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19|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报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7-2 18: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接连灾难母亡父病 缺少担保人拦住学子大学路
 新闻频道:http://whnews.cn/news发表时间: 2007-03-07 网友评论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7年前,妻子患肺癌去世,4年前,他因车祸九死一生,接连的灾难和打击,使高区初村镇马石泊村57岁的都基德,由原来心灵手巧的庄稼汉几乎变成一个“废人”,治病欠下的近万元债务和常年的医药费更是压得他透不过气来。今年春节过后,愁云再次笼罩在都基德的心头,他那在青岛大学读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儿子都晓栋,在办理助学贷款时,因找不到银行规定的最低担保人数,贷款迟迟办不下来。眼看着儿子开学日期日渐临近,绝望的都基德心都快要碎了……

  接连灾难 让原本殷实的家庭陷入绝境

  3月6日10时许记者来到都基德家,一进屋,一股彻骨的寒意袭来,环顾屋内陈设,明显感受到因家里缺少女主人带来的凌乱。见有生人来,都基德坐在炕上的93岁老母亲,摸索着拉住记者的手,一遍遍地哭喊着“救救我这个没妈的孙子吧。”坐在炕沿上的都晓栋听后马上转过头,悄悄地抹泪。都基德告诉记者,老母亲平日里神智不清且有些眼花耳聋,今天说这样的话来,真是让他又心酸又吃惊。

  都基德告诉记者,他的妻子是2000年12月因患肺癌去世的,为给妻子治病他几乎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几年来,他又当爹又当妈,艰难地拉扯着一双儿女,勉强维持着一家人的生活。2003年,灾难再次降临,他不幸遭遇车祸。由于伤情太严重,入院两个多月他一直处在昏迷之中,很多记忆都因此失去。出院后,原本精通驾驶、瓦工的他什么也干不了,农活也干得很慢,尤其让他承受不了的是每月1千多元的药费,这让他很快欠下了近万元债务。“为了省钱,现在我每月只吃100多元钱的药。吃不起了。”2004年,都基德经人搀和重新找了个老伴,由于实在不堪忍受家庭的重负,1年多后,他的老伴离开了这个贫穷无望的家。都基德一边说,一边默默地抽着旱烟。“嗨!谁爱守着这个破家和我这个废人啊。”

  去年6月,都晓栋考入青岛大学,专业是服装设计与工程。初闻喜讯,都基德又高兴又焦心。高兴的是儿子终于圆了他和过世妻子多年的梦,为这个贫困的家庭增了光;焦心的是儿子每年5500元的学费他从哪里去凑。借遍所有亲戚朋友,都基德只借到2000多元钱。临开学前,都晓栋从建筑工地拿回他打工两个月挣来的1500元工资。带着所有的4000多元钱,都晓栋伤心地踏上求学之路。

  交不齐学费,学校不给注册

  由于所带的4000多元钱不够交学费,都晓栋一直拖着没交。按照学校规定,没交学费,学校不能给他注册,部分课程他只能旁听。而这些旁听的课程即使他的考试成绩优秀,也将无法得到学分。望着同学们每天无忧无虑上课、学习,想想自己的难言处境,一向自尊心很强的都晓栋,内心每天都被痛苦煎熬着。“第一学期结束后,我的语文、地理和历史课程因属于旁听,没能得到学分。”都晓栋痛苦地说。第一学期考试结束后,都晓栋借了同班一同学2000元,连同当初剩下的3000多元钱,交齐了今年的学费。随后,他在学校办妥申请1万元助学贷款的前期手续,带着这些手续完备的资料,都晓栋兴冲冲地踏上返乡的路程,心里盘算着年后赶紧在老家办好助学贷款。临走前,他向这名同学保证,年后办好贷款,他马上归还借款。

  让他没想到的是,年后他和父亲去镇上农村信用社办理助学贷款时,工作人员告诉他们,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助学贷款需要2至3个有在职证明和工资收入证明的担保人。回到家中,父亲四处联系担保人,但却只有一个人同意为其担保。因缺少担保人数,都晓栋的助学贷款一直办不下来。眼看着3月10日就要开学,都基德愁得整天唉声叹气,都晓栋则躲在自己的房屋里暗自流泪。 “没有这笔贷款,我真要上不起大学了。”都晓栋无助地摇着头。他告诉记者,姐姐在威海一家私人诊所上班,工资不高。所以尽管姐姐努力地帮他,但还是杯水车薪。

  将来的日子还要我来抗

  “头上,太阳火辣辣的,脚下,钢筋都烫手,打工的日子实在是太苦了。”谈到去年高考结束后两个月的打工经历,都晓栋淡淡地笑着。“但是,结束打工后,当我从老板手里接过1500元工资的时候,那是我人生中最开心的时刻,那一刻我内心非常欣慰,我第一次感觉自己长大了,能自己养活自己了。”都晓栋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神情。都晓栋告诉记者,他非常理解父亲的难处,尤其是上高中那几年,每当看到父亲佝偻着身体,把从四处借来钱放到自己手中的时候,他就感到特别地伤心。“如果能办下助学贷款,我就不用愁了,上学期间我可以通过打工或做家教,来为自己挣取学费。可惜的是,眼前的助学贷款老是办不下来。”

  都晓栋告诉记者,眼看开学日期临近,他的心越来越焦急。为解心中的烦恼,他只好每天在家拼命地看书学习。

  谈及将来都晓栋表示,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不管怎样,他都要趟过这道坎,撑起这个不幸的家。但眼前,他多么希望有人能帮他一把。

  随后,记者来到威海市环翠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初村信用社,营销部主任温春雷表示,由于办理助学贷款的条件是由国家规定的,担保人没能达到规定的人数,他们是不能为其办理助学贷款的。“如果担保人数达到规定人数,我们将马上为其办理。”(记者 丛林)





[此帖子已被 米奇妙 在 2007-7-2 18:59:17 编辑过]
2#
发表于 2007-7-2 22:42 | 只看该作者
看到过这则报道,深感同情,随着社会的发展,保障体系的完善,明天会更好.
3#
 楼主| 发表于 2007-7-2 19:33 | 只看该作者
这则报道就发生在我的身边,让我为之流泪。也曾在各方面给于过支持的孩子。象这样的学生每次看到都会替他们难过。仿佛把自己带回苦难的童年。
4#
发表于 2007-7-3 16:40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B]米奇妙[/B] 发表:

[quote]原文由 [B]大度英雄[/B] 发表: 看到过这则报道,深感同情,随着社会的发展,保障体系的完善,明天会更好.

这个孩子就是我们帮助他呼吁社会才得到大家的帮助,现在已经返校上学了。我多么期盼社会的保障体系的阳光能多照一下农村的贫困学生。这要感谢威海晚报,是他们的报道,才帮助了这个学生。尽管还缺很多学费,总算解决了燃眉之急。

[/quote]
5#
 楼主| 发表于 2007-7-3 11:25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B]大度英雄[/B] 发表: 看到过这则报道,深感同情,随着社会的发展,保障体系的完善,明天会更好.

这个孩子就是我们帮助他呼吁社会才得到大家的帮助,现在已经返校上学了。我多么期盼社会的保障体系的阳光能多照一下农村的贫困学生。这要感谢威海晚报,是他们的报道,才帮助了这个学生。尽管还缺很多学费,总算解决了燃眉之急。

6#
发表于 2007-7-4 09:26 | 只看该作者

但愿明天会更好。

7#
发表于 2007-7-4 10:44 | 只看该作者

 

    要让勤劳善良的人都有好日子过。最底层群众的生存状态决定着社会对差别的容忍度。光讲社会平均生活水平还不行。要提社会最低保障能力。

8#
 楼主| 发表于 2007-7-4 21:49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B]冰团战友[/B] 发表:

 

    要让勤劳善良的人都有好日子过。最底层群众的生存状态决定着社会对差别的容忍度。光讲社会平均生活水平还不行。要提社会最低保障能力。

如果社会能到了那个程度就好了,农民的子女就不用为了读书发愁了。

9#
发表于 2007-7-5 17:33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B]冰团战友[/B] 发表:

 

    要让勤劳善良的人都有好日子过。最底层群众的生存状态决定着社会对差别的容忍度。光讲社会平均生活水平还不行。要提社会最低保障能力。

赞同!

10#
 楼主| 发表于 2007-7-5 22:00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B]大海的风帆[/B] 发表:

米奇妙,向你学习。

       你用实际行动给予人间的爱。

       在读完这则报道后,更让我深感同情,我相信,随着这代国家领导人倡导人情味的和谐社会,保障体系的明天会更好.

你过奖了,实际上给于帮助的是那些看到报道,给于爱心捐助的朋友们,你知道一个人就捐助了2500元啊,还有一个给了1000元,这是一对夫妇,还有一个无息借给1万元,毕业后慢慢还款。这是怎样的无私奉献啊!我非常敬佩这样的人儿!

11#
发表于 2007-7-5 21:00 | 只看该作者

米奇妙,向你学习。

       你用实际行动给予人间的爱。

       在读完这则报道后,更让我深感同情,我相信,随着这代国家领导人倡导人情味的和谐社会,保障体系的明天会更好.

12#
发表于 2007-7-6 09:22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B]大海的风帆[/B] 发表:

米奇妙,向你学习。

       你用实际行动给予人间的爱。

       在读完这则报道后,更让我深感同情,我相信,随着这代国家领导人倡导人情味的和谐社会,保障体系的明天会更好.

13#
 楼主| 发表于 2007-7-5 18:51 | 只看该作者
还好,威海晚报的记者做了一件大好事。当时令我感动不已。我给晚报写了感谢信,感谢他们帮助了这个贫困的学生。虽然不是我的孩子,但是看到这个贫困的学生又能走进大学课堂我非常开心。同时也深深的感到世上还是好心人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2-13 04:14 , Processed in 0.055250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