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那仁朝克图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西口在哪里?——探秘山西杀虎口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08-11-11 09:51 | 只看该作者
裸泳,无牵无挂,痛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08-11-11 20:54 | 只看该作者

 

不但欣赏了,得到了启迪。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0 17:22 | 只看该作者

毁坏了古长城,今天试图再修复




毁坏容易,修复难!

点评

欣赏  发表于 2016-12-19 21: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0 17:19 | 只看该作者

古城遗迹


古城墙毁坏的进程




当地老乡拆取古城墙砖石盖民房/筑院墙


大跃进时代拆取古城墙砖石修建戏台


点评

欣赏  发表于 2016-12-19 21: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08-11-10 20:32 | 只看该作者

你们几个大老爷们,还敢裸游!哈哈,曝光啦!

点评

欣赏  发表于 2016-12-19 21: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08-11-11 07:21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B]那仁朝克图[/B] 发表:

涛声依旧回复:

一个字-

——————

非常高兴"涛声依旧"第一个回复本贴,跟着我继续浏览山西杀虎口的历史传说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0 15:41 | 只看该作者

抚远费大将军高声咏道:fficeffice" />




武松打虎三碗酒,

圣上平胡如打狗。

江山从今大一统,

但愿人间少动武。

 

大家齐声说好,康熙皇帝却说:“费大将军豪爽洒脱,从不舞文弄墨,今天,乘着酒兴也诗兴大发,但平胡的字用的不妥,应当改为西字。”武将一开,随后,文官内阁侍读学士军粮督运官范成烈站起来高声咏道:




紫塞屯虎豹,天山傲胡霜。

王师扫豺狼,旗摇太白光。



[此帖子已被 那仁朝克图 在 2008-11-10 16:03:23 编辑过]

点评

欣赏  发表于 2016-12-19 21: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0 17:49 | 只看该作者

 

李运生,老兵,呼和浩特铁道报记者,十五年冬泳龄,驴友




西口古道广济桥




杀虎口镇遗存的古民居





[此帖子已被 那仁朝克图 在 2008-11-10 21:30:37 编辑过]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6-12-19 21: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0 20:22 | 只看该作者

骑游杀虎口,探秘何在?

想想数千年来,战也罢,和也罢,结果是什么呢?无非是各民族融合的历程而已!中华民族是全国56个民族的大家庭,谁也离不开谁,各民族都要维护之。万里长城被称作世界人类第八大奇迹,因为它是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血汗尸骨所筑就,然而它也仅仅是历代统治者闭关锁国的浩大工程而已,最终被历史无情地抛弃,成为历史的遗迹...

民族团结宝鼎——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

中央人民政府  赠

成吉思汗没有长城,他及其子孙建立了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汗国,从而改变了世界,推动了历史的进程;大英帝国没有长城,它的米字旗帜曾飘扬在全球,被称为日不落的大不列颠帝国;俄罗斯没有长城,他现今是世界上疆域版图最大的国家;当今的超级大国美国,它的手脚伸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甚至宇宙太空...

中国这个睡醒的雄狮也必将震动整个世界,中华民族新的崛起,必将为全人类做出自己历史的贡献。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世界,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顺世界潮流而动是每个仁人志士的必然!

 



[此帖子已被 那仁朝克图 在 2008-11-12 16:43:40 编辑过]

点评

欣赏  发表于 2016-12-19 21: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0 17:10 | 只看该作者

平集堡城门







早在明代嘉靖年间,山西北部的居民苦于旷日持久的修墙筑堡的劳役,就开始出口外谋生,到十六世纪末,走出西口外到土默特地区谋生的汉人已达十多万。fficeffice" />

点评

欣赏  发表于 2016-12-19 21: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0 17:45 | 只看该作者

公元前33年,北方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主动来汉朝,对汉称臣,并请求和亲,以结永久之好。汉元帝尽召后宫妃嫔,王昭君挺身而出,慷慨应诏。呼韩邪临辞大会,昭君丰容靓饰,元帝大惊,不知后宫竟有如此美貌之人,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便赏给她锦帛二万八千匹,絮一万六千斤及黄金美玉等贵重物品,并亲自送出长安十余里。王昭君在队队车毡细马的簇拥下,肩负着汉匈和亲之重任,别长安、出潼关、渡黄河、过雁门,历时一年多,于第二年初夏到达漠北,受到匈奴人民的盛大欢迎,并被封为宁胡阏氏,意为匈奴有了汉女作阏氏(王妻),安宁始得保障。

点评

欣赏  发表于 2016-12-19 21: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08-11-10 14:48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B]冬泳网总编[/B] 发表: 跟随楼主的脚步又一次浏览了悠久的古文化,历史是最好的见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0 14: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那仁朝克图 于 2012-5-18 22:12 编辑


严疆锁钥






' a" L! t# n" H& ]: J: j

大漠高天汗马追云

& @- N5 N6 {( e

西口长歌征驼伴月



[此帖子已被 那仁朝克图 在 2008-11-10 15:18:00 编辑过]

点评

欣赏  发表于 2016-12-19 21: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0 17:26 | 只看该作者

早在明代嘉靖年间,山西北部的居民苦于旷日持久的修墙筑堡的劳役,就开始出口外谋生,到十六世纪末,走出西口外到土默特地区谋生的汉人已达十多万。




 

fficeffice" /> 

第二次大规模的“走西口”是在康熙西征噶尔丹之后,将右卫城屯兵北移入“绥远城”,晋北乃至晋中一带的商贾居民有一次“走西口”,开发漠南,或经商或劳务。

5107

 



[此帖子已被 那仁朝克图 在 2008-11-10 17:27:57 编辑过]

点评

xs  发表于 2016-12-19 21: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0 16:54 | 只看该作者

杀虎口的旧堡西就有一座小石桥,名曰“通顺桥”,这就是多少人的祈盼,祈盼着“走出西口,通通顺顺”。fficeffice" />













点评

欣赏  发表于 2016-12-19 21: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0 17:33 | 只看该作者

泳友们踏上了广济古桥









第三次“西口潮”则是在清朝咸丰年间,山西遭年限,受苦人被逼迫走西口。

fficeffice" /> 

第四次则是在清末民初,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为了躲避战乱,逃灾避难,只好“出口外”安身立命,养家糊口。

 

第五次大规模“走西口”则是在20世纪40年代末。杀虎口的旧堡西就有一座小石桥,名曰“通顺桥”,这就是多少人的祈盼,祈盼着“走出西口,通通顺顺”。



[此帖子已被 那仁朝克图 在 2008-11-11 23:15:57 编辑过]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6-12-19 21: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0 14:53 | 只看该作者

从博物馆出来,带大家上到古堡城门楼上,一幅匾额令人深省:
紫塞金汤


刀戈沉沙边城带血

关山度日古堡含悲







[此帖子已被 那仁朝克图 在 2008-11-10 15:12:04 编辑过]

点评

欣赏  发表于 2016-12-19 21: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0 15:03 | 只看该作者

 

来到康熙大营

军营齐整,却已时过境迁,一片平和景象





[此帖子已被 那仁朝克图 在 2008-11-10 15:28:44 编辑过]

点评

欣赏  发表于 2016-12-19 21: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0 17:34 | 只看该作者

 

fficeffice" />

昭君和亲留痕迹

 

   据《朔平府志》记载,“蹄窟岭,在县东五十里,连左云界。上有三峰,相传昭君出塞,道经此岭,有马蹄迹,至今尚存,因名。”相传,即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接了王昭君,在汉元帝派遣的护卫队的保护下,东出潼关,北渡黄河,翻越雁门关后,住在白羊城(今左云县城东)。从白羊城一早出发,登上卧羊山,往前一望,汉宫卫队向昭君禀报,前面山峦叠嶂处就是杀虎口,出了杀虎口就是匈奴地界了。昭君回首汉地山河,不禁依恋不舍,踌躇良久,马踏成凹,后人称之踏蹄窟。王昭君出塞和亲,缓和了汉、匈矛盾,边境出现了和平安定的局面







因此,汉朝改年号为“竟宁”,意为边境安宁。

后人有诗赞曰:

              蛾眉出塞万家春,

              不教将军作虎臣。

              但使此身能报

              何妨恩宠属他人。





[此帖子已被 那仁朝克图 在 2008-11-11 9:12:19 编辑过]

点评

欣赏  发表于 2016-12-19 21: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08-11-10 14:46 | 只看该作者
跟随楼主的脚步又一次浏览了悠久的古文化,历史是最好的见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12-29 09:44 , Processed in 0.050462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