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5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上的今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6-29 09: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
发表于 2010-6-29 10:19 | 只看该作者
1998年6月29日
8 l1 S7 q( X$ q我国取消福利分房

# O8 o* Q$ l! r; l0 p' g1 m7 {8 u+ p
购房就成了每个家庭的大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7-4 13:46 | 只看该作者
1984年6月29日
, [- k% I' ]( j( f6 Y我国第一则征婚广告诞生  X* ?" c( \2 [+ r' `' ?& p* z8 }

0 p9 @* Q8 I; o4 A  _- J) }    在“全社会都来关心大龄青年的婚姻问题”的社会氛围中,媒体就此问题展开了空前热烈的讨论,讨论“大龄女青年为什么找对象难?”等。! ]' K6 T$ P6 f$ G
$ G6 m3 R) C- M' B  d
     《中国妇女》杂志在1984年第6期上的第38页的“征婚启事”栏中刊登了两条征婚启事。其中一则这样写道“我是一个煤矿工人,27岁,河南商丘娄店公社汪庄大队人,父母已故,兄弟四人,房八间,现在焦作矿务局冯营矿当合同工,每月工资80元。我热爱煤矿工作,文化程度高小,无疾病,身高1.64米。如哪位未婚女子不嫌俺是煤矿工人的话;如谁家中只有女儿又有心招婿的话,我愿到女家落户,尽养老之责,如哪位丧夫之妇有心另寻伴侣的话,均可来信或见面。”0 u7 r+ a, y9 k% r$ s/ `
5 \2 s; b; H2 Z2 D5 c3 N: W) K0 t
     与现在动不动就体健貌端、温柔贤惠等模棱两可的措辞相比,当时征婚者要务实诚恳得多。这也许跟当时登征婚广告还得到单位开证明不无关系。
3 i/ O# [- x% I- U7 ]  H$ H* {1 J6 O) u7 k+ @2 |
    《中国妇女》的征婚广告一登,来自全国各地的信件雪片般地飞来,未婚的大龄青年为了表示感谢还在信中违规夹寄钱物。紧接着的第7期登了8则征婚广吉,“征婚启事”也变成“鹊桥”并一直沿用至今。第9期《中国妇女》甚至办了“大龄青年婚姻专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8-21 09:44 , Processed in 0.046712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