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摘要 今年A股市场不诚信不道德的乱象层出不穷,承销商自产自销、神秘人突击入股、为早套现高管离职、造假公司前赴后继、手握巨款还伸手要钱……,难怪许多投资者感叹,A股炒不起,赚钱真太难!
今年A股市场不诚信不道德的乱象层出不穷,承销商自产自销、神秘人突击入股、为早套现高管离职、造假公司前赴后继、手握巨款还伸手要钱……,难怪许多投资者感叹,A股炒不起,赚钱真太难!
乱象一 承销商自产自销
据报道,在国信证券、招商证券及平安证券这三个IPO保荐大户的身后,都有着以“印鱼模式”(通过其亲戚朋友及其设立的公司等方式参股拟上市公司)生存的创投公司。这一模式的典型做法是:券商投行部门承揽IPO项目,充当保荐人的背景下,这些“印鱼创投”立即采用突击入股的形式,以低廉的价格获取股权。借此模式,某个“印鱼创投”最终得到多家上市公司原始股,而这些上市公司的保荐人都是同一家券商。
此外,承销商还自销保荐项目,如平安证券玩着左右手的游戏,下半年推荐的10只金股中7家公司无一例外都是平安近两年保荐上市的项目。
不吐不快:这两年,券商直投发了大财,原因无他,只因为IPO过程中,券商直投、上市辅导、保荐承销一肩挑,形成了一条上市流水线。这样子运作,不出PE腐败那才是怪事。
乱象二 神秘人突击入股
IPO创造的暴利神话,吸引着各路逐利资金,在公司上市前以低价购入公司股权成为全国人民的梦想。于是市场便涌现出一批神秘人士(或机构),他们总能在上市公司挂牌前突击完成复杂的股权转让流程,如愿以偿地成为上市公司的原始股东,然后静待暴利降临。
突击入股者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产业资本允许他们入股多半是为了股权激励。另一类则是形形色色的关系户。
比如,信维通信董事长让三位“朋友”以等同于每股净资产——3元/股的价格突击入股,经过摊薄,董事长的三位朋友在上市前的持股成本仅为0.44元/股。2010年年报显示,信维通信“10送10股,派3元”,三位朋友的持股成本已为负,获利颇丰。
不吐不快:一批自然人股东的突击入股被指是明目张胆地进行利益输送,是资本市场的吸血鬼!
乱象三 为早套现高管离职
频频上演的上市公司高管离职套现热潮已经引起业内的高度关注。有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1月22日,沪深两市今年内共有538家公司的1238名高管进行减持套现,累计套现金额达到167亿元,平均每名股东套现1349万元。
同时,时近年底,上市公司高管辞职的现象正愈演愈烈。仅仅11月份,沪深两市共有94家公司105位高管相继辞职。
根据相关规定,上市公司高管在离开董监高职位后,无论是否在关联子公司任职,6个月后均可自由买卖公司股票。显然,为了规避相关法律法规的限制,一些上市公司的高管很有可能采取“以退为进”的方法,以辞职的方式为未来减持套现做准备。
不吐不快:只要辞职,就可以尽快卖出手中的股份,将账面财富变成现实,难怪上市公司高管赚薪水不如卖股票!卖完后,只剩下小股东们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担忧。
乱象四 造假公司前赴后继
正是由于违规之后受到的处罚过轻,A股市场上的造假现象可谓“前赴后继”。除去投资者熟知的“蓝田神话”破灭、银广夏案、绿大地造假案之外,紫鑫药业、安妮股份等公司都曾因造假被中国证监会稽查或者查处。
通过虚增营业收入高达2.96亿元而上市的绿大地,当其造假手段被揭穿并终于迎来法律判决时,公司及相关当事人所受的处罚被市场质疑太过于轻。
最近,紫鑫药业曝出业绩造假黑幕。停牌两月有余的紫鑫药业终于带着一纸自查公告复牌,尽管其已承认了部分备受质疑的关联交易,但依然难消市场的疑虑,“一”字跌停也就毫无悬念了。
不吐不快:回首A股的监管现状,与国外成熟股市的监管案例相比,国内监管层对已经出现的造假、内幕交易等多种违规现象的处罚似乎显得微不足道。
乱象五 手握巨款还伸手要钱
众多上市公司因将超募资金用于买房、买车、买地皮等备受投资者责难时,部分超募公司依旧厚着脸皮到A股市场伸手要钱。
去年2月9日上市的兴民钢圈,实际募资7.627亿元,超募141.13%。但今年4月底公司发布的再融资预案显示,将增发不超过7000万股新股,通过此次增发最高可取得10.5亿元的再融资。值得注意的是,兴民钢圈的再融资计划是在IPO募投项目尚未完全达产且公司尚有大量募集资金尚未使用的情况下推出的。根据其2010年年报,公司IPO募集资金专户里面还有2.07亿元的资金尚未实际使用。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已有23家上市不足两年的次新股抛出了再融资方案。
不吐不快:在前面的募投项目尚未完全达产、无法检验募投效果的前提下,大张旗鼓地圈钱继续投资新项目,这里面究竟包含了多少盲目性?暗藏着多少完全可以避免的风险?
乱象六 一边亏损一边圈钱
6月4日,富龙热电股东大会批准了公司非公开发行1745.336万股的再融资方案,其再融资总额达到2.53亿元。实际上,2008年8月、 2010年5月,富龙热电曾两度谋求定向增发,但均未通过股东大会审核,原因之一就是这两年均处于亏损状态。今年一季度,公司再度亏损1700万元,但在将募资额由4.89亿元下调至2.53亿元后,再融资请求终于得到公司股东大会的批准。
像富龙热电这样一边亏损一边圈钱的公司并非一家。中粮屯河、广钢股份等2010年以来持续报亏的上市公司,也拿出了再融资方案。
不吐不快:既然已经把钱转到自己手中,怎么用就“不与外人道了”,更不必考虑能为投资者换回多大收益。于是,上市公司陷入越圈钱越亏损、越亏损越圈钱的怪圈。圈钱后迅速变更募投项目,甚至投资巨亏。
乱象七 靠政府哺养成“不死鸟”
在A股市场,获得过政府补贴的公司比比皆是,更有不赚钱的公司却依然活着。
有一家公司上市10年募集资金总额超过278.85亿元,10年间还获得政府补贴11.59亿元,但总共亏损75.32亿元。2011年,这家公司预计全年亏损30亿元,但在10月26日,其公告称,将地方政府赠送的煤矿资源卖出了36个亿,竟一举扭亏。而到了11月21日,又一则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有可能申请到24亿的退税。这家名叫京东方A的公司,是一家典型的靠政府哺养的“不死鸟”。
不要以为这只是孤例。2011年前三季度,三安光电以5.98亿元名列榜首,其最大一笔补贴的名目为“科技三项”资金。
不吐不快:从市场化的角度来看,困难企业就应该让他困难下去。补贴是资源的错配,是政府资源的最大浪费。
乱象八 信息披露姗姗来迟
信息披露问题,已经成为了A股市场的一颗毒瘤!华兰生物三份截然不同的公告,西飞国际一份经营合同在2010年2月已终止,却延迟至今年5月7日才披露等行为,让投资者深恶痛绝。
随后,陕西证监局对西飞国际采取了出具警示函等监管措施。面对证监部门的严厉惩处,不少投资者拍手叫好。然而,除了已经被罚的西飞国际,因为信息披露引发市场质疑的其他上市公司还有很多。比如,酒钢宏兴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申请在6月13日就获得中国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通过,但直到6月25日才公告。
不吐不快:对于投资者来说,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准确、不及时等问题,已经成为了最令他们深恶痛绝的现象。面对投资者的质疑和谴责,上市公司要么说自己工作疏忽,甚至托辞情况复杂,要么干脆不回应,这些已成为上市公司最常见的处理方式。这样处理是否合理?能化解投资者心中的怒气吗?
乱象九 券商研报不靠谱
今年以来,券商们的坑爹预测、研报不在少数。东兴证券近日就因为“最离谱”的预测而站到了风口浪尖。东兴证券在去年的报告中曾表示“2011年股市相对乐观,个股表现应该会精彩纷呈”,且沪综指的波动区间为2650点-4500点。市场的实际情况却是,沪综指全年最高不过3067点,且8月份以来至目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指数均运行于2600点下方。
这样雷人的事并还不少见。从子虚乌有的中国宝安石墨矿,到188元天价的攀钢钒钛估值,再到兴业证券分析师王晞和华创证券的高利和廖万国分别发布29次和7次研报力荐重庆啤酒,类似“放卫星”的研发报告,足以让国内券商研究员们颜面扫地。
不吐不快:日前,“大嘴”宋祖德发布微博,痛骂分析师,其微博一出,民意一边倒,他转眼间由“大嘴巴”变成了股民眼中的“祖德兄”、“纯爷们”,并被网友股民友善地称为“祖德是好股民”。
乱象十 上市后业绩频变脸
新股成功发行上市,意味着保荐机构能够获取更多的承销费用。正是在利益的驱使下新股发行追求数量,不追求质量,成为一些保荐机构公开的秘密。
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271家创业板公司中有78家公司出现亏损,将近1/3的公司业绩变脸。此前的2010年度年报显示,创业板209家公司中有32家业绩下滑。其中有25家公司是2010年上市,燃控科技则是在2010年12月29日才上市,这意味着该公司两天之内就“出事”,其速度之快令市场瞠目结舌。
“创业板公司业绩大幅滑坡,主要是‘包装’太厉害。为筹集更多资金,保荐机构惯用的伎俩是将上市前一年业绩做高,公司上市后,募投项目尚无法达产,原有业务没有亮点,盈利便难以为继。”一位券商人士说。
不吐不快:现在是出了问题没有任何人负责,保荐人弄虚作假毫无风险又一本万利,业绩造假之风岂能不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