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冰岩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0野人船漂赤水河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8 23:09 | 只看该作者
老印 ; F0 L( T4 u) e* _2 \0 x

0 G; V- _$ K6 f) S6 J, K赤水之漂,我的得意之漂6 M3 \. g5 Q1 q; q
       “国庆赤水之漂”历时四天完美谢幕。一路漂流,一路潇洒,沿途无限风光、沿江惊涛骇浪、沿岸美酒飘香。我等消费极少银子将其悉数占尽,实乃人生一大快事。毛泽东接见英国元帅蒙哥马利时曾说“四渡赤水是他得意之笔,甚于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我以为:此次赤水之漂,也是我的得意之漂。既然得意之漂,不吐不快,愿晒出来与朋友们共享之。, K. ^, C5 }5 q+ |" F2 X/ l5 j

8 W% E) _4 ?; M6 G1 Z2 L8 x! q       ------题记3 r$ y* M! b/ Z! o( O

- T/ v% O) q6 c    漂流第一天(十月二日)4 r. r" I# Y1 C9 q- m
    我们一行于十月一日傍晚分两路汇合于贵州茅台镇。茅台镇名不虚传,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浓浓的酒香,还没有喝到茅台我已醉了。赤水河像一条银色的飘带穿城而过,我们下榻在赤水河畔一简陋旅馆,推开窗户能看见河对岸高高矗立的一赤色纪念塔,塔下是赫赫有名的四渡赤水纪念园。- d" C- X4 i  J7 p, c

$ \, m9 h6 N! [) X5 X    时间紧迫,次日凌晨六时半我悄悄出门直奔纪念塔而去。登数百级石梯到得纪念塔,******书写的“四渡赤水纪念塔”烫金大字熠熠生辉。塔总体高25米,寓意着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塔身由四根巨大的浪形柱依次错位重叠构成。浪形柱上部悬嵌着不锈钢球,恰似腾空的浪花。整个塔体用红色花岗岩板材贴面,通体赭红。塔下赤水河波浪欢腾,国酒产地茅台镇在晨雾袅绕中若隐若现,好一派国酒之乡胜景。其他数十人旅馆赖床不起,美景唯我独享矣,幸甚!幸甚!
3 O  ]3 v  r) n8 |/ K( o" ?) V. a6 D' T# ?. Y/ [! C# [$ P
    参观毕来到当年毛泽东四渡赤水的茅台渡口,我们一行开始了国庆赤水首漂活动。这时候河边不知不觉聚集了许多前来看热闹的群众,听说我们要漂到数百里外的赤水市,一个个不由啧啧称奇,一种自豪之情于我心中油然而生。经过短暂的漂流准备活动后,我们一行游泳漂流的十三人义无反顾地扑向了赤水河......
3 m; k$ V+ r# |  H# ]
& q0 p- T( c4 _9 Z     一路波澜不惊,时有一级、二级小滩亲抚我们,且无多少静水;但河水乍暖还寒,如游速过慢有不胜寒冷的感觉。我们在与自己抗寒的极限中漂流了三个小时候,在一个叫二河的地方开始休息,补充能量。因水温太低,有的漂友起岸后瑟瑟发抖,有两个漂友退出了下午的漂流。经过短暂的休憩,大伙有了些精神,开始了下午的征程。然而赤水河在下午仿佛变了一张脸似的,一反上午内敛温婉,一路咆哮,进而还有连续的二级、甚至三级滩伺候我们,根本不敢半点松懈。当我们在紧张而刺激的冲击中突然看见前方有橡皮艇停靠,知道更大的险滩出现,我们赶紧收流,原来到了一个四极险滩前。这真是一个乱石林立危机四伏的险滩,前面开路的一艘橡皮艇人仰艇翻、还有一橡皮艇被卡在乱石中进退不得,险象环生。最后我们和其他橡皮艇漂流者选择了放弃漂流此滩翻山越过,晚上打听此滩名字曰“鲤鱼滩”。1 r9 q. i0 b8 f% P4 G" V" H
# L9 `9 b5 W: k2 @
   今天我们漂了七小时,水程约42公里。晚上宿贵州仁怀县沙滩乡。
$ O+ j, y1 ^3 x( {. w& U; X  `6 G4 U& J/ v: A; G
* {' |8 h" [) ?4 D
    第二天(十月三日)
. f8 [. U0 Q; Y' L
$ b( z7 b/ u% ?" Z, ?) z8 ^    上午九时许,我们告别沙滩乡后在连续的几个二、三级滩的前呼后拥下跌跌撞撞漂了一个小时,突然发现前面江边高处有一漂友站在高处打着手势不停呼喊,那声音紧张而焦急,是要我们赶紧收流。在紧张的收流中我一瞬间就被急流冲到了滩前,好险!要不是河面狭窄,两岸壁立的岩石将奔腾的河水弹回形成一定的回流,看来被冲下滩去是有可能的。那滩又是一四级滩,滩中错落矗立着几块怪石,形成一个三级跌水的险滩。这时候所有的船漂者和游泳漂流者都已经会齐,他们在这四级险滩前指指点点,察看水情,跃跃欲试。如果真让这几个铁杆漂者放弃,看来是有些依依不舍。特别是瘾儿,坚决一试。最后瘾儿抱起漂流袋毅然决然冲进激流,那疯狂的大跌水将瘾儿抛上抛下,把我的心揪得生痛。瘾儿最后终于探路成功,而后有两条橡皮艇参加了这个四级险滩的冲击,这也激发了老将黄辣丁和曾伟,他们照瘾儿的线路也发起了冲击,尽管姿势不怎么潇洒,但还是让人不得不佩服他们的胆略。前后过程有洋飞云全程摄像,相信那一定是惊心动魄的。我没有冲击这个四级险滩,有汉江触礁之鉴,和大多数漂流者一样我选择了放弃,没什么值得遗憾。' ~( Q8 g/ z' n
& m' K$ F+ e0 W1 Z2 c# D
    飘过这个四级险滩,我们在赤水河上漂流了一程幽深秀丽的峡谷,仰头看见悬崖峭壁上突兀出现一“美酒河”三个大字。每字高数十米,字体刚健有力,潇洒稳健。据说1999年6月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评为“最大的摩崖石刻汉字”。峡谷内奇石林立,两岸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今天漂流的八个泳者一个个都摆起了ps,把自己的勇敢和浪漫留在了美丽的赤水河畔。
' _1 D& p9 H0 [. V* t, c! K) j% C# U2 J/ M
      慢速中又漂了一程,随着震聋振聋发聩的巨响,我们游到了又一个险滩前。那滩长约数百米,气势如虹,一泻千里;其间乱石如麻,形成一个多级跌水疯狂怒吼着,其声如雷,虎视眈眈。据漂流大腕洋非云介绍此滩超过五级,一行人一致决定放弃,背起行囊翻乱石越过此滩,毕竟生命最为宝贵。然而这时候不知怎么的却突然有一橡皮艇从上面滩头冲了下来,还没有冲出第一跌水就人仰艇翻。那卷起的巨浪将人和艇分隔两处,只看见划艇者在多级跌水上下翻滚,其情其景令人揪心,生命在大自然面前好像完全没有了支配权,只有听天由命了。冲过多级跌水,划艇者才从惊恐中回过神来,我们估计他或多或少都有撞伤。当我们在下游碰见的这位划艇漂流者,他说由于头盔及一身严严实实的装备,所以他才侥幸逃过一劫。% O5 c3 U' g+ |6 `: M$ W
+ [5 R9 R' a* U, L
    尽管今天从早到晚折腾了六七个小时,到得四川境内的古蔺县二郎镇我们才漂不足30公里,主要是翻越那三个险滩耗费了我们不少体力和时间。到二郎镇后打听这三个险滩,一曰“青龙滩”、一曰“豹子滩”,那五级滩曰“吴公岩滩”,听名字就令人毛骨悚然。
  x2 Y. n; l6 U7 w, H; r' [# n4 H" K7 e- M( a
第三天(十月四日)4 U; w" ]5 _( y5 E) e5 K
    为了不耽误漂流又不放过游览二郎古镇的计划,我、黄辣丁夫妇、曾伟又是天亮出发。二郎古镇果然古拙,街面至今仍完整保留着古老的石板街,无论是街道两旁的吊脚楼还是荫浓叶茂的黄桷树,大多都有上百年的历史。在民风淳朴的寻幽,身边不时走过三两个背着竹篓的村民,一种清新的乡土气息迎面而来。
5 u! A4 ]; n) K4 J2 h$ B$ g* u4 t) p
    二郎镇因郎酒出名,所以和茅台镇一样,厂即是镇、镇即是厂,郎酒厂担负着古蔺县过半的财政收入。二郎镇还因当年红军四渡赤水中有两次渡过二郎滩渡口而有名。“二郎滩渡口”几个红色大字就刻在渡口边的一块巨石上。红军两次经过二郎滩渡口,二郎镇的村民自发组织起来,为红军做好了热腾腾的饭菜。红军架设浮桥没有船只,村民们跑到其他村寨去借;没有木板,村民们拆下了家中的门板;看到许多红军战士在寒冷的冬天里裂开口子的手脚,村民们端来了珍藏的郎酒,为红军疗伤驱寒。
; Z5 n1 X! q( |1 t7 F' h  x, e; N) \5 Q5 r% a1 H0 e2 p
    我们像红军打仗一样匆匆游完了二郎镇,早上八点二十分,我们就在那刻有 “二郎滩渡口” 的巨石下开始了第三天的漂流。漂了二个小时我们漂到了太平镇,太平镇是川黔商旅聚散之地,素有“小山城”之称,是四川省八大名镇之一。可因为要追赶路程,我们不得不遗憾放弃游览太平古镇的念头,继续漂流。又漂了两个小时,中午实在是有些累了,且又冷又饿,便停下来补给食物养分。这时候太阳出来,身上恢复了热能,有了精神,便顾不得休息又继续朝目标挺进。漂到四渡赤水中最著名的土城古镇,我们决定停下来参观游览。' u' n: C3 V# |

$ V" l5 ]5 R9 ~2 U& T, x    土城因中央红军在长****中的关键时刻在这里打破*蒋介石军队的围追堵截,变被动为主动的一次重要战役而有名。土城镇因政府围绕红色旅游倾力打造而游人如织。老街上的一些门面全贴有什么某某红军将领住过,什么红军营地,什么此门板红军搭过浮桥等等。我站在土城最高,望着滚滚远去的赤水河,我想:那老毛确实是厉害,如果没有他亲自指挥土城战役,中国******和中国的历史应该重新书写了。匆匆忙忙游过土城古镇,我们继续往目的地--元厚镇狂奔而去。5 v( q3 j) d2 |! `* {# |% h8 t

8 i) r3 O- [  A    土城到元厚十三公里,流速很快,二级以下的滩一个接一个,除了躲避一些过往的船只,基本上没有多大风险。我在且行且思中回味着漂流的乐趣,咀嚼着游玩古镇的快乐,不知不觉便到达目的地----赤水市元厚镇了2 t4 b2 U4 e" X

" @  U# D* l4 p  u9 N5 A3 s    屈指一算,老印在没有潜水服保暖的情况下今天尽漂了七个多小时,漂了52公里,逛了两个古镇,且没有疲惫的感觉。毕竟今天漂完全程52公里的只有我们几个人啊,爽哟!土城战役是老毛的得意之笔,土城之漂也成了老印的得意之漂了。呵呵,这个比配不恰当,不恰当,不能与伟人相提并论哟。嘻嘻!  X: S0 _! A1 s3 ?- K
, o  [* D2 v/ X% K/ L3 r
 ' V+ X  Z# ^9 K3 f4 \6 J
    第四天(十月五日)
9 D, `% t. {8 _: A& S
3 ?+ [8 `* W& z    在红军四渡赤水第一镇元厚,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我们的漂流队伍只剩下瘾儿、黄辣丁、曾伟、一边和我,洋非云昨晚已将橡皮艇运回家中今天也加入了我们游泳漂流的行列。上午九时许,我们在元厚红军渡下水,沿途风平浪静,偶尔遇有小滩,我们仿佛像小孩子过年一样欢呼雀跃。六人之中,除我之外,个个都是游泳高手,所以那速度之快令我瞠目结舌。那洋飞云手蹼脚蹼并用,游起来得心应手,一马当先;那黄辣丁和曾伟不知道哪里学来的绝技,抱起漂流袋把两条腿打得像安装了发动机一路狂追;那小张瘾尽管徒脚徒手,却也靠良好的野游功夫让人不敢小觑;那一边,尽管一介巾帼红颜,瞧那科班出身的扎实功底,根本不让五位须眉半分,把个老印追得气喘吁吁。我们一行偶尔互有前后,队伍却始终保持在30米范围之内。下午一点,我们在赤水胡市镇收流起岸补给养分。 胡市赤水河两岸盛产竹子,所以胡市又有“筷子一条街”的美称。
/ ?4 Z$ M! v4 S. E( @% j3 \/ E+ c
    下午两点半,我们继续下水向最后的目的地---丙安古镇进发。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游程,我们终于完成了最后的漂流。今天游程34公里,用时五个多小时。: `; E- P  T0 m. B( `. E" E# O
/ n/ E; E. L9 a
    晚上夜宿丙安古镇吊脚楼,与诸漂友喝赤水老白干共庆漂流成功壮举,猜拳行令,不亦乐乎!+ T0 q  r: q1 a6 s/ E' P
7 G; ]! g& A$ p5 ]- a
第五天(丙安印象)
' |$ K1 x, p8 ?: s$ t7 m% X    丙安古镇建在两水相会的一座岩嘴上,背依大山,三面临水。凌空欲飞、悬空而立的吊脚楼鳞次栉比,令人无限神往。夜访古镇大顺店,听老板讲丙安的丙,古时是带“火”字旁的炳,因为一次又一次的火灾,丙安人就责怪是炳字旁边的“火”作怪,一气之下,把“火”字旁去掉,又改成三点水的“  丙”。谁知后来水灾不断,不是山洪暴发毁坏田园,就是滩险水恶沉船死人,丙安人没办法了,干脆“火”“水”都不要,就改成甲乙丙丁的丙安了。6 O1 \3 c& K1 V' @( D) g
    丙安古镇依山有两个城门,东为东华门,西为太平门。城内有红一军军部陈列馆,里面有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的临时指挥部,1935年1月26日晚,林彪就住在这里。
0 w( k% a9 q, `( Z    丙安古镇还是我见过的唯一没有通公路的集镇,自今靠一条铁索桥连接赤水两岸,所有来古镇参观者需缴20元门票方得过桥,政府不愿建公路桥的原因不言自明。我们一行直接漂流到古镇也许是全国唯一的一群逃票者了。  3 x# d/ l7 I' v/ E( `" ^; G
    赤水河以红军四渡赤水而扬名,现在赤水河又被称为美酒河。许许多多真实和虚幻的故事带给我们这群漂流者快乐和满足的同时,也愿我们及以后来到赤水河的每一个人也能回报它以平静和安宁。! X- s) {( k% G: T

: x9 y8 H" P4 ?. ]* Z% Z     ----后记
2 o( F7 E& z% Q- I! [     漂流归来,每当回味起那冲击乱石怪滩险时的情景,我惊讶地发现其实我们的漂流还是自己的一次人生较量。那汹涌的波涛,那平静的缓流,那迂回的河滩,其实我们已无选择,唯有把稳方向,全力以赴,才能漂出困境。' P+ M0 F( ]: W/ x2 c$ k
    在浪头打在脸上的惊呼里,在被急流抛上抛下的恐惧之中,人的心灵在浪花的冲洗下变得干干净净,人间的尔虞我诈,红尘烦事,灵魂中的污泥浊水荡然无存。回家的路上,我的步履变得轻松又轻松.....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9-10 09: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0-10-21 22:48 | 只看该作者
惊险,刺激,害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1-16 06:35 , Processed in 0.027191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