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高速公路,直达他的家乡。接近海边,空气中弥漫着海产品的腥气,只见几座塔吊豁然而立,像个大工地,后来才知道,这是装卸船的必备设备,有几个塔吊,就有几户养殖户。
在他的加工厂前,是一个漂亮的避风港,渔船都从这里进进出出。
赵老板有备而来,出发前就换上了高筒雨靴,下车后拿起了工具就和家人一起忙前忙后的干了起来。拿水龙头的是他的哥哥。
赵老板的加工厂就在路边的一块空地上,成堆、成片的海蛎子铺满了整个水泥地,工人们有条不紊的忙碌着。这么多海蛎子、这种劳动场面是我第一次看到,给我的感觉是海蛎子大丰收啊!
这边的工人用高压水龙头冲洗海蛎子外壳。
这边十来个工人坐在马扎上,用斧头哐叽哐叽的砍着海蛎子。
我上前一问才知道,这是把大小海蛎子分开,原来,在海蛎子外壳上还会附着海蛎子。
赵老板说,家里人手不够,每到收海蛎子的时候,都要雇一些人来帮助工作。
我第一次有海蛎子的概念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北戴河,那个时候也开始有了旅游的概念。北戴河海边的礁石上有一块块的白点,人家说那是海蛎子附着在上面,被赶海的人敲走了。有的同事也是第一次下海游泳,被浪头涌上礁石,身上被海蛎子壳割了许多小口子。
正说着,赵老板说他家的船又回来了。我赶紧跟他一起跑海边上去迎接。这边的海滩都是硬沙地,拖拉机能开进海里。
船停在拖车上,赵老板的哥哥开着拖拉机用拖车把船从水里拖上来。
船上装了满满一船笼子,笼子里是海蛎子,没有其它海产品。
当工人们打开笼子、倒出海蛎子的时候我才看到,这个长笼子分好多层,就像我们住的高层楼房,每层都有海蛎子,人们只需扯开一条线,海蛎子就都被抖落出来了。
在抖落出来的海蛎子堆里,也有一些螃蟹、小鱼小虾,把它们捡出来,也有多半桶了。
这位工人说,这么大的螃蟹有肉了,可以吃啦!
值此我才知道,海蛎子的养殖是把海蛎子苗放到笼子里或者绳子上,放到海里,拴在浮漂上;海蛎子特点就是附着在任何一个物体上吃海里的微生物,因此,养殖海蛎子不需要喂食,吃海蛎子是最放心的海产品之一。但是,每年买苗、装笼、放笼或者绳子、收获等等都需要大量的人工劳动和机械设备,对于养殖户来说,是高投资、高风险的行业。赵老板说,渔民们每年都要忙到腊月二十八才能得到几天休息。
看着这一堆堆的海蛎子,想想渔民们真是不容易啊!无论春夏秋冬还是酷暑严寒,都得在海上、在家里、在四处忙碌着。赵老板的老爸老妈也都70多岁了,可他们还是每天劳动,不能像城里人那样享受退休金的生活。从我小的时候就知道有“消灭三大差别”的口号,到现在了,人们的生活确实都提高了,可差别,还存在。
赵老板从桶里拿出一个小螃蟹,摸摸壳是软的,我说是缺钙吗?赵老板说,螃蟹生长像蛇一样,得褪下旧壳才能长大。
他说,海蛎子不用褪壳,他用手指比划了一下,说一年能长这么大。
哦,原来海蛎子壳上的花纹像大树的年轮一样,能看出生长的年龄。
在赵老板的加工厂北面,也有一家养殖户在做着同样的工作。
海蛎子也铺满了整个场院。
赵老板家那边忙着收拾海蛎子,这边把用过的一堆绳子装车拉走。
装车人员只需遥控塔吊即可。
在赵老板家南侧,另一家养殖户雇来的临时工,在等活儿的间隙,抓紧时间就地休息。
我还没走多远,就看到一辆六轴大货车,拉了满满一车海蛎子过来了,据说得有37吨重。
这个时间,我到海边上看看周边环境。
又有一条船回来了,看到我在拍照,也兴奋得招手示意。
向南走是一条海堤,海堤尽头的西南方向是一大片开阔地,把赵老板家门前围出一片避风港,海堤的入口右侧海湾里有几艘渔船的残骸,不知道为什么泡在水里。
海湾里有许多车和船,估计也是个养殖场的港口。
海堤东侧水域,远处有一座核电站。我知道从这里向东在石岛附近,还有一座核电站。在该水域西侧是东方航天港,中国第五个卫星发射平台、中国海上卫星发射基地就在这里。
回来后发现这个装有37吨海蛎子的大货车已经卸得差不多了。
地上的工人们在小山一样的海蛎子堆面前紧张的工作着。
这些海蛎子都是用绳子养殖的,他们有的拽着一根绳子往外拉。
有的往笼子里装,说装笼的继续放海里养殖。
赵老板这边也装满了二十几小袋,再用水做最后冲洗。
赵老板是闲不住的人,放下这个又拿起那个,不停的忙着,他把最后几袋冲洗完后准备装车了。
袋子不大,也得有几十斤重,难怪山东大汉身材魁梧,干的都是卖力气的活儿啊!一辈辈遗传下来,个个都膀大腰圆。
老母亲也不闲着,这边装车,那边她给记着斤数,一家人没有吃闲饭的。
装完车,我们走高速回到了烟台,出收费站的时候,收费人员看看是运海产品的,免收高速路费。原来,凡是运蔬菜、海鲜等农副产品的一律免收高速路费!
这趟渔村之行,比较近距离的接触了渔民的日常工作,涨了不少知识,看到了渔民的辛苦,感觉到我们每一个普通劳动者生活在这个社会的不容易,人的一生很短暂,我们应该互相尊重、互相理解,诚实守信,把中国人的善良、勤劳美德永远传承下去。
阅读 278