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2-4-13 21:42 编辑
嚼嚼海蛎子味 黄渤海岸,遍地“海蛎子味”。有人说,大连话很“赶劲儿”,说起来酣畅淋漓;也有人说,大连话有些“老土”,上不得台面儿。现在,国家要把大连方言存入“语言博物馆”。本报为此推出专题系列报道“嚼嚼海蛎子味”,讲讲大连方言那些事儿。
“大连话要火呀! ”大连话教程在微博上也备受欢迎,已被新浪微博的视频专区转发。截至目前,海力网原创的《标准大连话教程》在各大视频网站的累计点击量已经突破50万次。 “昨天一早,我还看到大连话上了辽宁电视台节目。越来越多人知道大连话,真是打心眼里高兴。 ” ——市民国秀云 方言是什么?有学者说,其背后是鲜活的地域文化,各个地区的人、各个民族的子民都有属于自己的方言,那是他们自我确认、互相确认的最鲜活的标志。有市民说,地球在变、生活在变,但说了半辈子的大连乡音却难以改变。只因为,“大连人”的身份烙印让他引以为豪。 本报海力网制作并推出《标准大连话教程》后,这股带着浓浓“海蛎子味”的大连乡音,也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出现在全国人民面前。 采集方言 大连试点 去年12月20日,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辽宁库建设工作在辽宁省启动,大连方言将被采集入库。在辽宁库建设工作中,大连将作为试点城市率先开展录入工作。为此,本报推出“嚼嚼海蛎子味”系列报道,“大连乡音那些事儿”引来社会各方极大关注。 “哎麦呀,看完报道中专家的讲述,才知道‘市内话’和庄河话的区别是怎么形成的。 ”超市理货员小张说,即便是土生土长的大连人,也很难将大连方言的内在文化现象全部说清。不能戴有色眼镜看方言 对于本报系列报道,大连外国语学院原汉语教研室主任贺明玮十分关注。已经年近七旬的老专家一口气手写出近2000字的文章,托人交给本报记者。 贺明玮在信中说,都说大连话土,但这个“土”,却绝不是土气不时尚,以至于让一些人对自己的“海蛎子口音”感到没面子。“所谓土,是指大连话带有浓郁而鲜明的本土特点。不仅仅大连话如此,其实所有的方言也都具有这个特点,因而才有了方言土语的说法。”贺明玮举例说,很多人都喜欢倪萍的小品《天气预报》,那就是地地道道的山东荣成话,没有人嫌它“土”,反而会觉得很有意思。“作为一名大连人,讲大连话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听起来通俗、顺耳、亲切,所以不存在‘土不土’的问题。 ” 对此,方言专家、辽宁师范大学教授迟永长也持类似观点。迟永长说,原汁原味传承下来的地区方言,为民族文化保留了一抹亮丽的色彩。实际上,所有方言都有着自己的发音特点,如果以“哪种方言老土”或是“哪种方言洋气”来给地域性语言戴上有色眼镜,必将有失偏颇。 春节前后开招大连话“发音人” 迟永长教授将参与到国家语言有声资源数据库辽宁库建设当中。昨日,迟永长教授介绍说,在大连市语委办指导下,目前建库前期筹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准备之中,预计将在春节前后启动发音人招募工作。 “根据国家要求并结合本市实际情况,筹备组正在制定相应的招募办法、标准,为建库工作铺好路。 ”迟永长说,作为一项庞大而繁杂的系统工程,大连方言入库工作也将采取“试点制”来执行,即先期对两处采集点试行录入,待成熟后再向大连全区域推广。 “建库还得讲故事,挺有意思,我看我能行! ”本报对此报道后,也引起了部分市民的极大兴趣。不少市民“毛遂自荐”致电本报称,愿意代表大连人在历史上留下重要的声音资料。其中,中山区山屏街居民周女士表示,为此她还特意让儿子从网上找来“牛郎织女”故事的初稿,每日反复练习。 此外,还有市民收集整理了关于大连话的“段子”,准备提供给建库人员留作参考。昨日,72岁的退休职工董家海专程从旅顺赶到本报办公地点,将一份长达19页的手写材料交到记者手中。在材料中,老人整理了266条大连话“段子”,包括词汇、短句、歇后语等。 董家海说,以“去了‘江伯’来海带”为例,所谓“江伯”就是海带的别称,句子大意为“变化不大”;也有句子为地区气象谚语,“天长老龙斑,三天不下雨十八天干。 ”董家海说,句子虽短,但却是当地人数百年来的智慧结晶。 本报制作的视频点击量超50万 本报推出系列报道后,本报官网海力网制作并推出了关于大连话的节目,在社会上引起空前反响。去年12月,《标准大连话教程初级》上线后,就受到了网友的欢迎。 随着传播范围的扩大,全国20多家知名媒体报道了该视频和“大连话大赛”。今年元月,《标准大连话教程》相继在全国几家电视台露脸。其中,辽宁广播电视台《第一时间》和《说天下》栏目分别播出视频后,江苏卫视《今晚大不同》栏目也跟进播发了该视频。同时,作为大连本土媒体,大连电视台新闻频道《城市直通车》栏目、大连电台新闻广播、大连电台体育广播等本土媒体都关注了大连话教程。 “大连话要火呀! ”大连话教程在微博上也备受欢迎,已被新浪微博的视频专区转发。截至目前,海力网原创的《标准大连话教程》在各大视频网站的累计点击量已经突破50万次。 方言故事 天上能下“豆腐雨”? 马先生老家在吉林省白山市。上世纪90年代,马先生来到本市工作。身为外乡人,由于听不懂大连话,因而发生了一件趣事。 来到大连后,马先生进入本地一家贸易公司工作,而公司老板是不折不扣的老大连人。马先生说,上班第一天,老板把销售人员聚在一起开会。当时,老板手里拿着销售清单,逐字逐句地读着:“在5月份,饮料销量不错,大家还得在‘豆腐雨’上使把劲儿。 ” 听完这番话,马先生当时就有些发蒙。 “啥叫‘豆腐雨’,好像还能拿出去卖?天上要是能下豆腐做的‘雨’,那不是成了‘天上掉馅饼’了吗? ”散会后,经过同事解释,马先生才明白,老板说的是“豆腐乳”。 记者满文飞 实习生晁子雁 大赛反馈 10岁PK68岁看谁大连话地道 大连话大赛推出一段时间以来,引发了市民参与热潮。记者了解到,最小参赛者仅10岁,最长参赛者68岁。 “天天挂在嘴边的大连话,也会有一天能去参赛! ”家住李家街的国秀云是本次参赛选手中年纪最大的。她今年68岁,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大连本地人。说起参与大连话比赛,用她的话说,“哎妈呀,自个儿也没想到! ”国秀云告诉记者,起初看到报纸上有关于大连话的报道,还登了一些大连话的词语,自己拿起报纸念了一会,念念自个儿也乐了! 之后,报纸又报道了欢迎市民参与大连话大赛,这下子国秀云坐不住了。“我找来笔、纸,将常说的大连话写在纸上,‘央求’女儿帮忙录制大连话进行参赛。不求获什么奖,只觉得搞这个活动挺有意思的,重在参与嘛。 ”国秀云笑呵呵地说:“昨天一早,我还看到大连话上了辽宁电视台节目。越来越多人知道大连话,真是打心眼里高兴。 ” 记者陈琳琳 [编辑: 吴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