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黛玉不再是男人们的梦中情人,她其实来过人间,随爱而生,泪尽人亡。她因为爱而背叛父母,远离家乡;因为爱而沉冤坐牢,晚年丧子。而她的旷世才华,让中华民族感激不尽。她就是真人版的林黛玉,一个蓝眼睛、白皮肤的英国女子戴乃迭(Gladys Yang)—— j/ j) O1 s3 g# W* X
戴乃迭和丈夫杨宪益对中国文化的英文翻译事业起了很大作用。夫妻俩在国际上第一次推出了屈原的《离骚》英文版,并一起翻译了《红楼梦》全译本。此外,戴乃迭夫妇对中国现代文学最大的贡献,就是向世界推介了鲁迅的 《野草》、《朝花夕拾》、《呐喊》、《彷徨》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戴乃迭和丈夫对中国当代文学译介也起着最关键的作用。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张天翼的《宝葫芦的秘密》,李季的长诗《王贵与李香香》,谌容的小说《人到中年》,郭沫若的话剧《屈原》,以及现代歌剧《刘三姐》,样板戏《红灯记》等,凡是有分量的当代作品,它们的英文版都是由戴乃迭和丈夫完成的。! w' c3 _& ~5 e7 J5 i
一个女子,具有惊为天人的雅容,又兼具旷世罕见的才华,对爱的执着无怨,对爱人的付出永远多于索取,红颜尽付死难,品尝人间大苦,这样的女子,我们很熟悉,她不就是《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吗?过去,我们总以为林黛玉那样的女人是绛珠仙子,只是一个童话,可戴乃迭则用她的一生,仿佛是演绎了林黛玉如果降临人间,她会经历怎样的人生。9 Y" Q. ?: I" ?) c9 h5 Q# Y! \5 F5 b
嫁中国人无怨无悔2 w4 B8 d/ V# k7 s8 h, _
1938年,英国。“如果你嫁给一个中国人,肯定会后悔的。要是你有了孩子,他会自杀的!”一位英国母亲痛心疾首地劝导自己的女儿,她的警告近乎诅咒,她为什么这么残酷地对待女儿呢?这位被母亲痛骂的英国女孩就是戴乃迭,那一年,她20岁,爱上了一个中国的留学生。
9 d4 f9 L" S3 e# |+ _, g" V3 T 1919年,戴乃迭出生在北京。她的家庭是英国的传教士家庭,当时,父母来到灾难深重的中国传教。她的母亲到中国传教数十年,对中国的情况非常熟悉,她深知中西方社会文化的巨大差异,在婚姻伦理、家庭关系、女性权利等等许多方面,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和英国是多么的不同。戴乃迭的母亲从未想过要把自己的小女儿嫁给中国人,更何况自己的女儿此时正是英国牛津大学的高材生,娇小美丽的女儿与英帝国的皇室贵族子弟同校学习,母亲或许永远无法理解女儿为什么会爱上一个相貌平平的中国留学生。: H- K) U# r' [* a9 k d% n9 P' ?6 b
1937年,戴乃迭考入牛津大学,开始学习法语,后来转攻汉语,成为牛津大学历史上第一位中文学士。在学习中,她爱上了一个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杨宪益。尽管遭到了母亲和家族的强烈反对,戴乃迭硬是不惜和母亲闹翻,别离了父母和故国。* z x) b( R" d4 d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战乱动荡,山河破碎,中国社会的生活水平根本无法与英国相提并论。那时候,英国有一首歌描写新婚少妇的生活,歌中唱到:坐在垫子上做针线,吃草莓,吃糖,喝牛奶。可是,1940年的中国,根本保证不了英国少女最低的生活理想,就连她的男友杨宪益都心存顾忌,担心戴乃迭跟自己回中国定居是一时头脑发热,以后会后悔。
3 M$ D( y: _8 q 可是,戴乃迭爱了,就把自己的一切给了爱,她用近乎童话一般纯洁的心,跟随着杨宪益,在1940年回到了中国重庆。在重庆举办了婚礼,并从此定居在中国。尽管戴乃迭有英国国籍,但是,她在自己的后半生,一直倔强地守在丈夫身边,倔强地守在中国的土地上。
- r4 l @! Q/ Z! X 四年大狱不白之冤
& q- }! N/ K8 P8 Q* T% [! B 1968年,中国。在母亲发出警告的30年后,戴乃迭被囚禁在北京的一所监狱里。
: R) y- M$ S& I$ H2 I" I$ |0 y 早在1966年,同在文化部外文局工作的丈夫杨宪益就被作为 “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遭到迫害。1968年春天,江青在一次谈话中,讲到有不少在中国的外籍专家可能是特务,有的甚至早在三四十年代便被派遣到中国。此时,整个社会正处在“清理阶级队伍”的高潮期,旗手的讲话被迅速执行。8 R' }, ] t1 j9 N" z
1968年4月30日,夜深了,戴乃迭为丈夫温热了白酒,两个人静静地对饮。一瓶酒喝了一小半,戴乃迭困了,自去休息。尚未睡稳,有人敲门,杨宪益开门后被秘密逮捕。半个小时之后,从睡梦中惊醒的戴乃迭,也被秘密逮捕。
0 r8 [, }+ ]( l4 N \/ F: l$ Z8 a 戴乃迭被怀疑是 “帝国主义特务”,可是没有任何证据能够支持这个怀疑,最终也没有人给戴乃迭一个明确的说法。戴乃迭就糊里糊涂地蹲了4年大牢。她这样回忆自己的狱中生活:“头一年冬天十分寒冷。没有暖气,窗户也全是破的,我的耳朵长了冻疮。我被换到另一个朝南的房间,那里暖和一些,窗户被糊住保温。可日子还是烦闷,我开始自言自语……”
+ r: w [1 V& i& O8 g- Y 就在戴乃迭入狱之后,她在英国的姐姐希尔达·布朗夫人悲痛万分地说道:“她选择了在中国生活,我相信她从未做过危害那个国家的事情。”希尔达·布朗夫人曾经写信给中国的周恩来总理,表明自己的妹妹在中国生活了数十年,清清白白,从没有做过伤害中国的事情。
5 F: [# o- ?8 r8 s6 _# e. D! U" R 老年丧子丈夫愧疚% A H! @" h9 x7 l+ C
1972年,戴乃迭被无罪释放。但是,她唯一的儿子因为经受不住迫害而发疯了。戴乃迭把儿子送到英国的娘家去治疗,可是孩子已经病入膏肓。不久,儿子在英国发病后自杀身亡。8 N' _0 F7 j% G( o$ [" U, [' Q: I
30年前,戴乃迭妈妈警告说:“如果你嫁给一个中国人,肯定会后悔的。要是你有了孩子,他会自杀的!”30年后,53岁的戴乃迭想起了妈妈当年的警告,百感交集,欲哭无泪。# k/ V! u) v8 U$ R" ^
1999年年底,戴乃迭病逝。杨宪益后悔对戴乃迭照顾得太少,他后悔自己带给妻子那么多的苦难,于是提笔写下了悼亡诗一首:
A# E+ O: W) I$ x+ V 早期比翼赴幽冥,. B" l# B2 p/ y7 G+ p6 z4 N
不料中途失健翎。
5 S7 o' [4 c2 v# U' z/ M 结发糟糠贫贱惯,5 V/ X; Y8 z* k, Z+ o! o8 s5 C) o
陷身囹圄死生轻。8 ~2 N1 l5 b, h: _4 S+ k9 ^/ \8 l% \
青春作伴多成鬼,
/ I" z! E; f7 t, p- Y0 R t1 h 白首同归我负卿。
4 X4 V: ]" h- r( W, y+ N4 [& c) R 天若有情天亦老," y$ b2 q1 r* Z. g+ @& _( _& b2 y
从来银汉隔双星。( k. v3 p1 Y. V6 A' I
诗中 “结发糟糠贫贱惯”写的是戴乃迭定居中国后,一直过着清贫拮据的生活;“陷身囹圄死生轻”,杨宪益被捕,戴乃迭也被投入监狱,不明不白地关押了整整4年。老伴杨宪益一句 “白首同归我负卿”,道出内心对娇妻的无限愧疚、无限亏欠。自己一介书生,无权无势,无财无利,这位英国富家少女跟随着自己来到贫困的中国,因为自己的牵连被抓进监牢,家破人亡。妻子一直有英国国籍,但是,在自己最绝望的时期,戴乃迭对丈夫不离不弃,即使自己也入狱4年,出狱后的戴乃迭依然坚持留在中国,陪伴在丈夫的左右,照料丈夫。
* a5 H4 B! O0 r0 Y$ i6 U$ M 戴乃迭为什么对爱这么执着?为什么用情这么痴,这么傻?为什么能为了婚姻而抛弃世俗的一切物质标准?为什么遭受了一个女人所能遭到的大苦大难?如果说林黛玉背负了一个宿命,绛珠仙子要用泪来偿还,那么戴乃迭呢?母亲警告“她嫁到中国,就会儿子自杀”,果然,这个警告应验了,戴乃迭似乎也冥冥中背负着一个悲剧性的宿命。(据《现代家庭报》裴钰/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