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微山湖畔 于 2010-12-21 16:48 编辑
5 z9 G+ C: U7 P6 x7 G# P1 `: ~9 t8 a6 k6 q$ p8 i7 y- r' d8 z
冬泳体会
' _2 A) R& u- P2 m9 [; k
, W& M( P. v0 g4 Q, _一、心理上有一种恐惧感。参加冬泳的人,每天都要面对冰冷彻骨的水,特别是下水的一瞬那,37度体温的人体突然受到5至6度冰水的强剌激,那种滋味是绝对的不好受的。最关健是开始下水后的50米,手脚身体还能忍受,头冷的发疼最难忍受,游到一定的时候,二手、二脚的指头就冻得象断了一样的疼,甚至在穿衣服时,浑身还冻的索索发抖,这样的感觉每天都要经受的,那种心理的压抑是巨大的,漫长的。9 S+ y! q: i4 d2 c+ \
- g4 e$ n1 `0 o$ _% V- R t
在这种心理的压力下,有的人下水时咬着牙、憋着气,有的人冬泳象百米冲剌,愈快愈好,泳距愈短愈好,为的是赶快逃离冷的现场,还说只要下水就好。这种“水过地皮湿”的冬泳,起不到冷水的剌激作用。其实这样锻炼的人说穿了还是怕冷,对冷的恐惧。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就会对冬泳产生恐惧感,长此以往形成一种心理压抑的毛病。( M% b& O% A5 z& {
& c+ Q3 z6 R" T4 m' t 但是换一种角度,就大不一样。我们要抱着参加冬泳就是为了寻找人在天寒地冻中忍受冷的剌激,就象玩绷级跳,寻找人在高空垂落时人体会失重感觉那样,就象登山运动,寻找人在空气稀薄时经历缺氧的滋味,还有在荒山野岭中寻找人饥渴难忍时的生存能力一样。这种寻找既是对生命的一种挑战,也是对延长生命的一种探索。3 C7 I" \, H8 `, d; V$ e7 |3 O- y9 i
+ t: i4 z, V& G6 j6 d) H/ F 现代人对传统体育运动已不满足,向传统体育发起新的冲击,找剌激就是当代群体运动的一种新潮,这种以寻找剌激为特色的群体运动,不仅使锻炼者在体质上得到锻炼,而且在心理上得到前所未有的满足和最大程度的释放。有了这种观念,不仅不怕寒冷的恐惧,而且为追求剌激在冷水中放慢游速,泳姿象散步那样舒展潇洒,充分享受冷剌激带来的全身心的快乐。
/ M& L/ a8 ~8 U s; T. h) a$ U 8 o& E# D' B# W5 s* Y
二、易受寒。大家总以为参加冬泳的人不怕冷,不会感冒,这是一种误解。冬藏这是我国人民千百年来延年益寿的经验之谈,而冬泳正好反其道而行之,整个冬天,全身裸露在寒风冷水之中,稍有不慎,就会受寒感冒。许多年轻人,仗着身强力壮,象夏天一样,游的很多,游完了还浑然不觉泠。
9 ^: v2 x# y8 c% Q: v. \- F! g
; {2 L' k* m# O$ E/ X$ D8 a 其实寒气早已逼入体内,这种风寒的潜入人体是不知不觉的,而且一当冬泳受寒,是风寒全身,与一般感冒表面受寒相比要严重的多了。在冬泳队伍中,中老年人往往多于年轻人,这是因为中老年人比较小心谨慎,游的比较少,不易受寒,所以能长期坚持,持之以恒。 冬泳最重要的就是注意防止受寒。长跑后一身汗,马上跳下水,就不宜。
: p% G% c! I) x# w
+ T( F# m E' `0 _4 A7 i/ } 做了准备动作,如身体很热也不宜立即下水。最好是下水前,准备动作只是活动一下腰肢胳膊,光着身子在空气中降一降体温,然后慢慢下水最佳。 控制运动量是科学冬泳最关键的。理论上说,在水中当人体的毛孔还来不及张开时,结束游泳最好。具体如何操作全凭个人体会。
. G' b3 [% [9 k ( x) r8 G7 x$ K2 k) g4 V# w3 Y# G
感觉上,下水时全身很冷,游了一段后,身体会有些相对发热的感觉,这时候上岸最好。但是,这二个阶段的时间长短每个人的感受是不同的,身体相对发热时,往往在不知不觉中,或者还游性正浓,身体越好的人越不能自拔,要自觉上岸往往做不到。
( U% | F8 L: E, C) V) ?
' o. k! M! [7 C7 c) @! p ` 经验可供大家参考:水温20度以上游1000米,20度——16度游800米,15度——11度游600米至500米,10度——8度游400至300米,7度——4度游200米至100米。冬季随着温度降底,运动量不能减的太快,这几年我在5度以下始终保持200米的起步价。每一个时段都要稳定一段时间,特别是200米起步价,只要身体可行,应尽量坚持。春天来临,温度开始上升,又不要心急,游泳的距离不要太快增加,这也是符合春捂秋冻的常理。2 [% q% P# L, n3 s3 t; x8 m/ J8 u I
- }) ^, y$ M0 x 我有一套行止有效的运动可供参考,冬泳前三组,一组是向前弯腰10次,踢腿20次,附卧撑10次;一组是行进中三种姿势扩胸,每种姿势约30次;一组是钢架上弯腰10次,下架后活动头颈中间左右各10次;左右摇胯10次耸肩10次。冬泳后,不要以为参加冬泳的人不怕冷,其实特别要注意穿的暖和些,还要结合冬泳开展多种运动,长跑、散步、打拳、跳舞等,让人体发发汗,尽快恢复正常体温。
& x7 t& H4 U( h, K% G' T , K5 _9 O' W5 C
三、易中风。冬泳队伍中高血压患者还是不少的,我本人也是的。为什么有那么多的高血压患者来参加冬泳?主要是冬泳活动中流传一种叫“心血管体操”的说法。就是说人体血管在受到冷水剌激后,血管会突然收缩,从而增强血液流动的速度,加速血液循环,使全身血流更加通畅。同时,血管经常收缩,好比在做体操,一收一放使血管更富有弹性。
8 w. z7 }3 m, W _: U- A9 Y , V, @7 P9 l2 j- y' v; E' G4 S4 e
想想,这样的人体那还会有高血压,有了高血压也会痊愈。还有一个更让冬泳爱好者津津乐乐道的美谈,全国冬泳协会的名誉主席霍应东,即使在夏天,他也要把泳池的水温降到8度,每天早上他纵身跳入冷水畅游,接着又进行桑那浴,在酷热的桑那浴水汽中充分放松神经放松血管,每天要进行几个循环,浑身血管在一收一放中得到了锻炼。这到真有点象“血管体操”,不过,毕竟这是个传说。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理想化。
' A3 A6 v# U* v& U- b* { : W/ U' Q: Z- `- F
近十多年来,已发生二位不同程度中风一位甚至死亡的事例,值得冬泳爱好者警惕!剖析一下这些事例,我们会发现,这些人都患有高血压,都是想在冬泳锻炼中降压,可是血压不但没降,反而升了,并出现中风症状。二位中风都是冬泳后,因为在洗澡时后脑受冷水剌激的时间过长造成的.5 r7 y0 C( ~- D2 @
% x5 e5 f7 w; z) Z6 Y4 ^3 m
那位死在水中的人,是一位老冬泳爱好者,因忙于生意,有一段时间没有参加锻炼了,但他执意要参加横渡富阳江活动,江水的冷剌激使他血压聚升,加速了心脑血管病发作,结束了一条宝贵的生命。( Q1 ?! `. P: n X
4 y! P: j& K# E3 ^3 P9 p
按常理血管受到冷剌激,血压肯定会上升,这对于一个高血压患者来说,只会加剧病情的发作。至于有些人想通过冬泳锻炼企望不吃药就能治好高血压,那更是危险。本人参加冬泳多年,血压也有升无减。当然也不是绝对说高血压患者肯定不能参加冬泳锻炼,! ?: }' G- F H1 y5 j
5 a. S, L; T/ M8 c$ @5 R, n 我的体会是不严重的高血压患者可以参加的,但锻炼前一定要服药,特别不能让后脑受冷水剌激时间太长,洗泠水澡时特别要注意。要随时检测自已的血压,严重的高血压患者绝对不能参加冬泳。从安全起见,我以为高血压患者每年不一定要全过程的参加冬泳,要在冬天最冷的时间避高峰,转入室内游泳或参加其它运动。
1 D' a7 e- t5 n( H
, J! x) u2 N1 I' {! C, E, K1 u8 G: [ 四、不减肥。有不少人是为了减肥来参加冬泳的。有一种说法很流行,水中游1000米,就相当于在岸上跑3000米,这种算法估且不去说有多大的科学性,这说明泳游消耗能量比较大这是事实。尤其是冬泳,消耗的能量就更大了。但很多人不知道,其实冬泳游的时间不可能很长,除了个例以外,一般都在100米至40米,人在水中一般尽为1至2分钟,所以消耗并不大,不比打太极拳、慢跑、跳舞等运动消耗能量大,但冬泳者往往有一种错觉,以为冬泳能量消耗大,所以比较重视多吃、多补。5 b4 ]* i0 B) P
9 q8 k" P3 t' t3 F- u- A 再说冬泳的效果就是胃口特好,睡眠特好。就象南极的企鹅、北极的熊,为了抵抗寒冷,都长的膘肥膀园。冬泳也是一个道理,胖子总比瘦子耐寒。所以想通过冬泳减肥是不现实的,想反控制不好反而要增重。要达到减肥就一定要增加运动量,当然靠增加冬泳的量是不可能的,而增加一些其它运动项目就可以达到这个目的。如长跑、散步、打拳、跳绳等。+ N2 U# L& V, a: x
- Z9 n2 f- `1 _0 L. K' | 目前,参加冬泳的人一般都配合长跑锻炼,在15分钟内是恢复体力,15分钟以后便是燃烧脂肪,开始有减肥效果。我一直坚持跑2000米,身体有一点出汗,其实有时间的话跑3000米至5000米才比较有效。随着水温的提高,冬泳的量的逐渐增加,跑步距离相应缩短。但整个冬泳都要贯穿始终。# b8 t0 y/ Y( S8 _3 f4 H1 `
; }- a4 M1 q; z; D+ O J
五、不安全。冬泳和夏泳不一样,没有救生措施。参加的人相对少的多,所以往往是整个泳池只有几个人,如果发生抽筋、中风、体力不支,就会呼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所以对抽筋、呛水、碰伤等要有自救能力,还要学会控制自已,对自已的身体每天都要做到自智之明,头晕血压高时,心动过缓时,手脚发麻时,不要游的时间太长,特别不能让寒气逼入体内,导致感冒、中风等发生。
9 t/ n- H0 k" }' I / A% s' B* e" Z0 h+ t) v
六、不卫生。水质差,不要以为冬天天冷,细茵少,卫生不要紧。一冬就是一池水,而这池水还是夏天用剩的,曾经测定过,大肠感菌超标。初春气候变化大,水会发绿变质。环境脏,设施破损不堪, 疏于管理,这都是冬泳池的通病。所以冬泳要尽量稳扎稳游,不要太激烈,避免吃水。要象夏泳一样,每天滴眼药水,预防眼疾。 $ \% B! |! I: D
5 t+ u; v- O% m
七、睡眠不足。参加冬泳的人多数都是在早晨开始的,最早在5:30,6:30至7:00人气最旺。因为开展冬泳的场所少,有许多人从很远的地方赶来,最还有不少同志还要上班,所以他们每天起得很早,早上4点钟就起床,这样天天坚持,睡眠就会严重不足。其实这样早参加冬泳不一定好,有条件完全可以晚一个小时,或者冬泳结束后,再补睡一会儿。
9 Y, N$ u% z* x }! v6 z7 {9 s( ^' b, Z8 C
八、要上瘾。那一天不游,浑身不舒服,又头晕又鼻塞,这就是上瘾了。每一项运动都会上瘾,这反映运动过了量,甚至是走火入魔。现在的状况是,有不少冬泳爱好者,刮风下雨、结冰下雪,小病小疼,几乎是雷打不动。是不是天天都要游,一周之内游几次最好,这要因人而定的。几天或者一段时间不游,就会冷的下不了水,这也是事实,但不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是可以的。为避免单独一项容易上瘾,还可以结合其它运动一起进行,多几项运动,多几种爱好,全面发展,有利于身体的健康。 % K6 h2 g7 i- L4 ~/ ^
7 W2 T& [" K- x1 e* m* H' A2 H# v4 \ 九、虚用心增强。冬泳者很让人敬佩,所以名气比较大,特别是最寒冷的天,每天看到你的人都会不约尔同地问你,你今天游了没有?这时,如果去游了,你就会自豪地说,当然去了。9 \. |& d# ?2 t$ q" I+ P! L8 ^
$ S7 z% I2 J0 E1 a
如果没去游,你就会吞吞吐吐的找个理由回答。正因为有这种虚用性,既使身体不适也不顾一切坚持去游。还有一种意志锻炼说,坚持冬泳这是对意志的锻炼,这是对的。但不能把意志锻炼说绝对化,还是要靠健壮的身体,这是最基础的。如果不根据自已身体的实际情况,只靠意志坚强去撑,那是有害的,这也是一种虚荣心的表现。
+ T. M: ^. f* s5 K) T 5 F: p6 L: c" [6 q! z7 {
十、所谓的冬泳比赛害人不浅。目前的冬泳比赛是沿用平时的游泳比赛,只比速度。这是不符合冬泳运动的客观规律的,是不科学的。在每年一度的全国和地方的冬泳比赛上,许多地方为了取得成绩,普遍请一些从不参加冬泳的游泳教练员、退役的运动员、不参加冬泳的业余的游泳好手,参加比赛,有的地方为了夺名次,干脆就把游泳运动员高价请来,使冬泳比赛罩上了五彩缤纷的光环,从而使广大冬泳爱好者只能望而却步,即使少量冬泳者参加的也是一种点缀,这完全是一种虚假的冬泳比赛。
- {8 G# e0 x- h4 r$ T, y0 U
) u6 R: M% T0 p6 r; [- s 这种比赛还害人不浅,参加冬泳中的中老年人多,患慢性病的人多,一唯的追求速度,运动过度激烈,不易延年益寿,严重的还易造成生命危害,这不是锻炼身体,而是危害身体。其实用比速度去衡量冬游的好坏是不科学的,冬泳主要是比耐寒度,比速度是其次,具体的比法可以分三步。# c; J5 s P, r8 f7 s! G5 z
7 O8 y, } R1 g' A: k
第一是“起步价”,即最泠时你能游多少米,第二是整个冬天出勤率多少,或者是我们每年开展的百日冬泳活动中出勤率多少,第三才是速度。这样才能全面地、真实地比出每个人参加冬泳的水平。这种比法也有利于推动冬泳活动的正常开展,也有利于冬泳者的身体健康。 归根结蒂一句话,“冬泳要讲科学,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要谨慎、理智、实事求是地进行。” % l5 Q6 i4 {* D# b) B% d* _1 v
, H) K; }2 K/ {$ I- ^! b: u& U' M* ~( i
[ 本帖最后由 微山湖畔 于 2010-1-19 07:28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