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54|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骑车⊙玩车⊙赛车 [转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6-22 19: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骑车⊙玩车⊙赛车 [转帖]
) U, r# h& U1 l2 G
看到一篇不错的文章,给大家看看,希望能有所得。是一篇比较久以前的帖了,最近翻看收藏发现的。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大家请有选择性地参考个中建议,不要一并作为金科玉律。+ j( ^" b4 t; n9 X; u7 ^: K
2 T/ Q0 m1 ]2 Y: X- }
原帖出自环东湖自行车网[url=http://www.lakecn.com/]www.lakecn.com[/url],Joker,2006.10.14* t& L5 E( g: N5 K. a

; G/ c! y& Z( ^6 e$ }+ G# q, }简单说说入门装备:+ W* J% j' ~) p" P! N

3 D( i! o/ N, }$ S1、头盔,保命的,不用多说了,并不是花哨拉风的玩意。新手选择的时候得注意几个问题:要合头型,基本不要有大的空隙,戴上去不要空,也不要任何一处太紧,会让你长途的时候非常痛苦的;尽量选择透气的,象大热天,头顶散热不好会让你头晕;选择头盔的时候一定要戴副眼镜,都得舒适才行。, y1 M) j  w, ^  ^. K( p9 k

6 k3 [4 `7 D5 m6 t! ]2、骑行裤,建议按你的经济实力尽可能选择高档产品,这是贴身的、影响功能的东西。好的骑行裤会让你在长途的时候笑望他人搓揉疼痛着的屁屁,也让你在床上时觉得骑车是锻炼身体。总之,好的骑行裤会更少影响你局部的血液循环,更大量的排出你两腿中间的汗,减少你大腿内侧的摩擦。还得补充一句,骑行裤里面是不穿内裤的。+ I2 l$ h1 \% K4 k' |8 a/ O+ D6 S3 ^

* x. J$ q: ?9 l3、手套,防滑减震、防摔车时手掌与地面的摩擦。购买的时候可以考虑一下你所选的手套能否舒服的擦掉额头上的汗。% ^" @  F0 w, s6 `
# f7 }0 y/ q6 j8 {+ S
4、骑行服,好处很多,舒适、透汗、背后的口袋可以装小东西而避免腰包给衣服带来的磨损。。。。。。
$ g9 a  Q" [! N, G$ J+ z  Y' j  T. W. [$ n9 W% v
5、风镜,防风防沙,选购的时候戴上对着电扇试试看,不是全面透风就行。0 f* H; c* G% G; f& f$ u* I, w( M

( U4 ^) u9 C2 J6、最后说入门的车。山地就是680、勇士这个级别,至少需要千元;公路入门就不要选择梁变的了,至少需要SORA级别的手变,一般价格在2000出头。入门的车,什么套件,什么轮子,什么胎都不是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合适你身高腿长的车架。车架可以稍稍偏小一点,但是千万别太大了。山地速度不快,基本上16-18寸的都适用,毕竟不是竞赛级别。公路对车架的选择影响就很大了,因为直接影响你的骑行姿势,增加风阻和发力不畅。需要知道的数据是有效的水平上管长度,只有传统型车架才可以直接量上管。现在的入门级别公路车基本都是压缩车架,角度不同而已,压缩车架在这级别只是为了减少材料而降低重量。所以,需要用软尺水平测量头管到座管的距离,当然是量两管中心的距离。没办法,各厂各品牌车架的角度、比例、长度的标示都不同,没有统一的标准,只能自己量。按我目前的理解和认知能力,175cm身高的人最大选择52cm的车架,170和180分别选择50和54的车架。把立可以长一点,只要把横前部不超过前轴垂直线5cm就是符合UCI的标准的,制定它应该也是有道理的。长一点,身体就会与地面更平行一点。我认为实际上目前多数人选择的车架偏大。各位新人就自己去感受和理解吧,仅仅是我的个人观念。' S! l+ i1 j/ w/ ~1 B# U

0 Y3 Y  {7 I+ y9 Z, ]4 Q& C再说说基本的骑行技术:
; z1 u8 \% M' L: [  S0 c1、出发前适当交换通讯方式。
5 B) [4 f) k6 f; y7 j4 H0 H5 u2、遵守交通规则,路况相对安全的情况下列一路纵队骑行,轮流领骑,尽可能通过控制集团速度而保证不让任何人掉队。
1 {6 N0 _: Q$ z* b6 I; ~; Y. I3、保持较高的踏踩频率,不要用重齿。对于新手来说,山地的中盘和公路的小盘足够跑长途用了。重齿低频率会很快消耗你的体力也有可能引起你膝盖的损伤。4 F. W! _% s5 J- `$ d
4、骑段时间就让屁股离开座板几秒钟,加强血液循环。顺便也练习一下站姿骑车,俗称摇车。在爬坡、冲刺、摆脱的时候大多数人需要站姿的。+ f; M1 r4 p" }5 i
5、不管是山地还是公路,即使你戴了手套,也要隔段时间换一下握把的地方,调整一下上肢的姿势。只要你的胳膊有足够的柔韧,你进行360度的旋转都可以。
4 p: t8 ?4 A- y5 B7 ]& r3 {6、在你自己没有备胎、气筒、修理工具的时候你至少要知道谁有。但是长期不带还是会令人反感的。
* n" n$ J+ O1 z( Y% t3 |7、没有长途经验的新手千万别背着一堆东西去骑长途,那样会让你的腰有断了的感觉。4 k$ S/ N" D$ Y" [  H$ J9 w7 |  g

5 M, {2 e0 a9 i2 N" _7 M  I( \* \$ x需要单独说一说饮食。骑车,有氧运动,主要由糖和脂肪供给热量,而不是蛋白质。准备骑对你来说的长途之前,把胃里多填点淀粉(米饭、面食、土豆、藕),习惯的话蜂蜜、果酱也是不错的添加剂。骑了2个小时后,你会认为这样比装一肚子的肉块和鸡蛋等蛋白质要舒服的多。水要小口多次喝,能加点糖和盐进去就无敌了。新人骑车最好装2个水壶架,喝完一瓶看到水就买来补上。当你喝完2瓶再想买水的时候也许前面30km都没有商店,那你哭出来都只剩热气了。带一小袋冰糖会比巧克力便宜的多,效果也会好得多,这可是单糖,而且只溶在口。+ n0 ]$ _( @9 B+ M0 z

+ @$ G/ v% q9 v# _/ k二、        玩车
' O; Z& U& |! s  W5 T/ P: O$ N* h1 \
我根本不属于这一类,也不知晓个中畅快。这一类有着自己的乐趣,精通全世界各品牌零配件,对各年代各系列产品的材料、重量、历史滚瓜烂熟。骑车、比赛对他们来说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偶尔参与之。最大的快感在于从太阳系一个叫地球的行星的某个角落淘换到自己心仪的一颗螺丝或者一把辐条。# V1 }* c% B5 P/ i# `
常年游走于全球各大自行车论坛,为了解最新产品,研究经典设计而苦苦思索是这一类的最大疲惫。迷惑,也是相当的累啊!
! U$ T6 G. g+ z: T1 X* {9 r9 ^对于玩装备,我还没上路呢。象我这样70kg以上级,几十克零件对我来说无所谓啦,够硬就好。但是我可以想象到这样也是快乐的。! Y8 H. C  ^5 X+ k
1 f! G6 [3 i# k6 j2 \
三、        赛车
3 b' r, F& @; f) A6 G7 h1 \" s/ }  u' ]8 Q
级别上升到竞赛了,需要思考的问题就很多了,入手方向也大不相同了。$ m( b. D5 F/ {* x0 W5 m# u# J5 |( }
先把专业队伍的赛事和训练撇开,我们几乎所有混迹于自行车论坛的都是业余爱好者,不需要经常测量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不需要清楚的知道红细胞体积是否大到要衰裂,不需要训练比赛结束后还做尿液检测,不需要一年4万公里的训练量,在中国不需要面对全运会和亚运会。在你想玩训练、玩比赛之前,告诉自己,我只是一个业余爱好者,我的训练方法和目的不能照搬职业或者专业运动员的方法,我要自己认真理解,结合自己的实际条件和身体素质来安排自行车运动。( o6 u0 A6 ~* r  @% P
* S, p+ l% T( s" a% c: Q0 d
下面谈一下我对业余自行车爱好者训练的理解。
, s" |# L7 G4 @, t: H2 R+ D) l: D1 Y8 A3 O
训练的目的,无非是全面提高自行车运动的水平。先说体能训练。可以把这一块看成3个方面:有氧训练、无氧训练、混氧训练;对比一切运动的基础-----田径,在径项方面就是耐力训练、速度训练和变速跑训练。1 ~- D9 H" m; l8 j6 m* g
有氧训练,可以利用心率表,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知道自己的LT心率(《职业车手的29条秘诀》上对此介绍的很清楚,我们环湖网
[url=http://www.lakecn.com/]www.lakecn.com[/url]的论坛上也有转载),在训练中通过对齿比的调整使自己在乳酸阈值以下运动。在这里我介绍与一般有区别的是,不要尝试经常采用过于接近LT心率的训练,你不是职业运动员!你需要的是基础!你可以在一堂训练课中一直保持130、140、150、甚至160的心率,也可以在一堂训练课中分15-20分钟的时段分别保持130、140、150、甚至160的心率,不要一上车就是什么166、什么172,不适合你。要知道这是训练!想上强度的话,周末有空,约几个相当的朋友,来段30km的比赛就可以测试你的速度耐力了。小比赛也是训练的一种。训练距离,我认为只要适合目前大多数的业余比赛就行了,60-100km都成。踏频,我理解为95-110。低了,都知道不对,高了,我认为那是在练动作。
* c& h. R( {$ ~) r$ L/ P/ i' B6 n
: O  q8 I( X; U! {+ X& w无氧训练,对我们来说几乎是和冲刺摇车技术训练的结合。我们不需要300m的冲刺,我们只要150m就够了,最多就是10秒的时间,15m/s什么概念?就是54km/h,多数人不止这个速度吧?专业运动员场地赛上1km只需要65秒以内,还是静止起跑,也就是几乎保持70左右的速度1分钟。但是那都是很好的苗子通过十多年训练才有的。所以我们需要的是合适自己的方法。冲刺摇车技术在这里我不用能说的很全面,简单说与正常骑行的区别是:坐着,怎么提拉都不好发全力,站起来,是为了结合握车把使用上肢肌肉、腰腹肌肉与腿部肌肉把拉力发挥到顶点(希望祯子好好理解)。用手抓住别人的头发用膝盖顶他的脸试过没有?就那样用力吧!动作的圆润和连贯另说。希望读者在训练的时候找到把后轮拉离地面的感觉,当然,如果离地的话你的重心就需要后移了。训练方法我认为是匀加速到45km/h以上在冲刺50m、100m、150m,这个就自己安排了。每个人的红白肌肉纤维比例不同,保持的时间和合适的齿比都不同,自己在训练中摸索。冬训的季节快到了,上点量不成问题,10组你能做下来的话拼到20组也成,只要你有足够的时间,组与组的间隔以自己休息到不喘气疲劳为准。
- j% R! M4 n3 l( @/ Z$ `9 y' g& f
; X5 u# D, A, T; Q  U1 B+ z混氧训练,这个概念也许大家比较陌生,简单说就是有氧过程中突然进行一段时间的无氧,并且反复,我认为叫混氧。身边比赛中的例子就是摆脱与反摆脱。如果你无氧过程完成后不能迅速恢复,那你就是兔子;如果你能有氧—无氧超级结合,那你就会站在领奖台上。这就是虎子和DWS的区别,呵呵。这种能力是需要反复训练才可以很大幅度(不是很快)提高的,也是需要反复训练才能了解自己的,结果是在比赛的时候能冲了又冲,而不是一冲把自己冲熄了火。在比赛中,别人想摆脱一冲就跑了,n多人追都追不上,那是实力差距太大,而你或者你的车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节奏不断变速,打破别人的节奏拖跨实力相当的对手而摆脱,这是很好的战术。具体训练就是:个人,有氧骑行中突然加速,至半疲劳时降低至原来速度,反复进行,尽可能增加加速时间和距离,增加匀速与加速交换频率,一句话,要经得起折腾。车队,飞2-3个人2-5秒后其他人追,追上就降低速度调整一段,反复交替。- x1 ^9 v; ?! E1 U" u+ T" t/ x6 Z
$ Q+ ?9 a; o+ r7 l5 Y* s
以上把有氧训练、无氧训练、混氧训练我的理解和我认为的基本训练方法做了介绍。具体的训练要看各位的时间和能力进行安排,可以一周全面安排,也可以一周只安排部分训练内容。
$ {1 s& U3 g1 B" A& v5 P0 k$ d9 f8 y, B1 E
另外一个单独来谈的是力量问题。大家一定都研究过目前国际自行车界流行的力量训练方法,就是基本以自行车训练为主,通过大齿比爬坡来提高肌肉力量。但是我认为这样并不完全适合我们,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基础,没有足够的训练量,所以我们仍然应该采用50年代前苏联的老办法----器械训练来打基础-----深蹲、半蹲。具体可以采用由轻到重再到极限再缓轻的金字塔加倒金字塔法,并且需要轻重量下每组几十甚至上百次的方法辅助。我们玩的是业余比赛,这样练出来的肌纤维结构足以对付了。我们的成绩不需要也不可能提高到职业赛水平,所以肌纤维结构也不需要到那样的水平,但是你的力量不足就不会让你赢得比赛。
2#
发表于 2010-6-24 17:48 | 只看该作者
骑行有骑行的乐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0-6-24 19:4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自由人
6 v- Y- x& F$ d8 S" ~ 同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6-25 08:50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知识,真需要好好学习一下。" D- D9 Q; x) ~, Q7 E# i
看来你这是先研究理论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6-25 17:18 | 只看该作者
骑行有骑行的乐趣
) U$ y/ O3 i' V+ {* X# u. H( W自由人 发表于 2010-6-24 17:48
& |, l0 h. ?6 F6 w' N

! d' n! u6 A0 q- H4 f0 t' t) q
4 k0 s* u. b4 c) I. \    骑行也要研究理论基础,用理论指导骑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6-26 17:5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白山龙
3 A. u- |, A( S/ a: C, s% v/ Z2 d& c. j4 @
' U/ L/ l# t. E' o6 d# ?
    是这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0-6-26 17:5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东北汉子
" F) p; Q; s+ W- U3 k* X5 @" d, b7 t) s

# N/ T* ?, C) M% i& `1 m, 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7-4 13:50 | 只看该作者
骑行有危险,行者需注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0-7-4 19:4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 汾河魂郭
8 {% A/ W5 z: M+ ~2 P& y( F- G5 D% J& N6 D( y
; h; K/ x# v. W6 u7 o  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7-4 19:4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 冬湖冲 9 Z' ^' _# H) v6 m* w
# Z% _3 @$ j& {
& f2 r/ w- ]# }6 M7 I8 }2 P; T9 W,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8-2 23:33 , Processed in 0.041737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