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79|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和我的祖国》全国传唱的这首歌源于大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9-26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和我的祖国》全国传唱的这首歌源于大连


2019-09-26 01:43    来源:大连晚报

  ▲《我和我的祖国》海报。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


  还记得今年年初,商场、校园、机场……大家以“快闪”的方式,让《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唱遍华夏大地。而创作这首歌的作词人、作曲人,都是地地道道的大连人——张藜、秦咏诚。


  作词人张藜,1932年生于大连一个较富裕的家庭,在日本殖民统治下,他常受屈辱和惊吓,有一次还差点被日本兵打死,以致曾听到“日本鬼子”几个字就哇哇大哭。12岁时家道中落,后来就读于大连一中。张藜哥哥是学习音乐的,他经常听哥哥讲乐理、一起听留声机,并学会了识五线谱、弹钢琴。13岁的他,就在杂志《中苏友好》发表了作品,讲述了苏联红军救助中国女孩的故事。


  而作曲人秦咏诚,家人毫无音乐背景,他的音乐启蒙,得益于学校的小乐团,天赋异禀的他进步神速,在后来的文工团考核中,以一段《拜厄钢琴基本教程》折服了团长,踏上了革命道路,也开始了艺术之旅。


  1948年,张藜参加解放军,成为一名文艺兵,进入东北鲁迅文艺学院(今为沈阳音乐学院)学习,曾在歌剧《白毛女》中担任领唱;这一年,秦咏诚考上了文工团,身兼数职的他,客串过“女中音”,还在《旅大日报》发表了处女作歌曲《抓害虫》。两位才子的艺术人生徐徐展开,也即将交汇。


  1950年,张藜从鲁艺毕业后留校,度过了一段美好而快乐的时光,两年后,秦咏诚也进入了这座艺术家的摇篮,在东北鲁艺音乐系学习作曲。而天有不测风云,1957年,25岁的张藜被打成右派,在检讨、下放中艰难度日,甚至写作也不能署名,长达20年!但人生往往在黑暗中亦有微光,他与秦咏诚合作了第一首歌《向左进行曲》,为日后那场伟大的创作,埋下了种子。


  1962年,秦咏诚创作了一首小提琴独奏曲《海滨音诗》,借以抒发他对家乡大连的思念,这首作品甚至上了外国电台,音乐系的学生纷纷聆听。或许是旋律中渗透的对大海的热爱,勾起了张藜的乡思情怀,这首曲目在他心中久久萦绕,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1978年12月,张藜得到平反,他犹豫再三决定,为梦想,来北京闯一闯!他选择调到北京中央民族乐团,夜以继日地创作了几百首歌词,可没有一首能唱得响。好心人曾劝他,写歌词不行,就写点诗吧,在报上发表,也好得点稿费养家糊口。可不信邪的张藜来了犟劲,庄稼不收年年种,这条路他是走定了!这段时间的创作,让他出版了300多首歌词的合集《相思潮》。


  创作得越多,秦咏诚十几年前的那曲《海滨音诗》,就越让张藜念念不忘,终于,在1984年的一天,他给这位老乡打电话,“我很喜欢你的《海滨音诗》,想为它填词,但这是器乐曲,填得不好,你能不能再创作一首同样情调的?”激动之下,他请秦咏诚来家里吃饭,见了面,两人就开始想旋律,按照张藜“有两个转调,怕群众唱不了”的意见,


  秦咏诚将上行的原调改为了下行的曲调,没想到,这个改动让他一下找到了主旋律。不到20分钟,一首乐曲就诞生了!此时的张藜,再次彰显出他在创作上的沉着气度,好饭不怕晚,他并不急于填词,而是把曲子揣在了兜里,一揣就是半年。


  1984年的中秋节,张藜去广西,在路上就一直想词,以至于烟头把卧铺枕头烧了个洞也没察觉。到了广西天门山招待所,第二天一早起来,推开窗,满目青翠,一座巍峨大山映入眼帘,山下的河流静静流淌,如此美景,让他灵感顿时迸发,写下了这段传唱三十多年的歌词:“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


  当晚,张藜在联谊会上第一次朗诵这首词,词一出口,自己的眼圈先红了!《我和我的祖国》是张藜的“厚积薄发”,承载了饱经风霜的他,对祖国的浓浓真情,他把对这片土地的依恋,化为一个充满诗意、又让国人无比熟悉的场景:袅袅炊烟,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辙。我最亲爱的祖国,我永远紧依着你的心窝,你用你那母亲的脉搏,和我诉说。而歌词最令人叫绝的段落莫过第二部分,整段以“大海”和“浪花”作比喻入词,再贴切不过地道出了个人和祖国的关系,出自《海滨音诗》的这首歌,这一段的诞生,是否与两位词曲作者的大连记忆分不开呢?


  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那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每当大海在微笑,我就是笑的旋涡,我分担着海的忧愁,分享海的欢乐我最亲爱的祖国,你是大海永不干涸,永远给我,碧浪清波,心中的歌。


  秦咏诚和张藜找到了歌唱家李谷一,这首情感炙热的歌词,一下子打动了她,她说,“《我和我的祖国》能流传出去!”诚如李谷一所言,从此之后,《我和我的祖国》唱遍华夏每一座山、每一条河,随着国人的脚步,唱响国外,成为每一位中华儿女最牵动心弦的声音!


  写下《我和我的祖国》的张藜,当时已经52岁了,他并没有停下创作的脚步,而是迸发出了源源不断的激情,《山不转水转》《篱笆墙的影子》《命运不是辘轳》《不能这样活》等作品,伴随着电视剧飞入了千家万户,而1990年,一曲传唱全国的《亚洲雄风》,更成为北京亚运会最心潮澎湃的回忆之一,“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


  张藜可谓是“词痴”,不讲求吃穿,没别的嗜好,专为作词而痴迷。他说,自己心中常有“五苦”:“苦于不新、不真、不广、不深,以及深入不浅出”,并强调自己的“歌词是用生命写成的”,大器晚成的他,和乔羽、阎肃并称为中国词坛的“三驾马车”,绝非偶然,这是他“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苦心锤炼造就的。


  而秦咏诚,还有一段故事不能不提,就在创作《海滨音诗》不久,1963年,29岁的他写下了声乐协奏曲《海燕》,这是中国第一部声乐协奏曲,公演的时候引起乐坛一片震动,他的第二个儿子也因此得名 “海燕”。


  这段与《海燕》杂志重名的趣事,亦非完全偶然,也许,无论大连人走到哪里,时刻挂念的,正是家乡的海滨、海风、海燕吧!


  如今,张藜、秦咏诚两位艺术家均已故去,但他们留下的作品,将永远伴随着祖国的繁荣昌盛,伴随着广大同胞的赤子之心,一代代传唱海内外。心中装着祖国和人民的艺术家,永远不会被祖国和人民忘记!


  据海燕文学月刊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76 收起 理由
小鱼儿外婆 + 6
山水游 + 10 赞一个!
缘在鸳鸯江 + 20
首席顾问白冰 + 4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19-9-26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9-9-26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泽雅 发表于 2019-9-26 12:40
歌曲“我和我的祖国”来龙去脉了解了,歌曲还是很好听的。

谢谢泽雅长老在第一时间的关注和评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9-9-27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天乐_DU2zS 发表于 2019-9-27 09:31
大連藉的作词、作曲名家辈出!

说的对,的确是这样!谢谢天天乐_DU2zS老弟的关注、评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9-9-29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缘在鸳鸯江版主的关注、支持和高分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9-9-29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小鱼儿外婆长老的关注、点赞。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6 收起 理由
小鱼儿外婆 + 6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9-9-29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山水游版主的关注、评论和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5-4 22:57 , Processed in 0.036225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