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14|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反应性精神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4-20 02: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反应性精神病
reactive psychosis


   由急剧或持久的精神刺激引起的精神异常。一般来说,在急剧的精神刺激下,患者紧接着出现意识清晰度的降低,或者伴有不语不动,或者伴有兴奋不安的躁动状态。有些患者则出现情绪低落,悲伤和兴趣降低。在持久的精神刺激下,也可以出现以妄想为主要表现的偏执状态。尽管精神刺激引起的表现不同,但症状内容与精神因素有密切关系,伴有相应的情感体验。病程短、预后好,去除精神刺激或改变处境或给予适当治疗常可使精神状态迅速恢复正常。因对本病的概念和诊断标准不一致,各国报道的患病率相差很大。中国的患病率约为0.1‰,本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在改变环境或去除精神刺激之后,不需特殊治疗即可自行缓解。症状较重者经治疗之后也能完全恢复,不遗留人格缺损。
 
病因 导致本病的直接原因是精神因素,它可以是引起悲伤、 惊恐的或威胁性的事件, 如亲人突然死亡、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也可以是持久而沉重的内心矛盾和情感体验,如难以解决的纠纷、工作上的挫折、不满意的婚姻、不幸的遭遇以及长期的隔离状态等。一种精神因素是否致病,取决于精神因素的性质和强度,以及所引起的个体情感体验的深度。后者又同个体的心理社会特点如所受教育、爱好和愿望、价值观念和个性等有关。此外,个体的易病素质以及当时机体的功能状态对本病的发生也起很大的作用,如患慢性躯体疾病以及处于月经期、产褥期和过度疲劳状态时较易罹患此病。
 
发病机理 尚不清楚,巴甫洛夫学派将精神因素看作是一种起强刺激,它使中枢神经系统发生超限抑制。超限抑制最容易累及大脑皮质。随着抑制过程的扩散和加深,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由于皮质处于抑制状态,皮质下部的功能因失去皮质的控制和调节而被释放,这时即可出现运动性兴奋和恐怖等原始性防御反应。若皮质抑制过程较深,并影响到运动中枢,即可出现木僵状态。上述理论似可用于解释急性反应性精神病的发生,但尚不能说清抑制的本质是什么。巴甫洛夫学派对持久性反应性精神病的发生只笼统地归之于不完全保护性抑制、时相状态和病理惰性兴奋灶的形成。

2#
发表于 2008-4-20 10:27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B]龙行天下[/B] 发表: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4-20 09:21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B]龙行天下[/B] 发表: 学习了!!

斑主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4-20 03:18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4-20 10:34 | 只看该作者
反应性精神病
reactive psychosis

由急剧或持久的精神刺激引起的精神异常。一般来说,在急剧的精神刺激下,患者紧接着出现意识清晰度的降低,或者伴有不语不动,或者伴有兴奋不安的躁动状态。有些患者则出现情绪低落,悲伤和兴趣降低。在持久的精神刺激下,也可以出现以妄想为主要表现的偏执状态。尽管精神刺激引起的表现不同,但症状内容与精神因素有密切关系,伴有相应的情感体验。病程短、预后好,去除精神刺激或改变处境或给予适当治疗常可使精神状态迅速恢复正常。因对本病的概念和诊断标准不一致,各国报道的患病率相差很大。中国的患病率约为0.1‰,本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在改变环境或去除精神刺激之后,不需特殊治疗即可自行缓解。症状较重者经治疗之后也能完全恢复,不遗留人格缺损。
 病因 导致本病的直接原因是精神因素,它可以是引起悲伤、 惊恐的或威胁性的事件, 如亲人突然死亡、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也可以是持久而沉重的内心矛盾和情感体验,如难以解决的纠纷、工作上的挫折、不满意的婚姻、不幸的遭遇以及长期的隔离状态等。一种精神因素是否致病,取决于精神因素的性质和强度,以及所引起的个体情感体验的深度。后者又同个体的心理社会特点如所受教育、爱好和愿望、价值观念和个性等有关。此外,个体的易病素质以及当时机体的功能状态对本病的发生也起很大的作用,如患慢性躯体疾病以及处于月经期、产褥期和过度疲劳状态时较易罹患此病。
 发病机理 尚不清楚,巴甫洛夫学派将精神因素看作是一种起强刺激,它使中枢神经系统发生超限抑制。超限抑制最容易累及大脑皮质。随着抑制过程的扩散和加深,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由于皮质处于抑制状态,皮质下部的功能因失去皮质的控制和调节而被释放,这时即可出现运动性兴奋和恐怖等原始性防御反应。若皮质抑制过程较深,并影响到运动中枢,即可出现木僵状态。上述理论似可用于解释急性反应性精神病的发生,但尚不能说清抑制的本质是什么。巴甫洛夫学派对持久性反应性精神病的发生只笼统地归之于不完全保护性抑制、时相状态和病理惰性兴奋灶的形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8-4-21 13:01 | 只看该作者

不像心理医生,像说教的。传教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11-15 23:41 , Processed in 0.033466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