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07|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春访槐树山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3-29 08: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春访槐树山庄

esocu






春访槐树山庄
早春三月,北方的景色还带着残冬的味道。山没有绿,树没有绿,草也没有绿。可人的心却被这多情的季节唤起了无限生机,按耐不住春游的渴望,我踏上了亲近乡土的旅途。
早八点二十五分,当小客车从西客站开出不久,我便在晕车药的作用下进入了梦乡。“千军塞到了”我迷迷糊糊的跟随同伴下了车。刚有些清醒,仿佛又进入了另外一个梦境,我被眼前的景致惊呆了:这简直就是一幅立体的丹青水墨画啊。

四面环山。没有丝毫的绿色,大山裸露着它最真实的本色述说着纯朴与自然。而远近高低连绵起伏的山脉又勾勒出了宽广与深邃的豪迈情怀。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放眼望去,一份快乐平和在心中荡漾开来。

沿着石子铺就的土路就能到达孟屯。我们在这个路口碰到了先行到达这里,正在整理队伍的自行车车友队。他们鲜艳的服装与头盔使空气都跟着蓬勃起来。相互的问候,亲切的交谈。欢笑前行的人群为这幅水墨画平添了一抹红。

“十步之内必有芳草”。久居闹市,乡村的一草一物在我眼里都成了风景。真的没走出十步,我就为了路边的一片树林而驻足。那是一片清幽淡雅之林仁立在薄雾之中,犹如古代的仕女一个个从画中走来,轻纱掩面,欲语还休。这片林,你只要望上一眼,便能心生宁静与遐想。它让你忘掉纷杂,忘掉污浊,甚至忘了呼吸。大有不着一字,尽显风流的意境。是啊,谁的心中不曾有过这样一片林,它记载了童年的欢乐,少年的憧憬,青年的浪漫,中年的忙碌,老年的悠闲。无论男女老少都会对林有一份美好的记忆。而同一片林,不同的人,不同的年龄与心境会有不同的感受。还是无声胜有声,把属于想象的空间留给你自己吧,那一片有关幽林的记忆完全可以自斟自赏自逍遥。


一辆同行的驴车在我身旁经过,老农让我们坐了上去。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坐驴车,一股泥土的芳香在我心中弥散开来,而一路颠簸又让这份欢乐变成了笑声散发出来。坐着驴车看风景,何等惬意。灵感就在这一刻被点燃。我要把这个第一次变成文字留在记忆里。

新鲜劲儿还没过,孟屯到了。槐树老师站在村头迎接我们。我们不认识,可是凭感觉我就知道是他。他竟然拄着一根拐棍。这让我很惊讶。听说他是游泳健将,他还能骑自行车远游,怎么会拄拐棍那?原来他因受外伤股骨头坏死了。因为这些年来他坚持锻炼,还没影响运动能力,就是走路时感觉疼痛而已。

跟随他走进他的乡村别墅。一种祥和朴实温暖的感觉扑面而来。这是一所普通的农房,是槐树老师在市里的一所中学退休之后到这里买的,供休闲度假时用,并不久住。与那些新建的带地下室的北京平相比,这里显得简陋。可是,只要你看一看那门扁就会发现它的与众不同。门扁是木制的,上面龙飞凤舞四个大字:槐树山庄。字是绿色的。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芳草绿。联想主人的身份与经历,我又想起了陶渊明的陋室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摘菜,烧火,闷饭,改刀。不用吩咐,女将们各尽其力,各显其能开始了锅碗瓢盆交响曲。多亏了那些大姐们,在她们的掌勺下,一顿丰盛的午餐按时摆上了桌。地道的小鸡炖蘑菇,纯正的水豆腐,喷香的高粱米豆饭,还有那各色抄菜另我胃口大开,吃的老腰立马见粗。得了,也不会喝酒先下桌吧。

四处走走消食。这时,我注意到槐树老师家里有很多字画。其中鲁迅先生的画像和一幅“宁静志远”的题字吸引了我的目光,通过它可以看出主人的爱好和人生趋向。淡然面对人间的是是非非,保持心灵宁静的同时,不忘对理想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敬畏,这是品格通过一定的修炼之后才能达到的境界。这使我对槐树老师的人生经历产生了好奇。

曲终人散。骑自行车的朋友要先行赶路了。我们4个坐客车来的女人因为等车没有走。槐树老师说他要写自传。这时,我才明白他的炕上为什么放着作文选之类的书。其实,我想说:槐树老师,经历就是财富,真实就是价值。您本身就是一本书,只要如实的叙述,不用文法的加工,就能让我们从中受益。就象您说,坐在院子里,可以看见东山的日出,西山的日落。透过窗户可以看见月挂枝头。这样的美景还用修饰吗?

下午三点,客车来了。为了更深入的看乡村景色,我们决定提前上车,坐到尾站之后再往回返。当我们的车返回到槐树老师那里时,他还在路边等我们。原来他拄着拐棍送来了一个姐姐想要的做毽子用的鸡毛。他的热情,他的朴实都蕴涵在路边拄拐的身影里。那是一道风景留在我的相机中。

车开出了千军塞,回望一眼身后的景色。我在心中默念:别了,世外桃源。别了,槐树山庄。夏天,我还会再来。






雅文最后编辑于2008-3-29 8:41:09
2#
发表于 2008-3-29 09:08 | 只看该作者
别了,世外桃源。别了,槐树山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3-29 09:14 | 只看该作者
      很遗憾没有去上槐树山庄,雅文的文字给了我槐树山庄清晰的画面,槐树山庄的清新空气给人们带来了欢声笑语,锅碗瓢盆交响曲在美丽的山庄响起,一次难忘的相聚使人们留连忘返,朋友们我们一定会在槐树山庄在相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3-29 11:31 | 只看该作者

      写的真好!

      作者把一次山村之行写的情景交融,生机盎然,令人神往.我也是同行者之一,到现在还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中.

      淳朴的风情,人在画中的感觉.原生态的美,震撼心灵的美.



[此帖子已被 萧萧 在 2008-3-30 8:28:22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3-29 12:02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B]笑看人生[/B] 发表: 别了,世外桃源。别了,槐树山庄。

以后我也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8-3-29 09:09 | 只看该作者
古朴,典雅的    ---槐树山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8-3-30 06:50 | 只看该作者
再相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8-3-30 15:32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B]寒江搏浪[/B] 发表: 古朴,典雅的    ---槐树山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8-3-29 22:15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B]全都行[/B] 发表:

[quote]原文由 [B]笑看人生[/B] 发表: 别了,世外桃源。别了,槐树山庄。

以后我也去。

[/quote]

去了不后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8-3-31 10:35 | 只看该作者

   写的真好啊,下次我也会去的,等我们下次去的时候景色会更美的。会看到;楼外青无数,更是美景春常驻。



[此帖子已被 红色康乃馨 在 2008-3-31 10:46:10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2-1 16:54 , Processed in 0.033387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