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大海的风帆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弥留的眷恋百日祭奠,遗著《我这一生》成书出版。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8-5-4 16:38 | 只看该作者



老卢的老战友代表也在祭奠仪式上行了默哀鞠躬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8-5-4 17:03 | 只看该作者


 



老卢的夫人李女士祝愿自己的夫君逍遥自在的生活在另一个极乐世界里。



[此帖子已被 浪里金身 在 2008-5-5 7:47:29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8-5-4 17:06 | 只看该作者


老卢的夫人李女士特意在供桌前摆上了一个莲花座。真诚的祝福老卢:

笑坐莲花瓣,喜驾云中鹤。

泳魂归大海,眷恋寄天国。



[此帖子已被 浪里金身 在 2008-5-5 7:50:34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8-5-4 17:15 | 只看该作者






老卢的子女和亲朋代表按照当地风俗,焚烧香箔和纸钱,奠祭酒菜和肴馔。以传统和淳朴的方式寄托大家对亡灵的哀思与怀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8-5-4 17:24 | 只看该作者







弥留的眷恋安葬的墓地离市区约20公里。在一座小山的前面。是市里统一规划建设的叫做“千秋苑”的公墓。

里面苍松翠柏,庄重幽雅。他选择购买的是一个中档水平的墓地。位置风水不错。



[此帖子已被 浪里金身 在 2008-5-4 19:38:34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8-5-4 17:29 | 只看该作者









陵园墓地四周掠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8-5-4 20:10 | 只看该作者
卢绪升同志永远是我们的泳友。安息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8-5-4 21:05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B]大海的女儿[/B] 发表: 永远的冬泳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8-5-4 21:35 | 只看该作者
怀着沉重的心情迫切寻求老卢遗著,请问知晓的您:书店有售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8-5-4 21:43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B]大海的风帆[/B] 发表:


       这是已故老卢生前与病魔抗争的同时,用治疗的空间所写的《我这一生》,于2008年5月3日出版。

怀着沉重的 心情迫切寻求老卢遗著《我这一生》,书店有售吗?





[此帖子已被 浪里金身 在 2008-5-5 7:51:58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08-5-4 22:34 | 只看该作者



生前畅游大海   病中眷恋大海 

逝后魂归大海   如今屹立大海

------------------

笑坐莲花瓣,喜驾云中鹤。

泳魂归大海,眷恋寄天国。



[此帖子已被 浪里金身 在 2008-5-5 7:59:26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08-5-4 22:5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08-5-4 23:04 | 只看该作者






卢绪升简介fficeffice" />

 

卢绪升,男,一九四六年腊月二十八日出生,大专文化。莒县小店镇岳家沟村人。中共党员。一九六九年二月应征入伍,历任战士、文书、排长、工程兵学院学员、团后勤机械助理员、连政治指导员、营党委委员等职。一九七九年十月转业到莒县农机局任监理股长,一九八一年二月调莒县检察院任检察员,一九九三年八月调日照市人民检察院任助理检察员、检察员、副处长等职。

在部队期间,能理论联系实际,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积极参加真理标准大讨论,能积极完成领导分配的各项任务。一九七六年参加了毛泽东纪念堂的修建工作。

     在莒县农机局任监理股长期间,狠抓了全县农机驾驶员的培训及农机安全工作,对本年发生的农机安全事故都进行了及时处理,同时还处理了一批事故积案,年终被临沂地区评为安全生产第二名。

     在莒县和日照市两级检查机关从事审查起诉,出庭、支持公诉工作二十余年,在办案中细心阅卷,做到案案下乡复核,秉公执法,不循私情,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使所办四百余起案件无出现一例冤假错案,并全部经受住了历史的检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08-5-4 23:10 | 只看该作者





写在前面的话fficeffice" />

 

 

我自200673日被确诊为肺癌,经过一年多的治疗,左肺稳定了。到今年三月,右肺又长出了肿瘤,经靶向药物治疗和化疗,病情时好时坏,到今年入秋以来,病情逐渐加重。进入十月,已深感体力不济,四肢也眼见萎缩,稍一运动,便气喘吁吁,唯剩说话和写字的气力了。另一方面,幼时的一些往事,关于前辈的一些传说,在头脑中都逐渐清晰起来,并在脑海中时常浮现,在此情况下,产生了把这些往事和传说变成文字的想法,接着把想法变成了现实。

所记文字没有逻辑性,也无故事性,只是用记叙的方法,用回忆录的形式记下了下面这些往事和传说,把它当作历史来看,也有点意思。

因文化水平太低,缺点错误肯定不少,请原谅。

 

 

                                         卢绪升

                                    ffice:smarttags" />2007年10月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08-5-4 23:11 | 只看该作者

fficeffice" /> 

目录

 

一、写在前面的话……………………………………………………1

二、目    录…………………………………………………………2

三、我的出生地——岳家沟…………………………………………4

四、追忆祖宗…………………………………………………………8

五、爷爷教我看天气…………………………………………………11

六、大爷大娘…………………………………………………………14

七、二大爷二大娘……………………………………………………16

八、我的父亲母亲……………………………………………………17

九、我在青少年时代玩什么…………………………………………22

十、我在青年少时代吃什么…………………………………………26

十一、我在青少年时代穿什么………………………………………30

十二、青少年时代的住和行…………………………………………32

十三、我的学生时代…………………………………………………34

十四、我所经历的文化革命…………………………………………39

十五、本村文化革命始末……………………………………………43

十六、学习马列、毛主席著作………………………………………47

十七、青少年时期的爱好与特长……………………………………51

十八、小骡驹的故事…………………………………………………55

十九、我的宗教观……………………………………………………61

二十、回忆恩师——刘仁……………………………………………66

二十一、军旅十年……………………………………………………70

二十二、地方工作简略………………………………………………83

二十三、家庭大事记…………………………………………………86

二十四、不是尾声的尾声……………………………………………89

二十五、设计…………………………………………………………91

二十六、北京情结……………………………………………………99

二十七、北京结缘……………………………………………………100

二十八、好人石采民…………………………………………………103

二十九、卢立娜的北京手术…………………………………………106

三十、卢静静的北京手术……………………………………………115

三十一、我患癌以后…………………………………………………123

三十二、日记摘抄……………………………………………………128

 

后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08-5-4 23:12 | 只看该作者

 

现将老卢写的《我的这一生》中的部分章节转帖如下:

 

我的出生地——岳家沟fficeffice" />

 

我的出生地——莒县小镇岳家沟村。该村在小店镇驻地西南五华里处,东邻官路,西邻尉家垛庄,北靠庞家垛庄,南挨河南村。四邻四村庄,都是大村,所以岳家沟村特点之一是被四个大村包围。岳家沟村的特点之二是三面环沟,前边与河南村一沟之隔,北与庞家垛庄一沟之隔,西与尉家也是一沟之隔。岳家沟村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被坟地包围。当时村前有侯家林、庄家林,东有岳家林,北有官路村张家林,庞家垛庄的庞家林,村西沟西沿有官路村的卢家林,这些林,就是坟地,坟地里栽上柏树,所以俗称“林”,有些坟墓与住宅挨得很近。前些年有些坟墓搬迁了,并盖上了房子,由“林”变成了住宅区。为什么村周围会有这么多的坟地呢,据说是因风水好所致。

我的具体出生地,据传是三百年以前的建筑,给我的印象很深:低矮、黑暗、狭窄。屋墙是用本地红石块建造,石块很小,都在ffice:smarttags" />十公分见方,最初何时建造,由何人居住已无传说。该住宅正房两间,西偏房一间,即厨房,厨房南头为厕所,天井里支了一盘石磨,西靠厨房,北靠正房,除了一盘磨,天井地面已所剩无几。该住宅在村中靠后,正屋后面便是坟地,西靠周相吉住宅,现周永竹居住,是分了地主周善堂的,也是全村一栋最好的宅院,有正房三间,东西各两间偏房,还有南屋,标准的四合院。前靠本族永胜住宅,现绪亮等居住。东邻周经、周相仁住宅,这些相邻宅院的建造时间,都明显晚于我家的宅院。

我记事时,该村以周、庄两姓人口最多,其次,岳、卢、徐姓较少。据传,之前该村还有马、彭、滕等姓氏居住。

我的出生地——岳家沟村,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在抗日战争时期,“横山革命根据地”的一个村庄。当时流传的“前横山,后横山,一流崮西青山前;官路村,住一住,使使劲,到河南!”即指横山革命根据地的范围。岳家沟村在官路村西,河南村后,属根据地范围。一九三八年八月,中共莒县县委第一次会议在该村召开,选举郭有邻为莒县县委第一任书记,标志着莒县县委成立。据传,这次会议就在我家老宅子召开,前些年县里写史志的人去该村考察过几次,还特地到我家老宅子看过,但当时老宅已倒塌,也就无从考证了。据记载,莒县新华书店也是在岳家沟村成立的,第一任新华书记店员即上文提到的地主周善堂,这说明周善堂虽出身地主,但思想是进步的,也为党做了一定的工作。我记事时,周善堂还健在,很胖,体重达三百余斤。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该村村民在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下,为支前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不管是孟良崮战役、莱芜战役,还是渡江战役等,岳家沟村村民为革命流了血,流了汗,这是有据可查的。

在解放战争时期,罗炳辉司令还在岳家沟村居住一段时间,给该村村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直到六、七十年代,有村民去临沂出差办事,还抽时间去临沂烈士陵园看望罗司令,瞻仰罗司令的遗容。但罗司令为何住该村,未听传说。

岳家沟村在阶级成份上,也有一个怪现象,即除了地主就是贫农,中间没有富农、中农、下中农。据当时的老干部讲,这一现象是在划阶级成分时,因攀比思想造成的。

一九五七年,岳家沟村西、尉家垛庄村东各修建一座水库,该村由三面环沟,变成了三面环水。村民在水边栽上了芦苇,春夏一片一片的,绿绿葱葱,秋天芦苇花开了,花呈白色,淡淡的,也是一片一片的,好看极了。冬天,村民把芦苇砍回来,是编席的好材料。后因长年淤积,河床抬高,水位下降,芦苇荡逐渐变成了速生杨树林,一片片速生杨,长势喜人。

改革开放以后,该村的种植也由地瓜等粮食作物为主,变为以芦笋、苹果等经济作物为主。而且有很多村民在房前、屋后或院子里栽种了杏树,当然都是引进品种了,麦收前后,满树的大黄杏,一串一串的,橙黄橙黄的,特别诱人。

我的祖辈是从本镇卢家孟晏迁来,至今也不过一百七十年的历史。我的列祖列宗在旧社会主要给本村周姓财主打长工为生,卢家是周家的佣人,坡里的农活,主要由男人来作;洗洗浆浆等事,当然由卢氏女人来作。由于当时社会不安定,晚上还要为周家站岗,俗称“打更”。由于卢家人老实、本份、正直,主仆关系处理得很好,相互之间都信得过。据传:土改时,卢家白天分到的周家财产,晚上都会偷偷再送回去,例如八仙桌等浮财。分的不动产例如土地等,也不好意思要。解放后,我发现岳家沟村的人均土地特别少,人均只有一小亩左右,是否与这有关,不置可否。

据史料记载,1944年底,莒城战役的胜利,标志着在莒县地盘上,日本鬼子已被消灭。岳家沟村,跟周围村庄一样,在共产党领导下,进行了土地改革,穷人不但有了房子住,也有了自己的土地种,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这期间,解放区人民的任务,主要有二条,一是支前,捐钱捐物,做军鞋、送军粮、送衣物和食品等支援前线;二是搞好生产。当时当然是个体经济,各人的地各人种。

这期间,岳家沟村卢氏族人可谓事业发达,人丁兴旺。除种地外,还经营海货生意和花生米对外加工业,海货生意以我大伯永福为主,其他人为付,到日照石臼或岚山海边,贩卖虾片子和干鱼等。当时交通极为不便,主要是肩挑或木制独轮车推运。贩来海货再到附近集市销售。花生米加工业是先把花生米用石磨人工磨细,磨细的花生粉末叫“糁”(shen,把糁再上锅炒到一定程度,炒轻了或炒过了火,都影响出油率。把炒好的糁再上轧油机轧,轧油机是木头做的,人工操作,轧好后,糁就变成了花生饼和花生油。

大约在1953年春,我父亲永德在族人和亲戚的帮助下,盖新宅一处,堂屋三间,西邻我大伯永福的住宅,新屋盖的高大、宽敞、明亮,屋顶是用东岭“红草”苫的,当时苫屋一般用麦杆苫,用“红草”的少,当时算高档的了,因为“红草”比麦杆耐久多了。

 

 



[此帖子已被 浪里金身 在 2008-5-4 23:24:49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08-5-4 23:14 | 只看该作者

fficeffice" /> 

我的父亲母亲

 

父亲叫永德,198811月病逝,享年76岁。

父亲身体不是很高,也不是很胖,甚至偏瘦,按现在的标准,应为标准体形。

父亲秉性火爆,性子急。但不是不讲道理那种。无缘无故不会发火。但父亲回家吃饭,饭没有提前做好,冷好,就会发火,甚至骂我母亲,这往往是因为父亲在外还有农活没有干完,饭太热,会耽误时间,在靠“工分”吃饭的年代,时间就是工分。用现在的话说:时间就是金钱。

父亲一生吸烟,但不喝酒,母亲却也吸烟,也喝酒,晚年都有些酒精依赖。

据传,父亲在年轻力壮时,干农活是一把好手。在旧社会给地主收庄稼,当过“领趟”。意思与现在的“领班”相近,就是在割麦子或砍高梁时,论垄论趟,头趟、二趟、三趟依次摆开,数好垄,头趟在前。这样就有竞争的成份,干得快慢多少与领趟很有关系,当然地主发给的工钱也不一样,“领趟”的最多。但领趟必须有实力,否则就会被淘汰,或被“二趟”欺负。例如砍高粱,如果头趟实力不行,二趟实力强,就可以和头趟咬得很近,故意用高粱穗抽你,你头趟干气却毫无办法,因为你没有实力砍到前面去,不能与二趟保持一定距离。这种情形当然很少发生,因为干活的毕竟是阶级兄弟。如有这种情况,头趟也会自动辞职。

在农村,父亲也算能工巧匠。父亲不仅农活干得快,干得好,还会支锅支炕。过去农村没有取暖设备,专靠炕头取暖,但火炕支不好,不好烧,火炕也不热,热得不均匀,所以在农村支锅支炕就是一个技术活,父亲支的火炕,好烧火,火炕热并均匀,因此,冬天农闲时,经常有村民请父亲支锅支炕,支一盘锅带火炕,约用一整天的时间。父亲还会扎条帚,扎饭帚,扎条帚扎饭帚,在农村这也是一种技术活,并非人人都会,在冬天父亲经常帮亲戚邻居扎笤帚饭帚。

父亲还有一项绝活,就是会纺线。因为纺线是女人的专利,在过去,在六十年代以前,农村穿衣裳用布,都是自己生产的。自己种棉花,自己纺线,再用原始织布机织成布做衣服,纺线是中间一道重要工序。纺出来的线粗细均匀,织出的布才细密好看。

父亲还会切菜,那时农村生活穷,冬天吃的菜主要是地瓜秧子。秋天刨地瓜前,到地瓜地里把地瓜秧回来,拴得一把一把的,晚上父亲和母亲一块切地瓜秧,父亲切得很细,很快,第二天早上挑到场里晒干,晒干后储存起来,就是冬天做小豆腐的菜。

父亲不仅农活干得好,能工巧匠,而且牛驴等大牲畜也饲养得好。父亲从五十年代末农村实行人民公社,走集体化开始就在生产队喂牛,一直到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农村实行土地承包,生产队不集体养牛驴为止。建国初期,我国的国民经济十分困难,加上台湾企图反攻大陆,中苏关系破裂,苏联撕毁合同,撤走专家。使国民经济雪上加霜。甚至出现饿死人的现象。当时,生产队的牛驴,是生产队除了人以外的主要生产力。在当时,保护牛驴都上升到了法律的高度。不经允许宰杀牛驴是要判刑的,牛驴出现死亡是要查明原因,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的,所以说,父亲喂牛喂驴,也是一项艰巨光荣的任务。

父亲在喂牛工作中,注意观察,注意发现问题。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并且注意科学喂养,使我们生产队的牛驴饲养工作成绩突出,父亲也多次受到奖励。

这期间,父亲为了养家糊口,多争工分,整天忙忙碌碌,从未见他清闲的时候。除了干好本职工作,喂好牛驴以外,还揽一些生产队的包工活,例如,碎粪,在农村叫“倒粪”。就是把农家肥弄碎了,种地时好用,当时没有化肥,种庄家全靠农家肥,所以包工碎粪的活很多,还有打苫子,搓草绳,代收青草等,这样父亲挣的工分就多了,一个人甚至挣二个人的工分。

父亲虽然没有文化,但记性很好。“三字经”、“杂字本”他都能背过,百家姓也背过相当一部分。父亲没有文化,但通情达理,在我上学的时候,父亲常说,你们兄弟几个,只要能考上学,我砸锅卖铁,也供你们上学,考不上我没办法。当兵转业后从事检察工作后,父亲见我天天办案,忙忙碌碌,就说,办案子可要一碗水端平,不要偏一个向一个。父亲虽讲不出大道理,但为儿的一听就明白,父亲是叫我依法办案,不徇私情,为人民群众办好案。

父亲一生眼睛不好,现在回想起来,他的一只眼睛视力最多在1.0左右,另一只也就在0.10.2的样子。白天还好些,晚上视力就更差了。父亲的眼疾,是父亲快20岁时生痘子落下的。这可以说是父亲一生中最厉害的一场疾病。差一点没有活过来,当时就是爷爷白天晚上守着,也毫无办法,后来父亲居然活下来了,但眼睛落下终生残疾。为给父亲治眼疾,几乎花光了全家族的储蓄。

父亲和母亲,个性完全不同,一急一慢。一辈子没少吵了嘴,我一见父母吵仗,就心里特别不好受,内心感到非常苦恼,对别人不吵仗的父母从内心里向往。我当时认为父母吵仗是因为没有文化的原因,如果有文化,能讲道理,就不会吵了,其实这是一种幼稚的想法。

母亲19947月去世,是因心脑血管疾病躺了一个星期不醒人事,过完八十岁寿诞咽气的。父亲死于贲门癌,查出来已到晚期,病重期间,父亲可能也感觉到了什么,想让为儿的给他治病,但他没有直说,说了一句没和小孩待够的话。为儿一听便明白,这是父亲在求生,想上医院治病。父亲是在临沂146医院确诊的,当时医生已经说明白了,做儿子的也毫无办法。父亲提出这样的要求,儿子也无言以对,经反复思考,后来只有把实情告诉了父亲,父亲是通情达理的,听了以后,心里也就坦然了。父亲癌症后期,可受罪了,一次我回家看望他,他问我那个东西带来了吗?我知道是问我带手枪了吗,想让儿子结束他的生命。我听了心里难受极了,写到这里我已泪流满面了。

母亲叫庄会芬,莒南县大店九村人,穷人出身,在缺衣少穿,生活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作为一个家庭,维持一大家人的一日三餐,困难可想而知。母亲生的头五-六个孩子,几个女几个男,我不清楚,只记得村西南的一块自家地头上有56个小坟头,都是父母夭折的儿女。在那贫穷落后的旧社会,根本无医无药,孩子夭折,是普遍现象。我的父母也和很多做父母的一样,把希望寄托在张仙打狗上。我记事时,记得家中也挂了一张张仙打狗图,平时用布帘盖着。815节和春节,才掀开布帘,做上一桌好菜,再烧上几柱香,求张仙把吃小孩子的狗打走。孩子就能长命了,我出生时,临近过年,天明是ffice:smarttags" />腊月28,夜间生了我,母亲天明继续办年,该忙什么就忙什么。

看看父母,看看列祖列宗所经历的人生过程,吃的苦受的累,再看看我们今天的衣食住行,你会有什么感想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08-5-4 23:22 | 只看该作者

我患肺癌以后fficeffice" />

 

我是20067月上旬查出肺癌的,确诊后立即进京治疗,在李金胜的安排下,当日就在解放军总医院进行了专家会诊,同时又作了全身骨扫描等检查,病理切片经复查性质定为:低分化转移性鳞状细胞癌,经过一番折腾,确定了治疗方案,保守化疗、治疗,在301医院肿瘤科化疗三天,用艾素和顺铂二种化疗药。化疗结束后,立即返回日照。第二次化疗也是在301医院。二次化疗为一周期,经CT检查,效果非常明显,肿瘤由4.5×ffice:smarttags" />5.2CM缩小为直径2.6CM。经与301医院主治医生协商,用同一方案回本地化疗。第三、四次化疗在市中医院进行的,经CT检查,这一周期化疗肿瘤不但没有小,而且变大了,直径达到3.8CM,立即去301医院肿瘤科,主治医生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杨俊兰">杨俊兰ersonName>教授把我转到了放疗科,主治医生为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周桂兰副">周桂兰副ersonName>教授,共放疗27次。周给开了部分药,安排出院,三个月后进行复查。我又找化疗科医生杨俊兰和具体负责我的令狐锐霞,他们两个医生说,从CT片看,还有阴影,休息半月后再来复查,半月后又去301医院肿瘤科,并确定化疗,这次用的药更好更贵,顺铂和健择,化疗结束后,经CT检查,肿块没有什么明显变化,右肺空洞处有增厚阴影。这时已是2007年的一月中旬,阴历也到腊月初了,快过年了,同时经市中医院在北京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实习的王洪真找该院专家进行了会诊,并确定回家休息,准备过年,三个月后复查。

2007310到中医院CT检查,左肺肿块无变化,但右肺上又长出4.5×5CM大小的肿瘤,时间不到二个月,就长这么大,说明长得很快。经与王海滨主任反复协商,确定马上去山东省肿瘤医院请专家会诊,省肿瘤医院宋主任说,你在北京好的化疗方案都用光了,放疗必须满一年以后才能进行第二次放疗。宋教授建议,启动三线治疗方案,即服用靶向药物治疗,叫“特罗凯”。20071月,我临离开北京301时,也曾问过令狐锐霞,如果复查有问题,也建议我服用特罗凯。这种药贵,一天一片,一片近700元,这样北京和省二级大医院意见一致,马上服用特罗凯。共服用四个多月,头两个月效果很好,后两个月效果就不太好了,右肺肿瘤已达6×8CM,并且从3月底开始,特别是56月,天天吐血,这边的医生也弄不明白,7月改为化疗,化疗药为顺铂和长春瑞宾,是最早的化疗药,因已无其他好的办法,化疗同时服用特罗凯。7月底我又和王栋去了一趟北京,开的中药,同时又到北京肿瘤医院找到王洪真。事情也特巧,这天是王洪真在肿瘤医院实习的最后一天,晚上就要离京回日照了,王洪真又找她的老师会诊,这位老师说,用长春瑞宾化疗可行,吐血与服特罗凯有关,应停服,结果停服特罗凯,吐血也立即停止。

用长春瑞宾化疗共四个疗程,后两次化疗也没按规定时间化,都比规定时间间隔长。这时已化疗共达十次了,身体已难以承受,第四个化疗周期结束,CT检查,右肺肿瘤略有缩小,效果还是有的。

化疗结束后,时间也到了200710月,离上次放疗已间隔一年,中医院又请省肿瘤的李主任来会诊,并确定放疗治疗,现在住院已一个月,放疗达二十次,CT检查,肿块明显缩小。

头四次化疗对身体伤害特大,反应特厉害,厌食,什么也不想吃,吃上也不消化,头发也掉光了,每次化疗后的十天内,是最难受的,体重下降十斤左右。十天后恢复正常,一周时间基本恢复,但下一次化疗又开始了。放疗和用健择化疗反映不明显,服用特罗凯后,感觉很好,面色也好,体力增强。从今年69日又开始下海游泳了,朱云泉冬泳主席又把我的情况和照片发到了全国冬泳网上,受到了全国冬泳朋友的关心和鼓励。

但从今年入秋以来,体质不断下降,四肢开始萎缩,到十月份,稍微一动,就气喘吁吁,铺被、洗脚等自己都弄不了了,睡觉一个动作,也需两次完成,先脱下衣服然后坐被窝内喘气,待比较正常后才能躺下,躺下后又气喘吁吁,过一会才正常,睡觉只能仰卧,每次睡着也不超过一个钟头,就因憋气而醒,经过一番咳嗽,吐痰,气管好些了才能第二次入睡。

我这次在北京301治疗,同样得到了北京的老战友的大力帮助,首先是李金胜、尹世祥两位,经常去看我,请我和家人吃饭,经过李金胜介绍,认识了该院于祥民副政委(莒县城后营村人),于政委领我找医生等,帮了不少忙。这时301医院已不同以前,拿钱挂号就可看病,但北京肿瘤医院不行,病号太多,挂专家门诊需23个月时间。还通过李金胜认识了四所的孙顺珍科长(山东人,李金胜提的干部,团级)。孙顺珍在我们住宿,接站送站方面提供了不少方便。除此外,北京的战友李金胜、尹世祥、申玉章、祖英春以及天津的虢玉平都提供了资助。

今年7月底,我和王栋去北京时,李金胜又开自己的车拉我、王栋、尹世祥去韩家川和南口营房一游,实现了我的一个心愿,这两个地方都曾是团部驻地,韩家川还是老样,只是房子破旧不堪,无人居住了。南口团营房现为工兵旅的营房,除办公楼拆了重建和大门改了以外,其余还是原样,大门原先朝南,门口正对办公大楼,现改为朝西,在大院西南角。

另外立娜的同学扈秀丽(莒县人,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师)也帮了大忙。我和老李在北京放疗治疗和第56次化疗,一直住在北京,共三个月时间,住处是扈秀丽提供的她的单身宿舍,室内有电视、电话、锅灶餐具等,门口有市场,生活非常方便。

市检察院巩检和其他检察长对我也很关心,去年张检代表院领导亲自带车到北京看我并资助2000元。今年巩检又专门安排尹主任和李玉兰处长到市中医院、市医保处找有关领导,使我用药报销难题,得到了顺利解决,为我解决了一个大困难。

莒县的二十多名战友,都来看过我,并进行资助,有详细清单为据。

同学方面,临沂的王同山、王学花,泰安城区统计局的丁立美也都来看我并资助,特别是王同山,多次来看我。

我家属老李信佛,和她一块念佛的朱为荣经理夫妇、张林全夫妇、周衍春、徐宣英、安大姐、刘桂华夫妇、吕文章夫妇、葛文诺、周兆风、三区小吕、吕相清、马大夫、王加珍、金武昌夫妇等也多次来看我,有的拿来营养品、水果等,也有的带现金资助。

河南省的二姐李德香、连桥盛佃国、林凡存以及李德英、李德兰、李德强夫妇等,还有外甥林迎军、盛杰等也不止一次来看我,济南大姐李德禄身体有病,大姐夫刘立兴多次打电话问候,在此均表示感谢。

我本家绪华绪春二位兄长以及侄子、卢立香等侄女也多次来看我并资助。亲家王允玉、王玉凤、龙龙爷爷、奶奶以及海关王关长夫妇,在我有病期间,多次看望我,并大力资助,使我精神上受到莫大鼓舞。

全国各地的冬泳朋友,有的在网上发帖,有的打电话,有的发短信给我,给我提供偏方或精神鼓励,也使我很受感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08-5-5 00:05 | 只看该作者

 

旧帖回放之一:

http://www.china-ws.org/BBS/ShowPost.asp?id=60979

原文由 [B]冬泳网首席顾问:白冰[/B] 发表:

“弥留的眷恋”

写给全国冬泳人的一封信



按语:fficeffice" />

  今年69日在协会的统一策划和支持下,由大海的女儿在日照专区发表了一篇题为《弥留的眷恋——记一位与病魔顽强抗争的冬泳人》的原创帖,随后又陆续进行了追踪报道。老卢的感人故事引起了当地和全国广大泳友网友的极大关注和反响。四个多月来,先后有一百八十余名网友跟帖,到目前累计跟帖已达250多篇。

 

   一篇篇发自肺腑的帖子,一句句朴实真情的话语,打动了老卢的心,他多次流下过激动的眼泪。大家牵挂老卢,老卢感激大家。在在病情继续恶化的情况下,老卢预感到时日苦短,他用饱含深情的劲笔,在病床上给全国的泳友网友写了一封动人心扉的长信

 

   上周的一个早晨,老卢与他夫人一起专门在万平口大桥的西端等我,一直等到7点钟,当我游完泳往回走的的时候,老卢把一叠信纸递到了我的手中。并再三叮嘱说:“在适当的时候,把我的这封信传给大家。算是我对冬泳人,对关心我的网友们的一个回复和交代。”我接过这封写满三页半纸的书信后,心里老是沉甸甸的。不知道说啥好。回家后我强忍着酸溜溜的泪花,一字一句地把这封信不同寻常的书信接连读了两遍。给我的感觉就是两个字——“震撼”!

 

  一个人,当他深知自己即将走完人生最后旅程的时候,还能够如此坦然的对待余生,能够勇敢而镇静的面对病魔,能够如此深情大义的关爱他人,能够如此高度负责的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实在是难能可贵。不能不让人肃然起敬,佩服之至。

 

   现将老卢的这封书信打出来,原文发表在中国冬泳网上。让世人看一下,这就是冬泳人纯洁而宽广的情怀;这就是冬泳人英勇顽强、坚忍不拔的拼搏精神;这就是冬泳人正视社会、善待他人、钟爱生命的人生哲学;这就是最现实最生动的冬泳文化。

 

                     ————浪里金身

                      

                        2007年10月27日





[此帖子已被 浪里金身 在 2008-5-5 16:31:35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08-5-5 00:06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B]冬泳网首席顾问:白冰[/B] 发表:

http://www.china-ws.org/BBS/ShowPost.asp?id=60979

弥留的眷恋(卢绪升)

给全国泳友网友的一封信fficeffice" />

 

中国冬泳网的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网名叫“弥留的眷恋”的日照市的那位身患绝症的冬泳爱好者卢绪升。我是六十年代当兵的一名转业干部。回地方后一直在检察机关工作。自开始冬泳以来,我就对大海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对冬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正当我对冬泳一往情深的时候,医生的诊断打碎了我美好的梦想。自去年七月我被确诊为肺部低分化转移性鳞状细胞癌。

经在本地和北京三0一医院多次化疗,今年春天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所以从六月初开始,我又下水游泳了。大家听说一个患有绝症的人,还坚持冬泳,都十分佩服和关心。泳友们和我合影留念,问寒问暖。大家以不同形式对我表示了亲切的慰问和美好祝愿。特别是大海的女儿在中国冬泳网上发表了一篇《弥留的眷恋——记一位与病魔顽强抗争的冬泳人》那篇追踪报道后,我看到有那么多在关心着我,心里有说不出的温暖。中国冬泳网的创始人鱼王,首席顾问白冰,还有中国冬泳网总编辑,各地方专区的版主,会员,全国各地的冬泳爱好者都纷纷发帖。几百名素不相识人那一句句充满亲情话语,亲如兄弟般地关怀,友好善良的祝福,是我眼湿泪下。是冬泳这个相同的爱好,是中国冬泳网把大家联系到一起了。是大家的鼓励使我的精神支柱没有倒塌,使我没有向病魔屈服,没有向死神低头。是大家的支持,使我今年又带病坚持游泳三个月。我再次真诚的谢谢大家!

最近我又做完了第四个化疗过程,体重开始下降,体力明显不如从前,上楼梯开始感到有些困难。现在已经不能去海边了,在海里和大家一起冬泳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反了。但生活还能自理,每天早晚还可以骑车或者步行到近处的公园遛弯散步,请大家不必过分牵挂。

我现在除了隔几天去一趟医院,打点营养针以外,其余的时光就是在家里突击赶写写自己的回忆录。我的回忆录计划写两万字,前半部分“我的童年”、“街坊四邻”、“当兵十年”已基本完成。后半部分“地方工作”、“晚年时光、“留恋大海”正在撰写中。看来需要抓紧时间,力争在我谢世之前脱稿。人总是要死的,生老病死是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生是一个过程,本人已满六十周岁。从2001年离岗在家休息,陪伴家人,含饴弄孙,我最后的天伦之乐过程也有了,所以我感到我的人生过程已经很圆满。特别是在我生病后,不仅受到家人无微不至的关心,而且还得到了朋友,同学,战友,同事,领导以及广大泳友的关心和爱护,我已经满足了。

最近几年,我配合族人续写了家谱,编写出版了《卢氏人物》。我还组织并主持召开了全市一百多人的战友联谊会。今年清明节,我带领家人为我的列祖立了七块墓碑。同时我也为自己准备好了墓穴,照下了遗像,拟写了遗言遗嘱。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我现在的信条是:再活十年不嫌多,只活一天不嫌少。人活着最重要的是有个正确的生活态度。不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要快乐地度过属于自己的每一天。活一天就要把这一天活好,要活的精神,活的快活。这就是我老卢的精神,也是我战胜病魔的法宝。

在这弥留之际,如果说我还有什么眷恋的话,那么我首先眷恋的就是大海,眷恋的就是曾近与我朝夕相处的广大泳友。回忆多年来在日照海边的无数个早晨,泳友们“早上好!”,“明天见!”的问候声此起彼伏,分外温暖。日照的冬泳人将永远把我陪伴。其次让我眷恋的就是日照的美丽风景。经过近几年的建设,日照现在已经成为全国著名的水上运动之都。在原有“蓝天碧海金沙滩”的基础上,又新添了许多旅游景点。我来不及更多的欣赏和享受了,我建议全国各地的泳友们如果有机会应该到日照来观光旅游,替我分享。

尽管无数的好心人都希望能在我身上出现奇迹,但是严酷的现实已经非常清楚的告诉我,谁都不愿意接受的那一天已经为期不远了。估计在春节前后就是我和大家永别的日子。我在遗嘱中告诉家人:一是要节哀,人死如灯灭,不要太难过;二是丧事要从简,尽量少打扰亲朋和同事。在这弥留之际,我和泳友们的诀别之言就是希望大家“追求健康,坚持冬泳,热爱生活,珍惜眼前的每一分钟。

 

 

              日照泳友卢绪升

              (中国冬泳网注册会员弥留的眷恋)

 

                    ffice:smarttags" />2007年10月26

 

----------------------------------------------------------------------------------------------------

原文由 [B]冬泳网首席顾问:白冰[/B] 发表:

千里牵挂  千人震撼

       今天,日照专区版主、日照冬泳协会朱云泉主席(网名“浪里金身”),亲自编发了一位身患绝症不低头的网友,写给中国冬泳网四千多位网友的一封长信。“金身”版主还特意加写了“编者按语”。细读之后,真是令人震撼,催人泪下!

弥留的眷恋”----卢绪升说:

“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我现在的信条是:再活十年不嫌多,只活一天不嫌少。”

“人活着最重要的是有个正确的生活态度。不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要快乐地度过属于自己的每一天。活一天就要把这一天活好,要活的精神,活的快活。”

“在这弥留之际,我和泳友们的诀别之言就是希望大家‘追求健康,坚持冬泳,热爱生活,珍惜眼前的每一分钟。’”

 

    这弥留的坚毅,这诀别的牵挂,给人的不只是泪水,更多的却是闪光的精神!

    在此,我们衷心祝愿卢老先生,快乐每一天!!

    “金身”版主编发的这篇长信和“按语”,我已作了“总置顶”和“加入精华帖”。请大家细读共勉,同时为卢老先生送上冬泳人特有的、浓重的、令他欣慰的回帖。





[此帖子已被 浪里金身 在 2008-5-5 16:39:17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11-26 04:53 , Processed in 0.06732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