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是我向往已久的景点,在我的印记当中,这里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来到西湖之后却发现,不论是多年居住在这里的人还是匆匆而过的旅人,都会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倾倒。阳春三月,莺飞草长。苏白两堤,桃柳夹岸。两边是水波潋滟,游船点点,远处是山色空蒙,青黛含翠。此时走在堤上,你会被眼前的景色所惊叹,甚至心醉神驰,怀疑自己是否进入了世外仙境。这次由于来得不是季节,到处雾蒙蒙的,仿佛给美丽的西子湖畔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fficeffice" />
垂柳西湖边
碧绿的草地
西湖十景形成于南宋时期,基本围绕西湖分布,有的就位于湖上。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西湖十景个擅其胜,组合在一起又能代表古代西湖胜景精华,所以无论杭州本地人还是外地山水客都津津乐道,先游为快。
花港观鱼就是观这些鱼
新西湖十景是一九八五年经过杭州市民及各地群众积极参与评选,并由专家评选委员会反复斟酌后确定的,它们分别是: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宝石流霞。因为呆得时间太短,这次杭州之行无论是旧十景还是新十景,都没有看完,很多地方都是匆匆而过,难免有些遗憾。
等待开工的游船
西湖周围的茶场
一组精致的西湖景观照片
旧的雷峰塔倒掉了,在ffice:smarttags"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鲁迅">鲁迅ersonName>先生眼里,雷峰塔的倒掉是一件大快人心之事,在《论雷峰塔的倒掉》这篇杂文里,这句“现在,他居然倒掉了,则普天之下的人民,其欣喜为何如?”不正代表了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鲁迅">鲁迅ersonName>先生当时的心情吗?雷峰塔倒塌一事引发了他的感触,他便把这个听闻当作创作的题材。此时,"五四"运动业已退潮,封建主义卷土重来。在政治上,封建军阀残酷地镇压工人和学生运动;在文化上,复古思潮愈演愈烈。鲁迅从雷峰塔说起,联系白蛇传的传说,从中引出封建统治者压制自由、摧残民主的象征意义。这和他创作的《祝福》等一系列小说的主旨是一脉相承的。几十年来,杭州人民围绕着是否重建雷峰塔进行了旷日持久的讨论,最后,支持重建的占了上风。新建的雷峰塔高五层,比倒掉的旧塔矮了两层,宽窄却比原来增加不少。塔内塔外增设了很多现代化设备,因此,这座新塔也只能作为登高看西湖和雷峰夕照的一个特定的工具而已。
远眺雷峰塔
近看雷峰塔
倒掉的雷峰塔底座
塔上看西湖
一组雷峰夕照,空气透明度太差,等不得了
拿出30元的香火费,就可以进入灵隐寺了。灵隐寺又名“云林禅寺”,始建于东晋,是我国佛教禅宗十刹之一。正殿大雄宝殿为单层三檐歇山式建筑,高瞻远瞩33.6米,其规模之大,为国内罕见。大雄宝殿佛像后壁反碛为“五十三参”,讲述的是善财童子周游110个城市,参拜53位名师,成就佛道的故事,在这53位名师中,有两位特殊人物,即民间广为流传的济公和疯僧,灵隐因此而名闻遐迩。
云林禅寺正门,除了皇上,别人走不了这扇门
雄伟的大雄宝殿,也是全国最大的单体寺庙
寺庙香火很旺,上香的人络绎不绝
佛像高大雄伟,旁边一人多高的青花瓷瓶在这里显得很渺小
十八罗汉镇守着寺院
江泽民题写的“灵隐寺” 到了灵隐寺,就不能不提飞来峰。灵隐寺旁的飞来峰,也是杭州的名胜,是灵隐地区的主要景点。苏东坡曾有“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峰”的诗句。相传1600多年前印度僧人慧理来杭州,看到此峰怪石嶙峋,风景绝异,惊奇地说:“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以飞来?”因此称为飞来峰。飞来峰山高209米,由石灰岩构成。由于长期受地下水溶蚀作用,形成了许多奇幻多变的洞壑。据前人记载,飞来峰过去有72洞,但因年代久远,多数已湮没。现在仅存的几个洞,大都集中在飞来峰东南一侧。
鼓出的山包就是飞来峰
塔后被树木遮住的飞来峰 飞来峰不仅风景美,而且是我国南方古代石窟艺术重要地区之一,有五代至宋、元年间的石刻造像330余尊。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那喜笑颜开、袒胸露腹的弥勒佛。这是飞来峰石窟中最大的造像,为宋代造像艺术的代表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灵隐寺天王殿外有一冷泉亭,也是灵隐地区的一处名胜,据说苏东坡在杭州做太守时,常在冷泉亭上饮宴赋诗。 以前曾看过由飞来峰传说改编的影片,实地一看,真是的飞来峰与影片中的飞来峰大相径庭,低矮的小山包已被浓密的树木遮住,远看近看没有一点轮廓。
精致的石雕
[此帖子已被 燕鱼 在 2006-12-31 10:50:40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