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3557|回复: 164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泳友股民的小马扎【深发展铁公鸡遭讨伐:上市23年分红21亿圈400亿/中国股市之完善退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0-12-22 08: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风流贪官 于 2012-3-12 19:12 编辑

这么大个冬泳群,又是扑克帮,又是象棋帮,还有排球帮,自行车帮,驴友帮,咋就没看到炒股的在哪呀?
     自己动手,搬几个小马扎,炒股的累了,喝高了,开心或者不开心,或者受老婆气了(有没有受老公气的啊)都过来坐着休息片刻,诉诉苦,骂街也行啊 ,顺便发表一下对大盘走势的看法,你最近发现的好股票,一次成功或者失败的操作的经验和教训等等,进来的都是老师也都是学生,大家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大家说好不好啊?
      赞成的顶一下,每天都过来看看,以后人多了,咱们再拉几个长条椅过来,将来很可能也弄个铁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6 收起 理由
崔大嘴 + 2
企鹅笨笨 + 2 好办法,顶了
小眼聚光 + 2

查看全部评分

1502#
 楼主| 发表于 2012-3-12 19:09 | 只看该作者
深发展铁公鸡遭讨伐:上市23年分红21亿圈400亿2012年03月12日07:51投资快报[url=]杨家谦[/url]我要评论(179)
字号:T|T




查看该股行情|最新资讯|资金流向|深发展A六维诊断|进入深发展A微博
相关股票:

相关板块:






深发展(000001)发布净利润首破百亿的亮丽年报,在利润分配中坚持一贯的“铁公鸡”作风,此举措遭到一众股民的口诛笔伐。

《投资快报》记者统计发现,深发展近23年进行现金分红派了21亿,却通过增发和配股拿了近400亿。管理层称政策监管制约了分红,但暂未见其它上市银行受到上述制约。

赚了100多亿 铁公鸡仍旧

深发展于3月8日晚公布2011年年报,受益于吸收合并平安银行,报告期内净利润急速攀升至102.79亿元,创下公司自1989年上市以来的最佳业绩。

这位赚得盆满钵满的银行大佬,一只手交出亮丽的成绩单高调表现公司卓越的赚钱能力,另一只手却紧紧捂着装满钞票的口袋,对于分红表现得一毛不拨。深发展在分红预案中作出这样表示,暂不进行现金股利分配,也不进行公积金转资本,理由是“为更好促进本行长远发展。”

一边厢,证监会郭主席大力号召目前蓝筹股具备投资价值,并鼓励上市公司多作现金分红回馈中小投资者;另一边厢,民生银行行长洪崎此前曾不好意思地表示银行业利润太高。

无疑,深发展的铁公鸡行为,一下子把自已推至媒体舆论的风口浪尖,年报宣布当天马上遭到股民大规模的口诛笔伐。也有股民在网上发言,称瞬时对蓝筹股失去信心。

坊间言论的重点也从深发展赚大钱不分红延伸至多种深入敏感的话题,如“蓝筹股铁公鸡是否真的具备投资价值”,或“银行压榨民间资本获取高利润、产生金融霸权”等等。

上市二十多年 分21亿拿400亿

随后,在深发展业绩说明会上,董事长肖遂宁对此事作出迅速回应,称监管层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制约了银行分红。他还透露,平安银行的注资工作完成之后,深发展未来3年的资本充足率都不再通过资本市场来补充,会“给市场一个应有的答复”,即启动分红工作。

深发展自1989年上市,其经营发展也充分享受着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优厚待遇,净利润逐年上升。由于净利润和资产规模的迅速增长,股价于23年间也翻了十多倍,成为老股民心中的爱股之一。

查阅深发展历年的现金分红纪录发现,上市23年间当中宣布现金分红的年份为91年、92年、93年、94年、96年、99年、2001年、2002年、2007年和2008年。从现金分红次数来看,23年当中,10个年报或中报实施了现金分红。

公司于1989年、1993年、1994年、2000年和2002年均进行了配股融资,融得资金36亿元。而2010年和2011年则进行了两次非公开增发融资,分别融得69亿和290亿左右的资金,两次定向增发共融得资金约360亿元;目前仍有一个拟向中国平安增发8.9亿~11.8亿股的方案待批。虽然上述定向增发的对象为大股东及关联方,但增发同样是摊薄了小股东的每股权益。

从分红和融资总量来看,上市20多年间,这位银行大佬派了21亿现金给股东,却伸手向股东拿了近400亿(配股加上定向增发)。统计数据虽属粗略,但两者数额相差如此巨大,把不分红全归咎于近年才严格执行的银行监管政策合适吗?

与此同时,同样受资本充足率制约的民生银行(600016)08年至今对股东的现金分红从未间断,招商银行(600036)和浦发银行(600000)从07年至今也一直坚持。




员工年薪增长80.6% 行长年薪增长56.8%

与分红背道而驰的是,受益于业绩增长,深发展的员工薪酬普遍上涨。去年共支付员工工资51.6亿元,平均员工年薪27.8万元,同比增长80.6%。24名高管平均年薪为174万,其中行长理查德年薪最高为869万,同比增长56.8%。

2007年年报显示,深发展共支付21.3亿元员工费用,当年员工平均年薪为24.49万。至今5年间,董事长肖遂宁先生的薪酬从2007年的421万涨至2011年的745万,总升幅76%。员工平均薪酬从24.49万涨至27.8万,总升幅13.5%。

2007年至2011年,是深发展净利润高速增长的五年,其净利润从26.5亿增长至102.79亿元。

业绩增长带动员工及高管收入增长无可厚非,但此期间内股东得到了什么?分别是2007年6月每10股分得税后1.1分钱和2008年10月每10股分得0.15分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01#
 楼主| 发表于 2012-3-12 09:31 | 只看该作者
深发展让郭树清主席陷入尴尬境地
皮海洲    发表于 2012年03月12日 06:15 阅读(7093) 评论(0)分类: 股市篇
举报

相关搜索词:蓝筹股 股票 深发展 郭树清 上市公司


           
    不久前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明确表示,蓝筹股表现出罕见投资价值。随后郭树清还手把手教投资者买进大盘绩优股。郭树清对蓝筹股可谓情有独钟。
    但这是否意味着蓝筹股真有罕见投资价值呢?答案也许会让郭树清主席感到失望。郭主席对蓝筹股的“力挺”体现的是管理层对蓝筹股寄予希望的一面,但还存在一个蓝筹股是否争气的问题。而在这个问题上,至少深发展是在为蓝筹股抹黑。
    3月9日公布2011年度报告的深发展是首家公布年报的上市银行。而以四大行为代表的银行股又是蓝筹股的代名词。深发展的行业地位虽然难与四大行相提并论,但在深市却也曾经是“牵一‘发’而动全‘深’”,是深市蓝筹股的代表。
    正如业内人士所言,银行业赚钱赚得都不好意思说。深发展也不例外。2011年年报显示,2011年,深发展实现营业收入296.43亿元,较上年增长64.9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02.79亿元,较上年增长64.55%;基本每股收益高达2.47元,较上年增长29.32%。以深发展的业绩而论,该行无愧于蓝筹股的本色。
    然而,深发展给予投资者的回报就不敢令人恭维了。郭树清主席表示,沪深300等蓝筹股的静态市盈率不足13倍,这意味即时投资的年收益率平均可以达到8%左右。那么,深发展给予投资者的回报率是多少呢?是零。虽然深发展年报出台前一交易日的收盘价为17.03元,对应的市盈率只有6.90倍。但作为中国上市公司的代表性公司,深发展秉承了A股上市公司不分红或低分红的“优良传统”,2011年推出的利润分配方案为不分配不转增,给了投资者一个“零鸭蛋”。而且这也是深发展连续三年向投资者交出“零鸭蛋”。投资者投资蓝筹股深发展,三年的投资回报都是“零”。这就是深发展体现出来的“罕见投资价值”。所以,深发展连续三年“铁公鸡”的做法,不仅丢了蓝筹股的脸,也是在给证监会主席郭树清的脸上抹黑,把郭树清主席陷入尴尬的境地。
    当然,深发展也给自己的不分配做法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那就是“为更好促进本行长远发展”,该行未分配利润147.67亿元将“用于补充资本金,留待以后年度分配”。补充资本金,这是任何一家银行都可以信手拈来的借口,深发展再一次拿这个借口来忽悠投资者。在这里,笔者要质疑的,为什么为了深发展的“长远发展”,该行总是牺牲投资者的利益?就在深发展对投资者一毛不拔的同时,2011年该行支付员工薪酬51.6亿,平均年薪27.8万元,同比增长80.6%。其中行长理查德年薪高达869万元,同比增长56.8%。为什么作为该行的职工与高管来说,就不能为了深发展的“长远发展”而少拿点薪水呢?因此,深发展为了“长远发展”而不向投资者进行利润分配的做法,恰恰暴露了该行轻视投资者利益、牺牲投资者利益的本来面目。
    欢迎光临聚财盆财富网皮海洲专栏:http://www.001919.com/mingshi/phz/index.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00#
 楼主| 发表于 2012-3-2 16:44 | 只看该作者
中国证券市场十年弊端盘点2012年03月01日10:02腾讯财经我要评论(0)
字号:T|T



腾讯财经讯 2011年12月13日,A股历史性一幕上演。当日沪指最低跌至2245点;而在十年前的2001年6月14日,沪指最高见到2245点。十年一轮回,A股“奇迹般”退回到2245同一点位。在经济高增长、上市公司成长性均领跑世界的背景下,是什么导致A股指数十年来“零涨幅”?

新任证监会主席郭树清2月29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也首次对上证指数“十年股指归零”的说法进行了回应,郭树清解释说,去年底上证综指数值确实和十年前一样了,但是这不意味着投资者十年无收益。

理由在于:第一,股指是时点数也即存量,收益是区间数也即流量,不具可比性。上证综指从1991年创立以来,大幅波动,如果选择在最高点,就增长了61.2倍,这并不意味着对应时段里买了股票的人收益达到那么多倍。第二,上证指数的成分和权重期间有很大调整。如采用绝对可比口径计算,过去十年股指累计涨幅为28%,年均涨幅为2.5%;加上分红等因素,指数投资收益率为40%,年化投资收益率为3.4%。第三,由于指数的不可比性,相同指数水平反映的上市公司估值水平完全不同。2001年6月平均市盈率接近60倍,而2011年12月只有约13倍。至于现金分红收益,那就更无法相比,现在的总量比十年前增加12倍。

针对中国证券市场改革的方向,腾讯财经特邀百位知名专家学者、市场人士,与广大网友共同探寻中国股市十年涨幅归零的根本原因,并共同探索中国股市新政。

通过对专家学者们的署名文章进行汇总,我们列举了中国证券市场近十年来的成就、弊端、以及十大建言,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于证券市场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建议。

以下为中国股市十年弊端:

一、 缺乏维护小股东利益的核心制度;

著名经济学家赵晓(微博)认为,在当前形势下,由于上市公司出于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在通过严格监管来减少欺诈行为的同时,也要看到,虽然股民维权意识在不断的增强,但对于违法者来说,违法成本较小,则使得处罚不具有威慑力,这是导致违法行为屡禁不止,且愈演愈烈的重要原因。

侵害股东权益的现象屡有发生,而这其中尤以小股东权益被侵害为甚。有一项不完全统计显示,2001 年到 2011 年间,约有1.2 万名投资者提起证券民事赔偿,涉案标的约为 12 亿元。此前广受市场关注的国美黄陈之争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就在12 月,由四名散户起诉黄光裕、杜鹃证券内幕交易责任纠纷案在北京开庭,而更多散户亦将跟随。虽然目前股民的维权意识已经有所提高,但是,目前最高人民法院只是出台了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民事赔偿的司法解释,内幕交易和操纵证券市场如何判决并无规范可依,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对维权之路造成了一定阻碍。

从国内来看,我们目前对于股民利益维护方面做的还远远不够,缺乏维护小股东利益的核心制度。在公司治理方面,对于控股股东、董事、监事、高管等的监管力度仍有待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亦须进一步提高;在诉讼形式上,应该积极吸取西方集体诉讼这一有效手段的优点,解决当前诉讼成本过大、诉讼流程冗杂等缺陷,提高中小投资人保护自身权益的动力。另外,对于违规的上市公司,应始终坚持绝不姑息的态度,加大对其违法处罚力度,切实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9#
 楼主| 发表于 2012-3-2 16:34 | 只看该作者
中国股市十大建言:完善退市制度居首2012年02月29日23:24腾讯财经我要评论(19)
字号:T|T



腾讯财经讯 2011年12月13日,A股历史性一幕上演。当日沪指最低跌至2245点;而在十年前的2001年6月14日,沪指最高见到2245点。十年一轮回,A股“奇迹般”退回到2245同一点位。在经济高增长、上市公司成长性均领跑世界的背景下,是什么导致A股指数十年来“零涨幅”?

新任证监会主席郭树清2月29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也首次对上证指数“十年股指归零”的说法进行了回应,郭树清解释说,去年底上证综指数值确实和十年前一样了,但是这不意味着投资者十年无收益。

理由在于:第一,股指是时点数也即存量,收益是区间数也即流量,不具可比性。上证综指从1991年创立以来,大幅波动,如果选择在最高点,就增长了61.2倍,这并不意味着对应时段里买了股票的人收益达到那么多倍。第二,上证指数的成分和权重期间有很大调整。如采用绝对可比口径计算,过去十年股指累计涨幅为28%,年均涨幅为2.5%;加上分红等因素,指数投资收益率为40%,年化投资收益率为3.4%。第三,由于指数的不可比性,相同指数水平反映的上市公司估值水平完全不同。2001年6月平均市盈率接近60倍,而2011年12月只有约13倍。至于现金分红收益,那就更无法相比,现在的总量比十年前增加12倍。

针对中国证券市场改革的方向,腾讯财经特邀百位知名专家学者、市场人士,与广大网友共同探寻中国股市十年涨幅归零的根本原因,并共同探索中国股市新政。

点击进入百位专家建言股市新政专题

通过对专家学者们的署名文章进行汇总,我们列举了中国证券市场近十年来的成就、弊端、以及十大建言,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于证券市场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建议。

以下为中国证券市场十大建言:

一、完善退市制度

2011年11月28日,翘首等待的投资者迎来了《关于完善创业板退市制度的方案(征求意见稿)》,退市制度终于由有名无实转向了实质制度,但接受记者采访的分析师普遍认为退市制度意见稿仍然存在一些漏洞,需要进一步完善。

公开信息显示,在《征求意见稿》中创业板公司增加了两个退市条件:首先是连续受到交易所公开谴责,或创业板公司在最近36个月内累计收到交易所公开谴责三次的,其股票将终止上市。二是股票成交价格连续低于面值也将引发退市,创业板公司股票出现连续20个交易日每日收盘价均低于每股面值的,其股票将终止上市。此外,还明确提出不支持创业板公司借壳重新上市,减少壳溢价。

有机构投资者建议创业板退市制度应该明确监管层态度,比如不支持创业板公司通过“借壳”恢复上市是否可以改为“禁止”;也有机构投资者认为公开谴责应该量化标准。

退市标准应该更严厉

“连续20个交易日每日收盘价均低于每股面值,股票将终止上市”的规定很难执行,首先是因为创业板股价高,动辄六七十元,跌回面值很难;其次是,如果前19个交易日低于每股面值,第20日将股价拉升起来超过1元,仍然可不退市。

另外,一是36个月连续受到公开谴责三次,这种事情发生概率很小,而且也成了一种有寻租价值的权利。

“不支持”借壳上市表述太宽松

不支持通过借壳恢复上市的表述,从字面看,留有余地。建议直接表述为不允许通过借壳恢复上市。上应该在表述上将“不支持”变更为“不允许”,以增强条款的严肃性。

公开谴责应量化标准

目前公布的退市标准有些是流于形式。比如“连续120个交易日累计股票成交量低于100万股”“36个月内遭深交所公开谴责三次”等指标,目前看来都难以想象,很难出现。

相关专题:聚焦创业板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改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8#
 楼主| 发表于 2012-2-22 20:26 | 只看该作者
水中游泳的鱼 发表于 2012-2-22 17:46
风版本来就是政协委员

        是吗,别笑我孤陋寡闻的,下一步就该咱鱼版的了,就能多为老百姓说几句话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7#
发表于 2012-2-22 17:46 | 只看该作者
风流贪官 发表于 2012-2-6 18:33
风版说这些话都是为老百姓说的,应该当选人大代表至少政协委员,让上面也听听老百姓都在想些什么 ...

风版本来就是政协委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6#
发表于 2012-2-21 14:55 | 只看该作者

因不懂证券法,浙江一大户触到“披露线”却没披露相关信息———

因不懂证券法,浙江一大户钱太多,一不小心触到了“披露线”,却没有披露相关信息,因此被处罚。

证监会有关负责人昨天披露这一案件时表示,已对曹伟娟、杭州惠丰化纤有限公司共同持有“*ST光华”股票达到该公司已发股份5%,却未按规定披露信息案作出行政处罚。

同时,提醒资金量大的散户,应及时学习证券法,了解交易规则,以少犯“低级错误”。

经查,2010年6月1日起,曹伟娟控制和操作包括曹伟娟、惠丰化纤、项某某在内的7个账户,持续交易“*ST光华”股票。

截至当年12月17日,这些账户合计持有736.06万股“*ST光华”,达到该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11%。

截至2011年4月14日,上述账户合计持有股份达该公司已发行股份的6.38%。曹伟娟和惠丰化纤共同持有“*ST光华”股票达到该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时未按照规定披露信息,也未及时报告。

“调查中我们发现,涉案人员资金量比较大,且对相关证券法并不知情”,该负责人说。

证监会决定,对曹伟娟给予警告,并处以40万元罚款;对惠丰化纤给予警告,并处以30万元罚款。

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案是典型的未按规定披露持股信息案件,违法主体既有自然人,也有民营企业,说明部分投资者对于按规定披露持股信息的意识淡漠。

他表示,投资者在证券交易过程中,应了解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该负责人强调,“披露线”的规定,是为了提高证券市场交易的透明度,有利于避免突发性收购对公司股东和管理层、公司稳定和持续经营发展的影响,有利于防范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因此,投资者在证券交易过程中,应了解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对未按规定披露持续信息等违法违规案件,一经发现,证监会将依法坚决查处。

新闻内存

证券法第八十六条明确规定: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投资者持有或者通过协议、其它安排与他人共同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达到5%时,应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三日内,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证券交易所作出书面报告,通知该上市公司,并予公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5#
 楼主| 发表于 2012-2-18 20:13 | 只看该作者
为何美国没有中国式的户籍制度?

文/余晓平

我曾经介绍过,民主有一个非常致命的缺陷,那就是西方人常说的“多数人的暴政”,也就是多数人欺负了少数人,这个缺陷民主本身解决不了,需要用共和的方式来解决。同时通过宪法来进行保障,因此我们看到通常都是把“民主”“共和”放在一起,形成统称的民主制度。

中国人总觉得一件事如果大部分人都支持,那一定是好事,其实这是长期以来宣传上的误导,稍微有点头脑的人就会想,你说的所谓“好事”不过是对于那些支持者来说,对于反对的人来说肯定就是坏事,否则他没必要反对一个于自己有利的东西。西方人在民主制度当中同时注意到了另外一个可能,那就是多数人都同意的一件事,欺负了少数人的利益怎么办?

他们是用“共和”的方式来弥补这个缺陷的。共和的概念就是地方自治,然后联邦成一个国家,共同维护国家的宪法。每个州在宪法的框架之下有自己的州法,每个州的州法根据自己的特点,即便是相邻的州,都会差异很大。比方说加州禁止赌博和妓女,相邻的内华达州赌博和妓女就是合法的。这些法律在本州来说都是少数服从多数得来的,那些少数人要是不满意怎么办?宪法里面就有一条,保障公民自由迁徙权。

其实最常见的不是赌博和妓女问题,因为除了内华达那样连鸟都不愿意生蛋的不毛之地才搞出那么个政策,但对于他们来讲,为了使人生存,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前提是不违背宪法,也就是不能强迫卖淫,也不能在赌博中欺诈。更让中国人不可理解的就是某个地区的赌场间自治,在中国人看来就是黑社会,但他们不能贩毒,不能干违反联邦法的事。

最常见各州之间差异最大的还是税收,大家交给政府的税或多或少,收取的方式不同,或是通过销售商品,或者是通过地产税。让一个人对税收满意很难,只能说相对满意。你如果能找到一个收入不错的工作,税收那点钱也就不在乎了,因此老外的家跟着工作走。有了自由迁徙权,那资本家怎么能剥削到你,你可以走啊,走遍天涯都给你这个工资,说明你的劳动力只值那么多钱。

说白了是什么概念呢?就是居民可以用脚投票,假如我对周围的某项政策不满意,我可以走人,很少有人找遍50个州,没有一个地方令自己满意的,那估计要移民到中国去了。宪法就要保障公民用脚投票的权利,在迁徙的过程当中不能有任何障碍,将迁徙的损失减到最低。这里我们就引出了中国的户籍制度概念。

为什么强调“中国式的”户籍制度?中国的户籍制度不是简单的登记制度,里面带有强制和歧视。国外迁徙搬家以后也要有相关的登记,那就是把驾照上的地址改过来。要是在本州内你对本地区不满意,或者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从一个城市搬到另外一个城市,简单到只给你贴块不干胶,连那张塑料卡片都不用换,这在中国就不行,因为有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之分。要是跨州搬家,就要去花十来块钱换个驾照了,没有任何门槛。这在中国更不行,一个北京的户口值不少钱呢。

中国人总是认为自由迁徙能么能行?农民都跑到城里,不种地了怎么办?只能压着他们,这就显然欺负了他们。国外如何将农民留在自己的土地上呢?就是给农产品补贴。如何将居民留在沙漠上呢?就是他们自己立法,让他们可以干别的州干不了的事情,比方说开妓院和赌场,但这个法又不能与宪法矛盾。

其实就是钱,以及政策带来的钱,让这些人自愿地留下来,高高兴兴地生活,又不侵害到别的地区利益。满意的你可以来,不满意的你可以走,那人家凭什么搞分裂呀。大部分人都会认为中国要是地方自治就会搞分裂,那是你限制了自由迁徙权和地区自治权,省长根本就不会像经营自家地盘的方式来管理这个地区,加上中央政府无能,这个地区的人觉得和你一个国家为耻,不以此为荣,这到底是谁的悲哀?

联邦共和就像是合伙人的律师楼和会计事务所,大家靠共用一些东西来降低成本。你如果容许一部分人欺负另一部分人了,你当多数人的时候你乐了,那么有一天就会欺负到你身上,防止“多数人的暴政”就是为了防止有一天你变成那个少数人,所以要保障你以最低的成本换到别的律师楼里,这反而就保证了这个律师楼的质量,否则就会倒闭。

要说民主制度下的自由迁徙权是为了弥补民主制度的缺陷,那么中国的户籍制度却只能让这个国家走向与民主制度背道而驰的更专制。我们就拿举国体制为例子,中央强行地将资金钱财集中在某个地区和行业,表面上看来是好事,也的确支持的人多于反对的人,那么反对的人肯定是吃亏了,被刮走钱又享受不到的地方就吃亏了,吃亏的人怎么办呢?他要是没有自由迁徙权,就肯定处在被压迫状态,被压迫的危害是什么?就是随时可能爆发出来。

如果你看到邻居家总坐在火药桶上抽烟,你肯定会不遗余力地干预。这就是国际社会为什么一直对中国担心,呼吁中国改善人权的原因。他们只是为了自己安稳一点而已,当然有同情的因素,但没有高尚到要解放中国人的地步。今天你压迫了别人,明天就可能是被别人压迫。

中国的户籍制度让那些受欺负的人除了选择暴力以外没有别的选择。你看看从年轻人开始,你想到北京上学吧,录取分数要比人家高一百分,你想去北京找个工作吧,没有户口人家不要你。还有孩子义务教育问题,医疗保障问题,等等歧视和强制政策。那你除了忍着,没有别的办法,更不可能有什么梦想和希望,身为农村户口,就是一条永不得翻身的咸鱼而已。因此你别看中国看起来很平静,一旦乱起来,那些忍着的人肯定会相应,因为变革会带来新的机会,谁不想把自己翻过来?

于是中国就会重复历史,让一些打着带领民众变革旗号的人占了便宜。这些人靠打土豪分田地来积累资本,然后靠多数人的所谓民意逐步控制局面,得手的话,当皇帝的是我不是你,失手的话,丧命的是你不是我。现在的唱红打黑就是当年打土豪分田地的翻本,同样得到很多人的支持,打黑本身没有问题,就是执法而已,问题是说你黑,你就黑,不黑也黑。这不就是像当年,说你剥削你就剥削,砸了你家没商量,谁跟我走就可以分到东西。

任何一个社会制度要是让每个人都满意很难,要让每个人绝对不受欺负也很难,那么一个相对好一点的制度会尽量缓解对人的伤害,这就是为什么说民主制度是当今“最不坏” 的制度。我们所有人都怕中国乱,那你肯定要找到乱的原因,被人欺负后的怒火靠含泪相劝是不可能熄灭的,而是不要让一部分人欺负到另一部分人。这不是又归结到一个问题了吗?只有特权才能让一部分人可以肆无忌惮地欺负到另一部分人,而中国的户籍制度恰恰维护了特权。你在大城市,享受了这小小户籍特权带来的好处,觉得反特权或许会反到自己头上,但你要知道只要是有人受害,这种情况不会长久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4#
 楼主| 发表于 2012-2-7 10:00 | 只看该作者
钓鱼得龙 发表于 2012-2-3 22:32
美联储主席伯克南:如果你以为你明白了我的意思,那你就错了。

       因为事情远没有你想象得那么简单,就这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3#
 楼主| 发表于 2012-2-6 20:42 | 只看该作者
中国高房价成了全世界人民的笑柄

       深圳、广州、上海、北京等城市为例来进行说明,在这些城市,购买一套正常家庭居住的新三房,价格要超过300万。
对有钱人来说,对那些富豪排行榜上的牛人们来说,300万是一个小数字,但是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这个数字很沉重,沉重到可以影响所有人的幸福。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算一笔帐:现在深圳、广州、上海以及北京的人均月收入在4000元左右,一个家庭月收入在8000元左右,假设这个家庭将月收入的50%用来买房,则每个月可拿出4000,一年也才5万不到。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普通的家庭买一套房需要60多年的时间,而一套房的使用年限也才70年。要知道,这里我们还没有算上贷款利息。
房价如此之高,但是在这个社会上,却还是有一些利益集团所雇佣的代言人称中国的房价很正常。在他们看来,中国有钱,中国人也大都有钱。这些认为房价应该这么高的人不知道,中国房价不仅在普通老百姓看来觉得高,连很多国外人都觉得高的离谱。他们不知道,中国房价,已经成为了全世界人民的笑柄。
这是因为,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公民住的如此差!
这一点,通过深圳这个即将成为国际化都市的深圳就可以看得出来。虽然说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深圳人均居住面积高达29.6平米,但是,这是平均数据背后,确实因为深圳本地人和炒房者拥有大量的房子,而外来人士,平均居住实用面积仅为8平米。这个数据,不要说和发达国家相比,就是和非洲穷过的贫民窟相比,都显得非常的狭小,因为,贫民了搭个鹏,住的也比深圳人宽敞。
最搞笑的是,而国家居然将人均9平米列为小康标准,真是笑死人。
这是因为没有哪一个国家,房价收入比是如此的高!
中国一线城市的家庭月收入为8000,一年近10万,而他们所面临的房子为300万,也就是说,房价收入比为30。
联合国相关机构曾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对房价收入比做了调查,调查显示,房价收入比最低的仅为0.8,最高的为30,这其中的30,就是咱们伟大的祖国。在调查的这些国家中,房价收入比平均值为8.4,也就是说,中国的房价收入比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多。
这是因为,没有哪一个国家的买房者,如此的不幸福!
在中国这个注重家庭生活的国家,没有房子是不幸福的,那是有了房子的人,也未必会幸福,因为还贷压力,会摧毁他们的幸福。
深圳不仅房价高,普通的物价也高。在深圳,消费已经高的可怕。据第一现场报道,很多家庭一天买菜的标准就要超过50,这还仅仅是买菜一项,深圳其它的消费标准也都非常高。在如此高的消费标准下,并且还要支付一大笔的月供,买房者怎么能幸福的起来?
没有哪一个国家,有如此离谱的房地产调控!
一些去国外做房地产的朋友告诉我,对比国外的房地产调控,中国的房地产调控就像小孩子过家家一样的可笑。
在中国,5年前就有比较严厉的调控政策出来,到现在,政策是越来越严格,可是,这些调控却无一例外的全部成为了空调,并且每调一次,价格涨一次,据说,有很多开发商在卖房的时候做梦都希望来次调控。这样的调控不仅没有调控房价,让大家买得起房子,相反的,让很多人对调控部门,是越来越失望。
而在国外,当房价快速上涨的时候,政府会进行及时、有效的房地产调控,比如限制贷款,高额买房贷款利率、收高额的物业税和限制高价房的开发,这些政策都能很好的抑制房价。而在中国,这个号称一定要让老百姓们买得起房的国家,对炒房一族却不征收房产税,也不限定转让时间限制。而尽采用一些有漏洞可钻的政策,这已经不是可笑了,这是离谱!
这是因为,没有哪一个国家,因为房价高而不敢生男孩!
前面提到了高房价的种种不是,但是高房价却并不是一无是处,因为它最起码,改变了中国人的传统观念:生女不如生男。
近日,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显示,随着城市化的进程,高房价下压力下,中国“重男轻女”已不是主流。媒体调查显示,约三成人更愿意要女儿,因男孩的养育成本太高。
以前,政府花了多少人力物力进行计划生育教育,都无法改变人民根深蒂固的观念,改变人民根深蒂固的观念,可是现在在高房价之下,这么多人的观念都改变了。这也算是高房价唯一的作用吧。
不过这样的作用,世界人民都为之一笑。
这是因为,没有哪个国家,因为高房价而产生大规模的暴力拆迁!
高房价带来了开发的高利润,土地供应又有限,于是,很多利益团体将目光盯上了拆迁。而有人想拆迁就有人不想拆迁,于是,暴力拆迁也就产生了。
暴力拆迁几乎每天都有,我们在国内媒体上已经看到了很多,还有些国外的媒体也进行了报道。这种事情在国外是绝对不可能有的,国外很多人对暴力拆迁也都表示不能理解:为什么不经过别人的允许可以拆掉别人的房子?法律哪里去了,政府哪里去了?人权哪里去了?
这是因为,没有哪个国家,为高房价开脱!
第二次调控再次给了很多想买房的老百姓以希望,但是,希望之光还没有亮起,就被政府给扑灭了:广州房管局领导表示,房价已经很合理,调控目的已经基本达到,没有必要再出政策干预。
真是可笑,调控后,广州的成交更火了,价格更高了,这就是合理的价格,这就是让人满意的调控?
以上几点原因,任何一点都是国外的人无法理解的,也不能接受的,但是现在这么多点一起在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出现,中国房价问题,成为全世界人民的笑柄,就不足奇怪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2#
 楼主| 发表于 2012-2-6 18:33 | 只看该作者
风萧萧 发表于 2012-2-3 22:10
郎咸平完全是语不惊人死不休,整个一个大忽悠,话又说回来,不忽悠他从哪来钱呢?楼市不降下来,扩大内 ...

        风版说这些话都是为老百姓说的,应该当选人大代表至少政协委员,让上面也听听老百姓都在想些什么。为官一方多干点实事,为老百姓办一件事是一件,不要总把GDP个人的升迁发财当成头等大事,全国是否海选一下看有没有这样的官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1#
发表于 2012-2-5 22: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钓鱼得龙 于 2012-2-5 22:13 编辑
风流** 发表于 2012-1-28 11:06
股民的机会来了。



著名财经评论员苏渝专门撰写的“股民权益交流平台”主题曲歌词:

咱们小散手牵手

左手右手,

十指相扣。

牵了股市的手,

为何牵住了忧愁。

散户冰凉的手,

为何在阴线中颤抖。

小散的权益一次次被剥夺,

十指连心呀心与心能否共有……


左手右手,

有分有留,

分是为了聚,

留是为了走。

将维权的种子埋下,

泪水露水般湿透。

寒冬我们播下希望,

是为了有好的秋收……


右手左手,

有熊有牛

牵了熊市的手,

难忘牛市的旧。

离开这被操纵的市场吧,

但离开了将一无所有。

咱们小散有力量,

牵起手来让黑坐颤抖……


右手左手,

有钢有柔,

钢是为了公平正义,

柔是为了抚平伤口。

左手右手,

紧密相扣,

右手左手,

维权天长地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0#
发表于 2012-2-3 22:32 | 只看该作者
风萧萧 发表于 2012-2-3 22:10
郎咸平完全是语不惊人死不休,整个一个大忽悠,话又说回来,不忽悠他从哪来钱呢?楼市不降下来,扩大内 ...

美联储主席伯克南:如果你以为你明白了我的意思,那你就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89#
发表于 2012-2-3 22: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风萧萧 于 2012-2-3 22:10 编辑
龙王 发表于 2012-1-28 16:41
郎咸平:楼市打压如果成功 中国经济就真的完了 2012-1-28 13:58


郎咸平完全是语不惊人死不休,整个一个大忽悠,话又说回来,不忽悠他从哪来钱呢?楼市不降下来,扩大内需就是一句空话。在西方经济危机出口受阻的状况下,如何保证经济发展?当然楼价不一定降很多,但是通胀贬值是必须的,当务之急是降低贷款利息,提高工人工资,加强社会保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88#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20:18 | 只看该作者
龙王 发表于 2012-1-28 16:41
郎咸平:楼市打压如果成功 中国经济就真的完了 2012-1-28 13:58

       降温是必须的,地价也要降下来,税收跟上来,建设一个有序的房市才有利于房地产行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87#
发表于 2012-1-28 16: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龙王 于 2012-1-28 16:43 编辑

郎咸平:楼市打压如果成功 中国经济就真的完了 2012-1-28 13:58

     在中国99%的白领以及他们的家庭即将面临破产。而且是必然破产!无路可逃!这件事可能是发生在未来2-10年。你可以尽量去怀疑这个数字。但它必然发生,绝非危言耸听。'就如我预言中国国营企业职工必然失业一样,在当时来说没人信。但确实会发生。因为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其必然以不断的以通货膨胀和改革手段来换取经济的发展。而每一次改革所带来的阵痛都是由百姓来承担的。无论是上山下乡时迷茫的知青们还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大量国企纷纷倒闭时大量下岗职工。如果他们能有一定的前瞻性的话,那么我想他们也许会为自己留一点后路。但是由于过分相信文件以及过分相信生活不会突变,所以才导致了他们的人生悲剧。
  有人说政府不会坐视不理白领破产,其实政府当然不愿意。可有的事情……怎么说呢。想想当年的下岗职工吧。引起了那么大的社会震动。又能怎样呢?今天的白领明天破产的时候也那样而已。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快速腾飞。但旧的体制并没有完全更改。各种重要行业依然施行的是政府垄断机制在运转。如:银行,金融,冶金,能源,信息,运输,医疗,教育,土地。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不可能对这些东西进行全方面的改革开放。但到了今天,垄断经营所带来的矛盾日益突出。
  首当其冲的就是房地产。由于我国的法制不健全,尤其是金融以及改革领域里出现了各种失误导致房地产节节攀升。随着房地产的增加以及外来人口向大城市集中。所以城市新民工也就是所谓的'白领'收入表面上也在提升,以北京为例3000-15000元人民币的月薪处处可见。但这一部分收入主要用于支付租房或还贷。
  为什么99%的白领家庭会破产,我们就必须先了解房价为什么会这么高?高在哪里?资金是运转的?(这里的白领指买房或者准备买房族。)以及发展趋势带来的相关效应。本文会分三个阶段向你阐述。
  1:导致房价爆涨的第一个因素:银行竞争下的贷款开放。
  房价的爆涨的因素主要是因为百姓在替政府所犯下的错误买单。比如以前一个开发商通过某银行贷款了1000万开发了一个房子。如果还不起那他就倒霉了,因为所有的银行都是一个体系,你欠了钱没还就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但是中国在银行改革的基础上开了一条口子,为了各银行之间的竞争所以把工行,农行,建设银行等等全部独立运营。这本来是好事。但问题是这些银行都不是私有的,而是国家的。我们不难想象。当一个开发商从工行贷款1000万的后果。他只需要用500万来开发房子,然后把售价提升,再把这个开发中的房子按他的售价标准抵押从农行再贷款 2000万,然后再用这 2000万中的1000万开发一套售价更高的房子来找建设银行抵押贷款4000万。就是这样一个滚雪球的疯狂贷款模式。
  房子卖不卖得出去不重要,关键是房价要高,不得降价。反正银行的钱不是私人的,所以稍微疏通一下行长加之又有'合法的'高零售价的楼盘做抵押所以自然就越来越好从银行贷款。
  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房子价格只攀不跌!因为不能跌!一跌银行贷出去的款就再也回不来了。这可是政府的银行,政府的钱!所以为了堵住这个资金黑洞一些被收买的专家、媒介便开始疯狂制造舆论用各种舆论手段威逼利诱人买房子。
  土地资源严重紧张,再不买房将来就只能住在郊区呀之类的。导致人们不得不去买房。其实住不了市中心这种情况这根本不可能发生,城市居民是一个新老替换的过程,要上班的住城里,老人退休喜欢住郊区。只要人口不爆炸就不会出现上班族住不了市中心的情况。虽然这些舆论造成了很多人买房子,但是仅仅是这样,房价还没有高到现在这样的离谱。紧接着政府又犯了第二个错误。
  2:导致房价爆涨的第二个错误:中国特色的按揭。
  按揭本来是一种西方很流行的制度,也很合适。但这个制度一旦运用到中国就有点问题了。因为从大的体制上来说。所有银行都是国家的,而不是私人的。所以贷款这个关口就不可能控制得住。只要文件上说得过去,人们就能贷到款。
  政府开始实行个人按揭制度来售房。还经常举什么美国来太太和中国老太太的例子来诱惑人们去按揭。确实有人按揭了,而且是疯狂的按揭。只要和银行有点'路子'的人。他们先按揭一套80万的房子,自己出10万首付然后再从银行贷出70万。之后再把这个房子抬高价格到180万出售。这个时候他们的亲戚或者老爸老妈再去买下,也用按揭的方式自己出首付30万再从银行贷出150万。然后就不管了。他们不还贷款怎么办?银行爱收不收。反正根据合同我还不上钱你可以收走房子,我们两不相欠。 转了一圈,抬高了几倍价格的房子又回到了政府回到了银行手里。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新楼盘刚开始修就被'炒房团'买走了。他们炒的不是赌房子会升值。而是拿了房子去收拾银行。
  银行拿到这个房子怎么办?更不敢降价了。只好再加点价接着卖。所以普通老百姓现在根本别想买到真正合理价格的房子!即使你直接从开发商手里买来的房子都说不定已经转了好几次手又回到银行以及开发商手里的了。说句不好听的现在8000/平的房子里,有只有2500才是房价,有5500都是以为决策错误带来的资金黑洞!也就是说你正在替人任劳任怨地擦屁股。
  3:第三个问题:白领家庭何时破产??
  我们研究了房子价格为什么会涨,再来研究一下中国城市所谓的白领家庭破产的必然性。
  国外白领收入确实是高,但是高得有价值。而中国所谓的白领则普遍素质较差。中国企业内耗严重。人人相轻,人人顽固。所以难怪外资企业一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就开始惊呼:'在中国办企业招不到人!'对此我也深有体会。那有人会说:'既然现在的白领不值这个身价,那水木周平你说说为什么他们还能拿到这样的薪水呢?' 其实,这由于房地产的火爆造成的一个量子效应。银行损失的资金大量的经过少数人之手流向了市场。这些人开始在中国的其他领域疯狂投资。因为他们自己也知道房地产就快要崩盘了。他们这样一轮又一轮的投资热潮正在快速消化这些资金,他们投资互联网,投资高新技术,投资娱乐,投资很多很多。但起码付出的工资要够员工付房子月租或者月供吧。所以正是因为房价的高涨所以造就了中国城市人口工资水平的相对提升。不相信你自己算算你所在的城市白领阶级平均收入一旦交完每月的房钱,手上还能剩多少钱?我想这个问题就不用我再罗嗦了吧。大家心理有数。所以我可以说一旦房地产崩盘紧接着崩溃的就是你的工资。
  很多我认识的白领们都购了房。他们的算盘很简单:'两口子除开各种税收保险每月纯收入还 12000。交3000房钱算什么?我还能再买一套呢!'是的不算什么。但因为房子贵所以什么东西都贵。吃的贵,交通贵,学费贵,医疗费用更贵!!!所以交了房钱你再除开生活费用就基本上一分钱存不下来,就算存点也赶不上正常的通货膨胀率。问题是如果能一直保持这个现状的话,理论上说应该没事。你这二十年赚来的钱正好可以弥补政府的两个错误带来的亏损。
  问题也出在这里。随着WTO5年缓冲期的结束,大量外资通讯,银行,医疗,保险等等公司都会陆续进入中国。到时候没有人能阻止你把钱存入花旗,存入汇丰。请问一下到那个时候谁愿意把钱存在呆帐坏帐如此之多的中国国有银行呢?即使政府再怎么采取措施也可能挤兑,所以到时候会发生什么现在还很难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到时中国国有这些银行的压力将变得非常巨大。贷款就会难上加上,因为银行根本无钱可贷!同时大量具备高素质人材的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必定带来市场的强烈冲击和大量现有企业的倒闭以及白领失业。也就是说。一旦外资企业加入竞争,中国现有的 99%的白领都将面临大环境下的就业压力!
  外资银行一旦积累了资金开始投资房地产,那么由于它们是正常的操作流程所以造出来的房子就会便宜,其必然拉动全国房地产大幅下跌。如我刚才所说,房价一跌,紧跟着跌的就是你所在的企业的工资收入!可你之前买的房子还贷价格并不会降低或者减少,所以你将无力支付高昂的贷款。那么你的的房子会被银行收走,你的存款会被直接冻结。所以未来中国城市中的白领们最大的可能是和几十年前的中国国有企业职工一样。辛辛苦苦二十年,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如何避免破产?
  看到这里您应该明白,不要买房是一个避免破产的好办法。不过我还要提醒你,为了托住楼市不跌,他们还有个办法,那就是鼓吹老百姓不买房就不是个爷们儿!您别说,这还真有点效果。现在的人一张口第一句就是:'你有房吗。'似乎你没房就是个太监一样。我实在是气得连骂人的力气都没有了。还有人在百度水木周平这个帖吧里发帖说:'不买房子你住哪里?'我就奇怪了,住和买有必然联系吗?在中国一个土地都不属于你的房子卖给你和租给你有什么区别?(笑)。更别提土匪一样的物业和把人不当人的强制拆迁!这不纯粹是'皇帝的新装'吗?不过既然WTO中已经说明出版业和传媒业中国还是不对外开放的。那么舆论救市就会成为政府和开发商手中的最后一张王牌。
  我们在面对很多花言巧语的时候还是自己多动动脑子。以后我们听到的房产的鬼话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令人发指!比如最近就有砖家在鼓吹房价不贵时都说: '什么即使年薪5万,两口子也是一年10万,5年就50万。所以房价当然不贵。'我奇怪的是居然有人点头称是?也许对于这种或者此类已经进化到了不吃不喝不病不穿不动且爹娘早已死绝不用赡养的砖家来说也许还真是那么回事。所以大家注意提高警惕。
  结束语:
  买房或者准备买房的白领一族必定随着房价的崩溃而崩溃,那会是一个缓慢发生的过程。短则两年,长则十年。但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所以中国99%城市白领一族已经面临破产一说绝非危言耸听!今天你往银行交的每一分房钱都是替政府替炒房者补洞,只有一小部分是真正的房钱。明天大环境一变,你没有那么多资金来补洞的时候就会被市场和银行一脚踢回老家,换一批新人来接着补。不信?走着瞧呗!--PS:为什么我说99%这个数,是因为根据我的了解99%的人一旦月薪过5000就开始买房,甚至3000,4000都买。小俩口什么都不明白这样买下去人生一定会很惨。我只是替他们感到忧伤。当然如果你是那1%的智者,多劝救他们吧。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看到这里您应该明白,不要买房是一个避免破产的好办法。不过我还要提醒你,为了托住楼市不跌,他们还有个办法,那就是鼓吹老百姓不买房就不是个爷们儿!您别说,这还真有点效果。现在的人一张口第一句就是:'你有房吗。'似乎你没房就是个太监一样。我实在是气得连骂人的力气都没有了。还有人在百度水木周平这个帖吧里发帖说:'不买房子你住哪里?'我就奇怪了,住和买有必然联系吗?在中国一个土地都不属于你的房子卖给你和租给你有什么区别?(笑)。更别提土匪一样的物业和把人不当人的强制拆迁!这不纯粹是'皇帝的新装'吗?不过既然WTO中已经说明出版业和传媒业中国还是不对外开放的。那么舆论救市就会成为政府和开发商手中的最后一张王牌。
  我们在面对很多花言巧语的时候还是自己多动动脑子。以后我们听到的房产的鬼话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令人发指!比如最近就有砖家在鼓吹房价不贵时都说: '什么即使年薪5万,两口子也是一年10万,5年就50万。所以房价当然不贵。'我奇怪的是居然有人点头称是?也许对于这种或者此类已经进化到了不吃不喝不病不穿不动且爹娘早已死绝不用赡养的砖家来说也许还真是那么回事。所以大家注意提高警惕。
  结束语:
  买房或者准备买房的白领一族必定随着房价的崩溃而崩溃,那会是一个缓慢发生的过程。短则两年,长则十年。但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所以中国99%城市白领一族已经面临破产一说绝非危言耸听!今天你往银行交的每一分房钱都是替政府替炒房者补洞,只有一小部分是真正的房钱。明天大环境一变,你没有那么多资金来补洞的时候就会被市场和银行一脚踢回老家,换一批新人来接着补。不信?走着瞧呗!--PS:为什么我说99%这个数,是因为根据我的了解99%的人一旦月薪过5000就开始买房,甚至3000,4000都买。小俩口什么都不明白这样买下去人生一定会很惨。我只是替他们感到忧伤。当然如果你是那1%的智者,多劝救他们吧。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郎咸平放言楼市打压如果成功 中国经济就完了 中山商报
  郎咸平称,我们过去的一个重大失误,在于将中国定位于一个制造业大国,由此,将与制造环节无关的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物流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六大环节拱手让给欧美。这样做的一个恶果,是我们的企业丧失了定价权,而一件产品90%多的利润都被这个环节掌控,制造这个环节只有不到10%的利 润可拿。中美之间关于人民币汇率的争议,实际上也是一种定价权之争。美国希望能够控制人民币的价值。近来,随着高盛进入中国,美国甚至启动了对于中国的第三场定价权战争:他们希望能够控制中国的股市。去年,高盛曾牛刀小试,导致中国的H股大跌。这给中国的投资者带来更大的风险。现行劳工政策未能追求企业和劳工双赢。
  郎咸平表示,正因为企业缺乏定价权,作为制造商品的加工企业员工薪水“10年维持不变”。不是企业不想给自己的员工加薪,而是因为他们没有更多的利润拿出来提高员工的福利。而政府作出的应对方案也欠周全。比如普遍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使得湖北的最低工资标准只比江苏低5%,一个湖北的工人愿意为了这5%而跑到江苏打工吗?现行劳工政策的一个误判在于,不是追求企业和劳工的双赢,而是打击企业。比如劳动合同法规定员工可以炒老板,老板炒员工不行,让企业负担政府所有错误决策的成本,这使1/3的制造业陷入困境。现在推行的“工资协商制度”,规定只要有20%的工人有协商意图,资方必须与其协商,否则当场罚款20万元。土地出让金拿出1/3可以解决老百姓“三座大山”。
  名家观察
  郎咸平表示,今天中国绝大部分产能严重过剩,只剩下最后一个产业还有强劲需求,那就是房地产业。房地产业是中国最后一个支柱产业。近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打压楼价。许多人关心这种打压是否有效果。如果换一个角度考虑:要是打压成功了,房价降下来了,会是什么样的情况?那就是中国完了!中国的房地产业现在好比是一座火山,政府的打压即是试图把这个火山压住。如果强制压住了,熔岩不会自动消失,一定会从岩层中更为薄弱的环节漏出来,其后果是:恶性通货膨胀、经济再次探底,甚至引发火山爆发,最后一个支柱产业画上句号。让房价上涨,老百姓住房怎么办?新加坡的做法是一个样板,即政府加强保障房的建设,以一个繁荣的商品房市场来构建保障房的基础。2010年政府土地出让金2.7万亿,拿出10%建保障性住房,2700亿可以建设2亿平方米,10年20亿平方米足足够2亿人居住,如果从土地出让金拿出6000亿可人人看病不要钱,再拿出1000亿可人人上学不要钱,所以从土地出让金拿出1/3,可以解决老百姓住房、看病、上学“三座大山”。企业拥有更大的弹性才能应对危机。
郎咸平认为,要想成功应对危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其一是比其他人更早意识到危机的到来;其二,也是更重要的,是企业要拥有更大的弹性。
  比如李嘉诚。他在2008年金融危机到来之前就清偿了自己的债务,降低负债比例,然后出售了一些股权,让手中持有大量的现金。在金融危机到来后,他又宣布停止所有的投资。这样下来,李嘉诚大概持有220亿美元的现金,那么这220亿美元当中,70%左右是以现金形式所保有,另外30%是以国债方式所保有,所以非常具有流动性。此后,在所有人都无力投资时,李嘉诚抓住机会,在上海做了一笔投资,赚了一大笔钱。郎咸平语录:·只要你在中国看到泡沫,那一定是一个更大危机的先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86#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11:06 | 只看该作者
风萧萧 发表于 2012-1-27 16:14
现在下海,不发都难!

      股民的机会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85#
发表于 2012-1-27 16:14 | 只看该作者
现在下海,不发都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84#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00:37 | 只看该作者
风萧萧 发表于 2012-1-23 20:08
继续在股海里搏斗!

      谢谢风版主给昏暗的股海挂起了指路明灯,股民朋友们来年发,发,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83#
发表于 2012-1-23 20:08 | 只看该作者

继续在股海里搏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5-12 16:35 , Processed in 0.057307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