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77|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初学冬泳者必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0-29 17: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冬泳相关知识介绍--初学冬泳者必看  鉴于今年有不少准备体验冬泳的泳友们,在热烈欢迎大家加入冬泳者队伍的同时,也在此转载一些关于冬泳方面的精彩文章和帖子,让我们科学冬泳、健康冬泳、快乐冬泳!!也欢迎大家及时上传自己的心得和感受!  
     冬泳与鳕鱼及人类健康之关系—转贴

爱读爱看首页>报纸电子版首页> 中国体育报 > 2009-03-03 > 深度报道 > 正文

深入了解冬泳是因曾采访过“中国冰人”王刚义,王刚义先后成功地挑战了智利大冰湖、南极法尔兹海峡、日本北海道和大西洋等低温水域,从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人挑战“生命奥运”极限之勇敢者游戏的影子,记得某电视台曾经播出过一个专题片《鳕鱼与人类进化》,讲的是南极鳕鱼在零下2摄氏度假死,在2摄氏度又复活的奇特现象。人类真的应该为鳕鱼顽强的生命力所叹服。

世界上有一条对健康的普遍认知:健康即人体最大限度地适应外界环境。依此衡量,人类冬泳的行为事实上体现了人类适应环境的能力和人类进化的尺度,已经有研究结果表明,在水中健身比在陆地上健身效果更好,而冬泳一向被认为是冬季最好的健身项目。坚持科学冬泳不但能增强人体的抗寒能力,而且有利于人体的微循环,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冬泳过的人都知道,除了强身健体之外,冬泳的另外一大好处就是调节精神,纵身跃入冰冷刺骨的水中,躯体和神经会处于高度紧张亢奋之中,经过高强度刺激之后,人会奇妙地松弛下来,而疲惫和烦恼常常就会烟消云散,甚至怡然自得陶醉于水中,身体上、心理上就会出现一种美好的状态甚或人的精神就会完全安宁下来,暂时远离社会后与大自然达到完全的空前的和谐状态,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真正的健康状态。冬泳能使人体生命各大系统各因素和谐均衡、协调统一,在体魄、心智和精神层面成为尽可能完美的人,当然它还是预防疾病甚至治愈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此不必赘述。

有一句话叫“春游花,夏游风,秋游月,冬游雪”。还有比冬泳更能体现冬游雪的意境的吗?但需要澄清的一个错误观念是,很多人把冬泳理解为冬天里才进行的游泳,其实这是很片面的,也是对冬泳最大的误解。冬泳并非是冬季里才进行的游泳活动,而是一年四季都必须坚持的运动,如果一个人仅仅在冬季才开始游泳的话,他肯定熬不过寒冷的天气和水温。一个冬泳的人,他肯定是一个很少感冒甚至与感冒绝缘的人,当凛冽的寒风令人们用帽子、皮衣、围巾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时候,冬泳者如临三月春风温柔荡漾。其实现代人依自己摄入的营养,御寒本没有什么问题,但许多人似乎永远不明白,与世代生于斯长于斯的大自然隔离的最大后果是:健康状况日趋恶化。这已经成为对现代文明人最大的威胁。你想健康吗?你想使人生的冬季不再寒冷吗?冬泳吧!一年四季。潘恩

相关链接:冬泳应注意的问题

冬泳虽然能辅助治疗疾病但也要讲究科学性。并非人人都适合冬泳,严重的心脏病、高血压、皮肤病患者就不宜。普通人冬泳一定要循序渐进,长期坚持,合理膳食,每次下水时间不可过长,应根据水温、气温、天气以及个人胖瘦、情绪等综合情况(一般游泳者下水时间<分钟>=水温×1.0+1),自己把握好度。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没游过冬泳的人一定要从夏天开始,秋天坚持,这样才能适应水温逐渐变化。否则,非但无益,反而对身体还有损害。
2#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9 17:36 | 只看该作者
转载:坚持冬泳能激发人的免疫功能1966年起,德国就有学者报告,冬泳可加强内分泌调节功能。中国也有大量关于冬泳的科研成果。我们提倡从夏、秋开始游泳,逐步过渡到在寒冷的冬季游泳,因为心理的承受和身体的适应要有一个过程。

惯于冬泳者对寒冷已具有适应能力,单核细胞的受体已产生了惰性,应激反应中肾上腺分泌的大量皮质酮不仅不会受到抑制,反而会促进单核细胞释放更多的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可激发机体的免疫功能,这是冬泳健身的重要机理之一。经常的冷水刺激可以激发人的大脑、身体器官和神经、内分泌、呼吸等系统,使全身受到极大的振奋和调整,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焕发生机,提高免疫功能、抵抗力和自我修复能力,预防和治疗慢性病。

正常人都可以冬泳

最新的研究表明,冬泳时的冷刺激,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不存在副作用,孕妇参加冬泳也未见对胎儿有任何不良影响。一般认为,除患有严重的器质性疾病、各种传染病、精神障碍、体质虚弱、妇女经期等特殊情况外,正常人基本上均可参加冬泳。但实际上,冬泳者以中老年男性多见。有人认为“60畅游,70慎游,80停游”,这种说法是相对的。体质较好而兴趣不减者,80多岁了还继续冬泳的,大有人在。


中午冬泳最好,1℃的水中游1分钟

一天之中,以中午冬泳最好。中午日照充足,气流稳定。尽管每个人的年龄、体质和技能等差别很大,但与一般注重速度和距离的游泳不同,冬泳更注重的是在水中游泳的时间。冬泳的目的是健身和娱乐,而不是挑战极限。每个冬泳者都有个人的“度”,比如游多长时间,甚至在水中“刨”多少下,都相当严格。究竟在冰水中游多长时间效果最好,根据大多数人的经验,在1℃的水中游1分钟,2℃的水中游2分钟,3℃游3分钟,这个量是比较适宜的。水温在10℃以上时,已是阳春三月、桃花盛开的时节,就比较随意了。

最艰苦的时间,为结冰前一二十天

冬泳之前,必须进行准备活动和出水后的整理运动,包括肢体运动等。刚入水时,受到低水温的刺激,可使全身肌肉收缩,耗氧量突然增加。如果游得过急过快,容易发生胸闷不适。但若游得过慢,又使肌肉产热量减少,不利于及时补充热量。所以,冬泳者对于游泳的速度和强度要慢慢体会,逐步掌握。

与其他健身运动一样,冬泳贵在坚持。突发的或“一步到位”的冬泳方法是不可取的,也就是说,如果突然掉到冰水里,人的免疫力降低,可能感冒、肺炎等等,因为人体在强烈的应激过程中会分泌大量的皮质酮,抑制细胞因子的合成和释放,从而减少免疫功能的促发因素,降低免疫力。此外,还可能造成身体的其他损害。冬泳最艰苦的时间段,要算结冰前的一二十天。这是最考验人的时间段。过了这个时间段,何惧“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9 17:36 | 只看该作者
走出冬泳的认识误区  冬泳是一种绝佳的锻炼身体的好方法,但许多人对冬泳的认识存在误区。一些人希望通过冬泳的方法治疗疾病,必须慎重行事。

  冬泳能够促使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加快,有利于体内废物和毒素排出体外;增强机体免疫力及心、肺功能、提高神经内分泌的调节作用;活跃微循环;缓解紧张的情绪,使人情绪高昂;减轻风湿病患者的疼痛,增强其承受病痛的能力;不易患感冒;对功能性心血管病、慢性支气管炎、胃肠病、哮喘等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此外,坚持冬泳能培养勇敢、坚强的精神,陶冶积极向上的情操,增进工作和社会交往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许多人对冬泳的认识存在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误区一:冬泳包治百病
  
  冬泳从本质上讲是一项体育运动,一些人希望通过冬泳的方法治疗疾病,必须慎重行事。冬泳可以强身健体、提高人体免疫能力,能促进一些功能性疾病逐渐缓解、转好。虽然经常可以看到某人因为坚持冬泳治好了疾病的报道,但是,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很有限,个别的例子和经验并不具有普遍性。
  
  误区二:人人皆宜
  
  冬泳并非人人皆宜,若有严重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肾病、肝病、精神障碍及糖尿病、过敏性体质、先天性心脏病、癫痫病,以及有外伤或有炎症的人和酗酒者都不宜参加冬泳,否则有可能导致疾病突发或伤害身体。儿童由于正处于身体发育期,参加冬泳更要注意适量,必须有成年人监护。另外,即便是体质好的人要进行冬泳,也应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最好从秋季开始,使身体逐步适应。
  
  误区三:游的时间越长越好
  
  冬泳的时间应根据气温、水温和人的体质而异。若在水里游的时间过长,一方面上岸后常会出现全身麻木、冷颤不止的现象,这极容易损伤某些器官;另一方面刺激过度,容易引起皮质系统衰竭而损害健康。
  
  误区四:冬泳后洗热水澡
  
  冬泳后应注意保暖,并立即运动以恢复体温。上岸后,应用干毛巾擦干身体,直到身体发红为止。然后,迅速穿好衣服,慢跑或原地跳动,直到体温基本恢复。冬泳后切忌马上进入高温房间、烤火或者洗热水澡。


  误区五:饭后锻炼效果佳  
  有些冬泳者认为,吃饱了去冬泳比较有劲,也会有更多热量,其实这种做法并不科学。消化器官对温度的反应很敏感,热刺激可以引起消化器官兴奋,冷刺激则起到抑制作用,吃饱后立即冬泳影响消化吸收,容易引起急性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而饭前冬泳,脂肪细胞内尚无新的脂肪酸进入,通过运动比较容易将其“动员”出来转化为热量消耗掉,效果最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9 17:37 | 只看该作者
探索“五期”规律 提高冬泳效益
冬泳是一项超常规性运动。它要求冬泳者有超常的勇气、毅力、胆识和严格的科学精神。它用超常手段,破冰引浴,在风雪中游泳。它用低温刺激与体能急速付出形式,激发人体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全身各系统的潜能,并且给人以崇高精神的感召与启迪,使人的品格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得到净化与升华。

收益越大,风险越大。如果违背冬泳内在规律,就会伤元气,招来诸多疾病。人们在长期冬泳实践中,已经总结出许多“禁律”,条条都不能违背。纵观这些“禁律”,据我20年冬泳体会,要想取得好的冬泳效益,只有实实在在探索到自身实际的“五期”规律的真谛,并严格按其实施才能做到。

所谓“五期”规律是指冬泳全过程中人体体温变化及其身心反映的五个阶段,即平滑降温期、寒冷期、温暖期、寒颤期、恶寒期。这五期中,前三期是收益期,后两期是受损期,尤其是恶寒期对人的伤害最大。

平滑降温期:当冬泳者在冷空气中脱去衣服后,人体就开始了热损失—— 体表降温。由于空气的热导系数是水的二十八分之一,因而这种降温是渐进的、平滑的。它使脸部、手足部、胸腹部、背部及四肢的皮肤温度逐步降低并且均匀起来,皮肤由温热过渡到冷凉,缩小了与冷水的温差。同时神经系统开始兴奋,作全身性“临战动员”,在准备活动中,克服内脏机能的惰性,使心、肺等内脏器官积极行动起来,以适应立即到来的陡增负荷。这种冬泳前的冷空气浴为入水引泳做好了准备。

寒冷期:入水后,人体散热骤然增加,皮肤紧缩,周身寒冷。这时,神经系统迅速传递冷信息,命令全身血管收缩,以减少散热。大量血液流人内脏。其次,命令呼吸系统加快速度与深度,向全身输送大量氧气,为新生热能送人“原材料”。同时,命令四肢肌肉加快运作,加强产热,人不由自主地在水中奋力游进。

温暖期:经过一段运动后,血管开始放松,大量血液带着热能又重新流人体表。运动肌产生的新热能也开始补充,人体转入温暖期,周身舒适,神情恬然。这是冬泳者的黄金时刻。这时,如果“乐而忘返”,在水中尽情“潇洒”,就会“泰极否来”,很快进入寒颤期。

寒颤期:温暖期用大量散热作代价,保护人体在冷水中的“相对平衡”。人是恒温动物,其热量是有限的。当热量消耗到不能维持内脏各系统正常运作时,神经系统虽然再次命令血管收缩,但此时血管收缩疲劳无力,血液重新回流内脏受阻。神经系统不得不动员全身肌肉加快运作,以加强产热(肌肉是产热器官),于是全身颤抖,血液淤滞在体表,皮肤产生紫块,牙齿打颤,手脚发木,不听使唤,人体生理平衡遭到破坏。

恶寒期:如果寒颤期仍得不到即时保护,继续失热就会进人恶寒期。由于内脏得不到足够的血液而运作受阻,产热锐减,人体出现“能源危机”。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受到的刺激过强、时间过长而发生超限抑制:呼吸困难,心慌气短,头昏脑胀,手脚由麻木转而失去知觉,局部肌肉僵硬,嘴唇由紫变乌,胸腹透凉,浑身无力,恶寒不止如果不采取紧急措施,就可能进一步因缺氧而昏迷,危及生命安全。

冬泳借自然力用极限运动形式,以失热为代价,取得超常效益。人体内产生一系列生化变化,如有利健康的抗体的产生、血管弹性提高、神经兴奋抑制转换敏捷、调节功能增强等等,都产生在前三期。

由于人的体型(胖瘦)、体质(强弱)、泳式(长短)、年龄(大小)等不同,入水前的精神、意念等的差异,即使在相同的水、气温度下,其五期反映的迟早、长短、强弱都是不同的。切不可以游距为目标,盲目攀比。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细心体查各自前三期(平滑降温期、寒冷期、温暖期)反映的特殊规律。诸如:用多长时间、用什么方式度过平滑降温期;临入水时,如何调神、调意、调息,从而以最佳的精神状态从容人水;寒冷期有多长,做到心中有数,沉着应战;何时进人温暖期,温暖期有多长,如何计算好游距,如何预留一部分温暖期,以备上岸后的冷水淋浴净身、擦身、穿衣之用。这样,当温暖期即将结束时,正好穿好衣服,完成了冬泳。这时,就会感到全身温暖如春,不仅不会出现寒颤期,而且其乐融融。其情清清,其气爽爽,其意昂昂,青春活力充盈全身,取得冬泳最佳效益。(彭友进/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9 17:37 | 只看该作者


转载:冬泳遇险有人救你吗--“五圈”写于安阳冰天雪地,天寒地冻,冬泳爱好者个个不具严寒,勇敢的跃入到剌骨的冷水中,享受到大自然的恩赐,可你想到过吗?当你遇到危险或者游不动时,有人会下水救你吗?实践证明没有人救你,没有,没有,肯定没有。

冬天在冰冷的水里多待每一分钟,都会对身体的热量巨大的透支。当你冬游时体力不足,离岸又远,向他人求助时,会有人脱棉衣下水救你吗?人的生命对每一个来说只有一次,寒冷的天气,水温冰凉,下水救人自己的生命都难保住,救人谈何容易。实践证明好多英雄为了救他人落水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这样的英雄太少太少。有的英雄下水救人没有救出他人,自己反而牺牲,这样的教训也太多了。

我记的2001年寒冷的冬天,有一天下午,我按照正常路线下水冬泳,安阳洹河湾河水最大的宽度120多米长,我由北向南岸游去,当游到第二个来回中间时,我感觉到身体不适,全身没有力气,实在游不动了,但离岸有60多米远,一不小心喝了几口河水,呛的我够狠,我一下子失去游回去的信心,大口串着气,喊不出话来,我向岸上招手求救,求救……岸上有十几个人也许看见了,也许压根就没有人注意看,我挣扎着,挣扎着……在绝望中等待着来人救我,我也在绝望中等待着最后的时刻的到来。我突然翻身仰面躺在水上,全身感到一点力气也没有了,手在本能的一点一点的游着,这时我才真正感觉到死亡在对我一步一步逼近,我悔呀,悔不该离岸游的太远了,更不该大意自信会有人来救自己,伤心泪水同河水混在一起,我恨自己呀,恨自己一点安全措施也没有,在危难关头一点办法也没有,我看着蓝蓝的天空,望着朵朵白云,天还是那个么美丽,我的心在等待着命运的按排。

也许我的命不该早赴黄泉,我在冰冷的水里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的手突然接触到岸边。我的心一下子高兴起来。我自己得救了,我立即上了岸,这时我才真正懂得人的生命是宝贵的,要珍惜生命,要爱护生命,危难中只有自己救自己。在后来的冬泳生活中,我一直坚持离岸边有二,三米远的地方顺着岸边来回游上几圈,很安全,再也不到离岸边远的深水区游了,时间一长,他人给我起了个外号叫“五圈”,外号虽然难听,但心里很安全踏实,如果你到河南安阳来。在安阳洹河湾提起我的真名子,不一定都知道,但提起“五圈”外号大部分都会认识我的。“五圈”写于安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9 17:38 | 只看该作者
转载:冬泳活动后不宜做的两件事
  冬泳后同朋友在湖边一起聊天,当有新加入冬泳的朋友问起冬泳后的活动恢复体温时,老队员七嘴八舌:有一年冬天,上岸后起风了,感觉特别寒冷,几个人一起跑到离湖不远的浴池泡热水澡取暖,结果一进浴池,由于冷热交替,感觉冷气直冲头顶,脑袋晕晕沉沉的,泡了好久身体才泡透舒展开来,第二天一冬泳,坏了,感觉身体咋也下不去水了,进水后感觉比平时寒冷多了,几天没有过来. 另一泳友说:有一次我也是感觉身体冷,回家盖了几层被子,结果暖了几小时都没有暖过来,还是下床活动才感觉好点,结果还是感冒了,其他泳友说:你把冰棍盖几层被子,看能捂热捂化不?一样的道理,不活动还是不行.
    冬泳后不要做的两件事:


    第一,不要立刻洗热水浴!
    第二,不要用棉被裹盖取暖,一定要运动恢复体温!
转载:游泳,一个八旬老人的健身之道  今年2月10日,80岁的军队离休干部陈加道,冒着严寒,身着短裤,跳人冰湖,勇救落水儿童的英雄事迹,想必各位读者早已眼见耳闻,并有深刻印象。在这里,我们就给您介绍一下陈加道老人坚持冬泳二十年如一日的故事。

艺高人胆大
  北京玉渊潭公园。两个儿童落水的地方有3米多深,离小桥很近,整个湖的水都从这里冰的下面流走,所以,看似平静的冰面,下面水流却很急。如果没有超人胆识和过硬的游泳技术,不光救不了人,自己也很危险。

  
那天下午2点40分,两个儿童落水时,陈老刚游完泳,正在岸上擦身穿衣。常冬冰的人都知道,冬泳对人的体力消耗很大,如果两次下水,水会比开始冷上几倍,而且有被冻僵的危险。但在这危急时刻,陈加道完全忘记了这些,不顾年事已高、身体疲乏,迅速扔掉披在身上的衣服,沿着冰面快步向儿童落水处跑去。他先用一根竹竿将一个12岁男孩拖上冰面,正在这时,脚下的冰层突然塌裂了,他和男童一起掉进了冰冷的湖水中。老人置身于冰冷的水中,深知其中的危险性,但他唯一的念头就是救出孩子,他双脚踩水,奋力用双手托起男童,将其送上水面。然后,又与同时参加营救的武警部队退休干部孙瑞林等人配合,救起了另一个四岁半的男孩。

  
由于长期进行锻炼,他非常熟习冬泳的规律,救人也很讲策略。他将小孩推上冰面后,几个热心的游人要拉他上来,他连忙摆手不让拉。他深知,此时的冰碴子和碎玻璃没什么两样,轻轻一碰就是一条口子。如果让人往上拉,准得开膛破肚。所以在与小孩一起落人水中时,身上几处被冰碴划破,只受了一些皮外伤。整个过程中陈老非常镇静,上岸后,还抬手看了看防水手表,此时指针正指向下午2点45分。

  
“血管体操”
  陈老生于1920年,是1940年参加革命的老八路,经历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考验,后又参加抗美援朝作战,在铁道兵部队工作多年,还先后转战大半个中国。在国防施工中,腰腿被严重砸伤,被评定为三等甲级残废军人。长期劳累,使他患上支气管炎、肩周炎、骨质增生等病,平时穿汗衫都很吃力。

  1980年,陈老离休时体重是70公斤,“将军肚”也挺起来了。当年,他喜欢上了游泳这一健身项目,而且一下就游了20多年。而今,他的体重仍是70公斤,“将军肚”消失了,肌肉也结实多了,过去的那些病也不知不觉地消失了。20多年来,陈老只是在调到干休所时因老年性的前列腺炎做手术,住了几天医院,干休所医务室的病历本上一直都是空白。偶尔感觉喉咙不舒服,吃两片消炎片就好了。他坚持天天游泳,有时坐公共汽车,有时骑自行车,几年来他先后骑坏了3辆自行车。20年间,他无论春夏秋冬,每日风雨无阻,练就了坚强的意志和一副好身板,虽已年过80,仍腰板挺直,步履坚实,满面红光,声音宏亮。去年被北京军区评为“世纪健康老人”。

  陈老对冬泳的好处有独到见解:冬泳不像很多人想象的只有身体健壮者才能冬泳,恰恰是很多体弱多病的人,通过冬泳,身体变好了。对老年人健身更有好处。下水以后,凉水刺激毛细管血管收缩,血液流向内脏或深部组织,过几分钟后或上岸穿上衣服,体温上升,血管又扩张,全身血液重新分配,皮肤颜色由苍白转为绯红。这样血管进行反复伸缩运动,就像做血管运动体操,促进了血循环,提高机体新陈代谢过程,使心脑兴奋点增加,改善心肌供血,从而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有效地预防感冒和防治老年性心脏早搏。同时,冬泳可以减少脂肪在皮下堆积,避免胆固醇在血管里沉积,保持血管弹性,有助于防止动脉硬化等疾病。冬泳不是一种药材,但它能起到药材的作用,是一种有效的疗法。

  老人在谈到冬泳的体会时兴奋地说:适应于老同志的冷水锻炼方法有很多,要根据自己的体质不同情况,采取冷水洗脸、冷水擦身和冷水冲淋等多种方法。初参加锻炼的老同志,应从夏天开始,循序渐进,使身体有个适应过程。在刚入秋时,水温开始下降,要克服怕冷心理,咬牙坚持,一旦挺过秋季,往后的寒冷日子就好“熬”了。冬泳是对人的意志力的考验,关键要有毅力。

  陈老对冬泳越来越“上瘾”,每天不游泳就感觉不舒服。每次冬泳上岸后.浑身通红,就像蒸了桑拿浴,觉得很轻松,很舒服。经组织批准,他报名参加了北京市冬泳俱乐部,每年“三九”的第一个星期天,都在十三陵水库、玉渊潭公园等地组织冬泳表演赛。表演赛按不同距离分为不同段,7段是50米,8段是100米.9段是200米。每次陈老都能顺利游完整个比赛。“三九”天,现场气温比较低,有时还刮着寒风,陈老只穿短裤,一副盛夏打扮,并且是轻松悠闲、谈笑自若,与身裹皮裘、头戴棉帽尚嫌寒冷的现场观众形成很大反差。80多岁的老人更是寥寥无几,陈老不仅引来观众、运动员的钦佩目光,也使各路记者手持摄像机忙个不停。
……(略)
(选自《游泳》2000年 6期 李景富 郭晓军/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9 17:39 | 只看该作者
冬泳八忌冬天经常游泳,有强身健体、抗衰老的作用。冬泳与夏季游泳大不相同,它是在一种强烈的冷水刺激下进行的身体锻炼,能否取得最佳运动效果,不是看游泳距离的长短和游泳速度的快慢,而是取决于在冷水中游泳和浸泡时间的长短,以及身体所能承受冷刺激的强弱能力。

冬炼“三九”,天气越冷,对冬泳爱好者身体的冷刺激越强烈,越能锻炼冬泳者身体各系统机能的调节能力,增强体质的效果也就越明显。

1.冬泳时间忌过长
“三九”天进行冬泳浸泡的时间要适中,因为水比空气的导热性要大25倍以上,在冷水中游1~5分钟,体内热量不会马上散尽,人体也不至于冻僵,反而会促进身体各系统机能的提高和互相调节,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如在冬泳时间超过5分钟,体内的热量就会大量散失,体温大幅度下降,身体各系统机能的调节往往会失灵,体内失去平衡,进而出现不良反应,或带来一些不良后果。一个人如果裸体在5℃的水中浸泡2O~3O分钟就会冻僵,在15℃的水中浸泡超过6个小时也会死亡。

2.忌不顾个人身体状况冬泳
冬泳必须根据个人身体状况量力而行,以游后舒适、轻松为宜。冬泳开始时,早、晚可用冷水刷牙、洗脸、洗头、洗脚、擦身,以促进各部位的血液循环,特别是提高鼻腔黏膜对寒冷刺激的抵抗力,防止感冒。冬泳毕竟是一项反季节的锻炼项目,故冬泳前要认真体检,有严重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不宜冬泳。

3.忌入水前心理紧张
在5℃的水里冬泳,呼吸感到困难时不要怕,要猛游几下,呼吸就会恢复自如。因温差的关系,出水后寒冷颤抖或手脚僵痛,均属正常现象,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就会逐渐克服。

4.忌入水前和出水后喝酒
入水前喝酒易使神经受刺激或身体发热加快,出现水中昏迷窒息,出水后喝酒则会刺激心脏,或使血液循环过速而发生意外。此外,出水后不要骤然走进高温屋中或用火烤,以防骤冷骤热,产生关节炎或其他疾病。出水后要马上穿好衣服,做些适当的活动,使身体尽快恢复正常。

5.忌入水前准备活动不充分
入水前要进行跑跳、体操等陆地活动。游时应脚先入水,然后立于水中洗头、洗脚,并撩水浇身,最后再全身下水。冬泳前要有足够热身活动。

6.忌猛跳入水
冬泳时不要一下子就跳下水,更不要潜泳,以防被冰凌扎伤。

7.忌冬泳能量消耗过大
初练者游的次数不宜多,毎次3-5分钟为宜,否则身体热量散失较大,皮肤出现鸡皮疙瘩,口唇青紫,周身冷、打哆嗦等。经过一个时期的锻炼,上述现象就会逐渐消失。冬泳应量力而行,适可而止,以感到全身轻松,精神振奋为度。

8.忌饭后、睡前冬泳
刚吃过饭,胃肠蠕动加强,冷水刺激易抑制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易发生腹痛和腹泻。睡前冬泳对身体也不利,因为经过一天的工作和劳动,机体反应能力处于低潮,经冷水刺激,使神经兴奋影响睡眠。冬泳最好在早晨或下午进行。(蔡鸣/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9 17:39 | 只看该作者
转贴:冬泳的不良反应与自解◇ 头痛
游泳中出现头痛现象,多是由慢性鼻炎、呛 、水或机体寒冷、暂时性脑血管痉挛供血不足等原因造成的。这时应迅速上岸,用大拇指对准太阳、百会穴进行旋转按摩,并用毛巾做头部 保温和喝杯热茶水即可止痛。

◇ 头晕脑胀
发生头晕脑胀的原因,多是游泳时间过长,机体能量消耗过大,乳酸产生较多,导致血糖降低,身体疲劳,且血液聚集于下肢不能及时回流输送于脑,便会造成头晕脑胀,甚至眼冒金花。这时要立即上岸休息,擦干身体进行全身保温,用中指按压印堂、人中穴,并喝一杯淡盐糖水, 不适的头晕脑胀就会很快消失。

◇ 眼睛痒痛
无论是江河湖海或是人工游泳池,水里多少都会带有一些细菌或病毒,在游泳时会慢慢侵入人的眼内造成感染引起不适。有的人在大海游泳时,眼睛承受不了威海水的刺激,也会造成眼睛发涩或红肿痛痒。上岸后应马上用清洁的淡水冲洗眼睛,然后用毛巾擦干,点上氯霉素眼药水或滴入红霉素溶液,并做做热敷,不适就会消失。

◇ 耳痛、耳鸣
游泳时发生耳痛或耳鸣,多是由于耳内灌 水或鼻子呛水造成的。出现这种耳痛、耳鸣时就应上岸用盐水漱口、疏通鼻腔、清洁耳道、控出耳内积水。控水方法有:1.单腿跳法:如右耳进 水,就用右腿原地连续弹跳几下,同时把头歪向右侧,以右手牵拉右耳壳,这样就会把水震晃出来。2.手心吸水法:如左耳进水,可把头歪向左 侧,左手心对准耳道孔,手掌用力挤压耳廓,一按一松手心,就可以把水吸引出来。3.用以上两种方法都不奏效时,可用消毒棉花缠在火柴棒上轻轻送人耳边,或用吸水力强的吸纸卷成松软的小纸捻送人耳道,都能把耳内的水吸出来。

◇ 腹内痛胀
游泳时发生腹内痛胀,是由于刚吃饱饭或 空腹游泳,以及突然受冷水刺激引起胃部不适或肠痉挛,使胃肠蠕动加快产生一些气体排不出来,便会出现腹部痛胀的现象。这时应立即 上岸,仰卧在地,用拇指尖点压中脘、上脘和足三里穴,如在江河湖海游泳,可用沙子将腹部埋起来进行保温,也能使腹部痛胀很快消失。

◇ 恶心呕吐
游泳时发生恶心呕吐,多是由于鼻子呛水、喝进脏水、疲乏劳累、情绪紧张,造成一时性的反胃所致。这时应赶快上岸,用手指压中脘、内关穴,再服几粒仁丹就可止吐。

◇ 手、脚、腿抽筋
游泳时间长了常会发生手指、脚趾和大小腿抽筋。这时要保持镇静,切莫惊慌,一边呼救一边自解。在没人救援之前,自己应采取以下自解措施:1.手指抽筋时,要突然握拳,再用力 将手指张开,反复几次,越快越见效。2.脚趾抽筋时,仰卧水面,连续用两手分掰再合拢脚趾,往下按压或向上扳脚趾,并推按脚背。3.大腿抽 筋时,将抽筋的大腿弯屈,与身体成一直角,然后用双手抱住小腿用力使其贴在大腿上,随即向前伸直,反复做几次。4.小腿抽筋时,用抽筋 腿对侧的手,握住抽筋小腿的脚趾,用力向脚背的方向扳动,用同侧的手掌压在膝盖上,帮助小腿伸直。为了防止再抽筋,应上岸休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10-30 06:0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白的转载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10-30 09:2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 白鱼 的帖子

感谢楼主转载、刚参加冬泳的朋友应学习借鉴、楼主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2-25 04:59 , Processed in 0.053279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