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5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别用“女人”替代“妇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3-8 10: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张晓梅递交了一个提案,建议将三八“妇女”节更名为“女人”,“女性”或“女子”节。理由是,“妇女”在现代人们认为中,多有女性文化偏低,年龄偏大之意。现代女性,特别是年轻的知识女性,不喜欢甚至排斥称为“妇女”。因此每年妇女节,即便政府组织了很多庆祝活动,这个节日并没有深入人心,没有成为深受女性欢迎的一个节日,这没能充分体现妇女节本应有的意义(《潇湘晨报》3月6日)。

  应当说,张晓梅委员将妇女节改名的提案,从翻译的信、达、雅的技术要求看,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并且在某种程度的确可说比现在的“妇女”节更能突出现有社会女性的美好含意。不过尽管如此,笔者对张晓梅提出改名的社会性理由却不敢表示认同。

  因为,张晓梅委员以年轻知识女性不喜欢甚至排斥为理由,要求对三八妇女节予以改名,不具有一个重大社会节日所要求的社会公共性。对此,故且不说三八妇女节得以建立的权利渊源,仅以年轻知识女性不喜欢甚至排斥的角度看,人们只要想一想,如果妇女节因年轻知识女性不喜欢为理由改名,那在某种意义妇女节是否就会被理解成只是年轻知识女性的节日,倘真如此,那张委员眼中、且事实上也存在的——文化偏低年龄偏大的妇女群体,岂不得等于将她们排斥在外了吗。而如此的结果,三八妇女节不就成了一个年轻知识女性的“小”精英群体的节日了?

  还有以三八妇女节的社会性讲,这个节日不仅属于年轻知识女性,也是全世界女性的共同节日,且这个节日的社会意义就是要唤起全社会对妇女争取、和平与发展权利的重视。然如以张委员的改名理由,不仅有对除年轻知识女性之外、特别是对年岭偏大文化偏低妇女有嫌弃之意,并同时还有一种歧视的色彩。而这也与三八妇女节本身的社会指向有重大抵触。所以就上述观点,笔者认为张委员的有关三八妇女节改名提案,不但其所说的社会性理由站不住脚,一旦实施也会有很不好的社会效果。

2#
发表于 2007-3-15 10:27 | 只看该作者
特别是年轻的知识女性 ,不喜欢甚至排斥称为“妇女”。
3#
发表于 2007-3-19 07:32 | 只看该作者

妇女、女人,我更喜欢女人的称呼。但要把“三八妇女节”改为“女人节”我的看法也是就没有必要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11-16 19:06 , Processed in 0.032150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