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纪念日,想起我的队友刘仁福二、三事fficeffice" /> 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纪念日之际,我想到了队友刘仁福。提起刘仁福,哈尔滨道外冬泳队几十名队友无不敬羡,就连江边的晨练者、冬泳的铁杆观众虽然都叫不出他名字,但对这个人都伸出大拇指。 打捞冰第一人 道外冬泳队员年龄段相对年青,绝大多数是上班族习惯于晨泳。自2003年以来冬季在道外江边开辟冬泳浴场,每天大家不畏严寒打冰坚持晨泳。刘仁福每天都是第一个到来,并开始破开10公分左右的冰盖,其他队友来到时,他已经一身冰霜,刨完的冰已被打捞近半。这样一坚持就是几年。有时自己有事没有时间游泳,也是打完冰再走,队友说有事就别来了,他风趣地说:“活动活动筋骨当锻炼了”。 给大家带来温暖 松花江水有污染,每天大家都习惯带一桶清水,游泳后冲洗。刘仁福骑摩托车带的桶大,水多,有的队友没带水跟着借光冲洗,看到用水量大,刘仁福就换成25公斤的大桶,使用的人就更多了。就这样25公斤两桶温水供大家冲洗,一坚持也是几年。 每天他第一个下水,把水面冰絮子清理净再让大家下水,上岸后举起大桶(一般人的身体举不动)为大家冲洗,朔料桶用坏了几个,大家开玩笑地说:“刘仁福把大家都浇(交)下了。” 关心弱势群体 刘仁福体能泳技都很好,但他很少同队友争峰,关心的是队友的健康和安全。前几年,松花江水流急,新队员、体弱、泳技差的队员游泳,队里都安排泳技好的队员跟随保护。刘仁福都主动同新队员、体弱泳技差的队员在一起游泳,尽力保障他们的安全。 甘愿奉献 冬泳队每年组织很多活动,活动中有许多事需要做。所需的费用“AA”制。刘仁福经济条件不是十分好,下岗后凭在工厂积累的技术打工,生活俭朴是他的特点,身上穿的是工作服和冬泳队发的服装。在冬泳活动中从不吝啬,在2006、2007两年的哈尔滨至大顶子山120华里长游活动筹备中主动承担篝火晚会用的烧材,雇车拉到江边又一抱一抱的装到船上,看到船上需要饮食用水又用摩托车托水十余桶装上船。一干就是两三个小时。道外冬泳浴场开辟五年了,从泳池上岸用的铁梯子和大部分工具,都是刘仁福自费制作的。 关心队友的生活。冬泳队里有下岗的队友,年龄大,就业条件较差,刘仁福看在眼里,惦记在心上。他承包的工程用人时,首先考虑这些队友,两三年里这些队友都愿意和他一起工作。冬泳队队友遇到困难在他的能力范畴都能帮忙,经常以人力物力给予帮助。 冬泳人来自社会各行各业,各个层面。在道外冬泳队这个大家庭里,刘仁福的行为感动和影响着大家。队友们都想在刘仁福遇到什么困难时能帮助他一下,可始终没有这样的机会。每年的总结表彰会上,我做为道外冬泳队的队长非常矛盾,刘仁福所做的一切值得表彰、弘扬,但作为一个团队,我希望能出现更多的刘仁福。 每年的表彰会上,都号召大家向刘仁福学习。大家都说:“小福太辛苦了!”。 在刘仁福的精神带动下,很多队友都来得很早和小福一起干,来晚的都感觉不好意思。队友王力军看到小福每天打完冰后,鞋和裤子都结冰湿了,怕他着凉,买了一条棉裤一条绒裤送给小福;队友孟宪礼买了四双高筒棉水靴供大家打冰用。在一次活动中大家都在欢歌笑语中小福坐在椅子上睡着了,队友们看见把棉衣盖在他身上说:让他睡一会吧,他累了!他得到了队友们的崇敬和关爱。 刘仁福在冬泳活动中把困难辛劳自己承担,把方便欢乐送给大家,无私奉献的精神影响着道外冬泳队这个团队,使队友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健康,这里的锻炼环境更加清纯。成为陶冶人们高尚情操的桃源。 至此在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纪念日之际,愿我们的冬泳大家庭中出现更多的“雷锋”,将雷锋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此帖子已被 双龙 在 2008-3-5 12:37:20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