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78|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邯郸——黄粱梦吕仙祠游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3-13 14: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邯郸市城北10公里的黄粱梦镇有一古观,叫黄粱梦吕仙祠。相传吕洞宾在此地点化超度悟世过一名叫卢生的书生,使之功名成就。黄粱梦古观建于北宋初期,明清时曾进行重修和扩建,占地约20亩,是北方规模最大和保存状况最好的道教宫观之一。该祠坐北朝南,门前有高大的“二龙戏珠”琉璃照壁,“邯郸古观”四个大字镶于门额之上。进门为前院,院子南边的照壁上嵌有“蓬莱仙境”草书石刻,给人一种错觉——是山东蓬莱!原来这些字相传为吕洞宾的墨宝,难怪笔势飞舞,苍劲有力,出自仙人之手嘛。与石刻相对的是通向建筑群中轴线的“丹门”,门上悬有明代嘉靖皇帝题写的匾额“风雷隆一仙宫”。北边的卢生殿,有一具用大青石雕刻的书生卢生的睡像。该像头西足东,侧身而卧,两脚微曲,睡意朦胧,惟妙惟肖,呈现出卢生一枕而觉,一觉而梦,“富贵声华终幻因,黄粱一梦了终身”的意境。卢生殿前的回廊里有许多明清时期的碑碣,有些真的耐人寻味哟。fficeffice" />

事实上黄粱梦吕仙祠是依照唐代沈既济的传奇小说《枕中记》所建,是传说中卢生遇吕仙做黄粱美梦的旧址。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名剧《邯郸记》描写的也是这个故事。清代作家蒲松龄还将此情节加以发展写成《续黄粱》,流传至今。说的是有一个叫卢生的书生,途经此地,不过蒸一锅黄粱的工夫就实现了自己的愿望,结果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有楹联称之是“睡至二三更时凡功名都成幻境,想到一百年后无少长俱是古人”。有人告诫,不去黄粱梦后悔,去了黄粱梦更后悔……。我却不已为然,坚持到此“古观”游玩。看!石碑上仅仅一个繁写的“梦”字,就能释怀一个人的一生。再有你可以试读一下泥塑葫芦上刻着的14个字,从左到右竖立“天天难过  天天过  想想通  想想不通”;从右到左横立“想想天天  想想天天  不通过难  通过”;从右到左竖立“想想不通  想想通  天天过  天天难过”;从左到右横立的字,能读通读顺吗?我没“辙”了,谁愿试试?这14个字构成的这句话语,给了我极大的启迪:敢于直面,挑战自我,树立自信,笑对人生。

2#
发表于 2007-3-13 14:56 | 只看该作者
邯郸古城啊
3#
发表于 2007-3-13 15:59 | 只看该作者
邯郸古城,我曾多次扑进您的怀抱,特定的历史,我们只注意完成工作任务,人们还没有旅游的概念,所以没有看清您的尊容,有机会一定.....
4#
发表于 2007-3-13 21:02 | 只看该作者
好文!谢谢飞絮。
5#
发表于 2007-3-14 19:05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B]天地一沙鸥[/B] 发表: 好文!谢谢飞絮。

昨天就看了,还真没读明白那14个字

6#
 楼主| 发表于 2007-3-19 09:22 | 只看该作者
        这就是葫芦上的文字,愿有兴趣的朋友来读读!


7#
 楼主| 发表于 2007-3-19 17:02 | 只看该作者
    特地把碑文传上,供解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5-6 05:41 , Processed in 0.047499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