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03|回复: 3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山水星版主兰州行照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0-12 19: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2 19: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醉老虎 于 2010-10-12 20:21 编辑


中山铁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2 19:5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2 19:5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2 2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2 20:0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2 20:0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2 20: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2 20: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2 20:1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2 20: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醉老虎 于 2010-10-12 20:12 编辑


黄河母亲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乐分享 +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2 20:1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2 20:1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2 20:1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2 20:2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2 20:2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2 20: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2 20:2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2 20: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2 20:42 | 只看该作者
黄河岸边的羊皮伐子

羊皮筏子,也叫黄河羊皮筏子,仅流传于青海、甘肃、宁夏境内黄河沿岸,以兰州一带最多,沿传至今已有几千年。 + ]/ p/ @  [* o; t9 L& D) E( P! }
     自古黄河上漂着两种皮筏子,一种为牛皮筏,编圆木为排,下拴十几个牛皮囊,载重可达数十吨,多用于货运,到达目的地后,不仅将货物卖出,连架船的圆木也卖掉。筏客子(划筏人)雇骆驼驮牛皮囊返回,以备下次再用。另一种是羊皮筏,形制小,负重轻,以客运为主。摆渡时,皮筏基本是顺流而下,返回原地时,则由筏客子扛于肩头,步行于上游处,再放筏急划过来。乘羊皮筏子的要诀是筏子保持平衡,不管乘筏人或坐或蹲,都必须排列均匀,不得站立或乱动,以免皮筏翻倾。旧时,黄河两岸操此业的水手很多,常用嘴对皮囊吹气,所以当有人夸海口时,往往以“请你到黄河边上去”来讥讽,意思是到黄河边上吹羊皮囊或牛皮囊,据考证,俗语“
吹牛皮”即缘于此。

09.10.兰卅照片 578.jpg (146.22 KB)


下载次数:1
2009-10-30 06: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4-26 16:04 , Processed in 0.073547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