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55|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未曾经历过的感动(持续更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7-9 18: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们重访第二故乡受到热烈欢迎容我慢慢道来



     

         当年知青受到载歌载舞的隆重欢迎

                 

未曾经历过的感动fficeffice" />

引子

ffice:smarttags" />2008629,京、津、沪、哈、齐、双鸭山六城市600多名知青,千里迢迢,如约在北国名城齐齐哈尔会师。第二天,战友们分别乘坐火车和11辆大轿车一同向北开进,回访记录我们宝贵年华的第二故乡-当年的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五师46团。

同一条根脉,演绎着不一样的精彩。几十年过去了,祖国四面八方的当年知青,经40载风云变迁,以不同的人生经历,也带来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一路欢声笑语,一路浓浓深情。当十一辆大轿车蜿蜒进入现在的跃进社区,看到早已迎候在路旁的战友乡亲,场面像节日一样喜庆,知青战友受到了家家户户,男女老少对待亲人般的热烈欢迎。

战友乡亲载歌载舞,燃放鞭炮,曾任农场党委副书记的吴运珍扭在秧歌队的前面,小学生们手里举着“爷爷奶奶一路辛苦了”,“爷爷奶奶我们爱你”的大字题版,当年知青和老前辈老垦荒队员老战友见面拥抱,泪水湿透了件件衣衫。

看到小学生举着“爷爷奶奶一路辛苦了”,“爷爷奶奶我们爱你”的题版,我的眼泪终于未能忍住。后来从该校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杨永梅">杨永梅ersonName>老师那里知道,当初设计对当年知青的作何称呼时,确实费了一番心思。知青本来是一个年轻的称谓,而且在当地来说,知青永远是那种年轻的感觉,他们也希望我们青春永驻。可是屈指算来,这些当年1621岁的少年,现在多数成了爷爷奶奶。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杨">杨ersonName>老师本人就是齐市1964年来的知青杨贵成的女儿,而她的孩子已经读高中了。“我知道,叫爷爷奶奶不会把你们叫老,而且这样称呼会更加准确地表达彼此的切切亲情”。

这天下午,当地领导和知青战友为矗立在水库边的知青纪念碑揭幕。纪念碑正面的碑文是:“我们的青春之火曾经在这里燃烧”,当晚社区举行了篝火晚会,知青也向小学校捐助桌椅,表达了自己的一份心意……

        

 


1、情满车厢

2008627,天津市100多名知青搭乘天津直达齐齐哈尔的1051次列车,踏上了回访第二故乡的旅途。整整两节车厢,市区30多人,天津塘沽区的70多人,大家都为市区去的太少而感到遗憾,这是多么难得的机会啊!

实在地讲,我还不属于天津知青,只是因为夫人是天津知青才到天津生活的。像我这种情况并不少,熟悉的战友就有十几对。想到来天津后事业生活都还顺利,应该感谢天津,感谢让我投奔天津的妻子。

火车上的感觉就一个字“热”,天热没有人的心情热。多年未见面的战友有讲不完的故事,道不完的情。我和祥春作为男士“当仁不让”睡上铺,中下铺是祥春夫人姚珠以及我还不够熟悉的兵团战友。有几个是夫人的同学和战友,我有点拘谨,她们却热情地同我交谈。妻子的同学战友夏英华、陈雪庭与我搭讪,显然是我沾了夫人的光。

齐齐哈尔的同学李荣杰也是天津的姑爷,下乡同去一个连队的同学魏惠清是天津的儿媳妇,我们见面格外亲近。

八连战友郑大伟送曾经是上海知青的妻子阿妮和自己的妹妹上车了,“大家多关照”,这次是姑嫂同访。见到一位大哥有点陌生,原来这位是战友郝书兰的哥哥,他这次要亲眼看看妹妹当年生活过的地方。

在另一车厢的曾同在值班三连和机关工作的战友樊家琪,主动过来找我说话,战友汪学林还邀我过去相聚,这都让我兴奋不已,我的话也是说起来没完没了。

叶玉华爱打扑克,我和祥春组队,她和志刚搭档,玩“升级”。也不知怎么回事,棋牌本属于体育项目,同样爱好体育的我俩竟败在他们男女混合编队的手里。都说我们是手气不好,我却把原因归结在心不在焉上,那么多战友在一起,多少话都没有来得及说,心静不下来不输才怪呢?

窗外景色美,车内战友情。在火车上我还从来没有感受到这种家一样的感觉。

列车员也为我们所感动:“你们这是什么会议啊?”他们以为这只不过是某某会议或某某单位组织的集体旅游,他们见过热闹的但没有见过这么热闹的。直到我们穿上了统一的文化衫,“情系黑土地,40周年大回访”他们才恍然大悟。受到感染的列车员纷纷提起他们关于知青的记忆,有的哥哥姐姐甚至长辈属于知青,列车员来来往往注视我们的都是羡慕的眼神。



[此帖子已被 冰团战友 在 2008-7-26 18:12:17 编辑过]
2#
发表于 2008-7-10 04:32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感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7-9 19:22 | 只看该作者
感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7-10 11:31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B]网怡然[/B] 发表:       韩磊那高亢浑厚的歌声响在耳边,高高的白桦林里有我的青春在流淌,那个火红的年代,那个不堪回首的十年,年轻人都心甘情愿的去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年轻的老三届,豪迈的知识青年,而今皆被娃娃尊称为爷爷、奶奶,环球不停,日行八万,四十年回首一瞬间,回访第二故乡心潮激荡,感慨人生苦短,感叹离合悲欢。

     好一首感人的真情诗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7-9 18:4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8-7-9 21:05 | 只看该作者

        

      看到这个场面知青们泪流满面,当然包括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8-7-9 20:14 | 只看该作者

 哪第二故乡的风,哪第二故乡云,亲切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8-7-9 21:36 | 只看该作者

期盼您祥细的文字报道问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8-7-9 20:39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B]冬湖冲[/B] 发表:

 哪第二故乡的风,哪第二故乡云,亲切啊!

    那可是相当亲切!那心情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8-7-10 09:22 | 只看该作者
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人是那么的亲切!感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7-10 12:32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B]网怡然[/B] 发表:       韩磊那高亢浑厚的歌声响在耳边,高高的白桦林里有我的青春在流淌,那个火红的年代,那个不堪回首的十年,年轻人都心甘情愿的去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年轻的老三届,豪迈的知识青年,而今皆被娃娃尊称为爷爷、奶奶,环球不停,日行八万,四十年回首一瞬间,回访第二故乡心潮激荡,感慨人生苦短,感叹离合悲欢。

    800名知青承载着800个动人的故事,携40载风云激荡,相聚在曾经挥洒青春的热土,一样的根基,不一样的精彩。谢谢网怡然大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8-7-10 10:14 | 只看该作者
      韩磊那高亢浑厚的歌声响在耳边,高高的白桦林里有我的青春在流淌,咋听主题明确,好男儿志在四方,细品那略带沙哑的声音,真实隐着含淡淡的惆怅,分明流淌着丝丝凄凉。那个火红的年代,那个不堪回首的十年,年轻人都心甘情愿的去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朝气蓬勃的老三届,心情豪迈的知识青年,而今皆被娃娃尊称为爷爷、奶奶,环球不停,日行八万,四十年回首一瞬间,回访第二故乡心潮激荡,感慨人生苦短,感叹离合悲欢。

[此帖子已被 网怡然 在 2008-7-10 13:18:47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8-7-10 13:29 | 只看该作者
我为你们感动,我为你们歌唱,我的热泪盈眶,我的心潮激荡,同时代的人心连心,虽然没有和你一起前往,蓦然回首理亦常然,手足兄弟情深意重,说谢谢略显外道,但我还是接受欣然。愚兄笨拙异常,当谢谢小弟高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8-7-14 21:08 | 只看该作者
真正情感的绽放,不亲身经历是写不出这样感人的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7-12 19:49 | 只看该作者
长篇发不上去,讲给泳友听,泳友说受不了了,也要落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8-7-19 20:5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8-7-18 09:56 | 只看该作者

好长时间没法来这里看看这些好看的文章了,跟随战友重温年轻时代的激情生活别有一番感受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08-7-26 15:04 | 只看该作者

 

 

    我不想占用更多的资源,浪费朋友更多的眼神,还是用原来的主题更合适。精彩与朋友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2-16 07:13 , Processed in 0.050755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