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贺知章、贾岛、柳宗元,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唐朝诗人。从小学、初高中,甚至中专、大学,我们接触过很多他们的诗作。诗人所生活的年代,跟我们现在的形式相比,有很多共通的地方,他们可以“以诗言志”,我们呢?我们又能做些什么?!提起李白,能够让我第一想起的是他喜欢喝酒,印象中有过酒后戏弄杨贵妃的故事吧?贺知章、贾岛,虽然都学过他们的作品,但是印象不深;柳宗元,让我记住他的是初中时候学过的一篇《捕蛇者说》……曾经,我是一个不喜欢写作文的学生,对语文也没有太多的兴趣,为此,当年烟(台)师(范学院)毕业的语文老师单独给我开过小灶帮助我提高,然则收效甚微。可是几十年后的今天,我却以这样的方式重温学生时代学过的一些诗作,这也算是‘言志’的一种表现么?我在众多的图片中选择了四幅,图片内容分别体现的就是上述这四位诗人的作品。事先,我没有考虑太多,只是想意境不错的图片配上诗文,制作成一个帖子,那效果可能会比单纯的文字要“丰满”的多,未曾想一念之差居然有一些巧合——四幅图片表现的情景居然暗含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是不是也隐喻了社会现实呢?!不想说太多,还是欣赏原作的内涵吧!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灿若群星的盛唐诗坛上,诗人李白对孟浩然怀有特殊的感情。他在《赠孟浩然》诗中盛赞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次揖清芬。 孟浩然的高风亮节深为李白所敬仰,因此,两人的友谊至深,可谓是神交。友谊至此,一当睽离分手,不能不顿生依恋之情。孟浩然要到扬州去,李白在黄鹤楼上为他送行。情深意眷,依依不舍。何不把离别的惆怅化作力量?于是诗人即由起兴,即景运笔,衷心祝愿友人一路顺风。诗中,诗人不写自己送客,而是特意置换主客位置,写客“辞”己,并以“下”字紧承“辞”字,宛曲有致地传达出客人的愉快风发神情。“烟花三月下扬州”写出日暖花繁、岸柳如烟的盛景,暗含诗人对友人此行的艳慕,就写出了分别之际的欢愉情景。虽是挚友离别,却没有寻常的离愁别绪,这番情景很是别致。但是两人毕竟情谊至深,此地一别,后会无期,因而依恋之情在所难免。“孤帆远影碧空尽”借景写情,不仅写出了友人所乘船孑然远逝的情景,而且写出诗人凭栏目送的孤寂。此刻,诗人伫立在黄鹤楼上,久久地注视着那渐行渐远,以致于消失在茫茫水天相接之处的一片孤帆,他的心早已随船而去了……寄寓了诗人多少惜别之情啊!“唯见长江天际流”紧承上句,写出诗人在帆影消失后的感受。友人毕竟离去了,望着浩渺的江水,诗人心中怅然若失,“惟见”一词把这种感受刻划的淋漓尽致。固然,“流”字是传情之笔,更是写出诗人的主观感觉,他此刻心驰神往,追随友人而去了。若非友谊至深,能有此依依难舍的心态么?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在天宝三载(744年),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时已八十六岁,这时,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限感慨。《回乡偶书》的“偶”字,不只是说诗作得之偶然,还泄露了诗情来自生活、发于心底的这一层意思。在第一、二句中,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迤逦行来,心情颇不平静:当年离家,风华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首句用“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句中自对,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自伤“老大”之情。次句以“鬓毛衰(音cuī,疏落之意)”顶承上句,具体写出自己的“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言下大有“我不忘故乡,故乡还认得我吗”之意,从而为唤起下两句儿童不相识而发问作好铺垫。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于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就全诗来看,一、二句尚属平平,三、四句却似峰回路转,别有境界。后两句的妙处在于背面敷粉,了无痕迹: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为写己,却从儿童一面翻出。而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我们不为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却也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贾岛是大家熟悉的唐朝著名苦吟诗人。提起他,我们自然会想到他的名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为了比较用“推门”好,还是“敲门”好,他费尽心机。(“推敲”一词因此而来)因此,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只知道贾岛炼字上的工夫,其实,炼字并不能概括他诗歌创作的特点。《寻隐者不遇》信笔所至,脱口而出。句句明白如话,字字平淡无奇,似乎并没有什么可以值得挑出来推敲、玩味的。然而,正是这“明白如话”,“平淡无奇”,形成了这首诗最大的特色:含糊其辞,妙在其中。明白如话的诗,又怎么会是含糊其辞呢?它的妙处又在何处呢?——除诗题外,全诗只有20字,却涉及到三个人物:寻者、童子、隐者。从诗题可以看出,诗中的主角应该是隐者,因为他是“寻”的对象,是诗歌主要描述的人物。可是,诗中的前两句,写诗人与童子的一问一答;后两句寓问于答中,四句诗对隐者没有一丝一毫的明确交待:其身份、气质、品格等等,都深深地隐在诗句的背后,这不是含糊其辞吗?!然而,正是这“含糊其辞”,给读者留出了发挥想象的空间。只要细心地品味诗句,你不难发现隐者若即若离、时隐时现,活跃在诗句营造的画境深处。深入一想,诗中的古松、白云、青山、童子、草药,哪一样不与隐者有着密切的关系呢?他身居云山,远离尘世,与青松做伴,与童子相依,以采药为生,济世活人,其超凡的隐者身份、高贵脱俗的气质、闲适高雅的品格,在含糊其辞的诗句之中,在隐隐约约的画境深处,飘然显现。可见,写人不见人,却又在字里行间飘忽闪现,正是“含糊其辞”的妙处。诗人写人物含糊其辞,表达自我感情时也颇为“含糊其辞”。按照常人的心理,寻人不遇,多多少少都会在心里激起情感的波澜:或渴望、或失望;或激动、或怅惘。而诗人面对“寻”而“不遇”,诗句中没有一句明确表示情感话语,淡淡而入,淡淡而出,仿佛一切与已无关。古人经常“以诗言志”。志者,心声也。没有诗人的感情能成为一首诗吗?当然,诗人不是没有感情,只是表达得“含糊”而已。其实,诗人的内心并非止水波澜不惊。“松下问童子”,一个“问”字,就透露出诗人饱含仰慕之情,满怀希望而来。而童子的“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满怀的希望一下子坠入失望,感情起伏跌宕,真如从沸点降至冰点。继而“只在此山中”一句,又使失望之中萌生出一丝希望:隐者没有远去,或许还有见面的可能。可是“云深不知处”又让人迷茫:云海茫茫,深远飘渺,隐者究竟在什么地方呢?一问一答,几起几伏,尽情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波澜。最后,借助“云深不知处”的画面,任读者去眺望、去探求、去咀嚼……从迷蒙的画面中,去体会诗人心中那一丝寻而不遇的惘然若失之感,得出自己的感受。这岂不是含糊之极,又清楚之至吗?言简方可意长,含糊才有余韵。所谓“含糊其辞”只是一种“含蓄”的表述手法。《寻隐者不遇》中,诗人用明白如话的诗句,表达“含糊其辞”的意象,是他苦心孤诣的追求,这或许正是这首诗成为千古佳句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吧。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是一首妇孺皆知的小诗,它字浅句顺,让人过目成诵,经久不忘。如果一个人只能背诵三首古诗,《江雪》十有八九是其中之一。当我们陶醉于它的凝练的时候,不禁会思考它到底表达了什么?一首诗的内涵能有多大?《江雪》似乎提供了一个典范。西方中世纪释读《圣经》,曾有“四义释读法”,主张分字义的、寓意的、规训义的、灵义的四个层次理解《圣经》。我们也不妨从多层意义上来欣赏这首小诗。首先从最浅显的字面上看,《江雪》提供的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寒江独钓图”。前两句是天寒地冻的大背景:千山叠嶂,白雪皑皑,万径盘曲,冰封凄凄,天空中没有一只飞鸟,路面上没有一个行人。后两句是小焦点:在这大背景中有条江,江面上有一小渔船,渔船上有一穿蓑戴笠的老渔翁,老渔翁手持一根钓竿,独自垂钓。描绘极有层次,很多的国画常常取材于此。宏阔的天地和微小的渔翁形成鲜明对照,而整幅画面给人直观感受是“冷”和“寂”。“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马上会想到诗人恐怕不单单是为了“画”一幅毫无意义的图画吧?这苦寒静寂的图画背后,是怎样一种情怀呢?自永贞革新失败以来,诗人屡遭打击迫害,被贬谪到荒凉的永州,政治抱负不得施展,志同道合的朋友天各一方,生活上又陷入失朋少伴的孤独之中。这陷入幽静寒冷的境地之中,在千山万径的人世间也没有同伴的孤苦老渔翁,不正是诗人此时的写照么?然而,用诗人的政治、人生遭际作比附,虽然可以一一应验,却不能中止我们对诗意的领会。从更深一层看,这首诗则反映了诗人在此厄运中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境界:虽深陷绝境而不悔其执着之心,虽历冰雪而不改其高洁之志。有论者以为在这样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个老渔翁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凛然不可侵犯。这个渔翁形象,实际正是柳宗元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不过,精神写照说,还算不得最高层次的理解。因为这样的精神,必须在如此的环境中才能展现出来,诗境真正的高超之处却在于超越这个苦寒的世界而达到精神的沉寂,这便是禅的境界。诗人深受佛禅思想浸染,必然深悟“色即是空”的佛理,千山也好,飞鸟也好,万径也好,人踪也好,江面、小船、钓钩、老翁,不过都是空无,唯一存在的是渔翁的超脱。所钓非鱼,乃禅也。这样,我们就可以不同层次上体会这首小诗的美,层次虽有深浅之分,然而每一层面都有自己特有的艺术美。言有尽意无穷,这也许是《江雪》千百年来令人赞叹不已、以二十字而占据中国文学史重要一席的原因吧。
为什么说是1/5原创呢?开篇的文字是自己写的,图片是自己“造”的,赏析的文字是在网络中搜索并经过一些删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