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62|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识黄河—09三门峡黄河漂流有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0-17 20: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应河南冬泳联盟的盛情邀请,我(瘾),扫哥,高原,老游,老晏一行五人代表野人游泳探险俱乐部(www.yeser.org)于8月22~23日参加了09三门峡黄河洪漂活动。( k9 L$ V7 q$ j% `9 Y

1 ^& Y. y; E- P. S4 D. Z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我国的远古文化五帝时代夏商周秦汉唐等重要文明均诞生于黄河流域。黄河流经质地疏松侵蚀严重的黄土高原,剥落的大量泥沙在下游不断堆积并年复一年地摆动,造就了华夏灿烂文明的活动舞台——华北大平原。对于这样一条厚重的河流,生于秦岭南端长江流域的我心存向往已久。: d. @. e/ O) q, L/ z! W' s6 P' Q
  r2 m" R0 u1 Y% }
去年河南冬泳联盟的冰岩老师就曾邀请过我们野人俱乐部参加08三门峡的洪漂活动,当时我与老洋(非云)一门心思“攻读”金沙江,再考虑到路程遥远,便婉言谢绝了。今年(09)冰岩老师再次邀请,其热情与真诚将我们打动,于是决定集合有意愿有时间的人组队前往。
( T" x4 e" J2 V0 u. N9 R' j! M
# ~' M2 h4 f2 a& [* B我对黄河各段的水文地理有过稍许研究,包括水电站分布情况,也理了些有待完成的大致计划,如上游玛多—玛曲(水温过低只能船漂),兰州(或宁夏青铜峡)—内蒙,内蒙—河南(经晋陕大峡谷)等,但这一切只是纸上谈兵,具体成行需积累更多的资料并加以实地考察来修订完善,而这次三门峡洪漂无疑是一次接触黄河的好机会。
% Z* m2 |1 U; _) a; P' V& X& n' \# B
% K) x6 ]9 f7 i3 r% Q秋风姐(赵总)本来对此次活动兴致颇高,但因生意繁忙遗憾退出。重庆导游界三大“婆婆”之一的“高婆婆”(高原)一路尽显优质本色,游刃于暑末繁忙的班次间,准时将队伍于22日上午带至三门峡西站。出站口一刻,感觉河南这边较重庆凉爽不少。
. d# g0 y+ y* L+ F4 x* x0 I$ a: J9 K) M! H+ \) m. R) t
乘公交至三门峡市区,时值正午。在西安转车时曾听老晏说起羊肉泡馍之美味,此刻见一餐馆挂牌有卖,便入室一人要了一大碗。哪知此羊肉泡馍非彼味道,吃得闷心反胃,初始本着不浪费的原则苦苦坚持,后来见泡馍越吃越多,只好作罢。离开时老晏摇头叹道:“赶西安那家差远老......”! n3 ?# s% c; d
# ~+ Z, T3 d$ t+ E# `( I) {
来到这次活动的报名地点“虢风会馆”,与组织者河南冬泳联盟的冰岩老师,百岁大哥,海底森林,三门峡冬泳队杨队长一一会面,得知这次参加三门峡洪漂的共50多人,大多为省内各地游泳爱好者,外地的有重庆与武汉各一队。. `  E! Z0 I0 E  w6 T
  s) f0 W4 q6 k  z: j* v5 `
我们也组织过人数众多的江河漂游活动,深知安全与责任问题,现在民间能够有热情有决心举办大众漂游活动实属不易,因给予鼓励与赞赏。而作为在江河游泳漂流有所阅历的野人来说,既然参与其中,理当给予尽可能的辅助。! X, G  T4 d' v! }) B- z2 s6 f; A

4 }6 ]& w) L5 M6 p+ c* j8 ~( z& W考虑到参与者多为漂流新手,组织方特意在22日下午在一名“七里铺”的地方安排了弯道抢回水的排练,以便让大家熟悉下黄河的水纹及测试下各队的实力。
5 |- N0 g( a! Y$ C
* l" f; i1 f$ n, g  `在三门峡周哥的驾车陪同下,我们穿越了三门峡湿地公园,来到了七里铺下水点,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如长城般的连绵土坡,坡脚下一片绿田,黄河犹如一条金黄丝带嵌于泥土沟渠中。/ ?; G! y; P! X! ?, k& k) E, Y

. e4 ]1 T5 {) U1 E* n+ s* |! l5 G据我观察,虽现处于汛期,但黄河的水量只是与乌江嘉陵江正常水位时相当,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磅礴。据三门峡杨队介绍,黄河枯水时流量极弱,很多地方人几乎可直接趟过,只有每年夏天涨水时他们才下河漂流。洪漂洪漂,看来不涨洪水根本无法起漂。7 g! a$ L; x: {

3 |/ w1 w7 P9 x- G+ G! M: x1 Q( \黄河水量逐年减少的确是事实,下游段已连续几年出现断流,这跟源区生态恶化和上游水电站过多无不相关。以前人们总是担心黄河水患,现在又为黄河缺水而担心了,国家的巨无霸工程“南水北调”的西线计划就是在长江上游的通天河挖掘隧道穿越巴颜格拉山往黄河送水,虽然现在北方缺水问题严重,但就个人观点我反对南水北调。+ G# n2 x/ V' b0 q

" O3 y5 B6 F2 Q; H$ I试水点七里铺地处一河道左拐弯外侧,弯道处有一个1~2级的小滩。组织方要求大家进入外侧的回水,演练万一进了回水该如何抢出。在三门峡当地冬泳队的队员下水演示后,大家纷纷跃入黄河。我们野人队与冰岩,杨队在岸上一直观察大家的路线走向并加以指示。: M: V" n; n& O# M- T5 e
) j. f- Z% T+ L. x5 x
只见大部队沿回水边缘至上游滩口,刚一抢上主流,不少人便将随身的浮力器具抱住,随波逐流以至再次被打进回水,部分新手“新”的程度的确让我有些意外。类似刚才情况,在搭上主流后因保持往内(左)侧方向不断地游进,避免被主流打向弯道外(右)侧的回水,虽然进回水也没有什么危险,但杨队担心在明天的长漂活动中若有新手落单会造成心理上的慌乱。" n' m9 a# {" }
4 ]( I4 m/ R/ J  c% }
之后我们与冰岩等一道下水。7 g4 @% Z/ X# I; }9 F8 @4 W
" a! y: }* T' r
泥沙含量居世界之首的黄河的确名不虚传,浮力明显比长江流域的河流大,水一沾到游泳镜便浑浊一片,根本无法埋头游泳,过滩时随便一个浊浪便可模糊视线,嘴壳紧闭仍满齿泥沙,真不愧是黄河啊。
, |0 {4 c6 @) }" G+ F) q+ y7 n7 }" R4 G
过完滩后扫哥等靠了岸,我与多数人漂到了明天长漂的终点一号码头,靠岸点地处一左拐弯外道,收流很轻松,相信明日大家都能顺利靠岸。: U! U& c$ L# p  Z. v

, B0 m7 ~# P4 a* E, o$ P短短几公里的试水,除感觉得泥沙多,浮力大,水温不高(约20~21度)外,我还发现一个有意思的地方,就是黄河中起浪的地点经常浮动,即同一地点此刻有浪,过一阵便平静了,而另一处先前风平浪静,现在却翩翩起舞。回想先前在岸上观察七里铺那个拐弯滩时,也发现滩上主流不时摆动,暗自猜想是否与河床中的沙丘被水不断冲刷转移有关?! b' r) W$ {( v. h* r
  t- r$ F0 R9 P% x' t5 M
来到三门峡湿地公园的一处湖中,一尊尊“黄土雕像”还得本来面目,大家对今天的试水普遍感觉良好,但杨队对部分新手还是有些不放心。
0 f1 Q: e+ ~, ~4 L: h: D9 z2 G1 U! @; G' Q4 X& |
晚宴时,杨队私下对我表示了他的担心,说明日长漂(40公里)中要经过一堤岸垮塌处,今年的水量比去年同期要小,如果水路识别不准,有被撞伤擦伤的危险,三门峡当地游泳队多次漂过此段,就曾出现过受伤的情况。( v4 H! a" ]  e. d; X; @6 K& ~

2 ^$ o( n, {8 K! N! T. C4 p5 A3 e听说三门峡当泳者都是徒手漂流此段,那证明水情本身没有大的危险,应在三级以内,下午的试水时我也几次落底,河床均是泥土,不会有暗礁威胁,只要参与者具备一定游泳技能,每人再配浮力装备,由三门峡当地熟悉水情的泳者开路,我们野人在后面护卫断后,应该没有危险。即便有人卷进回水,野人跟着进去再将其带出来,也问题不大。但听杨队说起那处堤岸垮塌的弯道,细想若今天那些一入滩便抱住浮力器具的新手漂到此处,随波逐流至外侧受伤的几率极大。8 V( ]: a/ k4 R1 t2 }8 r% Y- L

6 o) Q; q3 R9 X最后与杨队和冰岩商讨后决定将队伍分成两队,一队按原计划下水,实力较弱的二队改在中途下水,避开那处堤岸垮塌的地方。* J2 B1 D# l( w8 T+ a

  x. g/ e$ t6 B8 n- `( k在晚宴过后的会议上,杨队当众说清了情况,强调了安全风险问题,让大家各自权衡,建议对自己能力把握不大的新手改在中途下水。经过一番思想斗争,部分队员还是量力而行,选择加入二队,而杨队与冰岩老师则作为二队的领队完成约25公里的漂流。- J# F0 ^/ c6 L0 z
/ w8 }% r- W1 o8 Y
晚上在虢风会馆的房间中,我与冰岩,百岁,海底深林,杨队等就一些活动细节再次进行了讨论。冰岩老师打开电脑,查出上游潼关水纹站显示黄河流量已增至1200立方米每秒,且呈涨势,明日水位会增高,这对漂流是个好消息。* F  G3 j; p# J% ]9 u& j7 [

; G) j& U$ O( d6 _23日一早,大家于虢风会馆前集合,整装待发。由于承包巴士座位不够,扫哥等本欲打的前往下水点,但百岁大哥坚持亲自驾车送行,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原人特有的豪爽与热情。
( o1 l4 Y2 l: d9 d: r# M, l! P, s0 r" I* f- k
来到下水点灵宝市大王镇后地村,扑面而来的是一片片葱郁的枣林。据说此地的枣林乃明清播下的种,由于地处黄河沙土阶地,土壤富含营养矿物质,出产的大枣含糖量高,极富口感。
' {( u5 @# [2 C' T" R- r- \8 k. B; k* N5 Q
集体合影后,杨队与冰岩老师带领二队前往25公里处下水点,余下者慢慢步往远方“土城墙”下的黄河。  y1 e# k0 Z! M, H$ D6 Z

  I! i% o& O( b- p) }来自郑州网名为“老龙王”的芦师傅酷爱摄影,虽以漂流的名义前来,却甘愿当专职摄影。负责影像记录的还有百岁大哥和三门峡当地的媒体和摄影爱好者,他们在拍完大家下水后将前往中途几处公路靠近河边的地方及最后的上岸处蹲点摄影,真是辛苦了。8 z- T7 Y+ ?# S# u7 I* S
3 m+ l, o9 i8 g9 ^
在三门峡冬泳队的带领下,大家陆续下水,由于流速较快,一会儿便不见了踪影。在拍了些照后,我见扫哥他们还未换好行头,担心被大部队拉得太开不好赶上,便先行一步,高原他们决定在最后收尾以便有人万一落单。队中年长者老游这两年漂南荡北,早已是一个及格的“老野人”,再说身边还有扫哥与高原两个左右护法,不会有问题。
- }" K/ E# M4 |( u. P( n6 I# b
9 \0 k7 t  f8 H* Z下水后感觉流速的确很快,估计不到三小时可完成这40公里漂流。过第一个拐弯处,浊浪扑来,有了昨日经验不再正面迎上,侧身背对,但泳镜还是模糊了,嘴角也进了沙子,呵呵,黄河呀黄河,看来以后漂黄河得挂瓶清水在包外,以便随时清洗泳镜。+ e: e1 X7 w- Z7 e

. K5 W9 `3 s3 a* n. K' Y, z6 X约半小时后我追至大部队尾部,其中一位郑州的大姐见我迎了上来,喜道:“是野人队的瘾儿来了,这下我放心了......”我回笑:“那我们一起到终点!”
' T% U, y4 M" j3 A  I3 u5 l
: F7 s& \. z* C: P* {& O* r冰岩老师曾在河南冬泳联盟的网站上对野人游泳探险俱乐部进行了轰炸式宣传,在前往下水点的车上也请我向大家讲述了野人的一些漂流经历,搞得大家对野人有些“推崇备至”,实在不好意思。在此感谢冰岩老师对野人的赞誉,你们的真诚与热情让我非常感动,相信我们今后还有合作联谊的机会。
) v# R% u+ X" O6 ~! U$ o2 M  y) ]7 ]2 r# R8 V( ]3 t4 V
没多久来到了杨队所说的那个垮堤的弯道,今日的水量似乎比昨日涨了不少(听说水位比去年同期还略高),弯道外侧只有些脆浪,未见“暗箭”痕迹,看来老天眷顾此次漂流。7 }  P3 F0 w3 ~# _
5 B) N5 |* O3 f/ d
扫除了心中最后一丝担忧,大家开始享受黄河。只见每逢浪起,大家纷纷将浮力器具(防水袋,跟屁虫,就生圈等)纳入怀中,任随浪尖托起再落下,伴随着一阵阵欢呼,一张张笑容。郑州那位大姐甚至在浪花中闭上眼睛,纯真的表情犹如摇篮中熟睡的婴儿。此刻我忽然想起了03年第一次长漂,至今我都无法忘怀爬上朝天门码头那一刻的激动心情,当时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s" x; I) I7 g6 ]9 d9 M5 L$ G- g0 R6 [+ m
路过一排苍凉的山脊,被其“累累伤痕”所带来的沧桑厚重感所吸引,若不是护卫在身,定要起岸拍照,不过这绝不是我最后一次来黄河。
- `, a0 F% Y6 ?" v  v$ t
, w  t, c5 `! K9 n% d漂流一直在愉快中进行,在三门峡冬泳队的正确指引下,大家适应比较快,基本都未走“冤枉路”,我这个护卫简直是无所事事。据我观察,三门峡当地的队员不但泳技不凡,水文识别经验也比较丰富,以后野人有合适的活动定当相邀。
0 m% V; D" Q; Y1 S  |6 J2 W! F6 V( n+ W% d9 C2 K- h( I4 u& G; K; W
此段黄河的确非常适合漂流,流速激快,几乎一直伴着50—150CM的浪花,局部的浪虽近两米,但浪型规则力道柔和(估计跟河床为泥土构造有关),漂在其中丝毫没有压迫感,只觉舒服畅快,非常适合带新手来体验漂流感受江河,是一个普及大众漂流的好地方。泥沙过多估计是唯一的“弱点”,但拜托,这是在漂流黄河。5 K. y% t; C7 W- j0 T& Z

/ @  j  G$ c! F: n2 Q) ~3 T9 O最后到达终点时出现了一次险情,一艘民用小沙船顶在我们靠岸的路线逆流而上,与几位收流的女队员近在咫尺,惊得大家纷纷下水拽住女队员往岸边拖,好在有惊无险。百岁大哥见野人其他队员迟迟未到终点,十分关切,后来拨通电话得知扫哥他们已与上游不远处靠岸后他才送了一口气。至此,09三门峡黄河漂流圆满结束。
4 t0 x+ ?" q- }& d# [2 {
$ |; u( a% s1 X# O  l午餐间,各路好汉纷纷畅饮,让我见识了中原人与其热情豪爽相匹配的酒量,以及对我等不济的“包容”。意外的是我还是认识了一位姓聂的原86洛阳长漂队的前辈,当时他是前往巴塘接应并随队完成后面漂流,令人肃然起敬!谈起在“长漂”与“黄漂”中牺牲的兄弟们,聂老语气沉重,并托付我以后见到川队(86中科队)的前辈们,转达一声问候,说以前的事都过去了......3 `/ \8 C$ K# M. l* p) B
" N5 J! V3 m4 B; X& N
午餐后,组织方是安排到三门峡电站参观。途中大巴上,美女导游向大家介绍三门峡当地的一些名胜古迹及虢国的历史典故,让我等历史盲收益不少。由于去三门峡电站的路有些远,大家一路上欢歌不断,感染之下,我居然也厚起脸皮拿上话筒唱了首《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后来我还向大家诉说了今后的黄河长漂计划,到时候希望能与河南的朋友再续友谊。' u' A$ y$ B, p, v6 A4 t2 Z( L
, I0 _7 J2 z% e! [( k1 c
[ 本帖最后由 瘾儿 于 2009-10-24 15:16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收起 理由
范钢 + 5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7 20:42 | 只看该作者
到达三门峡电站时,心情顿时复杂起来,尽管导游一再的向大家渲染它的壮观雄伟,但我却只能感到它的沉重。
! v" y3 J+ k, e* W: P% ?
) c* v, f' ]7 F三门峡电站修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大跃进特殊时期,是黄河上的第一座电站。当时水利部片面听取苏联专家的建议,将坝址选在了看似优良的“小口大肚”的三门峡处,结果造成大量泥沙淤积于潼关,在渭河河口形成拦门沙,造成渭河下游大淤,大批良田被毁,历年来的洪水倒灌数次逼近西安。在自然灾害年间,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将足以在大饥荒中挽救的几千万人生命的巨额资金砸向三门峡,结果不但未达到预期效益,反而让富饶的八百里秦川毁于一旦,让几十万忠厚朴实的关中农民挥泪考别故土,即便经过数次劳民伤财的改建仍不得善解。/ R5 I- s: p# A9 [# Y
6 H+ w- ]% u" y  F- k
在陕西女作家冷梦的纪实文学《黄河大移民》中记载了许多辛酸的故事。移民们由于迁往甘肃宁夏贫瘠之地无法生存,被迫跑回故土,当地干部就站在黄河边上挡住回跑的农民,像下放般将他们再次强行送回。由于三门峡电站淤积倒灌严重,被迫改建,降低了蓄水水位,移民们看到自己祖祖辈辈生活过的土地又露出了水面,再也无法控制返乡的步伐,虽然现在他们需要向公家租来本属于自己的土地维持生计,虽然遇到洪水倒灌时他们还得面对无家可归,但无论如何他们也不愿离开这侵透祖先汗水的土地了。% O% n. ?( W4 i0 S
% G* J6 V7 p# u8 w
谈到三门峡,还不得不谈起一位已故的水利专家黄万里。黄万里先生堪称中国20世纪有良知的知识份子的楷模,20世纪中国水利界的一道独特亮光。黄老一身关心国家与人民的公共利益,在关系重大的问题上始终说真话,从不为个人得失而违背科学良知。尤其是在三门峡问题上,当时的知识界整体在政治高压下噤若寒蝉,集体附和“圣人出、黄河清”,唯有黄万里不昧学术良知,为了人民和国家的利益独自坚持真理,科学批判三门峡的种种弊病,以至成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右派分子”,一身受尽磨难。但即便在最艰难时期,黄老也保持着可贵的独立人格,真正做到了俯仰无愧于天地。但也正因为敢说真话,这位中国最优秀的水利专家却始终不能介入水利工作的前沿,这位以治水为己任,立志要让大江大河为百姓造福的当代“大禹”并没有得到多少大展身手的机会,这是黄万里的遗憾,黄河长江的遗憾,更是我们整个民族的遗憾。在晚年病痛中,黄老仍不遗余力地反对长江三峡大坝的修建,于2001年8月27抱憾逝世。此时黄河潼关段仍淤积严重,黄河下游依然年年断流,而三峡即将被高坝拦断......" z) O$ L& ~+ p9 H1 T% f$ S
& ~* D$ L- K6 D! E& T& P
2003年夏,渭河遭遇50年来最严重的洪灾,1080万亩农作物受灾,225万亩农作物绝收,多处决口,数十人死亡,515万人口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80多亿元,而当时渭河的流量仅相当于五年一遇的流量,而类似的“小水酿大灾”在三门峡电站建成后屡见不鲜。
& V5 a' [4 n2 Y1 r) r
! Z+ A# K/ f8 _) K4 `* y$ X2009年夏,受长江上游和本地强降雨影响,重庆主要江河水位普遍暴涨,长江寸滩段和嘉陵江等河流均出现超警戒或保证水位洪水。据当地水文部门监测,8月6日凌晨2时,长江寸滩站洪峰水位达到183.11米,相应流量56700立方米每秒,超警戒水位2.61米,这是2004年以来长江中上游出现的最大一次洪水(三峡电站06年蓄水),这是否跟黄老所预言的“为长江上游造床质的砾卵石将淤积于重庆港并向上游及支流延伸,照成汛期倒灌”有关?据我们北碚的漂流爱好者反映,今年嘉陵江在同等洪水位下没有往年流激,是否今年洪水并非如此高位而是淤积倒灌的一次小试牛刀?但愿黄老的预言别成真,为三峡祈祷,为中国江河的未来祈祷......
1 m6 O% q$ o6 M/ N9 }
& x; o2 E1 f8 f$ f- c站在三门峡电站坝顶俯瞰上游,因夏季全面放水,黄河两岸的土地又露了出来,虽没人打整仍自行绿幽幽一片,大自然在此显示了它坚韧的一面,它总是宽容地面对我们带给它的创伤。听说三门峡电站10月后仍将蓄水,至来年6月再放闸,不知现在的蓄水位能否让关中平原的老百姓们安心度日。
! w3 ^8 f; G& G' X
0 w# C4 m- D( r9 _8 W8 K2 f来到坝下的张公岛上,远远望见下游一座大桥下浊浪翻滚,凭感觉这个滩已达4级。三门峡至小浪底下游的桃花谷区间为黄河干流上的最后一段峡谷,河床质地已不是柔柔的沙土了,看来计划中的晋陕大峡谷并不轻松。, ^: g8 [) ?2 Z' r7 @* T$ e6 q
; w. c# Z# d0 e/ K. K8 @
电话中得知高原与扫哥他们已先行至西站买好了当日返回的车票,参观完三门峡电话后我便与河南的朋友告别。
+ @2 n9 @9 ~: O3 H) K& e. K4 B- m
本有个别河南的泳友邀我从潼关下水多漂几日,作为我个人十分感兴趣,甚至想从禹门口(晋陕大峡谷出口)下水,但这次来得匆匆,未作过多准备,且来之前野人内部就商讨好了行程,不便改动,便婉言谢绝了,不过来日一定方长。
% W% N; ]2 Z) P, E0 X* N0 p6 \5 @
9 e4 H6 k: G4 L- j5 g. q祝愿三门峡洪漂活动圆满顺利的同时,我也希望河南冬泳联盟的朋友们能够继续发扬勇于开拓的精神,今后的活动范围可不局限于三门峡段,从潼关或禹门口下水甚至从渭河下游段汇入黄河均是可以开发的线路,这几段地形上与三门峡段相近,水情差别不会过大,愿河南冬泳联盟的黄河漂流活动不断壮大,也欢迎你们来长江流域感受不同于黄河的风情。- K6 v! C( m- r5 M# `
$ W3 Z1 J1 X. }
来到火车西站,见老晏双眼通红,不时眨眼流泪,询问下才得知原来漂流时没带泳镜,不甚泥沙入眼所致。老晏不愧军人出身,没有一丝苦怨,只是念叨:“下次发工资都不来了......”我暗笑不已。
; V8 C+ \0 O" \0 j* ^' Q4 T7 U0 a/ @% H* l. D# n6 L
相反老游却对这次黄河漂流十分满意,称这段黄河为“最佳漂流地”,水激浪高而规则且不担心暗礁,泥沙可用潜水服解决,大有明年再来漂个几百公里的势头。$ ^5 }0 R& M( U3 z

" c7 s" y; U; b0 D而扫哥和高原觉得这段漂流比预想中要轻松不少,有些“英雄无用武之地”,呵呵。1 x8 K6 N5 i, j0 k  F0 T
" b" _6 p( Z, q+ w9 x2 p+ m, Q3 K
在拥挤的火车上,高婆婆继续发挥优质向导,想尽办法为大家争取“好待遇”,老游笑称:“跟高原一路还好耍儿也。”3 s$ y" J" J" N7 V/ P

  B' R1 N2 F, i: w5 _9 U& c终于坐在了火车餐厅里,午夜吃完高价“买位饭”,我便趴在餐桌上入睡,梦中随黄土层层脱落,流淌,扑向中原......
& ?" c. j/ k" Q
$ {. L! e" R: V/ r6 `[ 本帖最后由 瘾儿 于 2009-10-24 13:5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7 20:44 | 只看该作者
不好意思河南的朋友们,三门峡回来后一直都有事,本想搁下,但有些话还是想说说,请别介意这大大的迟到。
0 C# T7 ^4 h9 A6 I$ T5 h( M( m2 {$ s+ m" T
[ 本帖最后由 瘾儿 于 2009-10-21 00:0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10-17 23:18 | 只看该作者
0 ?4 u+ {9 Y, p% O( r" A1 m# x
我和瘾儿的合影" }2 q) |; K* v' L& ?: j- y/ P" u
瘾儿的文章写得很感人,期待着下次和你见面!
# M. c0 b6 E+ O1 u8 k# j  t2 e$ K  l$ d9 S# z6 K1 L! i' G
[ 本帖最后由 荥阳老龙王 于 2009-10-18 08:19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10-18 08:20 | 只看该作者
5 B5 z: X  d  Z# J4 {# T* @
瘾儿在赴黄河的途中在大巴车上向勇士们介绍漂流的经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10-18 08:22 | 只看该作者

: x0 ~, p; @) H瘾儿准备下水,他的一切装备都在漂流袋里,包括价值昂贵的照相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10-18 08: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10-18 08:23 | 只看该作者

6 t5 I. c' X5 G0 p4 b# a- s第一次漂流黄河,瘾儿感慨很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10-18 09:09 | 只看该作者
写的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10-19 06:17 | 只看该作者
文章详细感人,语言生动幽默,我一连看了三遍,受益匪浅! ) J9 V6 C( e' E% _, Q
欢迎瘾儿老师和野人俱乐部的朋友有机会再漂黄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0 23:22 | 只看该作者
感谢老龙王为我拍的照片,我很喜欢!
& M5 `& x; {$ r4 V9 d; e. B: l% d6 H海底大哥太客气了,“老师”决不敢当,我们一定还会相聚的。
6 n3 z& n3 J7 A/ A" R3 }/ b
; Z* }/ d' |& ^[ 本帖最后由 瘾儿 于 2009-10-20 23:2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9-10-21 02:23 | 只看该作者
欢迎你再次来河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9-10-21 13:13 | 只看该作者
好样的!极度的佩服你们,有机会俺也想试试呵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9-10-21 18:34 | 只看该作者
瘾儿是我非常钦佩的“弄潮儿”,一个英俊、勇敢、富于激情的浪里白条。文章写的很有气势。09三门峡洪漂令人回味无穷,希望我们的友谊篇章能不断续写,渴望再次相逢。% x% v+ a: \5 P; 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9-10-22 12:11 | 只看该作者
高婆婆 上周六出车祸- S' G/ O' M1 b+ ]  d' E
2 @- X# s4 Y4 k0 h1 G
与周日下午不幸去世! a/ p) _$ ^& ~0 {% ^; J' z

! h- L3 w! o9 D7 G6 }) k/ Y7 F3 c( f为逝者默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9-10-24 15:2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荥阳老龙王 于 2009-10-18 08:23 发表 : |: O( }* E. V( \; X
275367! g( x& Z4 _; R  B  K
第一次漂流黄河,瘾儿感慨很多!
你漂金沙江的经历我非常敬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5-12 02:39 , Processed in 0.043226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