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蔬菜和水果吃起来酸却是碱性食物?因为蔬菜和水果中含有有机酸钾盐或钠盐(如苹果酸盐和柠檬酸盐),有机酸在体内氧化成CO2和H2O,留下的Na+和K+与HCO3-结合成碳酸盐。体液中NaCO3或KHCO3增多,使体液的PH趋于升高(PH表示酸碱性,PH7为中性,PH7以上是碱性,PH7以下为酸性),所以蔬菜水果类食物是成碱食物。
! O2 M8 N/ ~0 O
. l+ K0 A8 M: p- C- Q. v) }& r
2 J5 M1 J$ n/ {% S$ b; z5 |( P0 x7 t/ o$ {
多吃碱性食物
3 D' K9 f# b% R; D. f* E
0 f7 n8 e8 l# ^" \% f人类的饮食有酸碱的分别,它以食物被机体吸收氧化后所含的元素为界。凡含氯、硫、磷较多的属酸性食品,如米、面、肉、蛋。含钠、钾、钙、镁较多的属碱性食物,如蔬菜、水果。
; t& q$ h/ R0 C+ n6 N5 O
5 y9 {" ^. u/ S' F1 C5 K' M6 T. N饮食的酸碱度直接影响身体状况,这是因为饮食在肠壁绒毛组织作用下转化成血球,血球分化为细胞,细胞在体内呈弱碱性状态下活性最强。由于人通过呼吸和泌尿,对食物的酸碱混杂有一定的调节功能,故而体液维持在正常值Ph7.3~7.5之间。若酸性饮食超限,将引起体液酸度增高。国外有科学家断言,百病皆从体液趋酸化开始。适量调配生理性碱性饮食,可望壮体强身。2 @( E. K6 G# \9 f$ B3 e7 v) F
0 p, m6 ~8 w8 T* x+ I豆浆4 Y% m4 L# q. ~4 w" C% ^( g9 v
大豆制成的饮料富含钾元素及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煮透的豆浆具有碱性,可缓解酸性食品导致的钙质缺乏、血粘度增加、血压上升等不良反应。中医认为,豆浆补虚润燥、清热下气、化痰通便的功效颇具药用价值。
( Z: E) E0 W2 k2 o5 A: o$ ^. D2 l4 u* ~% j* g
柑橘* P" J" C% u: L9 j
包括柑、橙、柚子,该组织水果虽有酸味,却不属于酸性食物。柑橘被人体完全氧化后,会留下碱性矿物质元素。现代医学证实,常吃柑橘,能防治心脏病,强化肝脏解毒能力,抑制或阻断癌细胞生长。# \: W" @! T8 U
4 K4 A" b0 N! C& W! \) `
白薯5 M$ i, l; s: T O+ Y! r, M; n
又名红薯、山芋、地瓜等,富含钙元素及多种营养成分,生食、熟食都能中和体内多余的酸,乃生理性碱性食品。
% k! e+ i/ w8 ?& G0 S. s/ `( o9 M6 p( D
野菜. f( m, Q1 S: l. l3 A( R, X
如荠菜、蕨菜一类,营养丰富而全面,不受农药污染。经消化分解后呈碱性反应,可促进体液酸碱平衡。野菜的医疗作用誉满人间,“三月三,荠菜当灵丹”便是一说。& ]8 l2 O D- x1 [1 t- `# ]
' F d1 w1 u3 w
每天摄入食物的酸碱比例应该为2∶8。正常情况下人的血液PH为7.35~7.45之间,高于此数值表明体液呈碱性,低于此表明体液呈酸性。* r$ r0 K8 f8 y
5 W0 @7 x) K" J+ e/ \" U# x7 z
+ E0 q3 j r, @6 {
酸减食品简单分类, L$ v1 I$ D5 s6 B2 Q4 Q/ c
5 E$ D7 g5 M: D2 S( y 酸性食品:牛奶以外的动物性食品 g- W! u5 @8 m2 V' N j
碱性食品:除了五谷杂粮外的植物性食品0 [/ D8 l2 X5 Q: E) Y
中性食品:油、盐等调味品,咖啡、茶等$ h V3 C0 }" t2 l
, r0 ]) S# r# _# v8 y I; M6 I
/ \; Y# P0 n$ k k2 T3 B4 e+ Q 常见食物的酸碱分类
, O1 D% R* n0 R5 Q7 ?
" _( }5 L/ G% s; f% Y0 K* D强酸性——蛋黄、乳酪、白糖做的西点、柴鱼等
6 S& u/ l- {- r! t! a; v' F
' x6 A' M8 k9 \中酸性——火腿、培根、鸡肉、猪肉、鳗鱼、牛肉、面包、小麦、奶油、鸭肉、牡蛎、蟮鱼、虾、蟹、卤肉、比目鱼、李子、梅等 {" O6 i- g) Q% Y
- }5 ~( ^" ]+ D. |0 L' E$ c3 l. T
弱酸性——大米、花生、啤酒、海苔、泥鳅、紫菜、核桃、嫩玉米、扁豆、坚果等2 H, `$ Z9 } V1 s# h# }
: r5 [. G2 R. _8 T
弱碱性——红豆、萝卜、苹果、甘蓝菜、洋葱、豆腐、黄瓜、西葫芦、马铃薯、西瓜、芒果等3 ^$ I. p- t4 o$ k' r* \
$ y/ F' g% j1 i0 U0 z9 T
中碱性——大豆、红萝卜、番茄、香蕉、橘子、南瓜、草莓、蛋白、梅干、柠檬、菠菜、茄子、蘑菇、芹菜、橄榄、樱桃、甘薯、花菜、密桃、梨、胡萝卜等3 o0 c7 Y9 R, @/ u2 R3 }; |
+ @, _% l& ^* f( U+ p3 O强碱性——葡萄、葡萄酒、海带芽、海带等,尤其是天然绿藻* Q$ d! `1 `! \! l( @0 m3 c$ \: I( I8 [
. a$ a' o* x: Q v
1 q7 Z/ ]$ }9 a3 B3 `; Y0 _
8 M) u6 V9 @* b% }$ q3 P
' P( Y+ @0 Q t3 m2 K 酸碱误区
' z" a9 d5 [/ A* \ X$ q3 l) W7 |, E+ G5 x& _7 s1 |7 P4 N
误区一:酸碱食物是以口味酸碱来区分并非味觉上有酸味的食品就属于酸性食品,新鲜的成熟水果,即使其味道是酸的,也是碱性生成物。
8 M3 [% |) x* F V# f6 C
5 f, g6 _" ]% d# {3 f9 ]5 T0 ]1 s8 Q 误区二:酸性食品是坏的,碱性食品是好的将食物以酸碱分为好坏是大错特错,饮食并非“碱性越多越好”,人体有良好的酸碱调节系统,使体液保持相对稳定的酸碱数值,只有平衡才是正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