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青岛之名最早见于清代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的《灵山卫志》。据《灵山卫志》记载:小青岛在淮子口对岸,入海者之必由道。淮子口即胶州湾入海口一段水域的称谓。
关于小青岛还有一段传说:天上有位弹琴的仙女,看上了一位青年渔民,就从天上飞下来,与他结为夫妻。每当丈夫出海时,她就坐在小岛上弹琴,倾吐自己的相思之情;同时用琴声,为远行的丈夫导航。玉皇大帝知道以后,大为震怒,认为触犯天规,便派天兵天将下凡惩罚。琴女忠贞不渝,撞死在岛上。但是她的琴声时常在岛上萦绕,为船导航。后来人们便把这小岛叫“琴岛”了。
小青岛,面积0.012平方公里,海拔17米,因其形状如同一把古琴,故又有“琴岛”之称,原先是一座四面环水的孤岛。1898年,德国占领青岛后,称小青岛为“阿克那岛”,并在岛上建灯塔。塔高15米半,塔身白色,呈八角形,是国内外船只进出胶州湾的重要航标。德国人规定,进口的船只必须由海港领航员在“小青岛”上船,引导入港。
1941年,日军为了军事目的修筑了一条与陆地相连的长提,停泊船舰,从此“小青岛”成为青岛湾内的半岛。日本人将小青岛更名为“加藤岛”。
岛上原产一种稀有的百合,1898年被一批外国植物学家发现。在小青岛上发现百合呈黄色,间有紫色斑点,且浓香扑鼻,为百合中不可多见的上品,定名为“青岛百合”。德人因此也称小青岛为“百合绿岛”。现在岛上这种百合已经不多见,在崂山的幽谷里,夏季还能见到。
夜幕降临,灯塔发出的红光与栈桥的灯光在碧波上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美妙的图画“琴屿飘灯”,被誉为青岛十大景观之一。有诗赞曰:
领略青山不在多/水中一岛小如螺/云鬟别有飘萧态/似向风前浴晚波。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