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萧潜 于 2010-10-10 22:41 编辑
提起西安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兵马俑、华清池、大雁塔,做为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无论是著名的文物古迹、世界遗产,还是流淌在西安人血液里的古人风范,都无时无刻地吸引着我们,这个“十一”我们一家人另辟蹊径,弃掉一些著名的景点,走进古街小巷,看看十三朝古都的另一面,体验她的深邃、远古,感受她历史、现代。
第一章,漫步西安古城墙
去过了八达岭长城,回过头来再看西安古城墙,感觉又大不一样。游长城在于一个“登”字,蜿蜒起伏的长城像一条巨龙依附在群山之上,经过两千多年的炮火和日月的洗礼,今天经过修缮已不再是硝烟弥漫的战场,而是中外游人最想游览的景观之一,每一个到此一游的人多了一份荣耀和自豪。长城名声在外,去的人多了,游人在领袖的诗句“不到长城非好汉”后面加上一句自身的感慨“登上长城满身汗”。
游西安古城墙不用出汗,用“漫步”两字最为恰当,少了攀登的劳顿,多了悠闲和遐想。国庆节清晨,一家人从宏伟的南门,购得上城门的票,在两名身着铁甲,手拿兵器的古代士兵的瞩目下,通过护城河吊桥,进入城门,再拾阶而上,西安古城墙就在我们的脚下了。
西安古城墙是我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至今还继续使用的一座古城墙,不亲眼到此看看,很难想象它有多壮观。门票背面为游人提供了几个数据:“东西垣长2·6公里,南北垣长3·4公里,总长13·74公里;高12M,顶宽12-14M,底宽15-18M;有角楼4个,魁星楼一座,敌楼98座”。这些楼阁与城里的钟楼、鼓楼遥相呼应,整座围城有大小城门14个,城外一条护城河,形成一座古代典型的封闭式城池。我们从南门城墙上向东,经和平门、建国门、东门,北门、西门回到南门,环城墙一周,历时七个小时,清晨,城墙上游人极少,没有更多的干扰,既可以无拘无束的游玩照相,也可以忘形地猛跑一阵,如有自行车那就更好了。从城墙垛口时而看看城内的人群和街道,时而瞧瞧城外的风景和车流,你会感觉好像置身世外看着当下忙碌的市景,有些稀奇,有些超脱。城内街道纵横,规划较差,新楼和旧房交错密布,想象中的那种亭台楼阁式的建筑已不多见,钟楼、鼓楼被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所包围。城外清爽一些,街道绿荫覆盖,马路笔直,钟楼、南门与城外的电视塔在一条中心线上,城外整个布局就在这条线的东西两侧,给人感觉有规划,发展空间很大。大、小雁塔点缀其间,相对无言,就像两个巨人默默守护着这座沧桑变迁的历史古城。鼓楼、钟楼抖落掉历史的尘埃,在新的时期重新敲响中华文明的最强音。
漫步在古城墙上,不能不让人想象起大唐盛世的长安,仿佛看到外国使节、学者、商人、遣唐使云集京城,歌舞升平、丝绸贸易、讲经讲学、弘扬佛法包容四海;仿佛感受到这个东方政治、经济、文中心的繁荣昌盛景象。今天我们也是来朝圣的,漫步在古城墙上,脚下的青砖把我们引向前方。这些排列厚厚的青砖,像是一部无字的长篇巨著,让我们一路“读过去”,任其想象上面的厚重历史和悲欢故事。漫步在古城墙上,就像走进历史,一块块重叠的城砖像一本本书卷,等待人们去翻阅,有关这座城市的一些故事在自己脑海里闪现。在某一段的城墙上真的发现了多处铸有“周村”字样的城砖,可以肯定其他地方也会有标明某一个村子的名字,不难想象整座城墙就是靠附近众多的村庄的人力和物力,才造就了这座雄壮观的西安古城墙。这座城墙是历代工匠们朝天写下的一个“口”字,虽然它有口难言讲不出自己的故事,但是,每一块城砖就是一本厚厚的史册,它记载着自己的过去和现在,还要记载自己将要发生的未来!站在西安的城墙上,城里城外那些往事,不由得叫人思绪悠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