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谢谢。
除了聽戲,天津人還喜歡聽評書。聽評書,有專門的書場,一般的書場都開早、中、晚三場,早場生意清淡,行話叫『上板凳頭』,三流以下演員或初學藝的演早場。中場聽眾漸多,晚場最盛。 書場門前一般都要預先貼出大紅海報,通知各位聽家『本場特約某某某』,表明在什麼時間講哪一部評書。書場一般都不收門票,聽眾任意入座,每場說兩到三個小時,半小時一段。每段停演後收錢,收入按成分賬,名氣大的藝人可得七成。藝人表演技藝高低和名聲大小,對書場業務、收入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藝人與書場為合同關系,書場對藝人分等級預付包銀,這點與戲院『買角兒』先付包銀方式相同。一般剛出道的新手,還必須試說幾場,如受歡迎,纔能正式定約。 規格較高的書場,大多能容納二三百人,觀眾席前排是茶桌,後排是條凳。有茶房來回穿梭,隨時為客人沏茶倒水、送水果、遞手巾把。這樣的書場裡聽眾不乏各界名流、文人墨客,藝人表演也格外精心,通常以傳統書目為主。 另外一種書場,則主要面向經濟地位最低的貧苦人們,如南市三不管、東興市場裡的一些小書場就是這一類。這類書場多為簡單的席棚,冬天透風,夏天漏雨,常有打著傘聽書的現象。座位主要是四腿長凳,臺口左右有兩條長凳,行內人稱之『龍須凳』,專門招待貴賓。來這裡的聽眾比較復雜,行業、愛好、性格各有不同,有鐵路工人、腳行工人,有各大小工廠內倒班、歇班的工人和街頭擺攤的小販,還有一大批每天必到的郵局職工,更有地面上的地頭蛇、混混兒和一些游手好閑的無業游民。何先生回憶,自己年幼的時候,父親允許他去戲園子聽戲,去雜耍園子看雜耍,唯獨不准他到三不管的這種小書場聽書,就是怕少年沾染到不良的習氣。 清末北京評書藝人李鳳山、英致長、徐長盛、王致久等來津賣藝並授徒,各自形成譜系。20世紀20年代,書場裡最常見的表演書目有《三國》《隋唐》《明英烈》《說岳》《大宋八義》《五女七貞》《彭公案》等。以天津時事『康小八偷富濟貧』等故事編成的書目,由馬軫華試演成功,進而編纂了《混混論》,是最具有天津特色的書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