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1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昆嵛山风光揽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8-7 21: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昆嵛山风光揽胜
文章来源:山东牟平全真文化研究中心   发布者:刘学雷

                                 张  博
      在胶东半岛东部,有一座山峰,绵亘于牟、文、乳三区市交界处,她东抱成山,西负牙山,南北横跨半岛,山青,水碧,林深,谷幽,这就是被称为海上诸山之祖的昆嵛山。?
      昆嵛山,本是长白山脉南伸跨海后隆起的一座支脉,古名根余山,唐后改称昆嵛山。金元之际,全真道在这里诞生,全真道徒们以传说中王母居住的神山昆仑山喻此山,而古代图书竖排文字,"昆嵛"二字有意无意讹为"昆仑",故在后来的全真道典籍中,昆嵛山多被称为昆仑山。在神话传说中,我国东方海上有蓬莱、赢洲、方丈三座神山,考之于胶东沿海诸山,方丈神山就是今昆嵛山的演绎。?
      昆嵛山秀拔群山,自古以来便被视为"神仙之乡"。始皇东巡以观沧海,麻姑飞升而遗仙蜕,释徒募化于侯门异域,全真孕育在烟霞石洞……这些古代帝王大士的"圣迹"无一不在山中留下了历史的印痕。昆嵛山,大小山峰几十座,每一座都有自己美丽动人的传说和岁月沧桑的烙印。?
      泰礴顶,位于牟平、文登交界处,海拔922.8米,是昆嵛山脉的主峰,也是胶东半岛东端最高的山峰。现峰顶建有山东省昆嵛山电视转播台。峰顶端或是终年白雪皑皑,或是四季白雾漫漫,故古时称其为大白顶。后来山中建起佛寺,释家讲大慈大悲,于是改称大悲顶,而文人学士又以人间才高不过李白,胶东山高不过大白,谐其音而称其为太白顶;文革期间,讳"白"改称泰礴顶。在民间,百姓或因此峰貌似武士盔甲,称为盔甲山,或因此山为昆嵛山诸峰之主,似当家的太婆,称其为太婆顶。登上峰顶,四面群山一览无余。若是春和景明,南北远眺,沧海茫茫;东西俯瞰,古城悠悠。但逢雾霭天气,云气葱郁,似袅袅烟霞,若隐若现,千柱翠峰,悬浮于悠然舒卷的白云之上,宛如凌虚飘渺的神山仙峰。更有一种云深雾浓的天气,人在山巅,眼前惟见云烟横流,耳畔只闻天风呼号,怒神泣鬼,惊心动魄,几不知我是仙是凡,但忘其身在天上人间。?
      辇道山,也是昆嵛山诸峰之一,位于牟平区龙泉镇东南部,河北崖村东夼东,海拔340米。山为东西走向,沿山脊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古道,当地人称其为"遛马道",这就是两千多年前"千古一帝"秦始皇东巡,登芝罘、穷成山,求长生不死之药时路过此地而留下的历史见证。两千年来,虽然几经沧桑变幻,而这条辇道至今仍依稀可辨,山也因此称为辇道山。这一段辇道,西始于龙泉水库东南岸的钓鱼石,向东呈"~"形蜿蜒至卧龙堡村南,时隐时现,全长约2500米,宽3米许。辇道两边,山势陡峭险要,怪石耸立,古松挺拔,可谓"形势之地"。辇道山顶,云雾飘渺,西望,辇道绵绵无起始,东眺,古迹悠悠不尽头。若当深秋季节,秋风瑟瑟,黄草衰衰,行人过此,别有一番滋味。?
      过辇道山向东数里,至文牟交界处,有一峰拔地而起,秀绝群峦,这便是始皇东巡时系马憩息的系马山。系马山,山以事名,宋乐史《太平寰宇记》中说:"系马山,在城东四十里,始皇东游,于此系马,至今山草犹作系结状"。当年始皇东行至此,人疲马乏,便将车马系于道旁林草之间,并于小憩之余,一览这山水秀色。如今潺潺的广河,似一条玉带在山脚下蜿蜒而去,向人们述说着当年始皇帝在此掬水洗面、饮马东去的故事。?
2#
 楼主| 发表于 2009-8-7 21:43 | 只看该作者
   自泰礴顶向东眺望,有一山峰,原名失考,峰前的一条深山幽谷中,有一座古庙,取佛经"居之者六根清静,大得解脏"之意,名为无染院,峰也以寺名之无染峰。此庙创建年代不详,历经重建与修缮,至唐代已形成较大规模,是昆嵛山中最大的一座佛教寺院。庙中唐光化四年(901)《无染院碑》,记载了当时的胜景和庙宇的宏大:"松萝森邃,岩谷幽奇,大川激沧海之波,极顶峭虚危之宿。院额无染,堂房四匝间松桂,张凤翅以翱翔,殿宇一基架梁椽,砌龙鳞而偃蹇。"这支碑上,还记载出了当时捐资修庙的施主,其中有彭城郡王钱镠和"家别扶桑(今日本)"的"鸡林(今朝鲜)金清押衙"两位,前者是身居姑苏的吴王,后者是往来于中朝的日本客商,连他们也成了庙中的施主,当时香火之盛可见一斑。寺内多银杏树,树大叶茂,遮天蔽日,还有一株白玉兰,粗可合抱,高达12米,树龄三百余年,每至暮春,玉树临风,一放千花,幽香满谷,被称为北方玉兰之王。寺后山上,有河曰太古河,河畔,有碧水一池,卵石铺底,石净洁光滑,黑白相间;水晶莹清澈,纤缕可见。池在山中,恰似一块嵌在玉盘中的翡翠,这就是传为王母娘娘游历凡尘后返回天庭时洗去尘世污浊的洗脚盆。沿河再向上行,夹岸陡壁如削,抬头向崖上望去,崖壁上凿有许多大小不等的石龛。据传,龛凿于魏汉之际,为当时僧人礼佛之处,当地人称为"石窗"。这里四周古松奇石,对面山泉流瀑,依山傍水,风景幽邃,凡人至此,顿失红尘烦恼。?
      泰礴顶北侧,又有一峰,峰峦秀拔,林木茂盛,山上奇石玲珑,殿宇相重,层台绀殿嵌于岩下,如鸾凤展翅欲翔,似乌龙昂首而舞,这便是集风景、名胜、古迹、庙会于一体,诱四方游客前来瞻拜的姑余山。?
      姑余山,海拔355米,原名失考,其姑余之名得之于麻姑。麻姑,传为仙人王方平的妹妹,随兄修炼,得道升仙,她往来于仙凡之间,曾三次目睹了东海"沧海桑田",在她修道的姑余山上,留下了麻姑家、麻姑仙堂、麻姑梳妆阁等遗迹。?
      金元之后,姑余山的神话传说中又有了新的内容:东岳泰山之神碧霞元君岳姑,东游至此,见这里山水名胜不亚东岳,顿生爱慕,遂施法力,托梦于当地人,在姑余山上建庙祀之,名曰岳姑殿,并在庙院内一巨石东侧刻上"泰山支脉"等字样。岳姑殿座落于姑余山顶麻姑仙堂西侧的密林中,仙府琼阁,上下盘旋,殿院宽敞,曲回相连。登殿北眺,浩瀚大海,渔帆点点;居阁南望,云雾缭绕,峰峦迭迭。此后,岳姑香火日胜一日,麻姑仙堂则失修坍塌,后世瞻拜者只知有岳姑而不知有麻姑,姑余山峰也被当地人称为岳姑山,而岳姑殿经历代修建,也大放异彩。?
      岳姑山上还有一大景观,就是山上的庙会。据碑文记载,早在明万历年间山上已兴建起招待各地赶会者的茶棚。在鼎盛时期,山中仅茶棚就有几十座。现存明清两代茶棚碑十余块,上面的记载都是绝好的历史民俗资料。过去,每至古历四月十五,便是会日,届时游客如云,商贾毕集,山会之盛,列胶东之冠。?
      金大定七年(1167),咸阳道士王重阳东来宁海(今牟平),在昆嵛山一带传经布道,创立了曾一统中国道坛的道教北宗全真道,先后收马钰、王处一、郝大通、谭处端、邱处机、刘处玄、孙不二等七人为徒,世称全真七子或海上七真人。他们以昆嵛山为其发祥地和根据地,向四周各县乃至整个北方发展,因此,众多的全真道遗迹,形成了昆嵛山区名胜古迹的一大特色。?
      烟霞山,海拔374米,山色优美,风光秀丽,因山中有全真道发祥的"圣地"烟霞洞、神清宫等遗址而成为昆嵛山最著名的山峰之一。?
      烟霞洞,为一蜗于烟霞山峰下的石洞,洞本自然造化,后经人工稍加凿饰而成,洞口向南,上方镌"烟霞"二字,洞内呈椭园形,面积约20平方米。洞内东壁刻"烟霞洞"三个大字,字间和洞顶壁上有多处元明时期留下的墨书题记和诗词,几百年来,墨迹如新,是珍贵的古人手迹。洞北为一神台,七尊汉白玉石像端坐其上。石洞周围,壑谷幽邃,松柞掩映,每逢阴霾雾霏,遥望洞际,云海如涛,滴翠浮青。时有霞光四射,五彩斑烂,绚丽壮观,"石洞烟霞"元明以降就是牟平一大景观。金大定七年,王重阳来宁海收徒授业,于次年二月晦日,率徒来至烟霞山,辟烟霞洞,于洞中修身养性,悟道阐玄,创立了全真道。?
      沿烟霞洞向东南下山,出山门,行约300米,有一块梯地,上有一座古庙,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是为神清宫古庙。神清宫,本是女冠唐四仙姑修道处,后在此建全道庵。金大定六年,19岁的邱处机上昆嵛山访道,即修行于此。大定八年,重阳师徒悟道于烟霞洞,此亦为其聚众阐玄之处。神清宫古庙区,西南角为一戏台,逢有山会或节日,便在此唱戏庆贺;戏台西北为一荷花池,池内水清荷绿,花开时节,清香溢远;戏台北正对庙舍。庙舍北高南低,为仿四合院式建筑,南厅正中为庙门洞,山中多云雾,时常从门洞飘然而入,弥漫院内,远远望去,翠拢白云,云浮古刹,时隐时现,宛如蜃楼;门洞壁间,嵌有多块刻石,既有封建王后的圣旨懿旨,也有文人骚客的唱诗和赋,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院内,古柏参天,碑碣林立,西厢之后,有一巨石凸出,旁屋而立,上刻"神清观"三个大字,字大如斗,苍劲有力,传为长春真人的手笔。宫中并有著名的"铜碑铁树","铜碑"本为刻于大朝戊午年(1258)十月的《□□神清宫记》碑,碑文记载了王重阳来昆嵛山辟烟霞洞,授徒传教的经过及全真道创教之初的发展情况,碑阴刻《神清宫流派之图》是全真道一通重要的碑刻。"铁树",为一合围古柏,苍老细密,击之回声如铁。"铜碑铁树"历为山中两大奇宝,如今虽"铁树"已失,但"铜碑"犹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9-8-7 21:44 | 只看该作者
  泰礴顶西南,有山名曰紫金山,山前有观,名曰东华宫。金大定壬寅(1182),丹阳马钰西游回乡,东去文登,经紫金山,见而喜之,称此"洞天福地名胜处也",逐创筑契遇庵,结庐修炼。后又指此地为原东华帝君之故宅,召集众道修筑殿堂,名之曰东华宫。元大德六年(1302),主持道士李道元对殿堂进行了扩建,又在殿边开凿紫府洞(又称东华洞),以祀七真五祖,在洞上凸处垒石建起一阁,名之为"玉皇阁",并在洞西侧一巨石上刻"天门"二字,意为经此门登上玉皇阁即可成仙。东华宫在昆嵛山诸道观中,几为神清宫第二。?
      紫金山东,又有一峰,与紫金山相连,海拔385米,其原名失考,后以山中古迹而名之曰圣经山。此山崖峭岩奇,起东侧山梁上有一巨石,上阴刻"圣经山"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石东,又横卧一巨石,形如新月,称为月牙石,石阴峭立如削,长15米,高5米,上面阴刻老子《道德经》全文,是为全真道徒们仿佛教之摩崖而刻,字径10公分,颜体楷书,略具魏风,刀功如笔,古朴苍润。道教历来少见摩崖刻经,此刻世所罕见,为中华之瑰宝。刻石下200米,是一座庙宇,名为混元殿,是全真道徒为纪念其祖师而建,内奉王重阳及全真七子。?
      紫金山与圣经山,虽为两山,却似一体,现两山之间修有索道,为旅游观光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昆嵛山向南延伸,在牟、乳交界处,又隆起一脉,名为小昆嵛,其中一峰,名为圣水岩,据《元史o五行志》载,元贞元三年(1297)牟平令曾在此获白鹿以献。这里"秀色可餐,林壑尤美"(《圣水岩玉观记》,下引同,山南谷中有一道观,名叫玉虚观,又称玉真观、圣水宫、万寿宫,为全真七子之一玉阳真人王处一的修道之地。这里群山环抱,石壁如削,唯东南一角可出入。在30余米高的崖壁下,有花岗岩天然石洞一座,洞内泉出石隙,甘冽异常,洞壁刻"圣水岩"三字,洞旁刻"洞天福地"四字,都是玉阳真人手笔。观内还存有金贞祐
      二年(1214)国称撰《圣水岩玉虚观记》碑一通,详细记载了玉阳真人的事迹和玉虚观的建造经过、规模,碑阴还刻有道家宗派大系表,是研究金元时期道家活动的重要资料。?
      苍山,位于昆嵛山脉西北麓,烟霞山正西,海拔685米,因山上青松常绿,远眺此山,苍翠如沐,故名苍山。如果说昆嵛诸峰多以古代遗迹为胜,那么苍山则是以风光名胜而名。山西麓崩崖对峙,有石壁约百米,上梯列九个天然石池,池径大者三四米,小者一米余,水深近两米。池水源于山间泉水和石隙渗水,甘甜清冽。九个石池自上而下,你流我接,源源不断。池畔景色,四时不同:春则细流涓涓,回清倒影;夏日飞瀑奔泻,撒珠喷雪;秋天碧波荡漾,磷光闪闪;冬时冰笋倒挂,含银吐玉。"龙池喷雪"古来便与"石洞烟霞"齐名。?
      昆嵛山雄踞胶东,地势险要,远攻近守,无不适宜,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宋金以来,战火时起,昆嵛山更是多次沦为逐鹿的战场。1935年,威震胶东的"一一o四"暴动后,于得水带领暴动队伍撤上昆嵛山,成立了胶东第一支人民的武装--昆嵛山红军游击队,并办党训班,培养革命人才,打击国民党反动势力。1937底1938年初,中共胶东特委领导了天福山起义和威海起义,起义部队撤至昆嵛山内的崔家口村修整,随后下山解放牟平城,激战雷神庙,打响了胶东抗战的第一枪。抗战初期,牟、文一带的国民党游击队如郑维屏部、秦玉堂部等,都曾以昆嵛山为根据地进行抗日活动,后又据以反共。1941年,人民军队打进昆嵛山,消灭了国民党投降派。此后,又以昆嵛山为根据地,组建了昆嵛山抗日游击队,成立了昆嵛山兵工厂,为胶东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深受人们喜爱的冯德英的长篇小说《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所描写的,就是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昆嵛山不仅旅游资源丰富,军事地位重要,自然资源的蕴藏也居胶东之冠。这里属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冬暖夏凉,雨水充足,山上林木葱郁,百草丰茂,有松、柞、杉、槐等二十余种树种;山中名贵药材,除黄芩、苍术、桔梗等常见者外,野生的人参、灵芝、天麻、黄精,更是山中瑰宝;野生动物,山中最著名的是山蚕(柞蚕),用山蚕丝织就的宁海绸,明清时期就远销欧美,航船往来运输,形成了一条海上"丝绸之路",而鹿、野兔、草鱼、山鸡,都是山中珍品;山上的泉水,更是山中一宝,据专家鉴定,可与崂山矿泉比美。?
      昆嵛山的名胜古迹,难描难画;昆嵛山的历史传说,源远流长;昆嵛山的英雄赞歌,万代流传。如今,在昆嵛山林场的配合下,牟平、文登境内的名胜古迹已开始全面开发,1992年,昆嵛山林场又被林业部命名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昆嵛山林场焕发了青春,正在以新的姿态迎接八方游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8-8 04:38 | 只看该作者
有照片就更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1-20 07:18 , Processed in 0.049536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