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蔡晖 “调头!调头!快调头!赶紧去机场!” 6月8日19时许,刚刚完成“军队抗震救灾医学专家指导团”第一阶段任务回到上海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70岁的教授、解放军骨科研究所所长贾连顺,突然对司机小邵这样喊道。 “教授,已经到家门口了!”小邵说,“今天可是端午节啊!家里已经为你准备好了晚饭,还有你最爱吃的蜜汁粽子。” “救人是大事,比回家吃饭要重要得多。赶快去机场!晚了你我都会后悔一辈子的!” 无奈之下,小邵只好在贾连顺的门前紧急调头,加足马力飞赴机场…… 原来,就在贾连顺快到家的时候,接到了他的学生周许辉博士的电话——从汶川地震灾区转到厦门解放军174医院的18岁女孩雷晓梅,因伤势出现新的情况,需立即进行二次手术。 深夜12点,贾连顺和周许辉飞抵厦门,连夜会诊复查,准备手术。 这是一例在大地震中被水泥板重压造成第二腰椎骨折合并神经受压伤,由于第一次手术的失误,雷晓梅有可能无法正常直立行走,终身残疾。 18岁,一个多么美好的花季啊!如果再次手术不能成功,那将是多么残酷啊!面对雷晓梅的伤情,贾连顺彻夜难眠,他和手术组的同事一起,一遍又一遍地讨论研究病情,一遍又一遍地分析论证方案,直到把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找出来。 9日8时,贾连顺亲自走上手术台,为雷晓梅成功地实施了新的补救手术。苏醒后的雷晓梅见到贾顺连说的第一句话是:“贾爷爷,你真好!” 这一句话,让做了无数手术的贾顺连热泪盈眶…… 雷晓梅并不知道,贾顺连从6月1日紧急奉命出征到现在,已整整8天没有好好休息了。8天来,他以“军队抗震救灾医学专家指导团”专家组长的身份,千里奔波,日夜兼程,连续转战福建、浙江、江苏三个省的9所驻军医院,为291名和雷晓梅一样的地震灾区伤员治疗,平均每天休息仅有3个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