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冰团战友 于 2010-11-1 11:21 编辑
(图片1、2由芳草拍摄) 骑行西双塘 10月16日骑行队去静海县西双塘村,飞机着陆大哥开车带领我们走一条新修的公路,看到宽敞的柏油路和座座新式洋房,西双塘是农村还是城市,那全在你说。 我写过《西双塘的举动》描写了富裕起来的农民到底要做什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发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好像就是“走城市化的道路”,有的区县路没有走对,把稀缺的耕地开发成房地产业,也搞得轰轰烈烈,但是受到了《新闻联播》评论员的批评。 西双塘好像也没有跳出这个圈子,大大方方地建墓地《德慈塔陵》,修《东五台寺》,建仿明清古街,造不同档次的别墅,卖给置业者。过去有句话“穷搬家,富挪坟”,行善积德就是修庙为各路神仙“重塑金身”,我看有些地方基本上还是这条道,只不过有钱了需要大而化之。除了时不时见到的“狗骑兔子”和沥青路上晾晒的玉米粒儿,真不知道这里还属于农村,本来嘛,这里还属于双塘镇,城镇的镇。 在东五台寺翟医生问我,“今天骑行就为参观这里吗?”我回答:“第一目的是骑行,只要骑行了,主要目的就达到了。”翟老师赶紧附和:“对对,主要是骑行健身。”我继续说,“37KM距离正好,路况也好。”沧州骑行团不如我们,到了这里不知道还要做什么,有人提议跟我们走,可能头没同意。我们还有游泳和联欢两项活动没进行呢! 西双塘到底要城市化还是发展旅游经济,这里没山没水,靠什么吸引人凝聚人?我没有答案。 西双塘有个湖,也许就是水塘-西双塘的塘,本来想在那里游泳,无奈风大都没有下水。一个操广东口音的开发商向大家派发着房地产开发宣传彩页。 我们先去看带温室大棚的小洋房,建筑材料都是塑料制品,像小孩玩的积木,好像一推就能倒下来,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上下水都没有,但是价钱便宜,一套只要十几万,我想,不用几年房子就会化为乌有。地是村里的,“小产权”等于没产权,没有法律保护的。接着又参观了一处正在卖的楼盘,几百平米的小别墅,要价上百万,售楼小姐身着漂亮的职业装,像那麽回事,买房子的人不多。 骑行西双塘,大家都兴致勃勃。纷纷在所有值得照相的地方拍照留念。我们还幸会了河北省沧州市骑行团,与他们合影留念,看来骑行健身郊游已经普及到了城镇县乡。 中午是无名上将事先联系安排的贴饽饽熬鱼“一锅出”,有天津特色,大家围坐在一起,其乐融融像是一家人,水上月热情的把精华的大大的鱼头骨夹给我,说是里面有“脑黄金”,我真相信,还是第一次吃这么大的鱼头,但是没有品出滋味好在哪里,让我给吃白瞎了。 下午,我们应邀参观飞机着陆几年前买下的房子,房子很宽敞,楼上楼下,独门独院,买时二十几万,据说现在市值45万,大家都很佩服张老师的眼光。 西双塘毕竟离天津市不远,房子还好打理,闲时去住上几天也很爽。我的一位同学家在黑龙江,却在海南岛买了两套房子,告诉我这两套房子现在可值钱啦,不知道她准备什么时候卖,多少钱卖。 吃饭的时候,我通报了无名上将队长心脏病治疗情况,大家感叹着“钱真乃身外之物!”亚历山大大帝临终时不是也让人把他的双手放在棺材外面,告诉人们他走的时候与来到这个世界时一样,依然是两手空空?现在人们生活开始好了起来,但在金钱和物质生活上还没有过关,境界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我不会理财,与发达起来的同学战友相比,也活得不够明白。过去我们片面地强调长远利益,忘记了眼前利益,都喜欢把余钱存到银行里,以备将来的“长远利益”,实际上是静等贬值。还是导游忽悠你购物时说的话有道理:“钱只有花掉了才是自己的。”直到如今,我还是抱着七八十年代人的观念不放,精打细算地过日子,总是怕节粮度荒、上山下乡时的艰苦日子再回来,就没想过长远利益是由眼前利益的链条穿起来的,改革开放的成果我也有权利享受,亏我还是学经济的。 那一天,我偶然进入一家证券营业厅,看到许多老年人在那里炒股票,一位80岁上下的老奶奶在柜台想办什么手续,只听她和营业员说“老伴是户主,他患病卧床不能来,委托我来办理。”我想他们炒股真的不是为赚钱吗?这么大年纪了,炒股票适合你吗? 看过小品《不差钱》,记住了“眼睛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眼睛一闭不睁,一辈子就过去了。”和“人在天堂,钱在银行。”的台词。 联想到一些年轻人盲目出国、全民经商、全民炒股、购房保值、炒房赚钱的潮流,写下几个字,谏讽不甘寂寞的老年发烧友,也抚慰一下我阿Q和酸葡萄的心理:千万可别“人躺病床,钱套券商,子漂异国,房落他乡。” 也许这属于“现代意识”,我还需要迎头赶上,小青蛙朋友想了解我骑行西双塘的感受,以上便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