暗香先返玉梅魂。

                           ——  《初至黄州宋·苏轼》

点评

欣赏  发表于 2019-6-6 13:20
欣赏  发表于 2018-2-3 15: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15#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1 05: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ouzhaotian 于 2014-10-21 07:20 编辑



怕愁貪睡独开迟,
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紅桃杏色
尚馀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
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
更看綠葉与青枝。

——《红梅·苏轼》




点评

欣赏  发表于 2019-6-6 13:20
欣赏  发表于 2018-2-3 15: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16#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1 07: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ouzhaotian 于 2014-10-21 07:12 编辑
houzhaotian 发表于 2014-10-21 05:23
晨獲墨寶午賞菊(晨;朝)
字畫沉穩少稀奇
筆力蒼老多風姿(老;勁·   風姿;風采)


朝獲墨寶午賞菊
字畫沉穩少稀奇

筆力蒼勁多風采
臨摹腹稿勤學習

      —— 《答謝劉老·泳醉不醒》

点评

欣赏  发表于 2019-6-6 13:20
欣赏  发表于 2018-2-3 15: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17#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1 15:24 | 只看该作者
得孫喜聚城天佑
西北漢子居四樓
九鳳一龍無酒興
十八道菜飽肚囊

                   —— 《喜慶·泳醉不醒》




点评

欣赏  发表于 2019-6-6 13:20
欣赏  发表于 2018-2-3 15: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18#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2 20:29 | 只看该作者
吟诗作画抒情,冬泳气功健身。
嗜酒永醉不醒,最喜含饴弄孙


   《南阳散人》

点评

欣赏  发表于 2019-6-6 13:21
欣赏  发表于 2019-6-6 13:21
欣赏  发表于 2018-2-3 15: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19#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2 20:43 | 只看该作者
田老请君阳澄蟹
小侯端献御五粮
只争朝夕往前赶
十万余字今了结

—— 《往事钩沉成书·泳醉不醒》

点评

欣赏  发表于 2019-6-6 13:21
欣赏  发表于 2019-6-6 13:21
欣赏  发表于 2018-2-3 15: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20#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4 02: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ouzhaotian 于 2014-10-24 02:54 编辑

2014-10-16 10:04 上传
下载附件 (77.01 KB)


学拍天眼拉焦变焦1——1.jpg


《摄影·竹梅兰菊》

2014-10-16 10:04 上传
下载附件 (77.01 KB)







点评

欣赏  发表于 2019-6-6 13:21
欣赏  发表于 2018-2-3 15: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11-8 18:31 , Processed in 0.114074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