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鱼象鱼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90722石门素疏【向阳花开】今日禅宗

  [复制链接]
141#
 楼主| 发表于 2019-9-10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永明延寿禅师:菩萨能行忍辱
2019年09月03日 15:06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6人参与) 收藏本文     
来源:《宗镜录》卷第二十六(摄影:海朝)来源:《宗镜录》卷第二十六(摄影:海朝)
  又,但与缘心听法,此法亦缘,非得法性。如《大宝积经》云:“实行沙门,以正法身,尚不见佛,何况形色?以空远离,尚不见法,何况贪着音声、言语?以无为法,尚不见僧,何况当见有和合众?”

  又,舍利弗问诸比丘:“汝等从何闻法?”

  答:“无有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从是闻法。”

  又问:“汝等为谁弟子?”

  答:“无得、无知者,是彼弟子。”是以悟者方知,非言所示。

  又心为苦实际,名苦谛;心性无和合,名集谛;心本寂灭,名灭谛;心本圆通,名道谛。观心空,出声闻乘;观心假,出菩萨乘;观心中,出诸佛乘。观实相心,非色、非心,不同顽碍,故非色;不同受等妄情分别,故非心;非色非心,以为戒体,出律藏。

  《广博严净经》云:“若能持此经,具足一切戒。”

  《金刚三昧经》,明悟本觉者,佛言:“如是之人,不存二相。虽不出家,不住在家。虽无法服,虽不具戒,能以自心无为,自恣而获圣果。”

  《大宝积经》云:文殊师利言:“一切诸法,毕竟寂灭。心寂灭故,名究竟毘尼。”又云:“若不得心,则不念戒。若不念戒,则不思慧。若不思慧,则无复起一切疑惑。既无疑惑,则不持戒。若不持戒,是则名为真持戒也。”

  《文殊师利所问经》云:“若以心分别男女、非男非女等,是菩萨犯波罗夷。”

  《菩萨璎珞本业经》云:“一切菩萨凡圣戒,尽心为体,是故心亦尽、戒亦尽。心无尽故、戒亦无尽。”

  《大乘千钵大教王经》云:“一者、如来一切心法,金刚自性本来清净,毕竟寂灭。菩萨若于大乘性中,能持十重戒者,觉心真净,了见心性,无染无着。是故,菩萨能持十重戒者,是则名为不坏毘尼。”

  又,一切善恶等法,可轨可持,出经藏;观心能研妙义,出论藏。是以檀因心舍,圆清净之施门;戒因心持,成自性之净律;辱因心受,具无生之大忍;进因心作,备牢强之进门;能观心性,名为上定,则禅因心发;般若灵鉴,穷幽洞微,则智从心起,即六度门。

  故经云:“空心不动,具足六波罗蜜。”何者?经云:“无可与者,名为布施。”岂心外有法可住相耶!经偈云:“戒性如虚空,持者为迷倒。”宁执事法,分持犯耶。经云:“忍者,于一剎那,尽一切相及诸所缘。”又云:“何谓菩萨能行忍辱?佛言:见心相念念灭。”岂可伏捺自心,对治前境,而为忍受耶?”经偈云:“若能心不起,精进无有涯。”又云:“何谓菩萨能行精进?佛言:求心不可得。”宁着有为,妄兴劳虑耶?经云:“不见心相,名为正定。”岂避喧杂,而守静尘耶?经云:“不求诸法性相因缘,是名正慧。”宁外徇文言,强生知解耶?

  是知,心外见法,尽名外道。故经云:“外道乐诸见。”若直了自心,则不为诸见所动。如经云:“菩萨无所见者,即无所有。无所有者,则一切法。”夫言无所见者,非是离一切法,云无所见;即见一切法,而无所见。以无所有,即一切法;一切法,即无所有故。

  《首楞严经》云:“法法何状?”所以经颂云:“若能除眼翳,舍离于色想,不见于诸法,则得见如来。”大足法师临终题壁偈云:“实相言思取,真如绝见闻。此是安安处,异学但云云。”

  (来源:禅林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楼主| 发表于 2019-9-10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对治嫉妒,先要学会感恩自己现在的处境
转载2019-09-05 08:06:34
标签:感恩随喜嫉妒不满足
建立无我的见地需要长时间反复地观察、串习,这样做的同时,我们还可以采用其他更简单易行的辅助性方法对治傲慢,比如养成自省的习惯、忏悔罪障、赞叹他人功德、对人以礼相待等。——希阿荣博堪布《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


文:慧灯法师

嫉妒和傲慢是很难发现的两种烦恼。

就嫉妒而言,比如我们今天看到一位师兄去放生,他拥有良好的学修环境,不需操劳衣食住行,对堪布有信心,闻思修也非常好。这时我们口中一定会说“随喜、赞叹”,但内心总是有点酸,说出来的话也酸酸的。因为我们心里其实还有一个想法:我为什么没有这样好的环境?!甚至对他良好的修法环境、顺缘有抵触和排斥:你有顺缘呗,你安乐呗,我业障深重吧!这种想法在我们心里多少都会出现。其实,这就是我们的嫉妒心在作怪。

我们表现出的是对他人不满,其实心中是对自己现在的处境并不满足。所以,想要对治嫉妒,首先就要学会感恩自己现在的处境。另一方面,当我们满足于目前的处境时,看到他人的快乐就会觉得:真好!因为我作为大乘修行人,本应帮助他修习佛法,现在他不需要我的帮助就已经修得很好,大大减轻了我的“工作负担”,难道不应该高兴吗?有了这种心态,嫉妒心慢慢地就消除了。

有时我们会有强烈的嫉妒心,不再是那种隐隐约约、酸酸的状态,而是直接的不满,会觉得:“这个人太嘚瑟了,发心做事过程中,不就是因为他顺缘具足嘛?”为什么我们说话做事会有如此不满的感觉?可能并非是对方不好,而是我们自己觉得比不上他人,相续中产生了诸多不满。当我们有强烈的抗拒、嫉妒等烦恼生起时,可以想一想:这些发心工作如果不是他来做,就算我再有能力,一个人也不可能全部承担。现在刚好分出去,这件事又可以圆满解决,自己也轻松;另外,我只要稍微生起一念的欢喜心去随喜他,也可以获得功德。这种自利利他的行为,何乐而不为?

所以,修持随喜就是要逐渐放下对现在的不满足,用欢喜、感恩的心看待自己拥有的一切;并且对他人拥有的一切善根也真心欢喜、随学。因此,这种随学就带有榜样的力量,把每个人的每一念善根都作为自己修持的榜样,不断鞭策着我们前行。

进一步而言,只有修持随喜达到了一定阶段,我们才能趋入菩提心的修法。因为菩提心本身就是基于感恩才生起的:首先要了知一切众生都做过我们的母亲,无量劫以来给予了我们众多恩德;为了报恩,进一步想要救拔他们出离轮回而追求圆满的佛果,这就是菩提心。如果我们现在没有感恩心,反而强烈嫉妒他人的安乐,只想自己好,不想他人好,那就和菩提心报恩、利他的心态完全相违了。

因此在受持菩提心之初,首先要随喜的原因就是:只有我们开始随喜他人的善行,才能逐渐引发菩提心;如果一直排斥他人,那离受持菩提心就还有一定距离。这也是为何在第三品“受持菩提心”开篇之初,就要讲解随喜修法的目的与重要性。

——文章根据菩提洲网站在线课程讲释整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楼主| 发表于 2019-9-10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忏悔能消恶业,这也是因果规律
转载2019-08-22 07:34:07
标签:因果忏悔对治
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真正理解这一点,才会诚心忏悔过去的罪业,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挫折。——希阿荣博堪布《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


文:慧灯法师

我们也许会有疑问:不善业产生这么多苦果,有没有道理上的依据?不善业产生痛苦的果报,并不是佛陀制定的法律条例,更不是人为安排的,而是“因缘和合”之下产生的。

就像《解义慧剑》中所说:“因缘齐全故,起生果作用。”只要因缘聚合,果法就一定会产生。比如现在春天来了,气温逐渐上升,大家就把棉袄脱下来,路边各种各样的花都开了,这就是当“春天”的因缘具足时,相应的果法就会自然而然产生。又如在电磁炉上烧开水,一旦温度达到沸点,水就开始沸腾,这也是当因缘齐全时,开水就自然产生。再比如农民在春天播种,到秋天因缘成熟时,果法就自然现前。

我们造作恶业也遵循这样的因果规律,这规律并不是由谁创造的,而是因缘齐全时自然而然就会显现恶果。  

或许有人会问:“因缘和合就一定会生果,造了恶业就一定会产生痛苦的果报,这是因果规律。可是,如果我们真诚地向佛菩萨祈祷,依靠他们所教的方法去忏悔,就可以减轻苦果甚至让苦果不成熟,那不就等于破坏因果规律了吗?”其实不然。

比如,春天时我们在花盆里种下花种,每天按时浇水,给它晒太阳,倘若不出意外,因缘具足时就会发芽。但如果家里的孩子浇了一瓢开水上去,种子烧坏了,自然就不会发芽了。

是谁让种子不发芽的呢?是添加了不可抗的外力——开水,开水具有烧坏种子的能力。并不是有个具体的“破坏者”来“破坏”了种子发芽,而是“因缘”——以“添加开水”为因缘,种子就发不了芽了。这并不是由某个“个人主观意识”做主宰、去控制,而是开水自然就有这个力量。

在这个比喻中,花种就是我们所说的“业”,水和土等就是我们所说的“缘”;如果业、烦恼、时间等因缘具足,那么恶业的果报在因果规律的作用下,自然会成熟于自相续中。而“开水”就相当于“忏悔法门”,由于另外的因缘介入,使恶业种子原本的力量受到影响——根据忏悔力度的不同,有时恶业会减轻,有时恶业种子会被完全烧坏,再也无法发芽。

这也并不是有个“搅坏者”去搅坏了恶业,而是在原来的因缘中加入了其它因素,从而使恶业力受到影响,故可使恶业的果报减轻或消尽。

开水直接毁坏了种子,因为它具有这个力量;同样,忏悔法门具有直接对治恶业的力量。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用凉水去浇种子,那它对种子非但没有毁坏性,还会使其发芽。也就是说,如果使用的方法不是“忏悔法门”,而是随波逐流地串习恶业,那就有可能会加速恶业成熟,或使它更加严重。所以,忏悔并不是由某个“操控者”来给我们灭罪,其同样遵循因果的规律——忏悔能消尽恶业,就是因果规律。

由此可知:业因果时时刻刻都在跟随着我们,从未离开;我们的相续或多或少都有十种不善业,如果我们现在不及时忏悔,将来一定会依此而感受不同程度的苦果。

——文章根据菩提洲网站在线课程讲释整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楼主| 发表于 2019-9-10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亲爱的爸爸妈妈:

您们好!值此中秋佳节之际,遥祝二老身心康健、幸福吉祥!

儿离家已有七个年头了,那年我坐上了去寺院的客车,为了追求生命的真谛,选择了落发为僧,辜负了您们的重望,所以今天至诚向您们忏悔,期望能得到您们的谅解!

在您们眼里我是个古怪的人,可您不知儿的想法。我不想再受轮回之苦,深知我们所看到的东西都是空的,都是假象。《金刚经》里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也就是说,一切因缘和合所产生的现象,就像梦境幻化的无实;有情世界皆为无常,人生百年,弹指即过,荣华富贵,更是过眼云烟!

今生有缘能够出家为僧,在佛陀的慈悲摄受下,理应勤修佛法,求证无上正等正觉,以报七世父母恩情!进而让更多的人在佛法中受益,我愿足已!

比丘僧宣明合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楼主| 发表于 2019-9-10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读《辞北堂书》:出家并非不孝 而是出世间之大孝
2019年09月10日 10:40:38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0人参与0评论
编者按:古之大德写过的一些“家书”非常感人,黄檗希运禅师感慨“一子出家,九祖升天,若不升天,诸佛妄语”,洞山良价禅师写给母亲的《辞北堂书》、《后寄北堂书》至今仍在流传,弘一大师出家前写给妻子的:“放下你,非我薄情”……这些家书,每一份都堪抵万金。2019年中秋节,凤凰网佛教推出“佛门中秋月更圆”主题策划,在“家书·情暖中秋”主题征文环节,我们收到了天津莲宗寺一位居士的来稿,他在读到洞山良价禅师《辞北堂书》“报千生之父母,答万劫之慈亲。三有四恩,无不报矣”后,感慨大师出家,是出世间之大孝,非生养死葬、光宗耀祖之世间小孝所能比。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清广

曾几何时,心中最大的理想,莫过于出家。

青灯古佛,晨钟暮鼓,超然世外。每每于寺院见到出家法师,都被他们的庄严与洒脱所吸引,心中不免幻想:若能披上这身袈裟,在这清静幽深的梵剎中出家修行,是多么惬意啊。

偶然一次翻看手机,一条关于洞山良价禅师的推送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是大师初出家时,写给母亲的《辞北堂书》,文中字字句句饱含深情,通读过后,使我对出家有了新的理解。

出家之人,割爱辞亲,一心修道,表面上似乎与千百年来传承的“孝文化”背道而驰。而大师的家书,其中则着重强调“欲报罔极深恩,莫若出家功德”。出家,截断生死流,超越烦恼障,自度度人,自觉觉他,出离轮回,而得解脱。

“报千生之父母,答万劫之慈亲。三有四恩,无不报矣。”此等报恩思想,是出世间之大孝,非生养死葬、光宗耀祖之世间小孝所能比。

大师出家,并非为躲一世清净,而是真正为寻求解脱之道而行。“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时度此身?”大师出家后,身体力行,精勤修道,遍访名师,开宗立派,弘扬佛法,实为我辈之楷模!大师的文字告诫我们:出家,要做好承担更大责任的准备,荷担如来家业,弘法利生!

“谨具尺书辞眷爱,愿明大法报慈亲”。一纸家书,寥寥数笔,大师毅然割舍红尘俗世,一心清净修学佛法,待明心见性,方广度众生。此等决心意志,令我深感钦佩。大师这般境界与胸怀,才是出家真正应该具备的条件。

中秋将至,再次拜读大师家书,心中不免泛起微澜。“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肩难”,出家,绝不能以躲清净为由,何况出家是需要何等的福报啊。现在的我,需要首先做好一个在家学佛人,孝敬父母,爱岗敬业,精进修行,护持三宝,以大师为榜样,将佛法践行在生活中,方能知恩报恩,奉献社会。

感恩合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
 楼主| 发表于 2019-9-11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善用手机做生活的主人
2019年09月10日 15:18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0人参与) 收藏本文     
心的掌控力越来越强的时候,我们才能做回手机的主人。(路子 绘)心的掌控力越来越强的时候,我们才能做回手机的主人。(路子 绘)
  文/圣玄

  手机短视频软件“火”了,关于手机短视频的议论沸沸扬扬。这不,上到七八十岁的老人,下到四五岁的孩子,沉迷于手机短视频的大有人在。有不少人痛心疾呼:“小孩子沉迷手机无法自拔,玩着玩着就‘废了’!”还有人越来越焦虑,原本想通过刷小视频打发时间,自己却被小视频打发了……

  时间都被“偷”走了?

  有人说,自己不论做什么事都不能保持注意力,但是在玩手机的时候,自己可以保持专注两三个小时呢,时间一下子就过去了。往往我们以为的快乐,真的是很“快”呢。“快”这个词的原意就是“喜”,后来引申为迅速的意思。据钱钟书先生《管锥编》里说:“人欢乐则觉时光短而逾迈速,即‘活’得‘快’。”也就是说古人在造词的时候,就已经留心到欢乐的时光总是感觉很快。可不是吗,这些小视频看一看就到深夜了。

  而以审慎的态度观察,时间的溜走恰恰暴露了我们对快乐的理解。我们一般所以为的快乐,伴随着新鲜感、刺激感、难得感,更重要的是,这种快乐依赖于场景的迅速变换,如果手机卡顿住了,或者正在观看的小视频没有足够迅速的“爆料”,我们就失去了耐心,赶快“换台”。如果观看小视频真的是“快乐”的,我们又怎么会在面对它的慢节奏时,如此不安呢?其实我们在追求新鲜的快乐同时,在逃避一个个让我们腻烦的陈旧场景,我们对快乐的感受越来越“快”,不仅因为沉溺在快活中的无时间感,更因为我们的耐心流失得越来越快。我们的乐趣,过于依赖于场景的转换了。在讯息爆炸时代,面对手机看似“专注”,却让心被动地随着杂乱无章的音声与图像流转,《父子合集经》所说的“欲境如瀑流,倾注难防护”,更加具体可感了。我们玩手机时,看似一直专注,实际上自己的心是被动的,随着场景的转换,失去了自主的能力。

  谁才是生活的主人?

  若是探寻其社会的根源,许多人在繁重的工作之余,并没有过多的时间与精力去享受那种“来得慢”的精神愉悦,这种快餐式的消遣无疑成为了最优先的选择。有的人却被这些短视频对生活质量的侵袭所困扰,一次又一次下定决心要卸载APP,回归到充实的现实生活中,但一次次管不住自己,陷入了更深的焦虑和空虚,不知道该怎么打发无聊的时间。

  面对新出现的科技产品,不论是网络还是后来的网络游戏乃至社交软件,我们耳边总是充斥着“妖魔化下一代”的反科技言论,也没见批判游戏、短视频的老人家们能够放下电视和广场舞,更不见言之凿凿“手机祸国”的人拒绝了科技所带来的便利。手机里形形色色的软件并不是左右我们生活的杠杆,自己的心才是,所谓被手机所左右,是指我们的心缺乏专注力和自控力,所以渐渐失去了自主的力量。

  曾经有人问赵州从谂禅师:“十二时中如何用心?”师云:“诸人被十二时使,老僧使得十二时。”有的人面对这些手机软件只能被境界所转,而有的人却能够保持一定的自控力,甚至可以在不同的软件中学到些许知识,了解一些讯息。时代在发展,躲避工具无疑会带来信息的闭塞和沟通的困难,被工具异化则沉没在无明的瀑流中,湍驰奔激,不暇观察。善用工具是在现代社会中保持自主性的唯一出路。譬如我见到一些寺院里负责建设工程监理的法师与居士,有时候在短视频软件上,看到一些铺砖、接水电的视频,往往能够受到启发,给寺院设施的修缮带来一些新意。

  “断舍离”走对了方向吗?

  有智慧的人能够发现,凡事只是想从结果上“断舍离”是不切实际的,毕竟真正的“放下”并不是隔离,也不是屏蔽。佛教常说:“凡夫畏果,菩萨畏因。”在“因”上的努力,更为可靠。所谓的断舍离,更切实不是断掉那个“苦果”,而是断掉“苦因”。所谓的“因”上努力,也就是在面对“短平快”的讯息时,我们的心做好了准备吗?面对瀑流一样的讯息,提升我们作为人的专注力和觉知力才是值得坚持的方向。

  佛经里常常说,止观二法,可得涅槃,如《大宝积经·弥勒菩萨所问会》里说:“复有二法,离诸恶道及恶知识,速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云何为二?一者于奢摩他,常勤修习;二者于毗钵舍那,而得善巧。”奢摩他,也就是“止”,摄心住于缘,离于散乱,所谓“歇即菩提”,止息种种攀缘之心,让心回到当下,便是专注力、自控力、执行力的涵育;毗钵舍那,也就是“观”,通过种种观察,以正慧抉择事理,所谓“知幻即离,离幻即觉”,能够对如幻的习性进行清楚的觉察,便自然能够放下执著,这是觉察力、决断力、离执力的培养。如何来培养止观的力量,在佛典中有许多系统的论述,而在生活中,我们尽可以培养静坐、诵读,锻炼种种让心能够自主的兴趣爱好。

  最重要的是,为自己定下规矩,每天定时定量地坚持设立的任务,如果得了片刻的空闲,则观照呼吸、念佛观心、参究话头,而不是下意识地拿起手机“杀时间”,这样便是走在了初步培养止观力量的道路上。

  心的掌控力越来越强的时候,我们才能做回手机的主人。

  (来源:正信杂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7#
 楼主| 发表于 2019-9-11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禅净等持:从雪峰祖师到圆瑛大师
转载2019-09-09 17:17:02
福建佛学院院长 释本性

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最具实践性的禅、净二法门成为中国佛教徒应用最普遍的修行方法。中国净土宗肇始东晋末年慧远大师于庐山结莲社,禅宗起源于南朝梁菩提达摩大师东来斯土。后世多认为两宗一承他力,一承自力,实则于唐五代之际,两宗已有汇流之势,到了明清及近代,汉地佛教修行者或主禅法,或主净业,禅净双修已成为佛教界的主流声音,亦为印度佛教中国化的典型产物。

雪峰义存大师是晚唐禅门巨擘,也是中国禅宗由祖师禅向“分灯禅”的重要人物。永明延寿大师身兼法眼宗三祖与净土宗六祖的身份,上承雪峰义存法脉源流,下启禅净合一思想,是中国佛教史上的另一关键人物。圆瑛大师为中国佛教近代复兴的代表人物之一,远绍二师,在近代中国弘扬禅净等持思想。本文以雪峰、永明和圆瑛三大师为例,试言禅净思想的传承。

一、雪峰祖师及其禅净思想
禅宗自佛陀与摩诃迦叶的拈花一笑而始,经达摩祖师播衍东土,至五祖弘忍禅师大开东山法门,传六祖慧能禅师于广东曹溪开法,终成“一花开五叶”之佳话。六祖以一味法雨普润学徒,下有青原、南岳两系盛行于世,传承祖师禅法,得道之者若恒河沙,遍满诸方,星罗棋布。至晚唐时期,尤以雪峰义存与赵州从谂两位禅师享誉南北禅林,门下随学弟子无数,成为当时一南一北的两大佛教领袖,丛林中流传“南有雪峰,北有赵州”的说法。

雪峰义存(822-908),俗姓曾,福建南安人,家世奉佛,十二岁即游莆田玉润寺出家为童行,十七岁落发,往谒福州芙蓉灵训处。唐宣宗中兴佛教后,乃北上行脚,于幽州宝刹寺受具戒,扣诸禅师,“三登投子,九到洞山”,最后于德山棒下得法。唐懿宗咸通年间(860-873)回到闽地,于雪峰立庵传禅,后受唐僖宗赐紫,并赐号“真觉大师”。闽王王审知对其礼遇至极,在其影响下,福建境内“奉大雄之教,崇上善之因,象法重兴”。后梁开平二年(908),雪峰义存圆寂,世寿八十七岁。

雪峰义存之禅法“恢廓乎骏奔”,今已难知其实相,但从他接引学人的言行中可窥见其教学手段之一二。不同于其师德山宣鉴“非棒即喝”的教学手段,雪峰义存的禅法隐晦难测,既继承德山“呵佛骂祖”的峻烈禅风,同时在对待不同学人时又因材施教,不拘一格,明说暗喻,直示禅门心法。因而雪峰义存住闽山传法四十年,天下禅子莫不归往。“四海学人,所出门生,形色不类”,其中能荷担如来家法者不乏其人,于禅门五家之中独占两枝。

“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六祖顿悟法门,虽灯分五家,但总不离曹溪一味之旨,祖师本来之意。六祖慧能改单传之规,接引学人,遍地开花,使禅法昌盛于中土。雪峰义存承六祖之法,普摄群机,不拘一格,见示佛性,使雪峰禅系大化于东南。由于雪峰祖师大开门户,其弟子之中多有与义存禅风不同而受其激扬者,为禅宗后世之发展埋下潜流。雪峰义存虽反对文字知解,而法眼宗天台德韶却成为禅教并弘之先驱;虽主张不立文字,而云门宗雪窦重显却发扬文字禅之新风。雪峰义存称本性“无物可见”,故而可映万法。因此,雪峰义存虽未有片言说及净土,但其灵活的接众手段却为禅净一致思想之发展预留伏笔。

雪峰义存为六祖慧能六传法嗣,直承祖师玄旨。《六祖坛经》认为,人的本性本来清净,“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直指众生自心本来是佛;又说:“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能净即释迦,平直即弥陀”,打破此岸与彼岸、世间与出世间、生死与涅盘之界限;故言:“若悟无生顿法,见西方只在剎那。不悟念佛求生,路遥如何得达。”慧能祖师于此,并未否定西方净土,反而打开了禅净二法殊途同归之门户,终至雪峰义存五传法嗣永明延寿处大兴法化。

二、永明大师与其禅净思想
雪峰祖师反对到经教中去求得知见,说:“三世诸佛是草里汉,十经五论是系驴橛,八十卷《华严经》是草蔀头搏饭食言语,十二分教是虾蟆口里事。”传至其门下首席弟子玄沙师备,反以《楞严经》释禅法,以“唯识无境”贯彻禅行。玄沙之法,经罗汉桂琛,传法眼文益。文益禅师援引教法,举扬宗乘,三处法集,著数万言,流布天下,使法眼宗成为五代末期影响最大的宗派。文益弟子以天台德韶为上首,融台贤于禅法,进一步推动禅教一致思想,后被吴越王钱俶尊为国师。德韶法嗣弟子有四十九人,永明延寿为上首。

永明延寿(904-975),俗姓王,字冲元,出生于临安余杭(今属浙江)。他早年业儒,及冠后归心佛学,曾出任吴越国库吏,据说因折官钱买鱼放生,触犯条律,后蒙吴越王允许出家。其剃度师为雪峰义存弟子翠岩令参,后嗣法于雪峰义存四传弟子天台德韶。无论是剃度还是嗣法,皆出自雪峰禅系一脉,可见永明与雪峰祖师渊源之深。其行化历程,以台州天台山、明州雪窦山、杭州永明寺三座道场最为重要。天台山是其早年修习禅净法门之地,雪窦山为其出世及初撰《宗镜录》之地,永明寺为其晚年住持及圆寂之地。永明大师门下,不仅随学者千余人,又有高丽国王遣使派僧三十六人来学,使法眼宗旨流衍于东海。

在禅净思想方面,永明延寿继承雪峰、玄沙、法眼的一脉宗乘,强调“万法唯心”,以心为宗,以悟为则,并以心解教,衡平唯识、华严、天台三家之说。又大辟祖师禅中的“唯心净土”一途,以自力不排斥他力,融合禅净,称:“唱一声而罪灭尘沙,具十念而形栖净土。”永明延寿还著有著名的四料简诠释禅净关系,将禅净双修视为最理想的方法,称:“有禅有净土,犹为戴虎角,现世为人师,来生为佛祖。”永明四料简后来成为禅净合流的一个标志,为后世无数学人打开了修学之门径。

在禅净的实践方面,永明延寿认为禅僧口唱佛名,诵读经典,并不妨碍禅行,并且有益于禅定。他主张履行万善,且本人身体力行,以日行一百零八件佛事为常课,其中包括了受持神咒、念佛净业、礼佛、忏悔、行道、诵经、坐禅、说法、乃至施食、给浆、病缘汤药等等,“遍行门中,万行庄严,不舍一法”。这些行为,均表明了永明延寿在修行上,内省与外求并重,禅学与净行兼修的实践态度。永明延寿撰有《万善同归集》,其本人亦可称之为“万善同归”,不仅集法眼宗三祖、净土宗六祖为一身,同时也是五代时期成就最高的义学僧人,堪为六祖慧能、雪峰义存之后又一大善知识。

从雪峰义存的“不从唇嘴得,不从黄卷上得,不从诸方老师处得”,到永明延寿的“念佛诵经,礼拜行道,讲经说法,教化众生,万行无废”,二位大师取途虽殊,而归趋则同。永明大师以为,佛说不离真俗二谛,二谛无俗不真,净土唯心不碍西方净土。正如永明大师于《万善同归集》中引《如来不思议境界经》所说:“三世一切诸佛,皆无所有,唯依自心。菩萨若能了知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得随顺忍,或入初地,舍身速生妙喜世界,或生极乐净佛土中。”

三、圆瑛大师与其禅净思想
雪峰祖师门下嫡传的法眼、云门二宗法脉,虽在历史上先后沉寂,但二宗之思想却早已超宗越格,融入各家禅学之中。永明延寿禅净合一之说,入宋以后为云门宗尊宿天衣义怀一脉所继承,后有临济宗大慧宗杲倡看话念佛之法,又有曹洞宗真歇清了以念佛为公案参究。至明代,又有莲池大师云栖祩宏卓然独立,号召禅净及诸派的融合统一,导明末佛教复兴之先声。降及近代,禅门有兼挑五宗法脉的虚云老和尚重振宗风,净宗有莲宗十三祖印光大师高擎法炬,更有近现代佛教界领袖圆瑛大师,禅净双修数十年如一日,远绍诸德,标炳后世。

圆瑛大师(1878-1953),俗姓吴,法名宏悟,字圆瑛,1878年五月十二日出生于古田县平湖端上村。大师出身宗门,1896年十月投鼓山涌泉寺礼兴化梅峰寺增西上人出家,翌年四月依鼓山涌泉寺妙莲和尚受具足戒,未几到雪峰寺修行,后参谒于江浙诸老,终得“金刚正眼开”。1906年六月于宁波七塔报恩寺接法慈运老和尚,为临济宗四十世。慈济老和尚为湖南湘潭籍僧人,影响于江浙一带,得法后先住宁波天童寺三年,后主宁波七塔寺二十年,宣临济之教,培育僧材,传法四十八人,分化衍教,宗风远播海外。1927年十月再于福州雪峰崇圣寺接法达本老和尚,为曹洞宗四十六世。达本老和尚是圆瑛大师同乡,为福州雪峰崇圣禅寺中兴祖师,曾远赴南洋募化,终始千年祖庭再焕活力,晚年又兼主鼓山,为晚清民初福建佛教领袖。自此,圆瑛大师兼承临济、曹洞两宗法脉,后为雪峰崇圣寺第126代住持,禅法上可谓是继承雪峰祖师家业。三十岁后,圆瑛大师阅读永明大师等人的著作,受其启发亦归心净土,印光大师圆寂后,“即以此法门,一肩荷担”,以入禅净双修之门受永明启发,因此圆瑛大师尊其为永明寿祖。此外,圆瑛大师先后出任中国佛教会理事长、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生高举爱国爱教旗帜,为近现代中国佛教界之领袖。其门下弟子有明旸禅师、赵朴初居士、白圣禅师、慈航禅师等,分别在大陆与台湾弘化,影响当今之佛教界。惭愧本性,有幸嗣法明旸禅师,承继圆公两大法脉,三生之缘也。敢不守护,传续后世!

圆瑛大师如此概括其生平修行历程:“禅净双修四十年,了知净土即深禅。有人问我其中意,云在青山月在天。”圆瑛大师善于讲经,著述甚丰,有《圆瑛法汇》行世,利益众生。近年,在诸方合力下,福建省开元佛教文化研究所组织编纂了七卷本的《圆瑛大师全集》,已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圆瑛大师所讲习之经典,多为禅净二宗典籍:前者如《金刚经讲义》《心经讲义》《仁王护国经讲义》等,阐述无念之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的禅宗之旨;后者如《阿弥陀经讲义》《阿弥陀经要解讲义》《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义》等,叙说念佛之种种利益,导归极乐净土。圆瑛大师以诸法门同出于“一吼”,故以“一吼堂主人”自号。

圆瑛大师又著有《劝修念佛法门》一文,提倡念佛之道。大师在文中言理行念佛,说:“理行,即明中道之理,而修念佛之行。闻说念佛法门,谛信不疑,愿生极乐,专修净业。不住有念,不落无念,一心体究。能念心外,无有佛为我所念;所念佛外,无有心能念于佛。能所不立,心佛一如。心即是佛,佛即是心。无有二相,亦不可以有无求。若言其有,则能念之心,体本空寂;所念之佛,相不可得。若言其无,则能念之心,灵灵不昧;所念之佛,历历分明。有无相泯,而归实相。”由此,则将念佛与禅定融为一体。

从永明延寿提倡“广行诸度”、“万行齐兴”,到圆瑛大师的“当以持名念佛一法,为唯一无上法门”;从永明大师“有禅有净土”,到圆瑛大师“了知净土即深禅”,可以说是禅净合一思想进一步的深化与发展。又如圆瑛大师亲传弟子明旸禅师在《佛法概要》中所言:“念佛三昧的境界,是虚空粉碎,大地平沉,当前一念心性,与十方诸佛,法身融合,如百千灯,光照一室,其光遍满,无坏无杂,这时便离开六识分别,与禅门的真如三昧,无二无别,而变为禅净不分了,这样看起来,若说净即是禅,有何不可?”

四、三大师禅净思想的共通与传承
永明延寿大师从剃度来说是雪峰祖师徒孙,嗣法而论直承雪峰祖师一脉。圆瑛大师出身雪峰祖师门户,住持雪峰祖庭,又受永明寿祖启发入净土之门,举禅净双修之旗帜,其一生坐十数道场,亦集中于雪峰、永明二师活跃之地区。三大师相隔虽久,主张也不尽相同,但家风一脉相承,其思想之传继,至少可见于以下两处共通:

其一,举一心为宗。

禅宗以传佛心印,谈不二法,标榜为宗门,故又有佛心宗之称。雪峰祖师承嗣祖师禅风,言道:“大藏教中,一切经论,千般万般,只为一心,祖祖相传一心。”永明大师虽整合佛教各个宗派,但始终以“一心为宗”,说:“千途异说,随顺机宜,无不指归一法而已。”其极为推崇“唯心净土”,强调“心净则国土净”,颂曰:“誓断无染尘劳,愿生唯心净土。”圆瑛大师思想以“自性楞严”为核心,称:“佛教以一心为宗,觉悟为要,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其劝修念佛法门时,亦强调自心的重要性,强调“心内佛”,开示:“若离心之外,更无佛可待。”以上,则可清晰看到三位大师思想归趋之共通。。

其二,摄群根为本。

禅宗以“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故六祖慧能教人“识自心众生,见自心佛性”,以“即心即佛”之法,行不言之教,显道救世,天下翕从。传至雪峰义存,言“我为法惜人”,又言“不可不接人”,广纳禅子,明说暗喻,曾上堂拈拄杖云“我这个,为中下根人”。至永明大师,念及“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言“当今末法,现是五浊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以念佛辅助禅定。再至圆瑛大师,虽以禅宗为“最上一乘”,但以禅宗“中、下根不易修”,故而大倡“三根普被,六度齐修”,“至简易、至稳当、至圆顿”之念佛法门。由此,可见三位大师皆以普摄群根为重的深慈大悲。

佛法是观机逗教,应病与药,如《金刚经》言:“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禅与净,是中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佛教修行方式,而禅净等持从唐宋以来就成为中国佛教修证的总方向。二宗观点虽各有侧重,但异途同归,共通罗马,如从根本上论,两宗均是明心见性、了脱生死之法门,所谓如来家法,道本无二。雪峰大师以有言句释无言说,永明、圆瑛二师以上上根机广开方便法门。三位大师“以心为宗”是为智慧,“普摄群机”是为慈悲,三师悲智双运之法语甘露,亦足为我辈所深思,此亦是中国化佛教的精髓也。惭愧本性,一直倡导学修中华禅及其念佛禅,亦因缘于此也。

(释本性:福建省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福州开元寺方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8#
 楼主| 发表于 2019-9-11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真正需要做的是避免制造痛苦
2019
09/10
08:30
菩提洲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2
为自己所做的事赋予正义、公平乃至弘法利生等意义是容易的,但我们真正需要做的是避免制造痛苦。

——希阿荣博堪布《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


文:希阿荣博堪布

有人说,你们这些佛教徒,永远在计较个人得失,因为一件事将来会报应到自己头上,才去做或不去做,难道就不能只考虑事情本身的意义,如果值得做就去做,不值得就不去做,不管它会对自己造成什么影响?这话听上去好像有道理,其实意思很模糊。

事情本身的意义由谁来定义呢?同一个行为,相对于不同人、不同群体、不同时代,会有很不同的意义,到底哪个意义更靠近事实,哪个属于偏见,又以谁为准呢?

比如杀生,有些人认为杀人也是理所当然,有些人认为杀人不可而杀动物没关系,有人认为某些人、某些动物该杀,至于“某些”是哪些,就要看说这话的人是站在谁的立场上了,于是各种傲慢、偏见、价值、伦理、立场 等应运而生且混战一团。

对一个佛教徒而言,事实始终是他最关心的。杀生的事实,抛开其他不论,对被杀者和杀者都是痛苦——生命被剥夺的痛苦和杀业感召的痛苦。当我们说避免造恶业感苦果,并不只是在说自己将来不想受苦的问题,众生相 依共存,我不杀生也意味着其他众生免受被杀之苦。

杀生的另一个事实是,杀业的连环作用、自我繁殖。不杀一条生命,便切断开一条索链。不杀两条生命,便断开了两条索链。而且,一链断开不只是一命得救,是这条连环之索上无数生命得救。解脱轮回的束缚,减少伤害、痛 苦,就是从这样一步步做起的。

当然,出于对“事情本身的意义”的考虑而决定去造一个恶业,这种情况在佛教中也是有的。比如,释迦牟尼佛往昔转生为大悲商主时,一日与五百商人同船,遭遇名为持短矛黑人的强盗的袭击。强盗要杀死所有商人, 大悲商主知道后,心想:这五百商人都是不退转菩萨,持短矛黑人如果杀害他们,将会在地狱住无量劫感受痛苦;如果我把他杀了,我将堕入地狱,而他不会。想到这里,大悲商主便以非凡的勇气杀死了强盗。表面上看,大悲商主是造了杀生的恶业,但他抱着“宁愿我下地狱也要努力避免其他人受 苦”的清净发心,保护了五百商人的生命,并究竟把持短矛黑人从地狱的痛苦中解救出来,所以非但没有因此堕入恶趣,反而圆满了七万劫的资粮。

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在真正大悲心的摄持下,不夹杂任何私欲,才会是这样,否则,怀着嗔恨心和贪心,为满足自己的私欲而做,就变成看上去是造恶业,实际也是造恶业了。

而你若未断嗔心、贪欲,且从一开始就没想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做什么都想象成是在“弘法利生”,那么将来会怎样,自己难道从没怀疑过吗?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不鼓励抛开避免痛苦而谈“事情本身的意义”的一个原因。为自己所做的事赋予正义、公平乃至弘法利生等意义是容易的,但我们真正需要做的是避免制造痛苦。

——希阿荣博堪布《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
 楼主| 发表于 2019-9-11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短短三句佛语,度化无数众生
2019
09/09
21:06
文殊菩提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22

佛门有言,深入经藏,智慧如海。所谓经藏,过去翻译为“修多罗”,它是指释迦牟尼佛的弟子所传述整理的佛陀的说教。在佛陀入灭后不久,大迦叶尊者率领五百罗汉完成第一次结集,经藏开始显露雏形。到佛陀入灭六百余年,第四次结集形成了北传佛教理论体系。本文小编选了自己受用最深的三句佛语,以期与佛友共沾法露。

第一,不可说不可说。

《涅盘经》云:“生亦不可说,不生亦不可说。”佛法的义理,很多都是只可意会,无法言传。佛说众生皆可成佛,但因妄想执著而不可证得。只有诸佛如来能够究竟佛法始末,“说”的背后,本身就是一个妄念。所以《金刚经》中有言,世人说佛有所说法,即为谤佛。禅宗不立文字,因为说即错,不说更错,于无门路处另辟蹊径,就是禅的境界。

不可说的道理,在佛法三藏中可谓随处可见,譬如《法华经》中佛说:“止止,我法妙难思。诸增上慢者,闻必不敬信。”佛法妙义高深,唯信能入,需要如理做意地思考,更需要实修实证。

第二,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语出《华严经》,经云:“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从其他文化的角度来看,众生总该分出三六九等,世界因而有种种不平等。但是在佛眼看来,众生平等无二,一切众生皆具佛性,都是未来佛。大到毗卢遮那佛法身周便的法界,小到一朵花,乃至一个芥子中的众生,都是平等的。

佛陀晚年开讲《法华经》,他用了近八年的时间,说明众生皆可成佛。怎样才能得佛授记,成佛作祖呢?经文中佛说:“又如来灭度之后,若有人闻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我亦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第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语出《地藏菩萨本愿经》,原文“愿我尽未来劫,应有罪苦众生,广设方便,使令解脱。”在常人看来,身为菩萨,距离成佛只有一步之遥,为何选择久驻幽冥?

久远劫前,地藏菩萨是名为光目的婆罗门女,其母常轻三宝,堕入恶道。光目女为救拔生母,设供修福,又得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点拨,使得生母得以脱离苦海。《地藏经》中说,释迦牟尼佛涅槃前,将教化娑婆众生的重任交付于地藏菩萨。后世佛子将其种种事迹,归结成“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弘大誓愿。

众生本是佛,心量也应与诸佛菩萨一般,无边无量。但是愚痴障碍,让我们变得自私自利,得少知足。佛说一切唯心造,心宽则天地宽,学佛就应当有“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心量。

《金刚经》中说佛陀得道后,弘法数十年,却一个字都没说。佛的境界,不是文字可以言说的,经藏是方便说,是释迦牟尼佛应机说法,随缘教化。如禅宗所讲,一切经藏犹如渡河用的木筏,登山用的手杖。尽管终归要舍弃,但是在渡往彼岸,登上峰顶之前,舍弃却是不明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楼主| 发表于 2019-9-12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华严经》教导承事善知识的21种心
2019年09月11日 14:43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2人参与) 收藏本文     
复次善男子,汝承事一切善知识,应发如大地心,荷负重任无疲倦故。(来源:禅林网)复次善男子,汝承事一切善知识,应发如大地心,荷负重任无疲倦故。(来源:禅林网)
  复次善男子,汝承事一切善知识,

  应发如大地心,荷负重任无疲倦故;

  应发如金刚心,志愿坚固不可坏故;

  应发如铁围山心,一切诸苦无能动故;

  应发如给侍心,所有教令皆随顺故;

  应发如弟子心,所有训诲无违逆故;

  应发如僮仆心,不厌一切诸作务故;

  应发如养母心,受诸勤苦不告劳故;

  应发如佣作心,随所受教无违逆故;

  应发如除粪人心,离憍慢心故;

  应发如已熟稼心,能低下故;

  应发如良马心,离恶性故;

  应发如大车心,能运重故;

  应发如调顺象心,恒伏从故;

  应发如须弥山心,不倾动故;

  应发如良犬心,不害主故;

  应发如旃荼罗心,离憍慢故;

  应发如犗牛心,无威怒故;

  应发如舟船心,往来不倦故;

  应发如桥梁心,济渡忘疲故;

  应发如孝子心,承顺颜色故;

  应发如王子心,遵行教命故。

  (来源:禅林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楼主| 发表于 2019-9-12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星云大师:想要真自在,要学会放下成见
2019
09/12
10:33
东台市观音禅寺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2
东台市观音禅寺

祈愿:正法久住,法轮常转!

人的痛苦往往不在所得太少,而是拥有和想要拥有的东西太多。

想要获得真自在,就要学会放下:放下怨念,放下执着,放下分别,放下一切的人与事。

那时候你自会发现,你不仅收获了洒脱和快乐,还拥有了很多以前想要而不可得的东西。


放下我们心中早有的成见

信徒到寺里礼佛上香以后,由一位年轻知客师引导到客堂休息。

坐定之后,知客师对肃立一旁的无德禅师说:“老师,请您上茶。”

无德禅师赶快去倒茶来。

一会儿,知客师又说:“请老师去把佛前桌子上的灰尘拂拭一下。”

无德禅师依言做了。

知客师又叫道:“今天还没有替瓶花换水。”

无德禅师又赶快为瓶花换水。

之后,知客师又说:“老师,一会儿别忘了引导信徒到餐厅用饭。”

无德禅师仍然唯唯应声。


知客师离去后,信徒对无德老禅师说:“刚才那位年轻知客师这般指使您做这做那,我实在是看不过去。请问那位知客师究竟和您是什么关系?”

老禅师非常得意地答:“是我的徒弟。”

信徒大惑不解:“既然是您的弟子,为什么对您那么没礼貌?”

老禅师欣慰地说:“有这么能干的徒弟,是我的福气。我只要倒茶,擦拭灰尘,留信徒吃饭,寺内其他的杂事都由他计划安排。这给我很大的帮助,否则我会忙得很辛苦。”

信徒听罢,仍然满脸疑惑:“真不知道你们究竟是老的大呢,还是小的大。”

无德禅师说道:“当然是老的大。但是,小的比较有用。佛教里有一句话:和尚要能老,老了就是宝。一般人都以为老的尊贵,其实,沙弥虽小,将来终会成为法王。”

“沙弥虽小,将来终会成为法王。”无德禅师可谓识人、识世。

在有些人眼中,对于沙弥,待其成为法王后再尊重就可以了,何必现在。

但无德禅师用他的行为昭告了世人,即使一个人现在很普通,甚至地位低微,也是应该受到尊重的。


凡人总是会无意间看人下菜,一个人现在落魄,便对他冷眼相向,待那人某日成了功名,又凑上前去。

我们可以将这种行为说成是人情,但其实自己内心也知道,这多少还是有些世故的。

真正的尊者,就是能摆脱这种世故,做到对事不对人,不管那人如今地位如何,只要他帮了你,亦或是做了善事,你就应该对他另眼相看,给予嘉奖。

不要等人成了功名再凑上前去,凭空落得一个世故的称号。你对人平等,人也会对你平等。

你尊重弱者,比你强的自然也会尊重你。

如果心内有一把衡量别人的尺,那么,你总有一天也会被人量。

放下这把尺,用平等心对待每一个人,你才能够得到每一个人的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2#
 楼主| 发表于 2019-9-12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3#
 楼主| 发表于 2019-9-12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界诠法师:修行要时时记住四个字
2019
09/12
11:51
拜佛去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

修行,最主要一个根本的东西就是要有信心、要有道心。

信心没了,做什么都不成。最主要的、根本的东西丢了,没了,怎么办呢?所以要有信心。信什么?信修道,能证道,能成道,要相信这个东西;要有道心,相信道可修可证,这个根本的东西没有了,怎么修啊?那就没信心了。相信我们每一位众生都能成佛,相信我们这个不可思议的心。不可思议的心,随着染污的环境,他与染污法相应,就会起颠倒造业,造业后他就轮回不止;而与清净法相应,那就顺解脱道。

时时要记住这个东西,无论是进禅堂也好,不进禅堂也好,信心道心不能没有了。信心道心退化,那还修什么呢?根本就不修了。今天佛教会出现这种状况,都是因为道心淡薄了。大家在这么一个环境当中,能够来,自觉地来,能够进来打打坐,静一静,他怎么都是跟清净法相应啊。即使坐在那里妄想、杂念滚滚,但这个环境毕竟是清净的,没有什么嘈杂。禅堂外边也没什么嘈杂,禅堂内大家都是如法如律的坐着。

身先静下来,然后再慢慢的调心。初坐的要先来调身、调息,然后再来调心。身坐好,你要坐得适当的位置:有些人后面垫一下,会坐得好一点;有的人不喜欢垫,你根据自己坐的舒服——这是调身;然后再调呼吸:呼吸像拉风箱一样不行的,要调得细。调身调息然后再来调心,心不杂乱、不散乱、不急躁、不焦虑,慢慢把它妄想杂念歇下来。这个时候你才有智慧。平时,因为妄想杂念太多了,我们的智慧都没了——有智慧才能够断烦恼,才能够了生死。把心先歇下来。无论是哪一种法门,都是一样,都是要先把心歇下来。

我们不要去好高骛远:那个法好,那个法不好……哪个法都好,相应就好。与自己的根性、根基相应。然后调整自己的狂心,把心慢慢静下来。心能平静下来,那么才能够与道相应。

我们初步用功,先是要这样。你能坐得下来就很好了。坐在那里能够不动不摇的,然后慢慢的观察妄想,观察妄念,再提起正念。时时记住当下,无论动静都能够注意到自己的当下那个心念,那就叫用功。如果不能记住,不能了解自己的即时运动了,说明心都住在妄想当中,没有回光返照。

要时常观察自己,看自己。因为我们眼睛看别人看太多了,习惯了,眼睛睁开都是看外面的景物,很少能够看到自己。坐在这里是就告诉我们要看自己,腿子盘起来,把心收起来,再看看自己的心在干什么、在想什么?想好的?想坏的?与清净法相应?与不清净法相应?……时常观照。

不坐的时侯,做别的事情,没在禅堂,在外边,也是一样,有没有看到自己的心呀?要时常这样调整调整,正念就能升起来。不急不躁的,注意一下自己当下的那个心念。

即使过年也好,我们随顺世俗,不散不乱,过过而已。那怕是去看电视也是一样,看电视里面所做的一切,与我们生活里面的点点滴滴相应不相应,看自己有没有起颠倒心。我看有些人,他看得太过欢喜了,他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太过狂了,散乱了,不知道自己的状况了。你去观察一下,看电视里那些人,然后再看自己,看自己有没有把心收起来看。那些无非是告诉我们悲欢离合无常的道理,你会看的,那就是用功;不会看,那就起颠倒。

真正会用功夫的人,我说看电视那些人,都是上根人;我们这些比较笨的人就进禅堂——下根人进禅堂收心。他们上根人直接看是没有问题,自己衡量自己,到底是上根还是下根。不要师父说上根器的看电视,就都去看电视了,都是上根了—看你会不会看。会看是上根,不会看照样是下根;能够坐在这里,会用功是上根,不会用功是下根。衡量一下自己的根器、根性,常常收心。即使不坐香也好,都应该注意观察自己,看看这个心是什么。

“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
 楼主| 发表于 2019-9-12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说:人生万般苦 皆由执着来
2019
09/12
13:40
拜佛去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人生万般苦 皆由执着来


众生的执著几乎遍布生活的时时处处,经论中将此称为遍计所执。“遍”是普遍,“计”是计度分别,就是对一切事物进行普遍分别。当然这种分别是不正确的,因为它来自我们对世界的无知,来自错误观念所产生的分别。而“所执”就是我们的执著,在虚妄分别的基础上加以执著。对于这种执著,佛教将其归纳为两类:法执和我执。

今天先讲解什么是法执。法执即对法的执著。说到“法”,我们通常会理解为法律或法则,而佛教中所说的“法”是广义上的“法”。它包括了世上的一切:不论是精神的、物质的,还是有为的、无为的;也不论是善良、清净的,还是丑恶、染污的……都属于“法”的领域之内。

明白了法,再说法执。众生的法执非常普遍,比如我们对名言概念的执著。其实,语言不过是后人约定俗成的符号,与事实并非一体,就像我们说到“火”这个词不会烧嘴一样。但众生总是将名言概念执为真实的存在,其中尤以对名字的执著为甚。几乎所有人都会在下意识中将名字认作是自己本身。无论是恭维赞叹还是诽谤辱骂,一旦和自己的名字联系在一起,我们的心就会失去宁静,而随之欢喜,随之愤怒。


除了名言的执著,我们对于自己的身体也是呵护备至。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但我们的一生,与其说使用身体来为我们的学习工作服务,不如说,我们在很多时候都做了身体最忠实的奴仆:忙于它的吃,忙于它的穿,忙于它的住,忙于它的享乐,忙于满足它的种种欲望……甚至忙了几十年还嫌不够,希望能永远地忙下去。

佛经告诉我们:“有生无不死。”若是我们把色身执为永恒不变的实体,就难以面对它的衰老,面对终将来临的死亡。我们还对身体的色相执著不已。尤其是女孩子,对容貌的珍视更甚。不惜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身体的装修,涂脂抹粉、变换发型,搞得全身细胞不得安宁。

其实,我们的身体远不如自己以为的那么干净,不必说腐烂的死尸,就是青春妙龄的少女,体内又有些什么呢?皮肉下不过是骷髅般的骨架,骨架里不过是无法美化的五脏六腑,至于脏腑间的内容,就更是污秽不堪。


每天,我们正是带着这些自己所不喜欢的内容四处走动,不但不嫌弃,还要将它们套上华丽的包装,百般珍爱。虽然我们的身体“九孔常流不净”,但众生却认识不到这一点,反而执身为净、为常,才引起了许多无谓的烦恼。因而佛陀在经典中告诉我们,要“观身不净”“观身无常”。

身体以外,我们还执著财富为实在。随着社会的商业化进程,金钱万能的口号已经响亮到肆无忌惮的地步,似乎有钱就有一切,所以一切都在向钱看。当然,从生存需要出发,适当的物质财富是必要的。但是,在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的今天,人们对财富的执著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愈演愈烈。金钱被奉若神明,而挣钱则被当作生活的唯一目标。

对很多人来说,拥有财富已不仅是为了生活的保障,更是使贪欲得到满足的手段。可我们想过没有,积聚的财富终将消散。窃贼会千方百计来瓜分它,儿女会心安理得地挥霍它,即使是牢牢地锁在保险柜中,通货膨胀也会使它在一夜之间成为精美的废纸,更不必说天灾人祸的降临。如果我们将财富视为永恒,无疑是在生命中埋下了又一粒痛苦的种子。


对异性的执著也是导致痛苦的原因之一。我们所向往的两情相悦一旦落入现实,总会带来这样或是那样的不如意:或是由于单相思而带来求不得苦;或是由于天各一方而带来爱别离苦;或是由于生活中的摩擦而带来怨憎会苦。若是双方彼此爱慕,又会进一步希望相爱到永远,可世间是无常的,心念是无常的,无论什么样的爱情誓言,都难以经受无常的考验。

世人总是将结婚成家作为人生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却不知这正是麻烦和牵挂的开始。

除此以外,众生的执著还有很多:对地位的执著、对事业的执著、对名誉的执著、对亲人的执著……殊不知,世上的一切都是无常而虚妄不实的,如果我们将其妄执为有,妄执为常,就好比是作茧自缚。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缘起的假象,认识到性空的原理,才能从根本上破除我们的执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楼主| 发表于 2019-9-12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超度去世的人 为什么必须在七七四十九日内?
2019
09/12
12:05
拜佛去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

“新死之者”:这些最近死去的,也就是刚刚死去的人。“经四十九日”:经是经过。四十九日是七个礼拜──七七,四十九天。所以人死后若要做功德帮助他,超度他,须在四十九日以前。

因为在四十九日以前,死者的罪业还没有定,你可以随时做功德,使他得到这种利益。要是过了四十九天,罪业就判定了,好像法院判罪似的,判决定罪后,就不能再改变了。

那么在四十九日以前,如果能为亡者念经诵咒,就可以超度他,令他得到好处。那么要是过了四十九天,亡者的罪判决了,那么你念经超度他,有没有功德呢?有,但他所得到的功德少、力量小,没有那么大,也不能说一点都没有。所以大家以后做功德,最好在四十九天前。

七七就是四十九天,在中国因为佛法的关系,人死后在七七四十九天之内,会请僧、请道,为亡者超度念经。在这七七日内,也就是因为《地藏经》中讲明白了,说在七七四十九天内。


“如痴如聋”:如痴,就像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人;如聋,也听不见什么声音。“或在诸司,辩论业果”:地狱有阎罗王,阎罗王不是一个而已,有十个阎罗王──十殿阎君。每一个阎君,下又分了很多部门,所以每一个阎罗王有五个司,各有鲜官(禁杀)、水官(禁盗)、铁官(禁淫)、土官(禁两舌)、天官(禁酒)这五种官,每一个阎罗王有这五种官,所以叫五司。这五司管人一生所造的罪业,哪一个司管哪一种罪业,犯哪一种罪业的亡者就到那儿受审问,审问就是到那儿辩论。

“审定之后”:辩论业果,所造的什么业,将来要受什么果报。审定之后,“据业受生”:根据他所造的业,就去受果报。“未测之间”:在还没有知道之前,“千万愁苦”:这时候很忧虑,很担心,不知将来自己是去做牛做马,做猪做羊,或者做人,自己也都不知道,所以千万愁苦。“何况堕于诸恶趣等”:更何况已经堕落到地狱、饿鬼、畜生这诸恶趣里了呢?

“是命终人”:临命终的这个人,“未得受生”:没有得到受生之前。

“在七七日内”:在七七四十九天以内,“念念之间,望诸骨肉眷属”:在这七七四十九天以内,他念念之间,每一念之间都希望他的一切骨肉,骨肉就是他的亲戚眷属,他家里的人。“与造福力救拔”:能帮他念念《地藏经》,或拜拜《地藏忏》,或者拜拜地藏王菩萨,造种种的福利,供养三宝,来救拔他。

“过是日后,随业受报”:过这四十九天之后,他随他自己所造的业,而去受他的果报。“若是罪人”,“动经千百岁中”:他经过千百岁的时间,“无解脱日”:没有解脱的时候。

【编注】恭录自《地藏菩薩本願經淺釋》(宣化上人講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6#
 楼主| 发表于 2019-9-12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是考验,看你怎么办
2019
09/07
22:19
如瑞法师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佛说文殊师利般涅槃经》当中,佛告诉一位菩萨说:文殊师利有无量神通,无量变现,我今略说,为未来世盲瞑众生(由于什么都不懂得,就像什么也看不见的众生一样的)。如果有众生但闻文殊师利名,除却十二亿劫生死之罪。如果礼拜供养者,生生之处恒生诸佛家,为文殊师利威神所护。

佛还说:此文殊师利法王子,如果有人念,若欲供养修福业者,即自化身作贫穷孤独苦恼众生。这是什么意思呢?文殊菩萨想度你,所以他就化现贫穷孤独苦恼的众生,来到你的跟前。那这个时候你应该生什么心?当行慈心。行慈心的人,即时得见文殊师利菩萨。

老法师曾讲,在她老人家那个时代五台山办骡马大会,一到夏天,人们牵的骡了马了,大家在某一天就聚集在一起做买卖。

一次,有一个长得非常高大的男子,敞胸露怀的,肚上生满了疮,从骡马大会中间穿过,边走边喊:“谁舔我肚?谁舔我肚?”那你想想,满肚长的疮,如果一个正常人的话,谁去舔他的肚子嘛!所以人们一下子都退到两边,离他很远。

于是他就穿过了人群,没有一个人来舔他的肚。他说:“没人舔,我也没法度啊!”这个时候旁边跑出来一只小狗,一下趴到他肚上去舔。一舔,这个小狗化现成一个狮子坐骑。这个大汉呢,一变就是文殊菩萨,骑上狮子在空中了。

这就是告诉我们,我们众生每天来说“我要学佛,我要发慈悲心”,但是在你没有准备好的时候,显现这么一个贫穷孤独,或者生满肚疮的人现前,你还能想到那是文殊菩萨吗?你可能会犹豫:这个人我要不要帮他?

但是当你碰到这些贫苦孤独种种困难的人,如果都想到他是文殊菩萨,是不是应该以极其虔诚恭敬的心去帮助他?这个要思惟的呀!所以,有慈悲心的人才能够见到文殊菩萨。我们碰到了种种苦恼的人,或者种种困难的人,最起码从我们的内心里应该生起来慈悲心去对待他。

因此,文殊菩萨也常常给我们考验的,就看我们这颗心能不能经得起考验。一切是考验,看你怎么办。如果你退失了菩提心,那你不是真学佛。如果你见了这些应该帮助的人,你不去帮助,那你和文殊菩萨的心不相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7#
 楼主| 发表于 2019-9-13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父亲写给出家儿子的中秋家书:为你骄傲
2019年09月13日 09:13:13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0人参与0评论
编者按:“目睹了你这些年来的成长进步,现在我终于放心了!孩子,不,师父,您发心出家的决定是完全正确的,我们为您感到骄傲!”2019中秋节,凤凰网佛教推出“佛门中秋月更圆”主题策划,在“家书·情暖中秋”主题征文环节,我们收到了一位父亲写给出家儿子的中秋家书。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丹珍旺姆

那天,毫无征兆地听到你亲口说出你要发心出家,我**无比的震惊,那一瞬间空气仿佛凝固一般!我随后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你是认真的吗?你回答的语气是我们从未听过的坚定。

那天,在寺里和你促漆交谈,你的语言和神态透露出对佛学理解的深度和发心剃度的决心。

那天,当你跪在我们面前辞亲剃度的时候,你泛着泪光的眼中依然是无比的坚定。

那天,在过完斋列队返回僧寮的师父们里,看到了你!你的气色比在俗世间更健康饱满,神态祥和,步伐不缓不急,无处不透露出一个真正出家人的气质。

我在失落、心痛、怀疑甚至是期盼的一系列时期中挣扎,但目睹了你这些年来的成长进步,现在我终于放心了!

孩子,不,师父,您发心出家的决定是完全正确的,我们为您感到骄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
 楼主| 发表于 2019-9-14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圣严法师:如何在工作中相互体谅
2019年09月12日 15:30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3人参与) 收藏本文     
要练习心平气和地处理事要练习心平气和地处理事
  文/圣严法师

  如何在工作中相互体谅?

  大家一定听过‘敬人者,人恒敬之’、‘礼尚往来’这两句话,只要我们主动地尊敬、赞歎、肯定他人,那对方也会尊敬、赞歎、肯定我们。

  反过来说,如果你是一个非常傲慢,而且动作粗暴的人,别人也会以傲慢、粗暴的态度回应你,那我们所处的社会、家庭等环境就会因你而被污染了。就好象是带著病菌的人,将病菌传染给周围的人,结果一传十、十传百,一下子就变成流行的传染病;但相反的,如果这个环境里,很多人都感染流行病,而你不但已经打了预防针,而且还劝别人去治疗,告诉他人怎样把病治好,这样,对于所处环境的问题与人就产生了净化的功能。

  这些道理大家都懂,可是我们常常会原谅自己,却不能够原谅他人;要求他人,却不要求自己;常常把他人的缺点看得很清楚,却故意忽略自己的缺点。因为人几乎都是有惰性,而且是自私的,都希望他人给我们利益,却不愿意付出奉献。

  很多人虽然想要付出、奉献,也有慈悲、宽容等提升人品的观念,但总缺乏实践力。遇到状况使不上力时,就自我安慰说:‘毕竟我还是凡夫,慢慢来就好了……。’总是给自己找台阶下,总是掩饰自己、袒护自己,却不停地要求他人,这样只会造成彼此之间的裂痕,无法透过包容体谅,相互提升。

  相互体谅,也可以从身仪、口仪、心仪,这三方面来做起。所谓身仪,就是日常生活的规矩,包括吃饭、走路时的威仪。口仪呢?就是要说赞歎、勉励人的话,如果一开口就说粗话、俗话,那就是没有口仪。

  好的身仪或口仪都须以‘心仪’为根本,所谓心仪,就是让心随时随地有规范,心中经常保持平静、喜悦,即使遇到非常恶劣的情况,还能够甘之如饴。心仪,实际上就是链心、观心,使自己的心不受外在环境所影响、所左右,不去想对错。我常常说:‘有理由的固然是理由,没有理由呢?没有理由也是理由!’

  所以如果有人对你的态度不好,不要因此对这个人产生厌恶的心,因为他有这样的状况一定是有原因的,可以找个时间和他谈心,主动给予关怀。你可以说:‘这几天看你的心情好像很不愉快,我想一定有原因,能不能告诉我究竟发生什么问题?你要说出来,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这样一来,问题就容易弄清楚了,也许他根本没有问题,也许是听到什么人说了一些让人不舒服的话,也许只是你做了什么事,让他觉得很严重。

  如果真的是自己做错了事,就向对方道歉:‘对不起!我不知道这样做是错的,我不是故意的,以后我会改进。’这样就没有事了。如果不是你的问题,而是他遇到其它不舒服的事,你可以安慰他,而且自己的心中不要产生烦恼。如果你心里还有‘这家伙可能下次还会对付我’的想法,那你就是自寻烦恼了。

  要常常提醒自己,别人发生了问题,一定是有原因的,不要因为他表面的反应而产生烦恼。所以,待人要有宽阔、柔和的心胸,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让自己以及相处的人感到欢喜,广结善缘,而没有遗憾。如果抱持这种心态,无论身在何处,你一定是愉快的。

  工作便利贴

  所谓心仪,就是让心随时随地有规范,心中经常保持平静、喜悦,即使遇到非常恶劣的情况,还能够甘之如饴。

  (来源:圣严法师文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
 楼主| 发表于 2019-9-17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放下自私自利,烦恼自然消失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9-08-26 06:31:25)转载▼
分类: 随机说法
放下自私自利,烦恼自然消失

我们的心态很重要,心态若是调整好了,一切都不是问题,包括世间的这些福报也自然而然会有,想躲也躲不掉。



那些大德高僧们要的不是名闻利养,但他们把火点燃了,灰自然就有了,没有办法,躲不掉啊!比如我们的根本上师法王如意宝,躲到喇荣沟里去了,也没有躲掉啊!大家若是真心想跟佛学,想跟上师学,就要这样学,最后世间的福报躲也躲不掉。



自我解脱也是一样。如果你真正有利他心,真正能利益众生,一切烦恼和痛苦自然就会烟消云散。大家现在是不是有很多烦恼和痛苦的事?那就发菩提心,真正地去利益众生,那时就不会有任何的烦恼了。烦恼怎么生起的也许你不明白,也不用弄明白,你只要发菩提心,放下自私自利,烦恼自然就没有了。



我们是不是因为没有吃的穿的、没有钱财和地位而烦恼?不是,这些都不是烦恼真正的因。自私自利、我执我爱才是一切烦恼痛苦的根。若是有一天你真正放下了我执我爱,放下了自私自利,你就再也不会烦恼痛苦了。无论你是什么身份,具备什么条件都是如此,所谓“地狱和天堂没有差别”就是这个意思。到那个时候,无论你是街上的乞丐还是宝座上的国王,都是一样的快乐,一样的幸福。



其实人是烦恼还是快乐和钱没有关系,在没有看破放下之前,乞丐有乞丐的烦恼,国王有国王的烦恼,都一样烦恼痛苦,站在不同的角度感受不同的痛苦,有钱没钱都一样。若真正看破放下了,也都是一样的快乐幸福。也许很多人都不明白这个道理,这个道理很深,不明白也正常,这就是平等。



我们既然遇到了大乘佛法,就应该好好地发菩提心。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单位,无论是在山上还是在山下,多发菩提心,多发利他心——利益众生的心,去对治我执我爱,去对治自私自利,这个是根本。



此前我们一直没有找到烦恼痛苦的根源,所以很难解决问题。今天我给你们讲明白了,烦恼痛苦的根源就是自私自利,现在我们就要放下自私自利,要发菩提心、利他心。如果你能明白,甚至能深信不疑,那你今天到山上来,尽管很辛苦,但是意义重大而深远。





——摘自《入菩萨行论》讲记34


分享:
6

喜欢

4

赠金笔赠金笔

阅读(905)┊ 评论 (3)┊ 收藏(1) ┊转载(13) ┊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解脱的心要下得狠一点
后一篇:在心里立下志向
评论 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发评论]
欧热措

至诚顶礼大恩根本上师仁波切!!!
8月26日 08:49回复(0)

幸运百合J调风浪

开心
8月26日 08:54回复(0)

扬弃2017

自私是万恶之源。顾自己而不伤害别人不叫自私。所谓自私就是为了自己的官能享受,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都做,完全不注意别人的感受。
8月27日 16:06回复(0)

法名-心海

好了
9月8日 23:59回复(0)

发评论
正阳斋随笔 :

小新小浪炮炮兵张富贵旺狗悠嘻猴酷巴熊更多>>
就不买你股市发霉陈水边裁员音乐贴你抢车位
评论并转载此博文新

发评论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前一篇
解脱的心要下得狠一点
后一篇 >
在心里立下志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4000520066 提示音后按1键(按当地市话标准计费) 欢迎批评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
 楼主| 发表于 2019-9-17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打开心扉去拥抱一切,最终寻求解脱的幸福
转载2019-09-14 08:01:12
我执有一个特性,就是烦恼。凡是有烦恼的地方,就有我执在。——希阿荣博堪布《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



文:秋吉尼玛

前不久,有幸与上师希阿荣博堪布一起散步,上师关于“无常”和“执着即烦恼”的开示令我如饮甘露,豁然开朗。是啊,万法无常,执着才是痛苦的根源。放下执着,意味着幸福的到来,那是真正的自由。

值遇佛法之前,我就像是骑着野马的疯子,充满了恐慌,只能紧紧抓住一些似乎可靠的“救命稻草”——财富、家庭、事业、梦想、爱情……,以为只要紧紧抓住就万事大吉。

不知不觉中,心性的天空被贪婪、怨恨、痴迷、傲慢、疑惑、嫉妒的乌云所笼罩,此生在毫无实义的漂泊中空耗了近四十个年头,无时无刻都苦不堪言。虽然自己偶有意识想要摆脱,却由于缺乏智慧和无始以来的习气而没有力量对治,终究无法自拔,只好把那些“稻草”抓紧再抓紧,实不知那执着恰恰是所有烦恼与痛苦的根源。

九十年代初,我以优异的成绩被一所万众瞩目的高等院校录取,人杰精英当然满目皆是。我在原来的生活圈中自认为是凤毛麟角,来到新的环境,满眼皆是强力的对手,争先恐后却处处败下阵来,无形的压力不知不觉中时刻笼罩着我。

终于,心中的愤懑找到了喷薄而出的出口,在一次突发事件中,我看似有理地挥舞着拳头,甚而举起了刀……鲜血溅在墙上、脸上……我被开除了。

我流放了自己,躲到一个无亲无故的城市。事隔两年,我重新考回那所大学,亲朋好友都感慨我的坚韧不拔,我也再次踌躇满志,但愚昧的我丝毫没有觉察,这是我执的又一次胜利。

再次上大学后,对名利的贪求驱使我咬牙生扛,一刻不停地在功名利禄的道路上攀爬,小有成绩就徒生傲慢,不可一世;偶遇挫折,又辗转反侧,一蹶不振,像名利的奴隶一般片刻不得安宁。孰不知,浮华俱是过眼烟云,若罔自向外驰求,转眼白了少年头,待到大限,两手空空啊!

而立之年,成家立业,经历了些许人生的变故,貌似对功名利禄看淡了许多,其实是出于无奈罢了。

此时却对感情产生了极大的执着,每每回家探望父母,都要一厢情愿地去安排他们的生活,买回去很多自以为可以尽表孝心的物件,教他们如何使用,完全没有顾及家人的感受,好像是让大家都来看看这个儿子有多孝顺,这自我标榜似的“关爱”真是让人羞愧啊!

而父母无论怎样都应和着我,慈爱地承受着我带给他们的一切,待送走我后,我留下的许多的负累却只有他们才能体会。现在想来,自己口口声声的“爱”其实都是自私,是强制的“要求被接受”,是索取“你们也要如此爱我”的筹码,真是可悲。

二零零八年的元旦,是诸佛菩萨不舍众生的慈悲引领我皈依三宝,是希阿荣博堪布与佛无二的智慧和悲悯给了我这个在凄冷暗夜里不断漂泊的浪子如父般的拥抱。

在希阿荣博堪布的引领下,我试着打开心扉,试着去拥抱一切,试着为别人着想,试着给予无私的爱……

家庭和睦、夫妻恩爱、子孙满堂,这些恩恩爱爱的执着曾经像无形的绳索,捆缚着我,稍不如我意,就怨天尤人或针锋相对,在患得患失中尝尽苦楚。

而现在我才知道,世事无常,夫妻因缘尽时,还得分手;子孙满堂,却任谁也不能代为死亡;高朋满座,也只如擦肩而过的路人,毕竟分离。今日佳偶,怎知不是昔日冤家;今日对头,又怎知不是过去父母。

希阿荣博堪布的开示有这样一句:阖家团圆从来不是我们心目中幸福的体现。我们最大的幸福是解脱。所以只要一家人都走在通向解脱的路上就满足了。这真是对我莫大的鼓励啊!

文章选自菩提洲网站——佛子心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5-12 20:30 , Processed in 0.047474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