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蝶泳技术是在蛙泳技术动作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当蛙泳技术发展到第二阶段时,也就是1937-1952年这 一时期,在游泳比赛中,有些运动员采用两臂划水到大腿后提出水面,再从空中迁移的技术,从外形看,好像蝴蝶展翅飞舞,所以人们称它为“蝶泳”。
, }# [) w {( s1 y, m) T3 \# O 1953年,国际泳联规定,蛙泳和蝶泳分开进行比赛,使蝶泳成为独立的比赛项目,从而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蝶泳技术是仅仅比爬泳技术慢的泳姿。由于它的腿部动作酷似海豚,所以又称为“海豚泳”。 蝶泳的身体姿势与其它泳姿不同,它没有固定的身体位置。在游进中躯干各部分和头不断改变彼此间的相
' N, [: v. i- r# a: ^3 ~对位置。头和躯干有时露出水面、有时潜入水中,形成波浪形式上下起伏的变化位置。 蝶泳在游进中,是以横轴(腰际)为中心,躯干和腿做有节奏的摆动,发力点在腰腹部。然后以大腿带动小腿,两腿一起做上下的鞭状打水动作。而这些动作与头和臂部的动作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蝶泳所特有的波浪动作,因此前进时身体的阻力较小。 4 V$ h3 R5 s* F* A: Q
蝶泳是四种竞技游泳姿势中最难掌握的一种姿势.蝶泳节奏性强,体力消耗大,很少有人采用这种姿势进行长游.蝶泳身体姿势呈波浪式摆动,为了减少垂直阻力,现代蝶泳采用了小波浪打腿的技术;蝶泳两臂同时向后划水并经水面上向前移臂,这一动作特点决定了蝶泳在一个动作周期中浮力和平衡损失比其他泳式大(两臂移臂使身体减少了较大的浸水面积;两臂同时向后使重心后移加重了腿部负担).由于蝶泳游起来运动负荷较其他泳式大,这对锻炼身体、增强力量效果显著。怎样才能蝶得远,介绍几个技术要点: / L8 C2 T e% y) n4 [" ~% ]$ _4 k
2 X; E* U1 U! p7 [2 M& j; |- d! T
1.自然的呼吸动作
3 J3 n: `( a% g 蝶泳呼吸动作近似于蛙泳,在两臂向后推水时,嘴前伸吸气,切忌挺胸抬头,尽量减少身体上下起伏。蝶泳要做到自然的呼吸,应首先与两臂动作协调配合,即推水伸颌抬头吸气,移臂低头呼气。在长游中蝶泳呼吸与手臂动作的配合是1:1,即一次划臂一次呼吸。其二是呼吸充分而有节奏,呼吸要保持一定的深度,才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在节奏上就应该相对稳定,特别是长游时更要注意这点。 $ u; B) E: Z7 H, y* {7 M* i
- n, V x) r6 r8 A0 A# n2.协调有节奏的臂腿配合动作
8 c6 j- y+ ]* U# Z- X
+ J B5 |6 q4 |* x 蝶泳的节奏性是蝶泳配合技术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有专家认为,蝶泳就是游节奏的泳式。蝶泳臂腿的配合形式是1:2,即两臂划水1次,打腿2次。体现这个节奏的核心是两臂推水动作与第二次打腿的配合,要求两个动作同时完成。这就是说第二次打腿到最低点两臂推水结束并开始移臂。初学者往往在这一点上失去正确的节奏。躯干摆动要与臂腿动作协调,不能以打小腿代替腰的摆动,造成臂腿动作僵硬不协调。要纠正这一点应强调两臂入水点远一些,肩带放松并前伸,借助此时向下打腿的反作用力提臀,从而使初学者逐步形成良好的蝶泳配合节奏。
% A* W: o/ N$ c2 d& v
! i" A9 \, a! }2 o. l' k! b8 X! X- q3.逐渐增长游距 , n3 I6 j6 Z' U; g( o" F) `
: o% S V9 I+ \" R" Q8 W U增加蝶泳长游距离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 m3 O2 m0 T4 g: ^$ m
) q( U- n" h0 Z# G+ g }% ?# @增长游距要以维持正确的动作节奏为前提。如果以不规则的动作节奏完成游距,会破坏蝶泳动作的正确节奏,使技术动作结构发生错误的改变。国内外游泳教练认为,蝶泳练习距离不宜太长,最好在25米短池进行训练,这有利于保持蝶泳正确的技术动作和正常的动作节奏。因此增加蝶泳游距离的最好方法是分段练习法,即把目标距离分成几个较短的距离,用分段的形式完成。如目标距离为1000米,可分成5个200米或10个100米来完成,这样比连续游完1000米技术质量要高,动作节奏也有保证,从而达到巩固提高技术和锻炼身体的作用。 ) p9 K* Y# h, ^8 v" [2 g0 ~1 l! K$ S
增长游距要求距离的增加应有计划有步骤,不能盲目安排。在初学阶段,不宜增加蝶泳的游距,可通过泳式交替变换练习增加距离,蝶泳穿插在泳式中,这样即可调节单一姿势的疲劳,又可增强蝶泳游进的能力。
6 B& X, t7 y/ E" a 对中年人和少年儿童,不宜过多安排或太集中安排蝶泳长游,因为蝶泳运动负荷较其他三种泳式大,太大的负荷容易引起身体过分疲劳。蝶泳练习对老年人和身体较弱者更应慎重。他们可选择短距离练习。 增加蝶泳长游距离应先增加分解动作的练习距离,如扶板打腿,夹板划臂等。为逐渐延长蝶泳配合游打下基础。
! \" h- n: _& ^% _1 l- K7 w
3 Y# N2 c1 h( L4。提高耐力的练习 w( L5 K3 ]/ l
2 W$ d$ c4 i% A1 ~* f6 k 由于蝶泳游距的限制,常与其他泳姿结合,发展蝶泳的一般耐力,提高蝶泳耐力水平。 蝶泳一般耐力练习属有氧代谢运动,提高有氧代谢水平对增加体质很有意义。耐力练习方法常采用任意游、持续游、变速游、间歇游等方法。根据游泳能量训练分类,有氧训练分四级负荷,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练习负荷,提高耐力水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