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65:用拖带动作救生成功。1 h4 T5 |- m' ?* B
武汉冬泳人大白鳍豚 自述:: k# _; }4 Z, o: s
亲历天鹅湖游泳救生
- \4 e* a, {1 z8 _1 w* P, F/ l' t
5月2号下午我和落日早早来到天鹅湖,我先游20多分钟,落日看衣服,云海一家来了后,落日下水,我俩从观景台游渡到亭子附近,转身准备返回,原地踩水,此时我们右手2点方向下来2个学生摸样的游泳者甲乙,无装备,动作乱七八糟,岸上有其同伴丙、丁、戊、己,我和落日说,今天要小心这几个了。。。。。。% D2 l/ J! X. u y3 c
落日问:怎么了 我说:“很多都是这样年纪的,不知水的深浅,看起来会游,但是出事的都这样的,出事了,我们在身边不救不好,救就有风险,看起来动作像样但是一路猛游,基本没有返回的能力了,加上水下脚部位置那个深度水温凉,容易用力过猛抽筋。警惕起来,过去劝阻他们一下不要这样游。”话音未落,一个他们的同伴(简称丙)一路立式自由泳猛的游进入危险圈(示意图中左圈),(事后得知:他在进入此圈区域时已经向其同伴高喊了,不行了,快救我,此时他们已经纠缠起来,丙把乙抓住往水里拖,按压)此时我和落日正在返程途中,尚未明确得知已经发生险情,只见有个别挥臂动作,我们有意识的斜向移动靠近,游进到水平位置,落日提醒(因带游泳眼镜视线不好):”怎么样了,有事没有”* D$ a) C5 q w' o9 f/ u+ ^
我说:“不管啊,先过去再说啊”随即自由泳启动迅速靠近(上移眼镜,直视已完成),临近事故区域急停猛喊:“有事没有,赶紧靠岸”“快来救人啊”甲神色慌张的大喊说,乙被丙(溺水者)挡住视线,“不要紧张”迅速近身贴近丙背后 ,右手单手托其左腋(此时离岸边估计20-25米,已经清楚的意识到应该可以控制住场面,但没有考虑一旦甲和乙都不行了会怎样,只是知道丙要是救上岸是来得及做心肺复苏等急救的) 左手解游泳安全带扣(一是主要防止被抓,二是可以把安全带给需要的人。右手劲大些,腾空左手也可以防止甲此时抓我时低挡) ,没想到扣子由原来的左腹部位变为左后腰,一时未能解脱扣。此时发现溺水者脸色惨白,脚猛踩水,身体突然升高至水面到其大臂附近,又迅速落入水,直喝水,右臂乱打水面,时而头没入水面喝水,有几秒钟的时间一度鼻子全部沉入水中无挣扎状态—―――人开始下沉,我意识到解安全扣子都来不及了,而且丙自主下沉已经无抗争之力,赶紧换手立式左手使劲托起其左腋,使其鼻部露出水面,右手爬水靠岸,甲与丙面对面(危险状态)推其靠岸,直至靠岸站立处安全,乙已自行解脱出圈慢慢游渡到岸。7 r8 B' o) B$ }
& W) Q# {& M) m4 d4 B# X3 I
脱险后,丙(溺水者)扶着大石头在水里呆了约15分钟,直打嗝,吐水,脸色苍白慢慢转为稍好。同时我在和他们一起回想刚才的险情,秉烛夜游骑车路过,回头一看,但未停车,我也未喊其停。他要早来2分钟,估计要下水参与救援了。落日不在身边。; _& D1 t9 C% {5 Y" G1 X/ \
" s7 B, _( W! M9 c$ a$ v
" c8 B" }9 T9 W& c5 K' [4 w. g' t事后:! l8 \' e. j0 \1 U1 E$ i: P
& q3 l( [4 p' i* E/ w R乙对丙说:xx,我以为你会游,我以为你喊救命是假的,按住我喝了不下7,8口水,要不是有人来救,我也完了,幸亏我一脚踹开了。8 g4 z* }4 S. ]# }( {3 b% V- A9 F
丙对乙说:我看甲比较瘦小,肯定直扑你了。2 y; Y, B. Q/ x
丁、戊、己:我们都以为他开玩笑的,都以为他会游
& d" V& `% R% v: s6 Q我对甲说:你很老实,心肠也很好,但是站位不当,面对面,太危险了,丙要是在抓不住乙时右臂上来搭住你肩你就完了,还是乙机灵,首先就是解脱离开,丁、戊、己在岸上应该大声呼喊救人。/ g# z7 ^# @2 k$ X, ~
丙:以后再也不下水了4 E0 O6 v$ Q7 E/ |' V' d5 M7 P
( s% G4 \1 Z6 ^1 W
* g D1 ]9 L. X* ~* r |1 T今天有几点启示:
' b) E7 n) K$ V% k1 Y. y" J
; R( n7 _- w% Y4 Q+ ~5 y( B1发现这样年纪的,无装备人员尽量劝阻其靠岸或离岸,要有警惕 ,平时多游的人员要及时对一些无装备也不会游的劝阻。
0 _ H0 b6 J4 p这几位学生下水点附近都有人,但是都以为打闹。$ }- {3 @, O: U
! V0 U* |* V9 [9 B
2谁也不想冒此风险近身。 救就有风险,不救不好。- |; o5 L7 p6 S3 [1 N# R9 z
3掌握一些救生常识是必要的。施救心里不慌张,有几分镇静。
8 P( X O9 D! `) c9 o% N: g; g: u
1 ?! [7 r( {+ g本人经救生员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执游泳救生员证件,中国救生协会会员,也是第一次正式临危救人,之前有1次实战鉴定,2次模拟训练,1次实际的拖带一名遇险者(只是这遇险的有救生圈但回不来,旁边很多人)。" n( T5 C& a- N6 v/ D
0 ]; h% p( E! r9 p7 h% P# K, Y
7 V; T5 b. ?2 W. B% z ^ 本次救生过程经过和几位职业救生人员的交流与其研判,他们也给我提出几点意见总结:
. c# m3 p: r" r. X8 l1 I1我本人进入危险区域施救前也要呼救。
! n2 v' J& }3 H- a. m# t2保护自己,溺水者已经喝水了,多喝几口没事。他不动,对你来说救他你安全。
. y8 @4 \- Z5 B, k7 O
5 `( l# R0 a- k. g# C" b# d/ [! m! Q6 J: ]! k2 ^
提供当时情况不为别的,只是通过案例让大家了解一下,仅只是谈实际救生时警惕性很重要,防患未然。也许有处理不合适的地方。
9 e; {2 c& T- D" i: k8 i如果匆忙进入危险施救区域可能自己也少了思考以及判定等。也请高手指正。# j% y% r2 j: D- `$ N% r; H, P6 }- [
水域面积不大:长约300米,
+ b% j; l1 ~# N5 P4 I! g- p 宽约100-120米狭长水道,左右各约50-60米靠岸即可。
( P2 }3 O! E, o! d9 o) z
0 z8 d) n: W( G4 L% r% ^% m- L2 q) e! s$ g+ i2 j
$ C& t( I6 ` Z' B0 T- b0 q: \1 C' m; S; R
武汉大嗓:" \' L c. I& j- L) Y F' i
# X& g1 S4 \1 [. t4 }
昨天刚参加救生培训完,太晚了,没仔细看,今天对照图例反复看了几遍,全过程描述很详细,最后总结非常好。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q7 r/ \5 A; \
在此分析一成功救助的关键点,只是个人意见:
9 S! Q* O0 x! |& t2 \9 S3 x 1、乙成功的踹开了丙。如果乙是舍已救人,盲目救助,势必造成自身的体力透支或者痉挛,你必须面对两个需要救助的人,所以,没有能力的人,即使面对的是同学、朋友,也不要舍己救人,这一点听起来很残忍,但在现实情况下,你只能是大声呼救,否则会添乱,造成更大的伤害和救援困难。
( p @, V6 M) E* }) n 2、提前预警。毕竟你是受过专业救生员训练的,关注容易出事的人群就是教学中的内容,这让你在心理上和行动上都有一种随时介入的准备,现场处置比较得当。7 `$ H+ B7 e d- t
3、良好的游泳技术和公开水域的训练加上培训,能够完成控制溺水者,拖带等一系列赴救行动。
' m! j% s& X: f* ]$ x 几点技术上的交流或者说是疑问: z6 Y: I% s1 O. }2 n, y
1、你从后面贴近丙时,怎么会用右手单手托其左腋?这样相当于是侧面对他,另一手解安全扣,这样,溺水者很容易反身抱住你。& x6 ]. L, d5 ^8 S
2、安全扣是指跟屁虫的腰带扣吗?如果带有跟屁虫,为什么不在3米处急停双手解扣将跟屁虫让对方抱住后反蛙进行拖带,这样安全又省力。% M$ a7 F# N! [+ d; m6 i
总结太精妙了。佩服!!这是实践后的最实际的经验,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借鉴。
# @+ g( ]9 ]2 @4 a* F5 P' U7 L 1我本人也要呼救2 y( H% C2 Z0 N
2以后要学会保护自己,溺水者已经吃水了,多喝几口没事。他不动,对你来说救他你安全。: l, ^. z% X7 I( _7 G! n% E0 v( [2 D
大白:有没有询问丙是什么原因出现溺水?呼吸原因?还是肋骨肌肉痉挛?为什么能游出去就游不回来呢?好多人(不游冬泳的人)每年的第一次下水,都有这样的情况出现。, [& U$ M) H9 i& ~9 h6 k/ w, [
1 } H y, w1 D! D' p5 i, r1 G6 U9 I
大白鳍豚 :+ _5 q4 }" o$ q; C- ~
# \+ {& j O) S1 r, e" k回大磉:
Y4 D& K+ d: }3 ~3 e
% c+ r% C1 m! q9 l7 R丙说过脚抽筋。
: ^& `& w- \. Q3 G我在此前游的20分钟里,踩水时,脚部水温还是低。再者其本身也不会游。
# @( L0 x2 S% \5 Q0 V, y7 Z" s% Z% e9 G0 Y7 j; A U" l2 f
当时他进入左圈时就是立着挥臂进入的,像是模仿人家的自由泳。估计脚都是胡乱使劲踩水的& r' f# T4 ]' k6 t l2 F4 Z) N
, M( E: z) Y/ V- v, |$ F2 X
1、你从后面贴近丙时,怎么会用右手单手托其左腋?这样相当于是侧面对他,另一手解安全扣,这样,溺水者很容易反身抱住你。
) I6 ~" e/ s$ {8 q9 B4 G
/ n1 [( B( W. @ j: y ------------- 左手解游泳安全带扣(一是主要防止被抓,二是可以把安全带给需要的人。右手劲大些,腾空左手也可以防止甲此时抓我时低挡) .再者丙转不过身来抓我,我是右半边贴其左半边,丙面前左边有甲面对面。
$ v( V# B8 s, R' l2 l! _, y
. p. Q* Z3 }" V. R' L# S
7 l* b* @* @9 Y5 m" a 2、安全扣是指跟屁虫的腰带扣吗?如果带有跟屁虫,为什么不在3米处急停双手解扣将跟屁虫让对方抱住后反蛙进行拖带,这样安全又省力。% l6 e+ w. |- B4 x( `9 \
, N/ |4 M. j! E! U% X* {5 b* H, J
---------------------是跟屁虫扣。3米急停了,喊话了,当时甲就喊快来救人啊,我看其托不住了,进入,托起丙,低头解扣准备给丙。当时丙还在挥臂乱打。我也想双臂拖带。但是看到离岸边不远,心想,这个姿势单臂拖曳拖到岸边了,就没变换姿势了。6 A( ]% u: U. v
1 z" z! ]( W* K8 ?$ Q/ {4 J7 Z8 R0 i" V% B
分析:# V' O5 w& a" j8 ^6 U+ V7 U
1.此案例描述非常细致,也很专业。0 L) c6 B8 F0 T$ R; T# m; s
2.建议不要解跟屁虫的按扣,让溺水者抱住跟屁虫,救助者直接游向岸边即可,这样可能更简单、更安全、更高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