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翻江鼠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剑门关、翠云廊旅行记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5 10:18 | 只看该作者
路边的水楂子红了

IMG_003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5 10:20 | 只看该作者

远眺72峰

IMG_0040.JPG

IMG_004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5 10:29 | 只看该作者
剑门蜀道,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边缘的广元境内,因1000年前,诗仙李白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得以名扬天下。

  数百里古蜀道上,峰峦叠嶂,峭壁摩云,雄奇险峻,壮丽多姿,构成了川陕交通的一大屏障。两千多年来进出川陕的唯一通道——蜀道,位于川北,南起梓潼石牛铺,北至广元七盘关,素以山高谷深和众多的名胜古迹吸引游客。

  古代时,剑门山称为大剑山。广元至剑阁一带的山峰,被流水浸蚀切割,形成了峰脊高耸尖削的山岭。大剑山72峰,如利剑直插蓝天,断壁中间断裂的地方,两山相峙如门,故称“剑门”,因其山势巍峨,道路险峻,素以“天下雄关”著称。

IMG_0043.JPG

IMG_004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5 10:31 | 只看该作者
有了这些,一路上手机信号无忧。

IMG_004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5 10:33 | 只看该作者

IMG_0051.JPG

翠云廊是古蜀道的一段,而且是以险著称的剑门蜀道的一段。翠云廊古称剑州路柏,民间又称"皇柏",亦称"张飞柏"。位于四川广元剑阁县和绵阳梓潼县。

  翠云廊以剑阁为中心,西至梓潼,北到昭化,南下阆中,三条路蜿蜒三百里,全是林荫道,号称"三百长程十万树"。树为柏树,经过历朝历代无数劫难,留存至今的古柏,还有8000多株。最大的须8人合围,小的也要3-4人方可抱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5 10:35 | 只看该作者

翠云廊古柏

IMG_0060.JPG

 
  翠云廊得名于清初剑州知州乔钵的诗:“剑门路,崎岖凹凸石头中。两旁古柏植何人,三百里程十万树。翠云廊,苍烟护,苔花阴雨湿衣裳,回柯垂叶凉风度。无石不可眠,处处堪留句。龙蛇蜿蜒山缠互。休称蜀道难,莫错剑门路。”从此,“翠云廊”这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名字便成了“剑门路柏”的雅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5 10:38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B]大度英雄[/B] 发表: 依然是雄关漫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5 10:40 | 只看该作者

 

IMG_0065.JPG

皇柏、张飞柏

  由近万株行道古柏组成的绿色长廊,民间又叫“皇柏”,也称为张飞柏,传说是当年三国名将张飞驻守蜀国阆中时号召人民所植,据史料及民间传说,古柏是历代开成的群体,其栽植时间,上起秦汉,下至明朝中叶,历时2000余年。随着古蜀道的开拓和驿道整修,路旁留有自然生长的树木,也有大量的人工栽植的行道树,逐渐形成数百里的林荫大道。

  古柏驿道保持得最好的一段,现在建成一个游览公园,就叫翠云廊。三百里翠云廊最大、最有名气的几棵树都在这里。翠云廊古柏形态万千,风姿各异,人们根据其长势、外貌和历史传说取了许多美好的名字。如以长势命名的"鸳鸯树"、"姊妹树"、"罗汉树"、"观音树"、" 白象吞石"等;以粗壮命使的"状元柏"、"帅大柏"、"寿星树"等;以史典命名的"阿斗柏"、"望乡柏"、"石牛树"、"仙女树"等,真是"千姿万态羞雷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5 10:41 | 只看该作者

IMG_0071.JPG

关于翠云廊究竟是怎么形成的,有许多说法。民间流传最广的是张飞倡导所植,谓"飞作巴西太守时,因传达政务军情羽书频繁,令士卒植树表道。"翠云廊最大的柏树之一,就叫"张飞柏"。但据专家考证,翠云廊的形成,应归功于李壁。李在任期间,大规模整修蜀汉年间的驿道,以青石砌路,并在路旁补植柏树。他不仅种树,尤其注重护树,下令"官民相禁剪伐"。

  在翠云廊各段抽样调查的900多株古柏中,胸径2米以上的有7株;1.8至2米的86株;1.5至1.7的363株;1米至1.4米的854株;1米以下的669株。这说明翠云廊古柏不是一次栽植而成,而是历代不断栽植而形成的历史产物。

  根据文献记载和科学工作者对现存古柏研究考证以及民间的传说,古蜀道上大规模植树有6次。

  第一次是秦朝。秦始皇修筑阿房宫,曾在蜀中大量伐木。杜牧在其《阿房宫赋》中有“蜀山兀,阿房出”的描写。蜀中百姓怨声载道,秦始皇为平民愤,倡导在驿道旁植树。他还下令在全国各驿道种植松柏,用以显示天子的威仪。此后群众便把这次植的树称为“皇柏”。据科学工作者考察,凡胸径两米以上的古柏,树龄约2000多年,应是秦代所植。

  第二次是三国鼎立时期。“张飞柏”在剑阁人民群众中已成了翠云廊古柏的代名词,传说由来已久。相传张飞当年为巴西(今阆中县)太守,军政往来频繁。当时的剑州(今剑阁)又是蜀都至中原的必经要地,为适应政治、军事上的需要,张飞令士兵及百姓沿驿道种树,军民同心协力,完成了植树义务。今天民间还流传着张飞当年“上午栽树,下午乘凉”的故事和神奇的传说。据考,翠云廊上两米左右的古柏当是“张飞柏”了。

  第三次是东晋时期。剑阁人民曾在驿道两旁大量种植松柏,当时叫栽“风脉”树。尚书郎郭璞为此写了《种松记》刻于石碑。这碑到了宋代,由于风雨剥蚀,当地人又请大文人苏轼重书碑文,今碑刻仍存武连觉苑寺内。估计翠云廊上一米七八左右的古柏就是这时所植。

  第四次是唐代。相传唐天宝年间(公元742枣756年),杨贵妃喜欢吃川南荔枝,玄宗皇帝命人快马加鞭,连夜运送。为保持荔枝鲜味,令百姓沿途种植柏树,剑阁人民又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栽补。使翠云廊初具规模。

  第五次是北宋时期。据《宋会要辑稿·方域·道路》记载:宋仁宗诏令:“自凤州至利州剑门关直入益州道路,沿官司道两旁,每年栽种土地所宜林木。”又是一次大规模植树,并且延伸到了整个蜀道。

  第六次是明朝。明正德年间(1506枣1521年),李璧(字白夫)任剑阁知州时曾对南至阆中、西至梓潼、北至昭化的官道进行了整治,并沿路大量补植柏树。因而同治《剑州志》所载清人乔钵《翠云廊》诗序云:“明正德时知州李璧,以石砌路,两旁植柏数十万,今昔合抱,如苍龙蜿蜒,夏不见日。”翠云廊从此形成了宏伟规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5 10:44 | 只看该作者

IMG_0072.JPG

翠云廊古柏能存至今日,与历代严令保护有很大关系。自有驿道和行道树以来,老百姓便以护路爱树为已任。这种优良传统沿袭到现在。山区人民把修桥补路、栽桑植柏看成一种美德,看成是为后人造福,因而也自有爱路护树的良好习惯。加之历代统治都也很重视对驿路驿树的保护,秦汉至唐就设有专人管理,到了北宋又颁布了管理行道树条例,据《宋史》记,南宋时还发布了“禁四川采伐边境林木”的诏令。明代又有“官民相禁剪伐”的政令。清代官府常派差役沿路巡察护树情况。“三百里程十万树”的形成,也是与历代官民的保护分不开的。

  1935年,由于川陕公路的修筑,古柏损坏惨重,民众甚为痛愤,后来蒋介石知道后,也下令在古柏上悬挂木牌,发出了“砍伐皇柏者枪毙”的禁令。

  建国后,政府十分重视对翠云廊古柏的保护,采取果断措施,禁止任何人砍伐,颁布了古柏管理条例,还先后三次清理登记、挂牌编号;对枯萎和处于危险环境的古柏进行了加固维护;每年都要进行群众性防病、治虫、补植幼柏等工作。这些保护措施的实行,使翠云廊古柏延年益寿,更加生机盎然、茂盛苍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5 10:46 | 只看该作者

IMG_0074.JPG

IMG_0073.JPG

翠云廊是举世无双的古老行道树,是蜀道上的一颗明珠,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汗水浇灌的艺术品,是中华民族伟大创造力的象征。她不仅是规模宏大、历史悠久、保护完好的中国艺术珍品,而且是全世界的瑰宝。她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自然资源和生物资源。
  科学家称古柏为“森林化石”,文物专家则视为“蜀道灵魂”、“国之珍宝”,文人墨客比之为“绿色长城”。外国专家赞为“举世无双的奇观”,“古代陆上交通的活化石”、“比欧洲罗马大道优美”、是“世界文化遗产”等等。
  的确,无论如何赞美“翠云廊”都不过份,她不仅给人带来愉悦的视觉享受、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更给以古蜀道无微不至的呵护,才使古蜀道有了良好的行驶环境及平整的路面。
  翠云廊---当之无愧的蜀道明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5 10:47 | 只看该作者
阳光夕照翠云廊

IMG_007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5 10:47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B]潘冬子[/B] 发表:

[quote]原文由 [B]大度英雄[/B] 发表: 依然是雄关漫道!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quot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5 10:48 | 只看该作者
阳光夕照翠云廊

IMG_007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5 10:50 | 只看该作者
以古柏为粮仓

IMG_007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5 10:51 | 只看该作者

以古柏为粮仓

IMG_008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08-11-25 13:38 | 只看该作者
[quote]原文由 [B]翻江鼠[/B] 发表:

远眺72峰

IMG_0040.JPG很熟悉的地方,

相见却在网上。

时光回转四十年,

知青上山下乡,

晚风吹四下黑茫茫,

眼眶湿好想爹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5 14:03 | 只看该作者
翠云廊古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6 13:17 | 只看该作者



人在旅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7 20:08 | 只看该作者



农舍与玉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11-14 15:29 , Processed in 0.066530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