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58|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六石仙岩骑行杂记(杂感篇69)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7-3 12:5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少飞 于 2013-7-3 13:24 编辑


       说起来也是有趣,民间传说中的八仙竟无处不在。去年我去过婺源的古坦,在游览灵岩洞群时发现有铁拐李的踪迹。这次骑行到广丰的六石仙岩又发现有汉钟离的踪迹。中国的老百姓很喜欢八仙,原因就在于八仙比较俗,又常常救助平民。所谓俗就是八仙的形象比较接近普通百姓,这八个得道者虽道行高超,却都有各自性格上的毛病。铁拐李酗酒成性,汉钟离袒胸露乳,吕洞宾个性轻佻……。老百姓看着这八仙,就像是看到普通人一样,有一种亲切感。而要是一个十全十美、一本正经的人物形象,普通老百姓反倒不感兴趣了。即使是权贵者的形象,老百姓也只是表面上敬之,内心却远之。
       六石仙岩位于广丰县境内,距上饶市区近60km。上饶市区去六石仙岩的人很多,相当一部分人是骑自行车去的。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个来回要骑行120km左右,活动强度不是很大,却也不小。户外活动者中,体力强者骑行是一种感受,而大多数骑行者骑行则是一种体验或挑战。
       2013年6月15日,上饶冬泳协会的闲庭,水星,阳光,雄起和我共五位驴友,于上午7时从上饶市区出发,骑自行车去广丰六石仙岩。五驴中雄起最为彪悍,骑行过程中只他一骑突前,余者只有跟在后面追赶的份。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爱国龙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13-7-3 12: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少飞 于 2013-7-3 13:28 编辑


       10点半左右已经能看见六石仙岩了。说实在的,到现在我还不知道六石仙岩的名字是何来历。看着远方的奇山怪石,我想可能也就是一些乱石山岗吧。历史上地处偏僻的乱石山岗常常是“强人”出没的地方,而偏偏这些“强人”出没的地方现在都成了旅游境地。我又看看在水稻田里侍弄禾苗的农夫,看看周围初夏的景色,似乎有所感悟:人们在大自然的感化下,最终会摒弃邪恶,尽享大自然给人们的滋养。不过这时,六石仙岩给我的却仍然是一团迷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3-7-3 12: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少飞 于 2013-7-3 13:40 编辑


       到了山门外的一个小村庄,一位村民站在路旁,我们便向他询问六石仙岩的一些情况。原来六石仙岩是因此地有六座岩石山峰而得名。自古以来,六石仙岩引来了许多的名人,甚至一些仙人道家,而并非什么“强人”出没的地方。这六座山峰的命名很是奇特,不是以山命名,而是以石命名。六座山峰分别叫竹山石、关公石、麒麟石、匕刀石、镭钻石、猢狲石。这些名字都很有地方语言的特色,除了竹山石、关公石、麒麟石与文言相通外,其余三个名字都带有很明显的方言味。如匕刀石,“匕”只是一个音,在上饶话中,剃头匠在磨刀布上磨刀叫做匕刀,那块磨刀布也就叫做匕刀布。这山像一块拉直了的匕刀布,就叫匕刀石。镭钻石,上饶话把以前妇女纳鞋底用的锥子叫作镭钻,这山尖顶像一个镭钻,就叫镭钻石。而猢狲石,则是上饶话把猴子叫作猢狲,这山像猴子,所以就叫猢狲石了。
       这位村民的解说,让我们对六石仙岩有了大致的了解。在这个村旁稍微歇息之后,我们便从[六石仙岩]山门进入了景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3-7-3 12: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少飞 于 2013-7-3 13:53 编辑


       在景区,「六石正阳宫」首先出现在我们眼前。宫内主位尊放着汉钟离的神像,左右列八仙诸神。在正阳宫简介中,介绍了宋淳佑年间(1241—1252)进士,广东提刑俞掞来六石仙岩写下的《六石峰》诗一首:“劚石云边着着高,几经吟笔写风骚。仙翁莫袖经纶手,好趁春风钓六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3-7-3 12: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少飞 于 2013-7-3 13:58 编辑


      走出宫外,我环顾四周,「六石正阳宫」建在竹山石的岩下。竹山石很是奇特,整座山都是丹霞地质结构,黑红的岩石上草木极少。但是在山顶却生长着一片茂盛的茅竹林。其余五座石峰皆如斧削刀劈似的,突兀凌空,石峰上一如被斫光树木似的光秃秃。俞掞在诗中说“劚石云边着着高”,可见当年俞掞看见的六石也是斧削刀劈似的光秃秃。不仅如此,他还在诗中把这六块山石比喻成“六鳌”,说明六石是巨大坚硬且色泽黑红的。而这六石峰在近千年的阳光雨露下,仍然寸草不生,就足以证明“顽石”一说乃不无道理是也。俞掞说“几经吟笔写风骚”,我想,这一方顽石群何以能引得文人们写下这许多的文字。其中,明天顺年间(1457—1467)江西信州知府金铣就将六石仙岩外的双山与六石构思成一付绝对的上联:“出双山,望六石,六石磊磊。”这一绝对上联至今无人对出下联,你说奇也不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3-7-3 12: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少飞 于 2013-7-3 14:03 编辑


       六石仙岩为什么能吸引众多文人,其实在俞掞的诗中已告诉了我们。诗曰“仙翁莫袖经纶手,好趁春风钓六鳌”。中国人对于道教的崇仰是很深的,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也说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俞掞诗中的仙翁据说指的就是八仙中的汉钟离。正是有了这个汉钟离,六石仙岩也就出了名。
       我第一次知道的八仙是吕洞宾,小时候大人们常逗我玩,当我赌气而怪罪大人时,那个大人常会说我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说多次了,就知道这话的意思是说我怪罪的大人是好人,只是我错怪了他。再后来我也就知道吕洞宾也是好人。不过那时我总是不明白,狗为什么要咬吕洞宾。
       对于狗咬吕洞宾,历来说法很多。有说吕洞宾办好事,却遇到一个贪得无厌的老太婆恩将仇报,放狗咬之;有说吕洞宾办好事却忽视了对方的真实意向,被狗咬之;还有说这句话应该是“苟杳吕洞宾,不识好人心”。苟杳是一个人,与吕洞宾关系亲密。二人相互关心,由于误会,二人在内心曾相互责怪过对方,但最终还是消除了误会。以后人们就把他俩相互误会这一段说成是“苟杳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经年历月,也就歪传成了“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这些传说其实都是要说明吕洞宾是一个好心人。
       汉钟离在八仙中排名第二,号正阳子,道法极深。俞掞在诗中要汉钟离“莫袖经纶手”。果然这汉钟离就出手不凡。指手一点,
在山顶的一个隙缝中一股清冽的山泉水便喷涌流出。别小看这股泉水,沒这股泉水之前山外常年干旱。经纶手一点,山泉水涌出,山外每逢抗旱必引此水。以后来此山的香客,游人知道汉钟离在山顶点化了一眼泉水,都会来此泉眼处观赏。纵是寒冬腊月,来人也要呷上一口,以期益智延寿。
       汉钟离经纶手的一点,这六石仙岩便有山又有水了,也便有了六石正阳宫。我伫立在六石之间,久久地望着那一注汨汨流出的山泉水。中国的道教是尊崇多神的,道教追求珍爱生命,珍爱自然环境,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修身养性,延年益寿。这种道教文化对人类社会是有积极意义的。汉钟离是道教代表的形象。把这一方的大自然景观归之于汉钟离的点化,也就是宣扬道教追求人与大自然和谐的教义。
       这时竹山石上下来几个时髦的美女驴友。当她们走到山上流下的清泉小瀑布前时,一幅无比美丽的图画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绿色草木覆盖的山石夹缝间,飞流着潺潺作响、一似白练的小瀑布,美女们挥手呼应,回眸清泉流水。山欢,水笑,人呼,鸟鸣,谁不愿享受这大自然的清新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3-7-3 12: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少飞 于 2013-7-3 14:11 编辑


       望着山涧水,驴友们便想去这仙人点化的山水中享受一下。是啊,骑行时的满脸大汗已被山间的清风凉干,脸上黏糊糊,干巴巴的,大家都有了一些难耐的感觉,应该去绿荫掩盖下的溪水中清洗清洗了。我们不情愿地把目光从美女和瀑布前转过来,朝着路旁的溪水边移步。
       溪水清澈见底,双手一捧,冰凉沁心。一捧溪水洗去了满脸的汗渍,带来了透心的爽快。望着这山间的潺潺流水,驴友们不约而同地说,这就是正宗的“原始水”。听了这话,我不觉有了一种莫名的感受。现在人们的观念竟然是:食品要“土”的,景点要“原始”的,就是听歌也要“原生态”的。难怪社会发展到了今天,人们还在留念那原始的,亲近百姓的八仙啊。是社会向着落后倒退,还是人们的认识落后于现实。尽管答案是否定的,但我却似乎难以悟出个中的原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3-7-3 12: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少飞 于 2013-7-3 14:14 编辑


      我们没在景区吃饭,而是下山来到10km外的毛村吃午饭。午饭时有一个小插曲非常有趣,我们要了几个菜都觉得不怎么合口味,后来上了一盘辣椒炒小鱼干,大家竟然吃得津津有味,以致于要店家来了第二盘。店家说这是本地小溪中的鱼,做成鱼干的制作水平比较高,所以特别好吃。山里的鱼比山外江河的鱼更好吃,大家说只怕又是汉钟离点化的结果吧,哈哈,吃饱了,又胡言乱语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3-7-3 12: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少飞 于 2013-7-3 14:19 编辑


       返程的路上我想起了汉钟离的一首诗:“坐卧常携一壶酒,不教双眼识皇都。乾坤许大无名姓,疏散人中一丈夫。”汉钟离自命天下第一闲散汉子。看似超脱,其实也就是对社会不平等现象不满的发泄吧。不然又何必来这六石仙岩,更何必“常携一壶酒”呢。没想到六石仙岩之行竟让我糊涂起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7-3 13:2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3-7-3 20:4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3-7-4 05:53 | 只看该作者
好贴,快乐骑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3-7-4 06:51 | 只看该作者
图文并茂,分享了。谢谢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3-7-4 11:3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11-28 01:55 , Processed in 0.066266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