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绵阳富乐山走进三国故事绵阳是一个有2200年城市史的城市。尤其是东郊富乐山一带,附丽了太多的历史故事,也集中了太多的人文风景。龟山,是汉代涪县旧址,唐太宗第八个儿子李贞在绵州作刺史时在此修了越王楼;美感溪,碧水如带,两岸风光尚有几分田园况味,当年杜甫避徐知道兵变而流寓绵州时,常常在此看渔夫们泛舟打鱼,十几首鲜活水灵的《观打鱼歌》,让芙蓉溪具有了不同凡响的韵味。 2 o J( f3 T7 W" X' T
7 g7 {+ n! J! w8 f; F$ y% {/ \
然而对游客而言,最激动人心的还是富乐山本身。 / Y4 M% u) t: v V7 p( D9 i+ i. ^
B9 T. g2 B2 w8 q; t
仲秋午后,骤雨初歇。一个人信步走向富乐山,伴一路蝉噪。 $ |9 w* e% U* P9 X3 }! t1 \7 w
7 s) E( ^: R K: a8 Y& V1 {
行至山前,我在芙蓉桥头停下,远远地读富乐山。天空半阴半晴,看到的是一色逼人的冷翠。似乎以这桥为界,喧嚣与幽静,驳杂与清纯,分割B是分明。只要走上桥头,眼睛让迎面涌来的浓绿一染,所有的烦恼与浮躁都卸在了桥的另一头。于是游兴陡涨,一身轻爽地爬山。 2 ]$ V4 Z$ y) A1 [& f
0 M% K: X: c, r8 o7 Q
富乐山上最引人注目的是富乐阁。不但在富乐山地界摆脱不了它的顾盼,就是在市区的另一端也走不出它的视野。公园管理处的周先生告诉我,它乐阁是五重巨阁,又雄踞富乐山之巅,所以登临阁顶可以俯瞰整个绵阳市区,天气晴好之时还可远眺百里之外的窦圌山。因此富乐阁之巍巍不逊武汉的黄鹤楼,成为富乐山的标志。 7 S; ]$ _" \4 |
; Q' }4 w0 j( ~# _$ o" ~$ [
以芙蓉溪畔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巨型雕塑为起点,沿着一曲石径拾级上山,走向富乐阁,也就走进了三国故事:
: j) O- Z6 }" J5 {, i/ `
k8 _" k# c! x2 r8 z赤壁大战后,刘备据有荆州,势力大增。而偏安于益州(今四川、云南及贵州的大部)一隅的刘璋懦弱无能,对割据汉中的张鲁十分恐惧,便邀刘备人蜀相助。刘备为了实现诸葛亮《隆中对》提出的占益州为根据地进而逐鹿中原恢复汉室的战略,早就想对益州. S2 n. i: P- D5 [: m
下手,刘璋的邀请正中下怀。于是他率精兵2万沿水路入川,刘璋也引兵自成都来迎,二刘会于涪城(即今绵阳)。这时,刘备的部下都劝他趁机杀掉刘璋,但老谋深算的刘备认为时机未到而未予采纳。二刘在涪城宴饮百日,虽刘备部下也曾演过一出“鸿门宴”,但刘璋终未看清刘备的真面目。一天二人登上东山之顶,放怀畅饮时,刘备见山下良田沃野一望无际,一派富庶丰饶景象,想象这天府之国不久将为自己据有,心花怒放之际一句6 u8 K' D2 ~' `& W
“富哉,今日之乐乎”脱口而出。后来,刘备果然从葭萌关回兵夺占涪城,并以此为根据地攻占成都,建立了蜀汉政权。人们为纪念这事,后来便将东山更名为富乐山。而富乐阁,正是再现当年意境。
% j& Q) j4 f- {6 t8 h& C! N
6 Y7 R8 O, j( m% v, A; {% o阳光裂云而出,层层绿浪中涌出的大大小小的金色琉璃瓦顶更显得金碧辉煌。一进前大门,亭阁台榭悬泉飞瀑竞相奔来眼底。一曲石径刚被太阳晾干,白晃晃地在树荫中飘进飘出,给幽丽的画面平添了生动的韵律。而路两边,绿绒绒湿滚滚的草坪释放出些微的凉意,使上山之路竟成透心彻骨的畅快,使你不知不觉中便到了富乐阁下的绵州碑林。碑林正在建设中,但已初具规模。一堵宽约二百米高七八十米的巨壁形成了天然的“宽银幕”,黑色大理石的巨幅浮雕占据了“银幕”的主要部分,浮雕上有辉煌的宫队行进的车马和以刘备、刘津为中心的上百人物,它把三国的历史风云凝固于对建立蜀汉政权具有关键意义的二刘“涪城会”之瞬间。歌舞管弦之中暗伏杀机隐隐,就筹交错后面孕育着鹊巢鸠占的阴谋。场面宏大,风格古朴,布局造型饶有新意。石壁顶端边缘处建起精巧别致的游廊作浮雕的檐盖,更增加了历史的深遂凝重之感。在石壁的下方,一溜排开去近百书画碑刻,它们与大门左右廊道内的碑刻作品构成了环形碑廊。在这上面我读到了吴作人。启功、费新我、曹禹、周谷城、刘文西等许多当代名家的名字,他们的作品大都与三国的故事有关。许多人就在那石壁下支起茶桌面壁而坐,一边品茶,一边拿目光在那些浮雕上摩挲。有的人则摇头晃脑,眯眼低吟,样子风雅得很。
; R* s1 K( l$ L& r; E; Q
, \/ D, ~; c! {从碑林折而向南,自柏树林中斜斜下到名叫汉皇园的人工湖边,到石访上小坐,泡一壶本地产的“九寨雀舌”慢慢品着,让一路上山下山的倦意在对湖光山色的沉浸中慢慢褪去。这湖不小,风景也就有几分空敞。但水极清澈,远近山影及湖边的小桥、水树、长廊、画轩都在水中尽展风姿。湖中停停玉立的汉白玉的琵琶女,怀抱琵琶,娇生百媚,轻拈慢拢一曲,让我也做了一回刘备。直到此时,才觉这里的色彩看似清淡,其实极有意境。
- d; f4 e, h' v6 L, }6 i. {' H: z6 b2 X8 ?4 Q1 @
走出汉皇国便又踏人豫州园。做过绵州知府的宋代诗人唐庚有诗云:“富乐之名谁所留?建安年中刘豫州”。无疑,豫州园便取此诗意。印象中,豫州园便是富乐山风景区的中心了,是最迷人的园中之园。 7 M1 Q$ h% u% t7 c' `: l" }
( w* |$ z0 A& L( d# W# C0 M J- J7 r2 O
豫州园的核心是一个极小但极精致的袖珍湖,环湖有假山、石糖、水货6 o% y. X: ~8 F$ L1 e
回廊、瀑布,更多的是密密匝匝的树和万紫千红灼灼开放的花。这里太静,几只悠哉游哉的鸳鸯划出的几丝波纹,使湖水成了浓浓稠稠碧绿透明的液化玻璃。微风撩动柳丝,湖水便作了梳妆的明镜。湖里鱼极多,随便丢下一小撮饼干屑也会招来上千条,在水面上浸出五彩缤纷的一片霞彩,极壮观。鱼多了,偶尔就有几枝斜柳伸人湖水,做起了姜太公之梦。风景如画,豫州园实实在在是立体的画屏。湖边的听涛阁、知鱼亭、画中游、扇面亭……游人在不同的方位角度得到的是不同的画面,而每一个画面都足以让人错骨销魂。
$ h' W) t' g2 f; w9 K
9 a% C# u5 t' \) k从豫州国再向东北,沿着一条水泥大道可以到达富乐堂。富乐堂原为富乐寺,始建于
, l" ~' s, W8 U' Q; S( w宋,当我第一眼看到它时,就感到“气势宏伟”之类的形容词已难以描绘它的伟仪。这里是专为纪念刘备而建,也许只有这种金碧辉煌高敞恢弘的建筑,才能与刘玄德虎视中原气吞东吴的英雄气概和雄才大略相匹配。它的正殿有三重,高约10丈。室内塑有与真人一般大小的塑像Zed尊,展示的是刘备与刘玲在富乐山上‘双雄会”故事。与此相对的是一座万年台,这里经常上演《涪城会》之类的三国戏,前些年曾经搬演“目连戏”,轰动中外,一时盛况据说让内行外行都大开眼界。更为激动人心的是,这里不久将建成大型雕林100%组,以富乐堂为重点,聚聚散散,分布于整个富乐山风景区,一组一景,一景一故事,自始至终地重现三国历史风云,构思之奇特气势之磅减为天下独绝。以湖水、垂柳。荷花、蛙声著称的自然风光,尤其让人难以忘记。 9 j/ n5 S; v( Z/ f C/ k; ?
3 |0 O5 L( B$ k% n4 B7 F4 s富乐堂附近还有刘备住过的桃园洞,有二刘曾经避暑、宴饮的冷源洞等遗迹,就近细看,让人生出许多怀古之幽情。 5 Q4 f6 s7 |! M, Z9 U( J
s0 u: Q8 `0 [" X1 y" X7 K, F富乐山以富乐阁、汉皇国、豫州园和富乐堂四大景区为核心,形成大小景点40余个,玫瑰、月季、樱花、紫荆等植物园10余个,规划面积达 10000亩,已是西南地区最大的人工园林公园。碑林、雕林、川戏还有豫州园、富乐堂等地还来不及细读的书画陈列,讲的都是三国故事,会让当代徐霞客们戏痴戏迷们享受到一次精神盛宴。 + ~$ j2 m" q/ x2 u! }) H
7 W& k3 c0 m4 G |当年富乐山把蜀汉兴亡的历史看在眼里,因此今天我在这里听到了远比《三国志》、《三国演义》来得生动的诉说。
& L2 |* S) d- _* S2 o4 v8 H
# O$ ?1 i- \) s+ _9 [% d7 N$ N于是,我明白了为什么游客到绵阳必然要登富乐山。 # z e; j6 l3 G o3 p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