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蛙泳技法练习视频6 O5 ^$ J4 v/ j) `, R8 P6 X. ~
# e% E5 S! L1 s8 h! |* X9 S9 f 蛙泳是一种模仿青蛙游泳动作的一种游泳姿势,也是最古老的一种泳姿,早在2000-4000年前,在中国、罗马、埃及就有类似这种姿势的游泳。 \) O* }3 m) B x: R' E6 T7 D! p
18世纪中期,在欧洲,蛙泳被称为“青蛙泳”。 0 L/ O( V4 k: v/ U& y
由于蛙泳的速度比较慢,在20世纪初期的自由泳比赛中(不规定姿势的自由游泳),蛙泳不如其它姿势快,使得蛙泳技术受到排挤。在当时的游泳比赛中,一度没有人愿意采用蛙泳技术参加比赛,随后国际泳联规定了泳姿,蛙泳技术才得以发展。 " a0 ?: u5 x7 y/ ]# N3 m
蛙泳的技术环节分: 一、蛙泳身体姿势 二、蛙泳腿部技术 三、蛙泳手臂技术 四、蛙泳配合技术
( y7 j1 P5 e1 H/ L7 M, V一、蛙泳身体姿势
$ J, y0 f0 z( n 蛙泳在游进之中,身体不是固定在一个位置上,而是随着手、腿的动作在不断的变化。当一个动作周期结束后,身体应展胸、稍收腹、微塌腰,两腿并拢,两臂尽量伸直,颈部稍紧张,头置于两臂之间,眼睛注视前下方。整个身体应以身体的横轴为轴做上下起伏的动作(见下图)。 * E0 @2 q( W/ E9 v
" c$ ~, G# m: V& T1 A二、蛙泳腿部技术
6 @0 K, m4 {- j: G 蛙泳的腿部动作是推动身体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它的主要动作环节可分为收腿、翻角、蹬夹水和滑行四个阶段,这四个环节是紧密相连的完整动作。
6 {6 A" u' z0 R0 @3 t @( g( O% p收腿 手腿是为了翻脚、蹬水创造有利的位置,同时即要减少阻力,又要考虑到手腿配合因素的需要。开始收腿时,两腿随着吸气的动作,自然放下,同时两膝自然逐渐分开,小腿向前回收,回收时两脚放松,脚跟向臀部靠拢,边收边分。收腿是力量要小,两脚和小腿回收时要收在大腿的投影截面内,以减少回收时的阻力(见下图)。
/ {! o- p- [/ Q _8 d% u- \ ; g( Q( u8 L" W3 i9 p/ t# w
收腿结束后,大腿于躯干约成120-140度角(见下图),两膝内侧大约与髋关节同宽。大腿与小腿之间的角度约为40-45角,并使小腿尽量成垂直姿势,这样能为翻脚、蹬水做好有利的准备。
6 S: `' U, k/ w! b! Y5 B翻脚 在蛙泳腿的技术中,翻脚动作很重要,它直接影响到蹬水的效果。收腿即将结束时,角仍向臀部靠近,这时膝关节向内扣,同时两脚向外侧翻开,使脚和小腿内侧对好蹬水方向,这样能时对水面加大,并伟大腿发挥更大力量做好积极准备。 收腿与翻脚、蹬水是一个连续的完整动作过程。正确的反脚动作,是在收腿未结束前就已开始,在蹬水开始完成。如果翻脚后,腿稍有停滞,则会破坏动作的连贯性并增大阻力(见下图)。
1 @4 O# v9 O8 D+ D+ J
, ?- u' w0 H" ]4 _8 G5 i9 x蹬夹水 蛙泳腿部动作效果的好坏,完全取决于蹬夹水技术的正确与否。蹬水应由大腿发力,先伸髋关节,这样使小腿保持尽量垂直对水的有利部位,向后做蹬夹水的动作,其次是伸膝关节和踝关节(见下图) 8 N0 \( M: M0 Q8 i( V5 m
* m, [* n% D6 P& O
蹬夹水的动作实际是一个连续的完整动作,只是蹬水在先,夹水在后。实际上在翻脚的动作中,两膝向内,两脚向外已经为蹬夹水固定住唯一的方向(见下图)。 3 t! M# N( Y q }/ U0 T" n& D" Q
& F6 Y6 k- T# h, R2 W( d 蹬夹水效果的好坏不但取决于腿部关节移动的路线和方向,以及蹬夹水是对水面积的大小,最主要的是取决于两腿蹬夹水的速度和力量的变化,蹬夹水的速度是从慢到快,力量是从小到大的。
% b) h5 R$ q. A滑行 蹬夹水结束后,脚处于水平面的最低点,这是身体随着蹬水的动力向前滑行,腰部下压,双脚接近水面,准备做下一个循环动作(见下图)。 & H6 Q3 `& f# I
; w3 S, _) r4 z! s8 c9 B( n& V
( y/ d/ f3 U, f1 k三、蛙泳手臂技术 0 n6 F$ n( H8 ~7 f6 _0 U H
蛙泳手臂划水动作可以产生很大的推动力,掌握合理的手臂划水技术,并且使之与腿和呼吸动作协调配合,能有效的提高游进速度。它的主要动作可分为开始姿势、滑下(也可叫做“抱水”或“抓水”)、划水、收手和向前伸臂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也是紧密相连的完整动作。 : P! `3 d$ a' b9 k6 Y/ t( Q
开始姿势 当蹬水动作结束时,两臂应保持一定的紧张,自然向前伸直,并与水面平行,掌心向下,手指自然并拢,是身体成一条直线,形成较好的流线型。 . W7 R6 H9 G/ i3 ~% X
滑下(抓水)从开始姿势起,手臂先前伸,并使重心向前,同时肩关节略内旋,两手掌心略转向外斜下方,并稍屈手腕,两手分开向侧斜下方压水,当手掌和前臂感到有压力时,就开始划水.抓水动作一方面能给划水创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还能造成身体上浮和前进的作用。抓水的速度,根据个人的水平不同而不同,水平较高者抓水较快,反之则慢。
. S {" p; Q% C2 \ a7 D 划水 当两手做好抓水动作、两比分制成大约40-45度角时,手腕开始逐渐弯曲,这时两臂两手逐渐积极的做向侧、下、后方的屈臂划水动作。 划水时,手的运动应该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手向外——向下——向后运动,水流从大拇指流向小拇指一边。后一部分:手向内——向下——向后运动,水流从小拇指流向大拇指一边。 在划水中,前臂和上臂弯曲的角度是在不断的变化,其标准是以能发挥出最好的力量为准则。在整个划水过程中肘关节的位置都比手高。手运动的路线,不应到肩的下后方,而应在肩的前下方。其速度是从慢到快,至收手时应达到最快速度。 收手 收手是划水阶段的继续。收手时,收的运动方向为向内、向上、向前。手的迎角大致为45度角。由于前臂外旋,掌心逐渐转向内。收手动作应有利于做快速向前的伸手动作,并且肘关节要有意识的向内夹的动作。当手收至头前下方时,两手掌心时由后转向内——向上的姿势,这使大臂不应超过两肩的横向延长线。在整个收手动作过程中,手的动作应积极、快速、圆滑,收手结束时,肘关节应低于手,大、小臂的角度小于90度角。 3 t7 D D# F5 U2 r# O( w7 o- t
向前伸臂 向前伸臂是由伸直肘关节、肩关节来完成的,掌心由开始的向上逐渐转向内,双掌合在一起向前伸出,在最后结束前逐渐转向下方。 蛙泳整个臂部的动作路线无论是俯视或仰视都是椭圆形的,并且是一个连贯、力量从小到大,速度从慢到快的完整过程。 / L7 P; j. e7 K( E# f
四、蛙泳配合技术 5 C3 [& `3 |5 |6 L. g* z8 t
手臂滑下(抓水)的同时,开始逐渐抬头,这时腿保持自然放松、伸直的姿势。手臂划水时,头抬至眼睛出水面,腿还是不动。只有收手时才开始收腿,并稍向前挺髋,这时头抬至口出水面,并进行快速、有力的吸气。伸手臂的同时低头,用鼻或口鼻进行呼气,并且在手臂伸至将近二分之一处时,进行蹬夹水的动作,之后,让身体伸展滑行一段距离,蹬速度降低时进行第二个周期的动作。 4 E; M* B# x# C% g6 R9 K# a6 g3 p
在蛙泳的游进过程中,一般都是一个周期一次呼吸,这样有利于机体的有氧供应,从而降低疲劳速度。需要注意:在抬头吸气前,必须要将体内的废气全部吐完,这样才能吸进新鲜氧气。
; e: K, b; g4 o" [3 ]- }2 G, p4 J0 `: |( h! s$ T$ c
9 F$ V+ u T# f( R$ m
5 Q# E u h+ V& F4 }- Z, k" _* c+ k q3 ]1 n
[ 本帖最后由 微山湖畔 于 2010-3-12 16:17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