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鸣:再不为“文革”道歉就迟了2013年08月23日 09:14 - G. S" ?- D1 p% o/ Z% B.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张鸣 7 d/ d( E) s5 D" v
近来,为“文革”期间做错事而道歉的人多了起来,其中,最引人注意的一份道歉,出自陈毅之子陈小鲁之手。他郑重地为“文革”初年组织批斗学校领导和老师,为未能制止诸多违反人道的行为而道歉。他认为,现在出现了一股为“文革”翻案的潮流,实际上,“文革”是个令人恐怖的年代,还说自己的道歉太迟,但必须道歉,“没有反思,何谈进步!”) A+ _8 C8 r3 H0 H6 U3 @
9 F" o b }5 @我们知道,自打“文革”结束,反思那段历史的文字不少,很多就出自“红二代”之手。但是,大家不约而同地都在谈自己和家庭在“文革”中受迫害的那段经历,而对“文革”初期组织红卫兵造反的事避而不谈。其实,不止“红二代”,就是一般人,也往往在“文革”中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他们或深或浅都是受害者,另一方面,也程度不同地参与过伤害别人。! r% d# R4 \8 h
! U5 A# t- W: F' N$ B即使我这样年纪很小的,当年也跟在大同学身后,在批斗老师的会上喊过口号。当年,很多人都程度不同地干过坏事。即使到了自己家大人被批斗之后,也有些人在“革命的感召”下,揭发批判自己家大人,甚至与之决裂。至于同学、同事之间的揭发批判和伤害,那就更多了。很多揭发、批斗、抄家、关押,以及后来的武斗,都是血淋淋的,很多人因此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3 g. [7 \" H! N' E6 J9 b3 X8 o5 A! G% D) R' g/ z' e) v
“文革”是个需要全民族忏悔的悲剧。这个悲剧,对我们这个民族戕害之深,恐怕再怎么估计也不为过。不仅文化,连社会道德底线,甚至号称最为牢固的家庭伦理结构,都为之崩解。“文革”造成的巨大创伤,直至今日,依旧在流血甚至化脓。但是,不知怎么一来,所有人突然之间都变成了受害者,偌大的一个民族,几亿人都在受害,而加害者只有林彪集团和“四人帮”。看当年被划为林彪死党的一些人的回忆,发现连他们也成了标准的受害者。这样一来,一场持续十年、卷入几亿人的灾难,除了几个死掉和在监狱里的人之外,在现实生活中,就没有了加害者。. @( ~* B3 ^" p( {+ @1 I
8 d0 i# n* h8 ~
没有忏悔,就没有反思。历史告诉我们,这样善于健忘的民族,类似的灾难也许还会重来。果然,经历过“文革”的一代人还没有完全老去,为“文革”翻案的潮流就开始出现。对于少数经过那场浩劫的别有用心者而言,“文革”在他们的叙事里,已经变成一场人民群众批判走资派的狂欢,一场大民主的胜利。可悲的是,这样的叙事,居然被很多没经过那段历史的年轻人所接受。在某些省市,“文革”式的运动和狂欢,刘郎二度,掀起道道狂澜。; W- A- R: Q2 ~- B3 [1 \( Y E
6 Q2 I: K5 I# w; d$ c事实证明,不勇于正视自己伤疤的民族,注定是一个短视的民族,一个屡屡犯错、犯同样错误的民族。当年,我们急于翻过那悲惨的一页,用“向前看”三个字遮蔽了对灾难的反思。结果呢,对于灾难的原因,以及灾难造成的危害也就轻描淡写地放过了。而其后遗症,在30年之后发作,还是幸运的,因为毕竟经过那个时代的很多人还活着,还有机会现身说法,帮助年轻人认清是非。 / N5 ^) d- f9 k% U& ~) p 9 t. Z3 V/ D; N9 N当年的过来人,大多已经垂垂老矣。自己经过的事情,尤其是那些伤良心伤人命的事情,不是我们不说,内心深处就可以过得去的。尽管当年那样做,多少有不得已的苦衷,在那个令人恐怖的年代,我们的认识也的确难以达到今天的高度,对于被运动视为“阶级敌人”的人,我们当时不可能有人去怜悯。在一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岁月,没有人类公认的人道主义底线。即使面对鲜血,有过一丝的不忍,也会赶紧谴责自己,说自己犯了资产阶级的温情主义错误。8 S* A. M7 l+ ^8 v1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