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21|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公祭”在传承什么文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4-2 06: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公祭”在传承什么文化

  清明节未到,整个中国已进入了“欲断魂”的状态,各地扫墓大军川流不息,各色新闻千篇一律重复着一个“祭”字。有人倡议“网祭”,有人主张“花祭”,诸如此类真是热闹异常。在第一个法定的清明节到来之前,祭祀活动几乎是全民总动员,举国上下掀起了一个又一个高潮。

  虽然这样的现象并不奇怪,但如此无节制扩大祭祀规模,还是让人始料不及。尤其是“公祭”活动愈演愈烈,只要在网上看看,中国各地斥资千万甚至上亿的公祭大典层出不穷,每到清明节,一场场豪华祭祀仪式在地方政府的主持下大张旗鼓上演。从公祭黄帝到公祭女娲、伏羲,再从祭孔到公祭诸葛亮、武则天、三苏(苏轼父子)、柳下惠……只要与史料沾边儿的人物,都无一例外成了“公祭”对象。

  有一种普遍认同的说法,认为政府的公祭活动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其行为在商品经济时代无可厚非。这样说固然有一定的道理,却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如果光明正大地把公祭仪式称作经贸洽谈会也算磊落,而一些地方的“公祭”却偏偏讳言经济利益,冠其名为“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中华历史文明”。岂知,正是这种“传统文化”,在成为地方政府聚财手段的同时,也担当了引领社会文化潮流的作用。短短几年,民间祭祖风潮迭起,互相比阔互相效仿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并蔓延到了全国每个角落。

  也许是中国人精神匮乏到了极限,不论传统文化是糟粕还是精华,都像饥不择食一样继承和弘扬;也许在没有英雄的时代亟须树立自己的偶像,不但把史无定论的神话人物当祖先供奉,也经常把艺术作品中的虚拟人物当英雄。不要以为这是无稽之谈,实则是活生生的现实——两个月前举办的“2007中国骄子年度新锐榜”上,被提名者包括李安、史玉柱、王朔等知名人士和一个艺术形象“许三多”。一个虚拟的艺术角色,能够在和重量级人物角逐中脱颖而出,无疑增加了不少堂吉诃德式的滑稽效果,却真实反映出一种社会现象:中国最质朴、最可贵的传统已濒于灭绝,人们对理想境界和精神世界的追求正趋于虚化。

  平心而论,传统文化作为立国之本固然重要,纪念历史名人对地方文化建设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一味强调传统却回避现代文明的要义,即使不是别有用心也会使文化成为社会发展的累赘。具体到“公祭”问题上,每年各地花费上千万元,最终却不外乎喊出几句漂亮的口号而已。换个思路想,如果把这些钱集中用在解决民生问题上,凝聚人心又何必去祭神拜鬼?

11#
发表于 2008-4-2 22:54 | 只看该作者
说时事,识大体,居高瞻,不简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8-4-2 07:54 | 只看该作者
说的好!全国大做清明的文章是要把人的思想引向何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8-4-2 07:40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B]赤心[/B] 发表: 说得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8-4-2 07:38 | 只看该作者
说得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8-4-2 21:40 | 只看该作者
“公祭”在传承什么文化

具体到“公祭”问题上,每年各地花费上千万元,最终却不外乎喊出几句漂亮的口号而已。换个思路想,如果把这些钱集中用在解决民生问题上,凝聚人心又何必去祭神拜鬼?

 

赞成、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8-4-2 21:31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B]漫步冰河[/B] 发表:

    清明祭奠先人,应该摒弃老的做法。

    真的应该改改了!

应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4-2 20:37 | 只看该作者

    清明祭奠先人,应该摒弃老的做法。

    真的应该改改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4-2 20:35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B]初来乍到[/B] 发表: [quote]原文由 [B]赤心[/B] 发表: 说得好!
[/quot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4-2 10:01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B]初来乍到[/B] 发表: [quote]原文由 [B]赤心[/B] 发表: 说得好!
[/quot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8-4-2 20:04 | 只看该作者
[quote]原文由 [B]自由人[/B] 发表:
“公祭”在传承什么文化

具体到“公祭”问题上,每年各地花费上千万元,最终却不外乎喊出几句漂亮的口号而已。换个思路想,如果把这些钱集中用在解决民生问题上,凝聚人心又何必去祭神拜鬼?

唉..清明节已是法定假日,哪来的""公祭"",.......这些人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12-27 17:17 , Processed in 0.034912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