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
9 h/ ?( x& m, {% R; L
) P; @$ I- Q, o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主要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清明节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另,咏清明诗极多,杜牧《清明》诗最为著名。
$ v+ r- H6 ]$ @& q+ W: d. i7 Z3 O1 [& N3 k; \; @4 y
: z8 S; q& y6 u+ {6 u! y0 }) b目录[隐藏]引节日简介 节日起源 各族节日 节日习俗 相关传说 相关诗词 气候 农事谚语 节日谚语 清明节也为宠物扫墓 清明养生 清明选在公历4月5日的缘由 引节日简介节日起源各族节日节日习俗相关传说相关诗词气候 农事谚语 [0 Q- H; V" Q0 Y* f
( M9 F6 @: E& P' c2 N) v2 Q
0 x2 v9 l$ W3 n
$ t5 a5 u) i( s ~[编辑本段]
% E5 f; w L/ ~4 S T% G引节日简介 清明节,英文标准译名:Tomb-sweeping Day或者Pure Brightness.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此节日现已列入国假).* @5 q1 K* a1 U e" d" @. V1 m
1 ^; m: f! I% Z" P' I' P" e 新华网北京12月8日电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出关于2010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 $ H; C9 u4 U. @& @+ x, _" ~& X0 X
0 u9 A1 p. |: y 通知指出,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清明节放假三天。)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 杜牧的《清明》/ g6 q( P0 Q! p, M' o- W
人民用它安排进行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 L2 M% U: c8 j2 e- w0 I" Y
, x$ S! n. g+ e9 b8 _6 ]1 y2 ~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 M6 W. k6 @& p7 w$ `& U
) o F T; q8 @8 b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6 Z2 K8 b: u* e+ W% e
% {7 [7 K ^5 X* L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 {! j7 a3 `" @! O5 {8 P/ G' j7 ?% u7 e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在古时,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三月节”
) M) h3 n; R" s, U3 g
" G# s* B: ]4 i# r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1]3 ~ c( C, B" Q! \4 b
6 {7 m% s8 |1 l* v# q 清明节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约在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古有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之说,相传起于春秋时期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饥”一事,后逐渐清明寒食合二为一。 & Y9 `- N) A! n( Y
' l2 y; R7 S: g 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历代承袭成为习惯。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增添生活情趣。
" _; A$ Q5 x* I: n( ]- g9 a' ?$ ?( }7 {: ]8 U8 Z8 O
清明节流行扫墓,其实扫墓乃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明清时期,清明扫墓更为盛行。古时扫墓,孩子们还常要放风筝。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1 n& e0 i2 p" H. \' B
3 d/ M+ ^, h1 [& m* l& P 清明节还有许多失传的风俗,如古代曾长期流传的戴柳、射柳、打秋千等,据载,辽代风俗最重清明节,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秋千为乐,仕女云集,踏青之风[2]也极盛。/ F3 f$ M: J# z7 `' ~3 ~ q
# C9 D0 A1 w" ]9 \
北宋时期清明节很是普遍,现在流传下来的张泽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北宋徽宗年间清明时节东京汴梁(开封)汴河两岸的人物景象.
. Z4 _8 {- |3 J9 R! h1 u5 @+ N) `! Y3 T# s" F* ]6 f
4 G9 C1 w- u, F9 O
0 w. e# c6 V4 _( v. L8 x* S从2008年开始,我国将清明节认定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至2009年,又改为三天。一直延续至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