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冰团战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场面让我们热泪盈眶(持续更新中)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8-7-26 15:10 | 只看该作者
这种方式对网络资源和朋友的注意力都是个节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8-7-28 20:53 | 只看该作者
冰团战友的精彩场面,大家都在等待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8-7-29 10:57 | 只看该作者
       冰团战友的奔向梦境,带我们也走人重返离别30年的故土。月是故乡明,人是故土亲。那种场面我虽然没经历过,也情不自禁地被感染。那种战友发出内心的深情,让我感动。特别是冰团战友凌晨4点多钟还不能入眠,可想而知。战友之情,难以言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8-7-29 07:38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B]秋寒[/B] 发表:

[quote]原文由 [B]冰团战友[/B] 发表: 有朋友的欣赏,再加一段。




 

[/quot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08-7-29 04:17 | 只看该作者



3
、奔向梦境fficeffice" />

兵团46团这片黝黑的土地,一别30年了,我们把花季献给了你,亲亲的土地,你让战友们长久地魂牵梦绕,多么想早点儿看到你啊,接近你,那简直就是奔向梦境。

ffice:smarttags" />630,我照常早早地醒来,旅馆走廊里有人通知北京知青提前集合,原来北京知青将坐火车前往。

当初计划大家都坐火车去,考虑早上那趟路过齐齐哈尔和九三的列车,无论如何也上不去那么多人,才决定公铁两路,北京和部分齐齐哈尔知青乘火车,大部队乘11部大轿车,这么多人的行动,组织工作是很难的。

在兵团时我常带车回齐齐哈尔,解放牌卡车一般要用6个小时。这次我又问了现在还在开车的徐国华,他说还得56个小时,我做了长时间乘车的思想准备。

车队8点钟出发了。国道不次于高速路,前半程路比较好走。盛夏时节,公路两旁松嫩平原绿色葱茏,有茂密的植被,有一个个小镇和村庄,熟悉的地势地貌让我们感到格外的亲切。

开车前曾有人明确,“中途‘方便’时,男士在车门一侧,女士在车门的背面”。可实际上行不通,男士在车门一侧“方便”,让女士怎么下车?结果成了少数男士车下“方便”,车上参观讨论,我说“这还能叫知识青年吗?!”第一次停车我就没下车。

第二次停车,车的左侧加油站有公共厕所,我下车径直走向男厕所,哪曾想后面跟来的女生不仅去女厕所,还要抢占男厕所。我回头冲跟过来的女生说“女厕所在那边”,“谁说的?”“门口写着呢。”“我不识字。”“连这两个字都不认识,怎么在中国生活!?”我第一个进入男厕所,听到后边有人要进来,一位上海女生说我在里面,并能叫出我的名字,我好紧张。我的后面跟进来的是一位男士,我出去一看,外面来男厕所的通道已经被女生阻断,可怜的男同胞!男女厕所都被女生占据,一时间让战友们笑做一团。这样的事只能发生在有着纯洁交往的知青战友中间。

过了讷河,很快就要进入我们垦区了。我们的心变得更为急切。看到了53团、51团,车上一阵欢呼!好像车绕了一点弯儿,原来要经过师部现在的九三农垦局,走经过原来“前锋农场”的那条路(后来知道并不是专门为我们绕行)。看到了师部科研所、九三博物馆、看到了我多次在网上看到的九三商城,车上静不下来了。

很快到了水库的大坝上,这个水库是后来修的,我早已在网上搜到并得到战友的证实,有了这个水库垦区变得更加美丽了。

进入了我们46团,车队两旁站着等候已久的战友乡亲。

战友们开始下车,一下子被热情的场面震撼了,顿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看,老大姐的秧歌队来了。乡亲们打着“热烈欢迎老知青回访黑土地”的横幅,小学生手里拿着花环、气球,举着“爷爷奶奶一路辛苦了”、“爷爷奶奶我们爱你”的大字题版,路的两旁站满了前辈、战友、乡亲。

这样的场面好像只有在电影里面见过,可那是欢迎当年的八路军解放军!一见到这种场面,知青战友的眼泪夺眶而出,这属于真情的表达,再没有多余的掩饰,让团聚的泪水激动的泪水尽情地流吧!

“上车的饺子,下车的面”。来到学校食堂,门口台阶上摆着两大排崭新的脸盆,盆中盛满了清水,知道大家来自大城市,让战友们在饭前洗洗手。

吃饭的时候,身后跟过来一位姑娘问我“您认识杨贵成吗?”“认识,他是六连的,我刚下乡时,他做为老知青还领着我们办学习班呢。”“他是我爸爸,现在已经不在了,我就在这个学校里当老师。”我感动,我感慨!我们交换了联系方式,互相照了一张像。

吃过面条,见到了我一起工作将近八年的战友齐国忠哥哥,当时我们同为团物资股的助理员,他是我两位入党介绍人之一,另一位介绍人是一位属于1958年“十万官兵转业”的老前辈。

为了迎接我们,农场做了精心的准备,号召老职工根据条件尽量往自己家里安排,以便减轻学校的接待压力。小学校老师还让每个小学生带两个枕头,并说不合格的会退回去,家长听孩子学说后,担心被退回,都买了新枕头。每个学生还给知青爷爷奶奶写一封信,信上的话,让那么多的知青热泪盈眶……



[此帖子已被 冰团战友 在 2008-7-29 4:20:37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8-7-28 19:37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B]冰团战友[/B] 发表: 有朋友的欣赏,再加一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08-7-28 04:50 | 只看该作者
有朋友的欣赏,再加一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08-7-31 02:12 | 只看该作者

                  

       忘了介绍这是我(1971-1978)工作七年多的团部办公室旧址

                非常感谢土家妹子制作的精美视频



             这里是后来的办公室由于划归鹤山农场现在也不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8-7-30 22:30 | 只看该作者
文章写得让人伤感、回味、思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8-7-30 22:28 | 只看该作者
送给冰团战友一首故乡情

27CDB6E-AE6D-11cf-96B8-444553540000>



[此帖子已被 土家妹子 在 2008-8-1 22:15:36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楼主| 发表于 2008-7-30 18:34 | 只看该作者
 


4、访问前辈fficeffice" />


    齐哥执意要我住到他家去,我们都是多年的好朋友,恭敬不如从命,看得出齐哥打心眼儿里高兴。

吃过晚饭,我要去看看刘长海股长,齐嫂说“他家的狗挺厉害,我领你去。”

实际上刘长海副股长和齐哥在一趟房,长海哥住东头,齐哥住西头,长海哥住的是30多年前孙学孟副团长的房子,齐哥住的应该是李廷安副团长的房子,其实就是里外间的红砖房。

“老刘大哥你看谁来了——”这是东北来稀客远客那种喜出望外时最典型的呼唤。

刘长海是1955年来垦区的老垦荒队员,资深的康拜因手,在农场机务人员中享有很高的威信和知名度,兵团组建之前是跃进农场的供销总管。由于他性格大度,不畏艰难,交往广泛,本团内外谁在物资配件上遇到难处都会想到他,在五师“北八团”很有名气,加上人长得身高臂长,大家亲切地叫他“大海”。

大海今年77岁,刚退休时工资很低,为了生计养了20年奶牛。现在老伴已经去世,他还有一个瘫痪的儿子,晚年生活不够幸福。

大海又陪我去见我的另一位老领导已经82岁高龄的李明山,他是兵团组建前农场的工会主席,兵团期间我们股的股长,后来农场的纪委书记,是1958年转业的军官,离休干部,来到他家,见到院子里已经聚满了来看望他的各地知青。

当年兵团组建时主要领导都换了现役军人,安排李明山到最偏远的8连任政治指导员,后来先到营房股当股长,是团机关唯一的一位非现役股长。他任职期间曾带领广大兵团战士战天斗地,摸爬滚打,龙口夺粮,曾三次作为指挥部成员带队上山采伐,与广大知青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为他是我的入党介绍人之一感到骄傲。

知青返城后,他收集纂写知青史料,歌颂和正确评价知青,做为建国前参加革命的老前辈,他对于知青在边疆的贡献给予很高的评价。

参观九三博物馆时,我“淘到了一件宝贝”,就是刘庆文1936年在东北民主联军的特等功立功奖状。刘庆文在兵团组建前是跃进农场的副场长,兵团期间任后勤处副处长。脑袋里留有弹片身体不好,加上娶了俄罗斯血统的妻子,在中苏对立的历史背景下,他资历深职务却不够高。

在拍刘庆文奖状的时候,解说员问我“您认识刘庆文?”“他是我们的老处长。”“那是我姥爷。”

5、专找旧址

本来第二天安排是下连队,齐哥说是问好了今天是自由活动并在九三农垦局安排了酒席,女儿女婿都等在那里。

“要是下连队你肯定赶不回来,这样吧,你想见谁我把他一块儿请来。”“我只是40年前在6连工作3个月,真说不出还有谁在那里,只想看看那片土地。”“我看那就别去了。”我客随主便,恭敬不如从命。

我是19711月到机关工作的,兵团十年多有近八年在机关,见到了那么多老战友老乡亲,还想拍一些老房子,就照下了目前还存在的卫生队、修理厂厂房、仓库库房、老俱乐部、招待所、办公室、宿舍等旧址。兵团组建之前就有的办公室现在是养老院,我在那里拍照时,有人问“照这个干啥?”“我曾经在这里办公,留作纪念。”“那你可是这里的老人了。”在拍卫生队旧址时,一位大姐问“你放着新大楼不照,怎么净照破房子?”“您有所不知老房子里面有故事啊!”

这次回访,也有几处伤感,几处牵挂。

具有半个世纪历史的跃进农场,建制撤销了,现在这里只是鹤山农场的一个“社区”。几位老知识分子、老垦荒队员不无感慨地说,“咱跃进农场是多好的地理条件哪!听得出他们的无奈和惋惜。

正在自家菜园子里的已故老农垦王乃芳的女婿说,“我已经在外地买了房子,很快也就迁走了。”齐哥的儿女也在九三局给买了房子,可他还是感到故土难离啊!那82岁的1958年转业军官李明山、77岁的1955年的老农垦刘长海能走吗?至少目前还得不出确切的答案。可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不仅是经济运行的主体,也是员工生活的依托,场兴吾荣,一点不假。黑土地诉说着这样的潜台词。农场解体这个背景也是这次知青大回访让那么多人异常感动、感怀、感慨的原因之所在。

另一个牵挂之处就是看到刚刚从尖山银行营业所领导岗位退下来的我的老战友,哈尔滨知青徐德仁,他仍挖空心思地开我的玩笑,“我要告诉马维庆,说你这个人还活着!”我却笑不出来。见到我的老同学樊建荣,他认出了我,我却只记得他是因为家庭的原因而没有返城,全然不知道他还生活在这里。还听说我的一位老邻居,复员军人徐德宽连夜从边远的连队赶来看望知青战友,他30多年前就去世的妻子是天津知青,这些年他一人抚养两个孩子,日子的艰辛是可想而知的。多么希望好运会眷顾他们,让他们的生活一天好似一天。

三连原上海知青王伟聪在老连队走访十几户老职工,给每户放下500元钱,临走时交给连队三万元,让连长转交给困难职工,还表示今后要连续三年资助连里的困难家庭,他说“没有老连队的培养,就没有我的今天。”

想到这些,心情还是难以平静。别了,可爱的故乡,相信有生之年我们一定还会再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08-8-22 09:52 | 只看该作者

[quote]原文由 [B]土家妹子[/B] 发表: 40年相聚。那种激动人心的场面。800名知青美好的回忆。回想那段风华正茂的岁月。我们也会情不自禁,我们也会热泪盈眶。

真情的流露,感动的场面,终生的难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08-8-28 01:49 | 只看该作者
40年呀,两代人走过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11-26 18:52 , Processed in 0.088045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